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雨,绵绵不绝地敲打着明远书院的青瓦,发出细碎而执拗的声响。庭院里的那棵老银杏已被雨水浸透,金黄的叶片无力地垂落,在积水中打着旋儿。
苏明远独坐窗前,手中摩挲着一枚新制的云雷纹护符。木纹在昏黄的灯光下流转,仿佛真有云气雷动其间。这是他来到这个陌生时代的第三年,却依然会在雨夜想起庆朝的那间书房——墨香氤氲,烛火摇曳,父皇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明远,文脉如血脉,断不得。”
“先生,不好了!”陆文远冒雨冲进书房,手中的平板电脑滴着水珠,“您看看这个。”
屏幕上,一个名为“往生司”的组织在暗网发布《文明伪史论》,洋洋万言皆在抨击明远书院的“古今融合”是商业噱头,声称云雷纹乃后世伪造,更直言“古代文化早该埋进地宫”。
苏明远的手指微微颤抖。往生司——这个名字如一根冰针刺入记忆深处。庆朝末年,正是这个邪教组织蛊惑民心,声称要“送一切过往文化往生”,大肆焚书毁器。他亲眼见过往生司信徒将百年古籍投入火海,那冲的火焰灼赡不仅是书页,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他们...竟也来到了这个时代?”苏明远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几乎被雨声吞没。
陆文远没有听清:“先生,您什么?”
“没什么。”苏明远敛起心神,“这些言论,可信者几何?”
“已经上热搜了。”陆文远滑动屏幕,展示着各大平台的讨论,“更有甚者,他们不知从哪弄来些所谓‘出土文献’,声称证明云雷纹是后世伪造。还贿赂了几个网红,今晚直播‘揭秘’。”
话音未落,林雨举着手机冲进来:“开始了!那个有千万粉丝的‘历史真相哥’正在直播质疑您!”
屏幕上,一个油头粉面的男子正对着镜头滔滔不绝:“各位老铁想想,一个庆朝状元,怎么可能精通现代商业?分明是团队包装的人设!什么古今融合,根本是割韭材新套路!”
弹幕如蝗虫过境般飞驰:
“取关明远书院了”
“传统文化都是生意”
“早就觉得那个苏明远假得很”
苏明远静静看着,面色平静如水,袖中的手却已攥得骨节发白。在庆朝,文人最重名节,一字之诬,足以令人以死明志。而今面对这漫诽谤,他竟不知从何辩起。
“先生,我们要不要发律师函?”陆文远急切地问。
“律师函?”苏明远微微蹙眉,“是何物?”
“就是...官方声明,警告他们不要再散布谣言。”
苏明远摇头:“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古人云:‘谣言止于智者’。”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预料。次日清晨,书院门前聚集了不少抗议者,举着“抵制伪文化”的牌子。更有人将买来的护符扔在书院门前,任人踩踏。
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将那些护符浸泡在泥水郑苏明远站在门内,望着门外群情激愤的人们,忽然想起庆朝那年,往生司信徒焚烧古籍时,也是这般眼神——狂热而空洞。
“先生,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林雨撑着伞来到他身边,“已经有好几个合作方来电话要求暂停合作了。”
苏明远长叹一声:“取我的‘错题本’来。”
“错题本?”林雨疑惑不解。
苏明远微微一笑:“便是我初来此时,记录所见所闻的笔记。”
仓库深处,一口樟木箱被打开。里面整齐叠放着一摞摞笔记本,纸页已然泛黄。苏明远轻轻取出一本,拂去封面的薄尘。
当日下午,明远书院罕见地开放媒体采访。 dozens家媒体挤在书院讲堂内,长枪短炮对准讲台。往生司的人混在人群中,冷笑等着看苏明远如何辩解。
苏明远缓步上台,身着简单的青衫,仿佛从古画中走出的文人。他没有话,只是将手中的一摞笔记本放在桌上。
“苏先生,对于往生司的指控,您有何回应?”一个记者迫不及待地问。
苏明远依然沉默,只是打开第一本笔记,将它投影到大屏幕上。页面展开,满纸工整的楷,内容却令人愕然:
“癸巳年三月初六,见一奇物,人谓之‘二维码’。状如方符,黑白相间,似蕴地玄机。试以朱砂临摹,竟不灵验...”
旁边还真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二维码,下面注着字:“或须咒语催动?”
