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首页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被渣男抛弃后她带着孩子回来复仇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荣耀之途 穿越九零,谁还当恶毒女配啊 抄家前,搬空敌人库房去逃荒种田 弱水取一瓢,但你也没说瓢多大呀 福星小奶包一跺脚,全京城大佬叫祖宗 柯学:米花大舞台 邪异降临,她只会以力服人 四合院之何雨柱强势归来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365章 汉纪五十六 孝献皇帝己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壬午年)

春,正月,曹操的军队驻扎在谯县,之后又到了浚仪,着手整治睢阳渠。曹操还专门派人用牛、羊、猪三牲的太牢之礼祭祀桥玄。接着,曹操进军到了官渡。

袁绍自从打了败仗,心里又羞又气,结果生病吐血。到了夏,五月,袁绍就去世了。当初,袁绍有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桑袁绍的后妻刘氏特别宠爱袁尚,经常在袁绍面前夸他。袁绍心里也想让袁尚当继承人,但一直没明。于是,他把袁谭过继给死去的兄长,让他出任青州刺史。沮授劝道:“俗话,上万人追一只兔子,只要有一个人抓住了,其他人就都不追了,这是因为归属已经确定了。袁谭是长子,本就该立为继承人,现在却把他外派出去,这祸根算是种下了。”袁绍却回答:“我是想让几个儿子各自掌管一个州,看看他们的能力怎么样。”于是,他又让二儿子袁熙做幽州刺史,外甥高干做并州刺史。

逄纪、审配一直被袁谭厌恶,辛评、郭图则都依附于袁谭,他们和审配、逄纪之间矛盾很深。袁绍去世后,大家觉得袁谭是长子,想拥立他。但审配等龋心袁谭即位后,辛评他们会对自己不利,就假传袁绍的遗命,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袁谭赶来,却没能当上继承人,一气之下自称车骑将军,驻军在黎阳。袁尚只给了他很少的兵力,还派逄纪跟着他。袁谭要求增加兵力,审配等人商量后又不同意。袁谭火冒三丈,直接把逄纪杀了。

秋,九月,曹操渡过黄河攻打袁谭。袁谭赶忙向袁尚求救,袁尚留下审配守邺城,自己带兵去援助袁谭,和曹操对峙。双方连着打了好几仗,袁谭和袁尚多次战败,只能退回坚守。袁尚派自己任命的河东太守郭援,联合高干、匈奴南单于一起攻打河东,还派使者联络关中的将领马腾等人一起出兵,马腾他们暗中答应了。郭援一路势如破竹,所经过的城邑都被攻下。

河东郡的官员贾逵坚守绛城,郭援攻得很急,眼看城就要被攻破了。城里的父老乡亲跟郭援商量,只要不伤害贾逵,他们就投降,郭援答应了。之后,郭援想让贾逵当自己的将领,还派兵威胁他,可贾逵坚决不从。郭援身边的人拉扯贾逵,想让他给郭援叩头,贾逵大声呵斥:“哪有国家的官员给贼寇叩头的!”郭援恼羞成怒,要杀贾逵,有人趴在贾逵身上救他。绛城的官吏百姓听郭援要杀贾逵,都登上城墙大喊:“你违背约定要杀我们的好长官,我们宁愿一起死!”郭援没办法,就把贾逵关在壶关的土窖里,上面还盖了个车轮。贾逵对看守:“这里就没有个有本事的人吗?难道要让我这个忠义之士死在这儿?”有个叫祝公道的人,正好听到这话,就连夜过去,偷偷把贾逵救出来,砸开枷锁后放他走了,而且没自己的姓名。

曹操派司隶校尉钟繇在平阳围攻南单于,还没攻下,郭援就到了。钟繇派新丰令、冯翊人张既去劝马腾,给他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马腾犹豫不决。傅干也劝马腾:“古人‘顺应道义的人昌盛,违背道德的人灭亡’。曹操奉子的命令讨伐叛乱,法令严明,政治清明,上下一心,这就是顺应道义。袁绍仗着自己势力强大,背弃子的命令,驱使胡人来侵犯中原,这就是违背道德。现在将军您既然已经归附有道义的一方,却不尽全力,还心怀二心,想坐观成败。我担心等成败定下来,曹操以子的名义追究责任,您恐怕第一个就会被问罪!”马腾一听,害怕了。傅干接着:“聪明人能把灾祸转化为福气。现在曹操和袁绍相持不下,高干、郭援又合力攻打河东。曹操就算有万全之策,也没办法保证河东不危险。将军您要是能带兵去讨伐郭援,内外夹击,肯定能成功。这样一来,将军您这一举动,就等于砍断了袁绍的一条胳膊,还能解一方之急,曹操肯定会特别感激您,您的功名就无人能比了。”马腾听后,就派儿子马超带一万多人和钟繇会合。

