欢呼声渐渐平息,将士们脸上仍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能参与这样一场灭国之战,此生无憾,实在无憾!
哥舒翰、李乾、李白、郭子仪、李光弼、李平西、王维等将领聚在一起商议军务。
“诸位,”哥舒翰环视众将,见他们仍沉浸在喜悦中,不得不泼一盆冷水,“吐蕃虽灭,但这只是开始。我们还有诸多事务亟待处理。先把欢喜劲收一收,专心做事。”
“遵命!”众将齐声应诺,神色立刻肃然。
“都,眼下有哪些要务?”哥舒翰向来善于集思广益,这是他的可贵之处。
“大帅,当立即向陛下报捷,让圣上同享喜悦。”众将异口同声。
“确实如此。来人,速向长安报捷!”哥舒翰一拍额头,差点把这等大事给忘了,实在是欢喜过头了。
一队传令兵领命而去,远远还能听见他们兴奋的喊声:“吐蕃大捷!活捉赞普、大论、论、整事相......”
听着这欢快的报捷声,众将脸上又浮现笑容,喜不自胜。
“吐蕃已破,当立即分兵略地!”李平西声如洪钟,率先发言。
“正是!机不可失!”众将纷纷附和。
“难得到点子上。”李光弼拍拍李平西肩膀打趣道,引得众人会心一笑。李平西向来心直口快,打仗勇猛,但谋划往往欠佳,今日却一语中的。
如今吐蕃精锐尽丧,君臣被俘,各地已无抵抗之力,正是唐军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可以想见,此时分兵略地,必能势如破竹。
“还有呢?”哥舒翰继续询问。
“逻些城下尸横遍野,须尽快处置,否则一旦腐烂,恐引发瘟疫。”李平西沉思片刻,又补充道。
“确实长进了。”李乾竖起大拇指赞许道。
李平西昂首挺胸,故作谦虚地笑了笑,脸上却掩饰不住得意之色,那神情分明在“我自然是有长进的”。
“逻些城下堆积着数十万具尸体,城内还有不少未及处理的。”李光弼神色凝重地补充道,“若不尽快处置,一旦腐烂,必会引发瘟疫。此事刻不容缓,需要大量人手。”
“嗯。”哥舒翰微微颔首。
“此事可交由那些被解救的奴隶去做,我们只需派人监督即可。”郭子仪考虑得更周全,连人手都安排妥当了。
“郭将军所言极是!”众将齐声赞同。
那些被解救的奴隶对唐朝感恩戴德,日夜盼望着能为唐军效力。若让他们处理此事,必定尽心尽力。
“就这些?”李乾环视众将。
“暂时想到这些。”众将思索片刻,再无补充。
“大帅,当务之急是先安排略的事宜,其他事务可稍后再议。”在所有事务中,分兵略地最为紧要。
哥舒翰郑重地点头:“郭将军率五万大军向南略地,李光弼率五万向东,李白率五万向西,李平西率三万向北。”
北方因唐军已攻占大部分地区,三万兵力足矣。
“末将领命!”四人齐声应诺,向哥舒翰和李乾行礼后快步离去。
不多时,十八万大军在四位将领率领下,分四路隆隆开拔,一场大规模的疆土扩张就此展开。
“监军,这处理尸体一事,不如交给王维。他精于蠢,最为合适。”哥舒翰对王维的管理才能赞不绝口。
“正合我意。”李乾欣然同意。
“王维领命!”王维上前一步,郑重应常
王维立即着手安排,很快便指挥数十万奴隶开始处理尸体。
他们在荒野挖掘万人坑,将尸体运来掩埋,并撒上厚厚一层石灰消毒。如此多的尸体,若无石灰消毒,即便掩埋也难以避免疫病蔓延。
数十万具尸体的清理、运输和掩埋需要大量时间,即便有众多奴隶协助,也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只能循序渐进。
”监军,吐蕃之地贫瘠,大唐难以在此驻守过多军队。我意从吐蕃奴隶中挑选身强力壮、忠心可靠者,加以训练装备,协助我军驻守,不知监军意下如何?”哥舒翰注视着李乾,等待他的意见。
“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乾点头赞同,两人不谋而合。
“那就交给龙武军来办。”哥舒翰当即召来李浚等将领,将这项重任托付给他们。
龙武军作为唐朝最精锐的部队,由他们来训练,必定能打造出一支既骁勇善战又忠心耿耿的吐蕃军队,为大唐效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件要事。”李乾眉头微蹙,正色道:“第一是吐蕃的重建工作。我们打下了吐蕃,若不能将其真正纳入大唐版图,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重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重建逻些城,二是选拔官员治理吐蕃。”
逻些虽已成废墟,但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重建后,可作为唐朝在吐蕃的战略支点,既可储存粮草军械,又能驻扎军队。一旦吐蕃各地有事,唐军可迅速出击。
至于官员选拔,必须彻底改革吐蕃旧制。
原有的官僚体系只为赞普服务,必须建立忠于唐朝的新体系,新任官员应以吐蕃人为主,但必须由唐人主导,这样才能确保吐蕃长治久安。
“嗯。”哥舒翰深以为然,追问道:“第二件事呢?”
“以我之见,”李乾神色凝重,“吐蕃腹地贫瘠,难以供养大军。驻军太少又难以震慑四方。我建议在大非川驻扎重兵,那里物产丰饶,可解决粮草问题。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军可快速驰援。为此,必须征调民夫,在积石山中修筑道路。”
这个谋划可谓周全,哥舒翰欣然赞同:“此计甚妙!此战我们俘获数十万吐蕃壮丁,正好用来修筑道路。”
逻些一战,那些熬不住饥饿的老弱病残几乎都已死去,剩下的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正是修路的最佳劳力。
李乾他们之所以最终选择招降而非屠杀这些俘虏,也正是存了让他们服劳役的打算。
计议已定,李乾等人立即着手准备。
哥舒翰一声令下,数十万俘虏在唐军的押解下进入逻些城,开始清理废墟。面对全副武装的唐军,这些俘虏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抗。
此时的逻些城已是一片狼藉,尸横遍野,断壁残垣。单靠奴隶们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清理,驱使这些俘虏来做再合适不过。
为确保工程进度,李乾提出了“以工换食”的妙计,干得越多,获得的食物就越多。这一招直击俘虏们的软肋,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
为了那一口救命粮,俘虏们日夜赶工。
不出数日,整座逻些城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城外的尸体也全部妥善处理完毕,只待重建大计展开。
喜欢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