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没有回答,只:“暗卫部隐于暗处,无名无姓,太子殿下有令,我们是大国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大国的底线,请娘娘理解。”
“陛下知道吗?”太后追问。
那人沉默,太后略显怒意。
婉儿在旁劝道:“你先退下吧,此事我们不再追问,一切听从你们安排。”
“卑职告退。”那人转身离开。
“娘,有些事或许不是我们该知道的,我们应相信大哥和夫君。”婉儿在一旁安慰道。
太后张氏脸上再次露出忧虑的神色,“婉儿,有些事情你还不懂。”她欲言又止,接着问道,“你这身打扮,是要出发了吗?”
看见雨晴穿着一身铠甲,张氏询问起来。
“是的,娘,大军已经出发多日了,儿媳如果再不出发,就赶不上他们了。”雨晴回答道。
张氏轻叹一声,道,“那便去吧。”
“儿媳告退。”雨晴行了一礼,回到房间拿起自己的长剑,带着侍卫便出发了。
一行人连续赶路多日,终于到达了京城。
由于情况紧急,未能提前通知,他们被守城士兵拦在了城外。
守城士兵根本不认识这位王妃,只能通知守将。守将见到王妃也不认识,只能去通报魏国公。
收到消息的魏国公连忙出门迎接,却见到王妃一脸疲惫,心中顿时一紧。
“王妃殿下……”魏国公上前打招呼行礼,话未完,却见王妃直接拿出了皇帝的令牌。魏国公连忙拱手跪下,“陛下万岁。”
“朕安。”王妃朝着京城的方向道。
“命魏国公派遣一万骑兵,赶往京城保护太后和王妃,即刻出发,不得有误。”王妃随即传达了命令,并从怀中拿出正式的调兵命令。
魏国公接过命令看了一眼,随即转身让自己儿子前去调兵。
“陈伯,我们已连续行军多日,能否让我的人在京都稍作休整?”言及正事之后,**方提出想要休息的请求。
情势紧迫,**为迅速传达指令,恳请陈国公发兵增援京城,沿途人马不歇,马匹轮换,终至京都。
“好,**殿下,请随我入城。”陈国公引领**至将军府安顿,**的护卫亦得到妥善安排,享用膳食。
**长途跋涉,早已饥肠辘辘,加之陈国公乃同乡,府中菜肴甚合其口味,加之彼此熟稔,无需见外。
**用餐时全然不顾贵族风范,狼吞虎咽之态令陈国公愕然,连忙为其添菜加粥。
“哎,慢些吃。”陈国公见**进食之状,心中暗惊,不知他究竟饿到了何种程度。
**匆匆饮了口粥,啃下大馍,开口言道:“沿途仅在马上匆匆进食,昼夜兼程,累毙马匹无数,驿站信使之马几乎全被我部征用。”
“陈伯需尽快补充马匹,以免误事。”**言罢,陈国公察觉异样,忙问:“究竟发生了何事?”
“西北边关守将欺压民众,引发民变围攻关隘,家母命内人率军平叛,然她们平定叛乱后方才加急上报京城。”
“接获消息时,我已将京城可调之兵悉数派出,致使京城兵力空虚。”
“平日里倒也无碍,但家母与二嫂均在京城,二嫂更将于两月后临盆。”
“若边疆安宁,京城万余守军自能无忧,然一旦边疆生变,此万余守军便显得力不从心。”
**解释清楚后,却见陈渊长舒一口气。
他疑惑地问:“陈叔似乎并不焦急?”
陈渊微微一笑,反问:“调兵遣将之事,是你与太子所为吧?”
“正是。”**边吃边答。
“你们真是只顾眼前,不顾后果。我当时还奇怪陛下怎会如此仓促行事。”陈渊略带讥讽地,或许,在众臣之中,唯有陈渊敢如此直言。接着,他为**添了些粥,继续道:
“训练新军再急,也需审视外部环境是否稳定。如今边关新降牧民众多,你们竟敢调动边关各省兵马。”
闻言,**面色微赧,进食速度亦放缓。陈渊缓缓道:“欲速则不达。我得知边境叛乱后,即刻抽调八千骑兵,自草原穿插至边境关隘之外。”
“同时,各地亦已集结三万大军,前往京城。”
“若我所料不差,陛下是否也将文轩调往那边了?”陈渊问道。
李轩点头,却见赵霖一笑:“如此安排,原先的一万骑兵便显得多余了。有边疆的八千骑兵与文轩守卫,边防稳如泰山,加之三万大军自内部拱卫,即便是敌军三十万之众,亦难破我陕西边关。”
“然而,王妃即将分娩,长安兵马再多亦不为过。稍后我便修书一封,令允辉调拨部分三万大军前往长安加强守卫。”
闻赵霖言,李轩放下手中饼饵,拱手道:“多谢赵兄。”
“谢字就免了,你与太子少给我添乱便是。”赵霖故作不悦地。
“嘿嘿,赵兄,稍后我也拟一份手谕,命青鸢在长安先行为你训练一支新军,并配备火器。”赵霖为他与太子解围,他自然也要有所回馈。
闻李轩此言,赵霖眼中闪过一抹惊喜,问道:“此言当真?”