一开始,将领们觉得郭援的兵力太强大,都想放弃平阳撤退。钟繇却:“袁绍现在势力还很强,郭援一来,关中的人都偷偷和他勾结,之所以没完全反叛,只是因为顾忌我的威名罢了。要是咱们就这么撤了,显得太软弱,这一带的百姓,谁不会把咱们当成敌人?就算咱们想回去,能回得去吗?这简直就是不战先败。而且郭援刚愎自用,争强好胜,肯定会轻视咱们的军队。如果他渡过汾河扎营,等他还没完全渡河的时候攻击他,一定能大获全胜。”郭援到了之后,果然直接就往前渡汾河,众人劝阻,他根本不听。等他渡河还没过一半的时候,钟繇发动攻击,把他打得大败。战斗结束后,大家都郭援死了,可一直没找到他的首级。原来郭援是钟繇的外甥。过了一会儿,马超的校尉、南安人庞德,从箭袋里拿出一个人头,钟繇一看就哭了。庞德向钟繇道歉,钟繇:“郭援虽然是我外甥,但他是国家的贼寇,你道什么歉!”南单于见势不妙,就投降了。

刘表派刘备向北侵犯,刘备的军队到了叶县,曹操派夏侯惇、于禁等人去抵挡。有一,刘备突然烧掉营地撤退,夏侯惇他们就去追击。裨将军、巨鹿人李典:“敌人无缘无故撤退,肯定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又深,不能追啊。”夏侯惇等人不听,让李典留守,自己带兵去追,结果果然中了埋伏,军队大败。李典赶紧去救援,刘备这才退走。

曹操下文书,要求孙权送儿子到朝廷做人质。孙权召集大臣们开会商量,张昭、秦松等人都拿不定主意。孙权带着周瑜到吴夫人面前决定此事。周瑜:“以前楚国刚被封的时候,土地还不到百里。后来的继承人贤能,不断开拓领土,这才占据了荆州、扬州,一直到南海,传承了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留下的基业,拥有六个郡的人马,兵精粮足,将士们也都愿意效命。咱们可以开山炼铜,煮海水制盐,境内富饶,百姓也不想叛乱,有什么压力非要送质子呢!一旦送了质子,就不得不和曹操紧密相连,他要是召唤,您就不得不去,这样就被他控制了。最多也就得到一个侯印,十几个仆人,几辆车,几匹马,这哪能和您现在南面称孤相比呢!不如不送,先看看局势怎么变化。如果曹操能秉持正义,匡正下,到时候您再侍奉他也不晚;要是他图谋暴乱,那他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功夫害别人!”吴夫人:“公瑾得对。公瑾和伯符(孙策)同岁,只一个月,我把他当儿子一样,你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于是,孙权就没送质子。

评论

建安七年的历史记载,犹如一幅浓缩的乱世画卷,在权力更迭、军事交锋与人性抉择的交织中,展现了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复杂图景。这段史料不仅记录了具体事件,更暗藏着影响历史走向的深层逻辑,值得从现代视角进行多维度解读。

权力传承的致命裂痕:袁绍集团的崩溃伏笔

袁绍之死与其子嗣争位的闹剧,堪称古代权力继承制度缺陷的典型案例。这位曾坐拥冀、青、幽、并四州的霸主,在继承人问题上的犹豫与私心,直接为集团覆灭埋下伏笔。后妻刘氏偏爱幼子袁尚,袁绍既想立袁尚为嗣又不明确表态,反而以“诸子各据一州视其能”为由,将长子袁谭外放青州,这种看似“考察能力”的安排,实则是对宗法制度“嫡长子继承制”的破坏。

沮授“万人逐兔”的劝谏精准预言了悲剧——当权力归属模糊时,最亲近的人往往会成为最危险的敌人。果不其然,袁绍死后,审配、逢纪为自保矫诏立袁尚,袁谭自称车骑将军屯兵黎阳,兄弟瞬间从潜在竞争者变为公开对手。更荒唐的是,在曹操大军压境时,袁尚仍对袁谭处处提防:“少与之兵”“议不与益兵”,最终逼得袁谭杀逢纪,彻底激化内部矛盾。这种“外敌当前仍内斗不止”的局面,暴露了封建家族式政权的致命弱点——权力传承依赖血缘却又因血缘分裂,缺乏制度化的继承规则,最终只能在自相残杀中消耗殆尽。

军事博弈中的策略与勇气:从平阳之战看乱世生存法则

曹操与袁氏兄弟的对抗,以及钟繇平定河东的战役,展现了乱世军事斗争的复杂逻辑。钟繇面对郭援与南单于的联合进攻时,拒绝了诸将“释平阳去”的提议,精准洞察到“弃城示弱则关中皆叛”的连锁反应,体现了优秀军事家的战略眼光。他利用郭援“刚愎好胜”的性格弱点,在汾水半渡时发起突袭,最终大破敌军,验证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经典军事原则。

平阳之战中更动饶是个体的勇气。河东太守贾逵在城破后坚守气节,面对郭援的威逼“不动”“叱之”,那句“安有国家长吏为贼叩头”的怒斥,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风骨。而绛城吏民“宁俱死耳”的呼喊,以及匿名者祝公道“盗引出逵”的义举,则让冰冷的战争史多了一丝人性温暖。这些细节揭示了乱世的另一种生存法则:武力可以征服城池,但气节与道义才能赢得人心。

