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后正应该报仇雪恨的时候,未能得到解恨,未能大仇得报,未能舒缓内心的恨意的情况下,人们才会这么直截帘的牵连如此之久……
不然的话,怒骂上几句,讥讽上几句,上那么几句当时要是打下来就好了,也就完事儿了,绝不会这么真情实感并且情绪激荡。
所以,这个倭国,后来到底干过什么事情?
忽必烈对此其实也没有丝毫怀疑——主要是因为在他心里面,这个倭国也非常不是个东西,形象早已败坏的不能再败坏了。
大元难道态度还不够诚恳,还不够友善吗?怎么,派出去了这么多使节,你一个岛国,竟然还敢置之不理,甚至,还把大元的使臣给杀害了?
呵呵,哪儿来的胆子,难道就是因为自己是岛国,觉得大元打不过去?
这种猖狂自傲完全看不清楚其他东西的国家,日后要是真的发了什么疯,那还确实不让人意外。
……不过,倭国日后到底干了什么事情,那也是次要的了,能知道固然让人解惑,但是不知道,也不影响什么。
总之,只要他在如今把那倭国干掉,不就可以了吗?
而这具体要如何去做……别的不,至少这上面可是了,要注意什么气候台风之类的,这就很可以了!
大元确实缺乏这方面作战的经验,但是这方面想要补一补、补到不要太影响大局,也不太难。
……
——嗯?有银矿?大银矿?!
那可太好了!
-
朱元璋等人也意识到了同样的问题。
这个日本,倭国,后来到底干了什么事情?竟然让人这么深恨?
从这上面里里外外的意思来看,大约是干了什么非常恶劣让人不齿的事情——当然,这什么背刺的事情,见仁见智,有人可能觉得反正国与国之间谈不上什么情分,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如果曾经蒙受过恩惠,而转头翻脸不认人且做得极为过分的话,那确实是相当错误的。
而再看这个倭国,以及对倭国所谓背刺的形容……
一个形象,渐渐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勾勒了出来。
——其实很简单,一句话,畏威而不怀德……
如果比他们强,那么他们至少表面上就会老老实实的,非常听话,非常友好,绝对不会做出来什么会影响到比较强的这一方的事情;但是私下里,这个倭国其实又会怀着其他心思,时时刻刻都想要反过来压制住另一方,继而大肆获得好处,完全不记得之前的相处恩义或者其他。
而如果没有他们强,甚至比较虚弱一些……那这个倭国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或者,会立刻开始大肆动作,甚至狠狠地压榨这个原本可能相处还算可以的国家……
这不是畏威而不怀德,还有什么是畏威而不怀德?
想到这里,朱元璋甚至都觉得蒙元都可能比这什么倭国要好上一点点——也就是一点点而已,没有多的。
不过,既然倭国是这样一个德行,那么大明也必须要尽早做好准备了。
就算大明不打算去攻打对方,那也要做好对方反过来坑害大明的应对准备,总不能最后,栽在这么一个岛国身上吧?
不过就算要攻打,大明也是做不出来如蒙元那般的行径的,什么车轮子的高度之类的,那就需要想好怎么处置或者利用那些倭国人……
当然,银矿嘛,他老朱还是很喜欢的,非常喜欢,想必朝堂上下也都很喜欢,军中同样也很喜欢。
【评论:所以为啥元朝就汉化不够呢,他们就没想着走汉化嘛吗】
【回复:那倒不是,忽必烈不就还是汉化了汉化么
但那不是他中前期的情况么,他后来好像不是就不怎么喜欢汉化了?虽然没有废除原本的汉化的各种政策和做法,但是也没有更进一步推行汉化了?
那他也是推行过汉化的嘛,而且确实元朝的汉化有很大一部分还要归功于忽必烈呢
……这不是更地狱了,那不就是除了忽必烈这么个开国皇帝,后面的元朝皇帝一个个也就都没怎么搞过正经的汉化,推动元朝整体的制度和文化更进一步了吗……
这确实是这样,忽必烈确实是元朝汉化的关键人物……
而且你这么想,元朝总共也还不到百年,忽必烈一个人就占了几十年……他的分量重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行吧,这个角度也确实很对,他一个人就活了快半个元朝……
那后面的皇帝就都没有推行汉化的意思了吗?全都沉浸在蒙古饶风格之中?
那倒也不是,有几个皇帝还是推行过进一步的汉化的,虽然也是断断续续,而且成效和情况如何也不太好,但也确实是有过
那?
死的早呗!就这么简单
啊……还真没想到原因竟然这么简单
就是这么简单,真的愿意推行汉化而且态度比较坚定的,那真的是死的早,比如我记得有个还是被刺杀死聊,大约也是因为推行的这些个政令触犯到了一部分贵族的利益,然后自己的手段和力量又不足,然后就嘎嘣死了
哦,我也知道这个,这好像才二十多?
是的吧,反正挺年轻的来着,不是什么年纪大的
要是年纪大的,估计手段也就更厉害一点,指不定就不会被刺杀然后挂了
但是这个不是什么皇太子吗,这理论上总应该还是有自己的支持者的
啊?是皇太子吗?元朝竟然还能有这种顺顺当当正统的即位的皇帝?不都是搞政变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即位的?
……是皇太子吧,我记得好像是这样的,虽然元朝的即位确实挺混乱的……
皇太子不皇太子也不是很重要,虽然作为正统皇太子,理论上确实应该是有一批自己的支持者的,但是吧,很多时候事情也不是这样的,情况分为很多种……比如有些太子的支持者其实就不多,力量不足;也有可能,这个太子原本确实力量雄厚,但是他推行的政令和下面这些支持者有很多都是背道而驰的……后者的话,那即便是支持者,也是会四散而去,甚至变成敌人,想要弄死太子或者皇帝的
所以,这个被刺杀死聊,如果是皇太子,那就是后一种?
那也不一定,指不定是前一种呢,甚至可能是两种的结合,本来就支持者不多,还因为自己的政策和手段反而让支持者变得更少了……
总之就是元朝皇帝一个个都死的挺早,在位时间短的很,有的是推行过汉化但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有的根本没有推行,可能是不想,但也可能属于是没来得及】
喜欢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