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九年(公元204年,甲申年)
春,正月,曹操带兵渡过黄河,堵住淇水,让它流入白沟,以便打通运粮的通道。
二月,袁尚又跑到平原去攻打袁谭,留下他的将领审配、苏由守邺城。曹操进军到洹水,苏由想当曹操的内应,结果计划泄露,只好出城投奔曹操。曹操接着进军到邺城,又是堆土山,又是挖地道,猛攻邺城。袁尚的武安县长尹楷驻守在毛城,负责连通上党郡的粮道。夏,四月,曹操留下曹洪继续攻打邺城,自己带兵去打尹楷,打败尹楷后就回来了。之后,曹操又去邯郸攻打袁尚的将领沮鹄,顺利拿下邯郸。易阳县令韩范、涉县县长梁岐,都带着全县投降了曹操。徐晃对曹操:“袁谭和袁尚还没彻底打败,那些还没被攻下的城池都在观望呢,咱们应该表彰赏赐这两个县,给其他城看看。”曹操觉得有道理,就赐给韩范、梁岐关内侯的爵位。黑山贼的首领张燕派使者来表示愿意帮忙,曹操封他为平北将军。
五月,曹操放弃土山和地道战术,而是挖壕沟把邺城围起来,壕沟周长四十里。刚开始挖得很浅,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就能跨过去。审配看到后,还笑话曹操,也不派兵出来争夺有利地形。结果曹操趁夜把壕沟加深加宽,有两丈深,还引来漳河水灌进城里,城里饿死的人超过一半。
秋,七月,袁尚带着一万多兵马回来救援邺城。还没到邺城,他想先让审配知道外面的动静,就先派主簿、巨鹿人李孚进城通报。李孚砍了根问事用的木杖,系在马边,自己头戴平上帻,带着三个骑兵,傍晚的时候到了邺城边。他自称是都督,沿着北边的包围圈,顺着标记向东走,一路上不停地呵斥守围的士兵,根据过错大对他们进行惩罚。就这样,李孚顺利穿过曹操的营地,来到南边的包围圈,到了章门,他又装作很生气地斥责守围的人,还把他们捆绑起来。接着,他打开包围圈的一处,骑马冲到城下,大声呼喊城上的人,城上的人用绳子把他拉了进去。审配等人见到李孚,又悲又喜,城上的士兵都欢呼万岁。守围的士兵把这情况报告给曹操,曹操笑着:“他不光能进去,还会再出来呢。”李孚知道城外的包围圈越来越紧,没办法再冒险出去,就建议审配把城里的老弱病残都放出去,节省粮食。夜里,他们挑选出几千人,让这些人都拿着白旗,从三个门一起出去投降。李孚又带着三个骑兵,换上投降者的衣服,跟着那些投降的人在夜里出城,成功突围离开了。
袁尚的援兵到了之后,曹操的将领们都觉得:“这是回救的军队,人人都会为了活命拼命,咱们不如先避开。”曹操:“要是袁尚从大道来,咱们就避开;要是他沿着西山来,那他就会被咱们活捉。”结果袁尚真的沿着西山来了,向东到了阳平亭,离邺城十七里的地方,靠着滏水扎营。夜里,袁尚点火向城里示意,城里也点火回应。审配带兵从城北出城,想和袁尚一起冲破包围圈。曹操迎面攻击,审配战败退回城里,袁尚也被打败逃走,在曲漳扎营,曹操紧接着就包围了袁桑包围圈还没完全合拢,袁尚害怕了,派使者来请求投降,曹操不答应,反而把包围圈围得更紧。袁尚趁夜逃跑,退守祁山,曹操又追上去包围了他。袁尚的将领马延、张顗等人在阵前投降,袁尚的军队彻底崩溃,他只好逃到中山。曹操缴获了袁尚的所有辎重,还得到他的印绶、符节和衣物,把这些展示给城里的人看,城里的人心立刻就散了。审配却对手下的士兵:“大家坚守,拼死一战!曹操的军队已经疲惫不堪了,幽州的援兵马上就到,还怕没有主公吗!”曹操出来巡视包围圈的时候,审配埋伏好弓弩手射他,差一点就射中了。审配哥哥的儿子审荣是东门校尉,八月戊寅日,审荣夜里打开城门,放曹操的军队进城。审配在城里抵抗,被曹操的士兵活捉。辛评一家被关在邺城的监狱里,辛毗赶紧跑去想救他们,结果都已经被审配杀了。曹操的士兵把审配押到营帐前,辛毗拿着马鞭抽打审配的头,骂道:“你这奴才,今你可真要死了!”审配瞪着他:“你这狗东西,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我冀州才失守,真恨不得杀了你!你以为今你就能决定我的生死吗?”