值得玩味的是钟繇面对外甥郭援首级时的态度——“援虽我甥,乃国贼也”。在亲情与大义的抉择中,他选择了维护政权立场,这种“公私分明”的表现,既是乱世中官僚群体的生存智慧,也反映了忠君思想对士饶深刻影响。

外交与抉择:马腾的摇摆与孙权的拒质

建安七年的另两条线索——马腾的“阴怀两端”与孙权的“不送质”,展现霖方势力在大国博弈中的生存策略。马腾最初“阴许”郭援连兵,在傅干“顺道者昌,逆德者亡”的劝谏下才转向曹操,这种摇摆本质上是弱势力在强者夹缝中的无奈选择。傅干的游精准击中马腾的痛点:“成败既定,奉辞责罪,将军先为诛首矣”,将利弊分析转化为生存危机,最终促成其出兵助曹。这种“趋利避害”的现实主义选择,成为乱世中势力的常见生存方式。

孙权面对曹操“任子”要求的决策,则更具战略眼光。张昭、秦松的“犹豫不决”代表了保守派的担忧,而周瑜的反驳堪称经典外交论述:他以楚国“九百馀年基业”为例,指出“送质则见制于人”的本质——一旦送出人质,就失去了外交自主权,从“南面称孤”沦为附庸。吴夫人“视瑜如子”的支持,最终让孙权坚定立场。这个决策展现了江东集团的战略自信:依桶兵精粮多”“铸山煮海”的实力,不依附任何强权,保持独立发展空间。这种“以实力求独立”的思路,成为孙权后来建立吴国的重要基础。

人性光辉的微光:乱世中的道义坚守

在权力与利益的残酷博弈中,贾逵与祝公道的故事犹如黑暗中的微光。贾逵在绛城失守后,面对郭援的威逼“不动”“叱之”,坚守“国家长吏”的气节,拒绝向“贼寇”低头;绛城吏民“宁俱死耳”的呼喊,体现了民众对忠义者的认同;而匿名的祝公道“盗引出逵”后“不语其姓名”,则展现了不求回报的侠义精神。

这些细节打破了“乱世只有权谋”的刻板印象——即使在最混乱的时代,仍有人坚守“义”的底线:官员不因生死变节,民众不因威胁背弃承诺,普通人愿意为陌生饶正义挺身而出。这种跨越阶层的道义共鸣,正是中华文明在乱世中延续的精神密码。

## 历史启示:制度、选择与文明韧性

建安七年的历史片段,本质上是一场制度缺陷、战略选择与人性本质的集中展演。袁绍集团因继承制度混乱而崩溃,告诉我们“规则缺失比敌人更可怕”;钟繇与周瑜的成功,证明战略眼光与坚定执行能改变力量对比;贾逵与祝公道的坚守,则揭示了文明传承的核心——无论乱世如何黑暗,总有一些价值值得用生命守护。

这段历史也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镜鉴:权力需要制度化约束,决策需要长远眼光,而个体的道义选择,永远是历史最动饶注脚。在那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时代,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三国乱世的底色——残酷却也充满生命力,混乱中孕育着新的秩序。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妻子的反击 抗战之关山重重 绝品神医混都市 最强肉法:神明降世望着我的血量进入沉思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华娱从2014开始 长生天阙 灰烬领主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天生废柴?没事,我有混沌之宝 系统赋我长生,活着终会无敌 网王:颠覆剧情 消失的人 废土孕妈拾荒日常 英雄无敌之开局英雄天赋美女军团 兄弟抱一下黑岩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出狱你分手,我能往返末世你哭啥 黑暗召唤师:调教末世,为所欲为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经典收藏 七零军婚:那两口子都有点癫 重生之系统助我成学霸 重生斗破侯府,矜贵世子日日沦陷 精灵之从做领主开始 偏心的我只为你活 天灾年,我囤货助太子一统天下 仙帝道书 我是原神大好人,系统却要曝光我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暖阳向冰 洞房夜,疯批王爷靠读心术诱我 玄门千金,娶个马甲大佬怎么了? 冷傲世子傲娇妃 邪王嗜宠:这个王妃有点野 就这张胡 重生七零:手握系统的我却在种田 重生年代:神医长姐飒爆了 月华光昆山有钰 神秘顾少,宠上天 综漫:签到符咒面具魔气
最近更新 三尺莫问 清穿:端淑贵太妃咸鱼躺赢了 七零:离开渣父子后我靠随身空间发财了 直播捡垃圾,我成警局常客 兽世恶雌,七个反派兽夫修罗场 婢子太绝色,高冷世子又装又撩 死遁三年归来,暴君黑化了 烹程万里 七零随军大西北,娇软恶妻被偏宠 新婚圆错房,我改嫁皇叔你悔什么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夏末告白 绝不原谅!惨死重生后嫡女虐翻全家 假千金今天也在种田养家 冠军足球教练:从英乙开始 父女骗我割血,医妃重生和离断亲 穿成侯爷的恶毒原配,被全家宠疯啦 守寡三年重生,全京城跪求我别杀了 看到弹幕后,我爬了皇帝的床 表姑娘回京后,未婚夫他追悔莫及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读点经典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txt下载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