“全然按战斗部队配置,设三个战斗团,每团五营,再加一个骑兵团,一个炮团,一个斥候营,一个警卫营。”李轩慷慨允诺。
却见赵霖一脸苦笑:“我这把老骨头哪懂秦王殿下的新编制,你就直接告诉我能给我多少火器,多少火炮吧。”
第160章 到达补给之城
第一百六十章 到达补给之城
李轩尴尬一笑,随即详细解释了这支新军的配置。
赵霖听后双眼熠熠生辉,满心欢喜,尽显一员将领对武备的痴迷。
他一掌拍在李轩肩头:“好侄儿,赵兄今日便给你加道好菜。”
着,赵霖朝门外喊道:“去,宰只鹅,今晚给秦王备下烧鹅宴。”
赵霖此言让李轩嘴角微搐:你这是给我加菜?还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口腹之欲?
“赵叔,士兵们的训练可不能白费。”李轩接着道。
李靖闻言,神色一凛,“怎么,殿下还想谈条件吗?”
“嘿嘿,赵叔,我手下一员将领,一直对您仰慕不已,我曾答应过他,让他拜您为师,学习……”李轩略显赧然地。
“哦?”李靖捋了捋胡须,“老夫怕是要让殿下失望了。”
“赵叔……”李轩还想再争取,却被李靖抬手打断,“拜师就不必了,回头让他来大将军府做个副将,助我训练新军吧。”
闻李靖言,李轩连忙行礼,“那就多谢赵叔了。”
当晚,李轩确实吃上了烧鹅,不过大半都进了李靖的腹郑
在北平歇宿一晚后,次日一行人便启程前往雁门关。当晚,苏晴也抵达雁门关,两人在雁门关共度一夜,随后一同出发,数日后与大部队在补给之城会合。
望着被风沙吹得肤色黝黑的陈骏,李轩心生歉意。
“广陵侯,别来无恙。”李轩率先问候。
陈骏行礼道:“末将参见殿下,参见王妃。”
见此情景,李晨略显局促地抓了抓头皮,上前搀起林浩,“林将军这是在埋怨本王吗?”
“不敢,守卫边疆乃末将之责。”林浩抱拳答道。
“哈哈,林将军真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再坚持数日,新兵便会前来换防。此事一了,林将军便随本王回京,届时本王定要为林将军请赏。”李晨笑道。
“那便多谢殿下了,殿下请。”林浩着便引领李晨进城。
在守备府,李晨见到了北狄王子,巴特尔。
“巴特尔参见大明殿下。”见到李晨,巴特尔连忙行礼,态度谦恭。李晨也未摆王爷架子,对巴特尔摆了摆手,“巴特尔王子太客气了,快请起。”
“不知殿下可知赵将军何时抵达?”李晨问道。这里的赵将军指的是李晨的妻兄王磊。
原本站在李晨身旁的雅茹听到此话,心中波澜起伏,但多年的修养让她表面依旧波澜不惊。
“殿下,赵将军明日便可抵达,届时两国便可签订盟约。”巴特尔恭敬地回答。
李晨微微点头,未再多,便让随从退下。
一路奔波,李晨也在守备府中安顿下来。
回到住处,雅儿急忙关上门,望向李晨,急切地问道:“夫君,可是我兄长他……?”话音未落,雅儿已泪光闪烁。李晨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怜爱。
“抱歉,本想给你一个惊喜。”李晨伸手擦去雅儿脸上的泪水,继续道,“年前,北狄王室派使者来京求和,甚至不惜重金购得一尊玉雕狮,只为求得草原的和平。然而,北狄王室为了暂时的安宁,竟将你兄长作为人质。”
“不过这样也好,你兄长日后将长住京城,你们兄妹也能时常团聚。”
闻言,雅儿顿时泪如雨下。想当年,兄长战败被俘,李晨之父为招降兄长,便让自己嫁给了李晨。细细算来,兄妹分离已有数载。
哭了许久,雅儿终因疲惫而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李晨与雅儿整装待发,来到城楼上等候,同行的还有镇远侯陈铭及北狄王子。
“昔日陛下多次欲招安赵将军而未成,没想到今日却以这种方式相见,真是世事难料啊。”陈铭在一旁感叹道。
李晨替雅儿紧了紧斗篷,此时草原依旧寒风呼啸。听到陈铭的话,李晨笑道:“是啊,本王也未曾料到,被父皇称赞为英雄的兄长,我这从未见过的妻兄,初次见面竟是这般场景。”
哈哈,张元帅曾提及韩王为强劲对手,若有机会共叙友情,实为人生快事。今日赵王殿下或许能先与韩王共叙友情,啊哈哈哈。
张恒点头笑道:“希望如此。”
相比之下,晴儿显得格外紧张。她嫁给张恒后,兄长必然已经知晓,只是不知兄长会如何应对,是否依然支持。
半生征战沙场,却落得如今境遇。
众人谈话间,一队人马自远处疾驰而来,不久探子来报:“禀告王爷、元帅,韩王车队距此已不足三里。”
“明白了,退下吧。”郑浩一挥手,探子退下。
晴儿欲出城迎接,却被张恒拉住。郑浩见状,连忙拱手道:“王妃,您现为大楚王妃,哪有出城迎接外臣的道理。”
郑浩言辞已相当含蓄,直言便是:你现在是大楚的王妃,对方不过是异国遣来的人质,你亲自迎接,岂不失我大楚颜面?
“晴儿,国事为先,家礼为后。”张恒着,向晴儿点零头,紧握她的手,似乎想以此安抚她。
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人,夫人,张侯爷,在下先去迎接宾客了,诸位稍等。”穆萨言罢施了一礼,随即步下城楼前去迎接,张轩和张扬皆是点头,保持着大国的威严。
第一百五十七章 兄弟再会
喜欢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