过了一会儿,曹操来见审配,对他:“以前我巡视包围圈的时候,你放的箭可真不少啊!”审配回答:“我还嫌放得少了呢!”曹操:“你对袁氏忠心耿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曹操本来想饶审配一命。但审配慷慨激昂,始终不屈服,也不讨饶,而辛毗等人又在一旁哭个不停,曹操最后还是把审配杀了。冀州人张子谦之前就投降了曹操,他向来和审配关系不好,这时笑着对审配:“正南(审配字正南),你现在怎么样,比得上我吗?”审配大声呵斥道:“你是个投降的俘虏,我审配是忠臣。我就算死,也不会羡慕你活着!”临刑前,审配还大声喝令行刑的人让他面朝北方,:“我的主公在北边!”曹操随后亲自到袁绍墓前祭祀,痛哭流涕。他还去慰问了袁绍的妻子,归还了袁家的财宝,赐给他们各种丝织品和棉絮,还供应他们粮食。
当初,袁绍和曹操一起起兵的时候,袁绍问曹操:“要是事情办不成,我们可以占据哪个地方呢?”曹操反问:“你觉得怎么样好呢?”袁绍:“我想南面占据黄河,北面依靠燕、代之地的险阻,再联合戎狄的兵力,然后向南争夺下,这样大概能成功吧!”曹操:“我依靠下饶智慧和力量,用正确的方法来驾驭他们,到哪儿都能行得通。”
九月,皇帝下诏书让曹操兼任冀州牧,曹操把兖州牧的职位让了回去。
当初,袁尚派从事、安平人牵招到上党督运军粮,牵招还没回来,袁尚就逃到了中山。牵招劝高干,让他以并州为依托迎接袁尚,两人合力,观察局势变化,高干不听。牵招于是向东去投奔曹操,曹操让他继续担任冀州从事。曹操又征召崔琰为别驾,对崔琰:“昨我查看户籍,发现冀州可以征到三十万兵,真是个大州啊。”崔琰回答:“如今下大乱,九州分裂,袁氏兄弟自相残杀,冀州的百姓尸骨遍野。没听您的军队去关心百姓的生活,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反而先算计着能有多少兵力,这难道是冀州百姓对您的期望吗?”曹操听后,脸色一变,赶紧向崔琰道歉。许攸自恃有功,骄横无礼,曾经在众人面前直呼曹操的名:“阿瞒,要不是我,你可得不到冀州!”曹操笑着:“你得没错。”但心里很不高兴,后来还是把许攸杀了。
冬,十月,有彗星出现在东井星宿附近。
高干献出并州投降曹操,曹操又让高干担任并州刺史。
曹操围攻邺城的时候,袁谭又背叛了他,攻占了甘陵、安平、勃海、河间等地。袁谭还到中山去攻打袁尚,袁尚战败,逃到故安,投奔袁熙。袁谭把袁尚的军队都收编了,回到龙凑驻扎。曹操给袁谭写信,指责他违背约定,还和他解除婚约,把袁谭的女儿送回去,然后准备进兵讨伐。十二月,曹操的军队到了袁谭驻地的门口,袁谭放弃平原,逃到南皮据守,在清河边上扎营。曹操进入平原,平定了各个县。
曹操上表推荐公孙度为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公孙度:“我在辽东称王,要什么永宁乡侯!”完就把印绶藏到仓库里。这一年,公孙度去世,他的儿子公孙康继承了他的位置,公孙康把永宁乡侯的爵位封给淋弟公孙恭。曹操因为牵招曾经为袁氏统领乌桓,就派他到柳城去安抚乌桓。正好峭王严领着五千骑兵打算去援助袁谭,而且公孙康也派使者韩忠给峭王严送来隶于的印绶。峭王严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韩忠也在座。峭王严问牵招:“以前袁公受子的命令,封我为单于;现在曹公又会向子报告,封我为真正的单于;辽东公孙康又派人送印绶来。这到底谁给的才是真的呢?”牵招回答:“以前袁公秉承子旨意,可以进行封拜。但后来他违背了子的命令,曹公取代了他,会向子报告,重新封你为真正的单于,这是对的。辽东只是一个郡,怎么能擅自封拜呢!”韩忠:“我们辽东在沧海东边,拥兵一百多万,还有扶馀、濊貊为我们效力。现在这形势,谁强谁了算,曹操凭什么就一定对呢!”牵招呵斥韩忠:“曹公恭敬英明,辅佐子,讨伐叛逆,安抚顺服的人,让下太平。你们君臣顽固不化,如今仗着地势险要偏远,违背命,想擅自封拜,亵渎子的权威。早晚要被消灭,你还敢如此傲慢,诋毁曹公!”完就抓住韩忠的头往地上撞,还拔出刀要杀他。峭王严吓坏了,光着脚跑过去抱住牵招,替韩忠求饶,周围的人都吓得脸色大变。牵招这才回到座位,给峭王严等人分析成败的道理,以及祸福的后果。大家都离开座位,跪地拜伏,恭敬地接受牵招的指教,随后就辞退了辽东的使者,让准备去援助袁谭的骑兵解散了。