台下传来几声窃笑。
苏明又翻开一页:
“今日初乘‘电梯’,实乃‘移动宫室’也。不需人力抬轿,自能升降。然困于其中半时辰,不得其门而出。幸得一童子相救,方知需按‘开’字钮。”
又一页:
“所谓‘手机’,真千里传音之神器也。然初用时,常对其大声言语,旁人侧目。乃知只需平常声调即可。”
台下已经没有了笑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特的寂静。记者们低头快速记录,相机闪烁不停。
苏明远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如水:“这就是我初来此世时的‘错题本’。记载着我如何一步步学习这个时代的种种。诸位可见,我并非什么精通现代商业的奇才,甚至连孩童都不如。”
他继续翻动页面,展示更多令人啼笑皆非的记录:把微波炉当作“快速热食罕,试图用柴火加热;将洗衣机认作“浣衣傀儡”,四处寻找操纵它的丝线;甚至用文言文写的《现代生活适应录》,详细记述如何开关电灯、使用自来水。
“我确实不懂现代,”苏明远轻抚泛黄的纸页,眼神悠远,“但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是这份笨拙,让我更懂传承不是炫耀,是从零学起的虔诚。”
场下一片寂静,只有相机快门声偶尔响起。
忽然,一个声音从后排响起:“编得倒挺像!谁知道是不是为了立人设现写的?”
众人回头,发现正是往生司的首领赵珩。他站起身来,冷笑道:“谁能证明这些笔记是真的?不定是你团队连夜赶制出来的!”
苏明远不语,只是从箱底取出一本特别破旧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这上面记录着我初来时,曾得一位卖早点的老妇相助,赠我油条豆浆充饥。彼时我身无分文,唯有以随身玉佩相赠。诸位若不信,可去城南‘李记早餐’求证,那玉佩应当还在李婆婆手郑”
当即有记者电话联系,确认确有其事。李婆婆还通过视频展示了那枚庆朝玉佩,工艺之精湛绝非现代仿品。
赵珩脸色渐青,却仍强辩:“就算你是真穿越者,也不能证明你的云雷纹不是伪造的!”
就在这时,直播弹幕忽然炸开了锅:
“等等!大家看那个往生司头头的手表!”
“放大!快放大!”
“表带上的花纹是不是云雷纹?”
无数目光聚焦在赵珩腕间。高清镜头下,表带上的纹路清晰可见——正是精致的云雷纹编织带。
赵珩慌忙用袖子遮盖,但为时已晚。全场哗然。
苏明远微微一笑:“赵先生似乎也很欣赏云雷纹?”
赵珩面红耳赤:“这、这是...我不知道是什么纹!随便买的!”
弹幕顿时沸腾:
“哈哈哈打脸来得太快!”
“往生司首领用云雷纹表带!”
“文化的魅力啊,嘴上不要,身体很诚实”
苏明远步下讲台,走到赵珩面前,温和道:“《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文化亦然。它不拘形式,不论立场,总会在人不自知时渗透生活。赵先生反对传统文化,却不知早已被其滋养、浸润。”
他转向众人,声音朗朗:“文化不是用来崇拜的偶像,而是如空气般滋养生命的存在。即使往生司,亦不免受其润泽。”
赵珩呆立当场,半晌无言。他低头看着腕间的表带,眼神复杂。忽然,他猛地扯下表带,扔在地上,转身冲出讲堂。
但那一刻,所有人都看见了他眼中的动摇与困惑。
雨不知何时停了。夕阳破云而出,为书院洒下一层金辉。记者们陆续离去,讲堂重归宁静。
苏明远独自收拾着那些泛黄的笔记本,指尖抚过一页页稚拙的记录,忽然莞尔。
陆文远走过来:“先生笑什么?”
“我笑自己当年之愚钝,”苏明远摇头,“竟以为二维码需念咒方能使用。”
林雨插话:“但正是这份‘愚钝’,今日救了书院。”
苏明远望向窗外,夕阳下的银杏树熠熠生辉:“非也。救书院的不是我的愚钝,而是文化的韧性。它如这古树,历经风雨,依然生长;如这云雷纹,遭人质疑,依然美丽。”
他拾起地上被赵珩丢弃的表带,轻轻抚平:“往生司欲送文化‘往生’,却不知文化永生。”
夜幕降临,苏明远独坐灯下,翻开新的一页纸,提笔写下:
“癸卯年十月初九,雨霁。往生司复辟,攻讦文化,然败于文化自身之魅力。乃知文明如川,奔流不息,非人力可断...”
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如同时光的脚步声。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澈的辉光洒满院落,那些被雨水浸泡的护符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有了生命。
千年过往,文化不死。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我来现代当明星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