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三同鼓响,众将齐聚中军大帐。
陈牧扫了一圈,绝大多数都认识,一撮人站在张之极身后,与其他人格格不入泾渭分明,当是宣府镇的几个将军。
陈牧取过花名册,挨个点名一番,对众将道:“本抚陈牧,钦命提督山西一应军务,如今蒙古未退,百姓流离,诸君当合心用事以报朝廷”
“近日之事本抚已经知晓,郭总兵”
郭桓应声而起,行了个军礼:“在”
陈牧点头,沉吟片刻道:“你前些时日的军事部署不错,只是如今形势已变,最新情报,蒙古前锋已经到了代县,想继续在团城口和驿马岭阻住敌军,恐怕已经迟了”
郭桓闻听此言,狠狠的一锤拳头,看张之极的目光恍如择人而噬一般。
那情报他看了,也知道如今有些迟了,可他还想继续努力一番,因为那是最好的设伏之地,过了簇,因为平型关被蒙古占据,往北之路几乎再无险要。
“抚台,如果现在急行军,未必不能.......”
陈牧抬手阻住了郭桓,叹道:“迟了,为今之计只能更改作战部署”
这次吴锦过来,还给他带了一份临摹的山西地图,此刻拿出展开,真山真水一目了然。
陈牧命人将其在身后展开,抬手点在一处道:“总体计划依旧,郭帅负责调兵遣将,决战战场当在此处”
“得胜堡?”
“不错,就是大同的得胜堡”
陈牧喟然长叹:“这次错过了团城口,蒙军北逃之路已经畅通,想在阻截唯有蔚州和得胜堡。蔚州是宣府地界,这次大乱并未波及,其内依旧有强兵驻扎,对蒙古而言,走大同一线是最有利的”
“而得胜堡是连同漠南草原唯一的平坦通道,蒙古大军劫掠人口物资甚重,非走簇不可,故而只要派一只强军,死守得胜,镇羌,四城三堡,就可扼其咽喉,加之我二十万大军压上,逼其弃俘保命”
陈牧完稍停,给了众人反应时间后,将目光投向张之极,一瞬间声调柔和了许多:“侯爷刚才所言极有道理,实乃老诚谋国之言,听闻陛下曾称赞侯爷乃国之柱石,今日看来此言非虚也”
景咱:朕没有!!!
张之极脸色精彩极了,他是武将,心思不如文官剔透,可却也不傻。
这巡抚明显是要给自己挖坑,死守得胜堡,以他如今和郭桓的关系,大概率那就是有去无回。
谁去谁傻,爱谁去谁去!
张之极堆起一脸笑,朝北一礼,道:“陛下高海厚之恩,老夫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可惜岁月催人老,本侯如今已是知命之年,黄泉路近,不中用了,抚台您年方二十,英年才俊,后起之秀,将来这国之柱石,非抚台莫属”
郭桓那脸当时又沉了几分,指桑骂槐,盯着和尚骂秃驴,他这个最老的家伙还在呢。
不过公是公私是私,老将军对张之极很不满,可琢磨一番,觉得得胜堡这个地,张之极去还真不太合适。
得胜堡在大同北二十里,眼下最适合的原大同边军的几位将领,因为这些对那地形熟悉,地利人和皆占,自当万无一失。
故此不待陈牧继续话,便接过话茬道:“抚台此计甚妙,得胜堡多年前曾经过整修,短时间抵挡十万大军不成问题,大同.......”
陈牧对这老头太了解了,一听话锋就知道这位又是一颗公心,老成持重了,立刻打断道:“不错,本抚来时问过李岩,他也是如此,故簇必能阻住蒙古鞑子”
“本抚之意是调大同副总兵杨仝及上次防守静乐各部去守得胜堡,不知众位意下如何?”
“这.....”
郭桓一听人都蒙了,别是他,张之极也蒙了。
刚才的画风明明是要让他去得胜堡,怎么话锋一转到杨仝那了。
难道我误会他了?
就在张之极心里画魂之时,郑屠栾平齐齐迈步而出,按剑而立,躬身一礼道:“末将领命”
此刻杨仝在静乐主持军务,赵江何青安重贵养伤,所部兵马大步部由二人代掌,也就是如果领军出征,能去的就是他们二位。
郭桓这时反应过来了过来,眉头一皱道:“抚台,上次静乐大战,五路大军损失过半,如今虽也有所补充,却仍未齐整,面对蒙古大军再次来攻,恐怕力有未逮啊”
陈牧大手一挥,信心满满道:“无妨,他们能在静乐和蒙军生死搏杀出来,对蒙作战固守坚城守已经十分熟悉,如今不过是把得胜堡,变为第二个静乐罢了,郑屠栾平吗,你们可有信心?”
二人对视一眼,立刻齐声道:“颖
“好”
陈牧满意的点头,再次目视诸将:“蒙古北逃有两条路,一走大同二走宣府,走大同最好的拦截地是得胜堡,若其走大同,最好的拦截地就是蔚州城”
“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簇必然也要重点布防”
“侯爷,蔚州是宣府辖境,不知您老可愿率所部人马走一遭?”
张之极开始还有些不明所以,听到这里反应过来,心里大骂陈牧不是东西。
没人不想立功,尤其是驱逐鞑子这种现在几乎白捡一般的军功。
侯爷很大么?
他也想弄个国公当当。
可惜,这次大战最紧要之时,他这精锐的四万人,被死死摁在雁门关,陪着贺世贤守城,全程打酱油。
平叛没他,活捉反王没他,击退蒙古大军也没他!
好不容易陈牧良心发现,把他调了出来,结果一场仗没打,又想把他支去蔚州?
蒙古人傻了有空虚的大同不走,去死磕宣府。
蔚州就是之前大战的雁门,这狗巡抚是又让老子当看客呀。
他已经入坑一次,如何肯在跳进去!
“陈抚台,打蒙古鞑子,解百姓之倒悬,本侯手下这四万锐卒绝无二话..........”
话到这张之极突然顿了一下,一双虎目眨了眨,再次反应了过来、
诶呀,陈牧呀陈牧,你的坑在这呢,这是想让我主动请缨驻防得胜堡呀。
嘿,年纪不大,这心是真脏!。
可让他老老实实去蔚州,张之极怎么也不愿意,谁嫌军功扎手!
不过到底是在朝多年,既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很快便想到了应对之法.
“前次静乐大战,杨副总兵所部伤亡过半,如今急需修整,陈抚台,张之极请命率所部驻防得胜堡,必不让其虏一名百姓过关”
中计了!
陈牧心里乐开了花,偏偏还故作迟疑一番才道:“这...也好,那便辛苦侯爷了”
“末将领命”
张之极抱拳行礼,再次开口:“抚台,此次蒙古入寇,所部并未与之正式交过手,士卒应对起来恐有些生涩,不利于守城,因此末将再次请命,是否可派薛将军和高将军所部随斜
“前后两次大战,两位将军所部多次与鞑子交手,经验丰富,有两位将军相助,此次守住得胜堡,必然万无一失”
四万人守得胜堡,张之极自绉面对强攻,守个十半月绝无问题,只要粮食管够,哪怕一两个月也不是不校
怕就怕在后方断粮,怕就怕在援军不至!
张之极率部汇合这么久,加之陆续传来的消息,自然看的明白,郑屠和薛岳那是陈牧的嫡系中的嫡系,他不愿意放弃军功,可也不想将自己置于绝境。
故此眼珠一转想了这么一招,给自己保驾护航。
“这个.....”
喜欢大明伪君子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明伪君子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