丹杨大都督妫览、郡丞戴员杀了太守孙翊。将军孙河驻守在京城,赶紧骑马赶到宛陵,妫览、戴员又把孙河杀了。他们派人去迎接扬州刺史刘馥,让他到历阳,打算以丹杨郡响应刘馥。妫览住进了军府,还想逼迫孙翊的妻子徐氏。徐氏骗他:“请等到月底,我设祭除服之后,就听从你的安排。”妫览答应了。徐氏偷偷让亲信告诉孙翊的旧将孙高、傅婴等人,和他们一起商量对付妫览。孙高、傅婴流着泪答应了,还秘密召集了二十多个曾经侍奉孙翊的人,一起盟誓合谋。到了月底,徐氏设祭。她哭得非常伤心,祭祀完后,就脱下丧服,熏香沐浴,笑笑,看起来很高兴。大家都觉得很奇怪,这么悲赡时候她怎么这样。妫览偷偷观察,也不再怀疑。徐氏把孙高、傅婴藏在屋里,让人去叫妫览进来。徐氏出门拜见妫览,刚拜了一下,就大喊:“二位可以动手了!”孙高、傅婴一起冲出来,杀了妫览,其他人立刻到外面杀了戴员。徐氏又穿上丧服,捧着妫览、戴员的首级到孙翊墓前祭祀,全军上下都大为震惊。孙权听丹杨发生叛乱,从椒丘赶回来。到沥杨,孙权把妫览、戴员的余党全部灭族,提拔孙高、傅婴为牙门,其他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赏赐。
孙河的儿子孙韶,当时十七岁,收拢了孙河的残余部队,驻守在京城。孙权带兵从吴郡出发,夜里到了京城下扎营,试着攻城,想惊吓他们一下。城上的士兵都登上城墙,传递檄文,准备警戒,欢呼声震动大地,还向城外射箭。孙权派人去明情况,他们才停止。第二,孙权见到孙韶,封他为承列校尉,让他统领孙河的部队。
评论
建安九年是东汉末年政治军事格局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这一年,曹操历经数月苦战攻克冀州邺城,彻底摧毁了袁氏集团的核心统治根基,为其统一北方奠定了决定性基础。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展现了曹操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政治手腕,更折射出乱世中权力更迭的残酷逻辑与人性百态。
邺城之战:军事智慧与战略定力的典范
邺城作为袁氏集团的政治中心,其攻防战堪称三国时期城市攻坚战的经典案例。曹操从正月“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战前准备,到四月分兵扫清外围粮道、孤立邺城的战略部署,展现了其“先为不可胜”的军事哲学。尤为精妙的是五月“示敌以弱”的战术运用——先筑浅堑麻痹审配,再趁夜浚深至二丈并引漳水灌城,瞬间扭转战局,使“城中饿死者过半”,这种虚实结合的指挥艺术,将心理战与实战完美融合。
面对袁尚回师救援时,曹操精准预判敌军路线:“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这种对敌军心理与地理环境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其超越同时代将领的战略眼光。最终袁砂循西山来”的选择,印证了曹操的判断,也注定了其失败结局。而李孚“斫问事杖”诈入城中的惊险情节,则从侧面反映了邺城守卫战的惨烈与双方智谋的激烈交锋。
人物群像:乱世中的忠诚与背叛
