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的枝头缀满新芽时,望正在工坊的院子里练习烫模具。他的手握着特制的迷你烙铁,在木片上烫出的北斗七星虽然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儿。阳光穿过新叶的缝隙落在他脸上,像落了层碎金,倒让星芽想起陈星曾的:“好手艺都是从烫坏第一块木头开始的。”
“妈妈,你看这颗星!”望举着木片跑过来,烙铁的余温在他掌心留下浅红的印子,“老师今的‘望星’特别亮,就像在看我烫星星呢。”
星芽接过木片时,指尖触到温热的木纹,忽然想起林砚临终前的模样。老人也是这样,总在看到星图时露出孩子般的笑容,仿佛透过时光,摸到了年轻时的温度。
巴黎的“星砚”分店寄来了个银质模具,是法国学徒的玄孙特意打造的。模具上的北斗七星旁,多了颗的伴星,刻着“望”字。附信里:“这是‘星芒计划’的第108个模具,每个新生命都该有颗属于自己的星。”
这个模具在星砚博物馆展出时,引发了参观者的共鸣。有对年轻夫妇当场决定,要给即将出生的孩子取名“星禾”,要让他“像星星一样明亮,像禾苗一样扎根”。
过街桥的全息投影新增了“星语翻译”功能。孩子们对着星图地砖出愿望,系统就会把话语转换成星图密码,发送到对应的“星砚”分店。有望对着枢星喊:“想让非洲的朋友吃到槐花味的星星糖!”没过多久,肯尼亚的分店就传来了用槐花蜜做糖的照片,配文写着:“甜味收到啦,谢谢望的星星。”
陈星的百岁寿宴办得简单而温馨。全球的“星砚”分店通过全息投影送来祝福,法国学徒的玄孙带着孩子隔空敬酒,非洲的加盟商唱起帘地的祝歌,南极科考站的队员举着星星糖合影。老人坐在老槐树下,看着屏幕里不同肤色的笑脸,忽然:“守义啊,你看这星星糖,真的甜到世界尽头了。”
星芽把父亲的铁皮盒改造成了“星芒信箱”,孩子们可以把想对上的人的话写在纸上,塞进盒盖的夹层里。盒底的感应器会自动记录信件数量,当第1000封信被投入时,老槐树的树干上突然亮起了串星灯,是陈星提前设置好的“心愿应答”。
望的第一封星信是这样写的:“曾曾外公,我学会烫第三颗星了,等我烫会七颗星,就能给你寄星星糖了对吗?”信纸折成了星星的形状,塞进铁皮盒时,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像颗心愿落进了时光的口袋。
盲童艺术家的《听星》交响乐有了星际版本。NASA将乐谱刻在特制的金盘上,随深空探测器飞向银河系中心,盘面上还刻着父亲的铁皮盒图案,旁边用宇宙通用的数学语言写着:“这里有群人,用甜味编织了张星河之网。”
“星种计划”的太空槐树终于开花了。实验室的影像里,白色的槐花在特制的培养舱里绽放,香气通过气体循环系统传到地面,和老槐树的花香别无二致。科学家这是“地球味道的宇宙漂流”,望却指着屏幕:“这是曾曾外婆在上种的槐树,开花给我们看呢。”
星芽的《星芽的星图》出了修订版,新增的章节记录着“星芒计划”的故事。书的最后,是张全球“星砚”分店的分布图,每个店的位置都用闪烁的星点标注,像幅被甜味点亮的世界地图。编辑这是“让善意有轨迹”,星芽却觉得,这是父亲和陈守义的约定,在时光里开出的花。
深秋的傍晚,望在“世界艾草园”里种下新的种子。他学着星芽的样子,把来自中国的艾草籽和法国的薰衣草籽混在一起,埋进同一个坑里。“老师这疆共生’,”孩子拍着手上的泥土,“就像曾曾外公和陈爷爷,根在土里抱在一起,花在上一起开。”
全球的“星砚”分店同时举办了“星芒接力”活动。从老城区的工坊出发,块特制的星星糖被传递到每个分店,每个店都在糖上烫下自己的星标,最后回到老城区时,糖块上已经布满了108个星印,像颗被全世界牵挂包裹的甜蜜结晶。
陈星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临终前手里还攥着块星星糖,糖纸已经被捏得发皱。星芽发现,糖块里嵌着的艾草叶,刚好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像是老人与世界的最后告别。
葬礼那,老城区的居民自发聚集在过街桥上,每人手里都举着颗星星糖。当全息投影亮起陈星的笑脸时,大家同时咬碎糖块,甜香在秋风里弥漫,像场跨越生死的拥抱。
望站在老槐树下,把自己烫的第一块星图木片放进时光胶囊。铜盒里,陈星的百岁寿宴照片、望的星信、太空槐树的花瓣静静躺着,最底层是张星芽写的字条:“所谓传承,是让每颗星的光芒,都能照亮下一颗星的路。”
全球的“星砚”分店同时亮起星灯,灯光连成的轨迹在地球仪上画出颗巨大的星星。星芽望着边的北斗七星,忽然觉得陈星和林砚就站在光里,他们身边围着父亲、陈守义、念念……无数个被故事浸润的身影,正朝着望伸出手。
铜铃在晚风中轻轻摇晃,铃声里混着烤糖的甜香、孩子们的笑声、不同语言的祝福,还有老槐树沙沙的应答。星芽知道,这声音会一直响下去,响在每个有星星的夜晚,告诉后来的人:
有些甜味,永远不会消散;有些牵挂,永远不会走远。就像这老槐树的年轮,一圈圈生长,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酿成了值得回味的甜。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幽谷怨灵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