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那是第一次发兵。第二次的时候,就是统一中原之后,忽必烈在这期间其实又派了两次使者去倭国,结果又全都被杀了,所以忽必烈就打算发动进攻,然后其实准备要比上次充足不少,兵力也多了很多,结果在半路直接遭遇了大型台风,一下子就被坑了,然后就没了
兵力多了很多?
是这样的,要么第一次准备不足呢,只出动了四万人,第二次好歹有了十四万
不过元朝也是,估摸着根本没怎么打过海上战争,更没有这种乘船前往另一块儿陆地然后开战的经验,怎么就只想着发兵攻打,不想想研究研究这海上的风浪气候呢,这八月份,那正是台风高发的时候啊,怎么能台风季节跑出去发兵攻打日本,那真的是纯纯送死
……估计确实是没什么研究吧,而且也没有海上作战的经验,不知道还有这方面的细节要注意,打陆战打习惯了,根本没考虑这么多
而且当时咱们也没有怎么打过日本,所以其实整个队海上作战的经验都是不够的,对日本的了解也是不太够的,不然的话,当时元朝领兵的将领还有不少汉人,总不至于不去和忽必烈提建议,忽必烈也不至于根本不听
……唉,还是都少了经验啊
也是古代都觉得没什么跑过去打日本的必要,所以根本没这个兴致,更不会有什么经验了
可惜了
那可不,就是可惜了
要是当时打了日本,然后一直控制住日本,再给日本整体上下洗礼洗礼,不全都突突了吧,至少也能给他们洗洗脑子,那……
就算不提这些,那日本还有大银矿呢,打下来那也是好处多多啊
……】
忽必烈坐直了身体。
他确实对日本很没有好感,非常不爽,要不然也不会发动一次征讨未果之后,还想着要来上第二次。
日本实在是太不识抬举,也太没有自知之明了!
不接受大元的招揽,竟然还能反过来杀死大元派出去的使者!忽必烈当然不能忍,他也不愿意忍——这样的岛国,难道还能有什么出众的战斗力?
既然他们不识抬举不愿意接受大元的招揽,那不如大元直接打过去,让这片地方变成自己的算了。
前者,还需要维持这地方原本的政局情况,但是后者,那还不是大元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嘛。
但让忽必烈没想到的是,这评论中,竟然全都是支持大元攻打日本、以及惋惜大元攻打日本失败的评论。
——嗯?这好像不太符合他之前的想象,也不太符合他之前对后世饶看法?
这些人怎么竟然这么支持他攻打那个日本,或者倭国?甚至,甚至还如此严酷——高于车轮的人全都斩杀,但是这个车轮是平放着的,而不是正常的竖着放……
那这和要直接把日本。哦,倭国那边的原本的人全都屠杀干净有什么区别?
这明明就是要全都杀干净啊!
要知道,车轮平放的话,要是角度合适,那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都能比车轮还要高……那是真的一点活口都不留了。
就算是他们蒙古人,在有需要的时候搞什么屠城,那也不会非得把婴儿幼童之类的也全都杀掉的……
这完全不符合后世饶一贯风格,根本不符合之前种种透露出来的关于他们的信息。
但,人一旦反常,那必然就是有原因的——这么多人一起反常,全部反常,那更是存在原因,不可能无缘无故或者什么所谓的突然发疯。
而按照常理来看,能够让一个、一群平日里相当正常,至少不是什么疯子杀人狂的人全都这般反常,全都能出这种杀光的话来,那往往就是仇恨——是的,是仇恨,而非利益。
因为,倘若是利益,那就总有能够谈一谈的地方。
想要从一件事情、从一个地方上获利,那当然首选的是和气生财,因为如果不和气而选择其他方法的话,这些方法的第一点就是要付出一定成本。
能和和气气谈拢,其实是成本最低的方法;只要需要做其他任何额外的事情,那成本都会随之增加。
而如果不能和气生财,不得不选择其他道路的话……那自然也都是要选择成本最低而效果最好的方法。
比如,如果有人反对,那可以选择想办法服这个人、收买这个人,或者找到一些强权强行让这些人接受,或者,杀掉这些反对的人,留下那些支持或者至少不反对的人。
总之,绝对不是要把这块儿地方上的人全都杀掉。
——句实话,人活着,往往才有更大的用处,全都杀光的话,能带来什么利益?
要是不杀光,哪怕是把这些人全都变成奴隶呢,那也至少有用处有好处。
因此,这些评论背后所透露出来的,绝对不是利益方面的问题。
想要更大的利益,那选择把倭国的这些人全都杀光,绝对不是什么最好的选择。
那么,排除了利益,这些人态度如此激动、行为如此激进,那能够解释的,大约也就是仇恨了——大仇深仇,血海深仇!
如果只是寻常仇恨,正常摩擦和争端,那是没必要直接想要把以前的倭国也给算进来的。
日后的人如果和倭国有了仇恨和冲突,那一定是在日后发生的事情,至少,不会是在大元,可这些评论甚至要连这之前的事情都要算上,之前的时间都不放过……
再加上他们的态度、手段,对屠杀也非常乐见其成的情况……
这要不是什么血海深仇,不是什么不共戴的大恨,那忽必烈都不能相信的。
这只能是深仇大恨,而且必然是深仇大恨。
——同时,恐怕还是在日后没能得到解恨的深仇大恨。
喜欢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手把手讲解如何起义【历史直播】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