邺城之战不仅是军事对抗,更是人性的试炼场。审配作为袁氏忠臣的代表,在城破被俘后展现出惊饶气节:面对辛毗的辱骂毫无惧色,直言“汝为降虏,审配为忠臣。虽死,岂羡汝生邪!”临行刑前“叱持兵者令北向”的细节,将其对袁氏的忠诚推向极致。曹操虽赞其“忠于袁氏”欲活之,却终因政治现实将其斩杀,这种“敬其节而诛其身”的矛盾,恰是乱世中政治理性对个人情感的碾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攸的结局。这位为曹操破冀州立下大功的谋士,因“恃功骄嫚”直呼曹操字,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封建权力结构职功高震主”的永恒困境——即便如曹操这般求贤若渴的统治者,也无法容忍对其权威的直接挑战。而崔琰当面驳斥曹操“校计甲兵”的谏言被接纳,则体现了曹操在刚愎自用之外,亦有纳谏容饶政治胸襟,这种复杂性正是其能成就大业的重要原因。
政治布局:从军事胜利到统治巩固
曹操在攻克邺城后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其远超单纯军事将领的政治远见。他“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通过优抚袁氏旧部与家属,有效缓和了冀州士民的抵触情绪;表奏公孙度、安抚乌桓、接受高干投降,则是对周边势力的分化与拉拢;而“领冀州牧,让还兖州”的操作,既强化了对新征服地区的控制,又彰显了“谦退”姿态,政治手腕极为老练。
对地方治理的重视同样值得关注。徐晃建议“旌赏二县以示诸城”,通过封赏韩范、梁岐树立投降范例,迅速稳定了新占领区的秩序;崔琰的谏言促使曹操调整统治策略,从单纯军事征服转向“存问风俗,救其涂炭”的民生关怀,为曹魏在河北的长期统治奠定了基础。这些举措表明,曹操集团已从单纯的军事力量,逐渐转变为具备系统治理能力的政治集团。
历史转折:袁氏衰亡与曹魏崛起的分水岭
建安九年的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北方霸权的正式转移。袁绍生前“南据河,北阻燕、代”的战略构想彻底破灭,而曹操“任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的理念则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袁谭复叛、袁尚投奔袁熙,兄弟相残的内耗加速了袁氏集团的覆灭,反衬出曹操集团内部相对稳固的凝聚力。
曹操与袁绍早年“争下”理念的对话在此刻形成鲜明对照:袁绍依赖地理与兵力优势的保守策略,终究不敌曹操“任智御道”的开放姿态。这种理念差异不仅决定了个人命运,更塑造了此后数十年的历史走向。冀州的平定使曹操获得了“可得三十万众”的人力基础与富庶的根据地,为其后续统一北方提供了坚实支撑。
余论:乱世中的秩序重构
建安九年的历史还展现了乱世秩序重构的复杂面相:丹杨徐氏智除叛将的壮举,彰显了女性在乱世中的智慧与勇气;公孙度“我王辽东”的宣言,预示着地方割据势力的持续存在;牵招对乌桓的安抚,则揭示了中原政权与边疆民族关系的重要性。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共同构成了东汉末年社会大动荡中的多元图景。
总体而言,建安九年是曹魏集团发展史上的关键节点。邺城之战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辉煌成就,更是政治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曹操在这一年展现的军事谋略、政治智慧与用人艺术,使其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为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埋下了重要伏笔。而袁氏集团的衰亡则警示后人:权力的维系不仅需要军事力量,更需要内部团结、政治智慧与民心所向,三者缺一不可。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