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数十年的王浩怎会看不出陈霸的犹豫,他主动开口:“殿下可是有话想?”
“若我没记错,王叔今年应是花甲之年,为何父皇却您已近古稀,而您又主动请求告老还乡?”李晨终于道出了心中的疑惑。
林远却淡然一笑,轻品杯中佳酒,缓缓吐出二字:“猜忌。”
这两个字仿佛为李晨解开了心结,他恍然大悟。因新兴才俊辈出,林远在多处已无用武之地,被降职使用。皇帝自然会担心林远心生不满,进而谋反,所以赐他富贵,令他归隐,实为明智之举。
沉默片刻,李晨轻叹一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王叔随父皇南征北战,功勋卓越,建国后又屡立奇功,位极宰相,却是本王连累了王叔。”
林远捋了捋长须,笑道:“殿下无需自责,老夫早先便对陛下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国的未来属于你们年轻人。”
“既然如此,本王也有几句心里话想与王叔分享。”李晨忆起往昔所读的史书与戏曲,决定劝诫林远一番。
“殿下请讲。”林远道。
“归隐后,闭门谢客,勿与地方官吏有所牵连,京城之事也勿插手,心谨慎,安享晚年。本王必保王叔一族平安,以报王叔今日指点之恩。”
李晨之言让林远心中泛起涟漪,诸多思绪涌上心头,难道自己已远离朝政,上头仍不肯放过自己吗?
带着这份疑虑,林远再次登上马车,带着护卫返回江南。
李晨在凉亭中立了许久,直至林远的车队消失在边。
此时,一名身着战甲的士兵背负旗帜,快马疾驰于官道上。
李晨远远望见,一旁的侍卫也注意到了,拱手对李晨道:“王爷,此乃紧急军报,似是从西方而来。”
“去,将其拦下。”李晨淡然吩咐。
士兵很快被拦下,对着李晨的卫士大声呵斥:“大胆!紧急军报,也敢阻拦!”
李晨沉声道:“我乃齐王李晨。”
士兵闻令,立刻离鞍,解下背囊,朝林浩奔来施礼:“大将军,紧急军情,云门关外牧民起事。”
林浩听后,眉头紧拧。
云门关,位于晋地,为战略要冲。入寒后,云门关将领对关外牧民横征暴敛,抢夺牲畜充军粮,甚至贱卖牟利,激起牧民愤怒。腊月某日,将领强娶牧民之女为妾,其家人不从,满门遭屠。又过两日,将领再次出关掠夺,打伤牧民多人。再隔两日,牧民集结反抗,将领调兵出关迎战。
数日后,两军激战,死伤无数,叛乱终被暂时压制。
又过数日,叛乱死灰复燃。
再隔两日,消息传至晋阳,兰贵妃震怒,下令以大将军侧室云裳为主将,持虎符,调动晋阳新募第三军,速援边疆。
云裳临危受命,统领晋症晋北两地兵马,获临时决断之权。
数日后,大将军一行抵达云林关。
次日,于云林关外处斩将领等一百余人,数千牧民归心。
又过两日,新募第三军半数兵力驻守云林关,军长韩破浪接任守将。
新春之际,云裳返回晋阳,急传紧急军情。
览报后,陆铭双拳紧握,怒火难抑。
“随我,进宫!”陆铭咬牙切齿,率先跃马,直向皇城。
太极殿
陆元璋览毕急报,同样怒不可遏。恰逢陆轩闻讯赶来,恰逢其父怒击龙椅一幕。
“父皇,息怒,怒则伤身。”陆轩劝道。
陆元璋将急报掷于陆轩面前,“你看看。”
陆轩拾起急报,阅后长叹,“未曾料到。”
“我刚命雷将军领两军前往补给重地,今日却收此噩耗。”陆铭叹息,“晋阳此刻兵力空虚,边疆不宁,大哥,可否让大嫂与母后归来?”
“不可,此时绝不能轻举妄动。”陆元璋首先反对,转向陆轩,“轩儿,你妻再有两月临产,行路稍缓恐途中分娩,行速则恐有闪失,你让我如何是好?”
言毕,陆元璋眼眶微红。
陆轩一时亦无解。
“取地图来!”陆铭对侍立一旁的太监命令。
片刻,一幅巨型地图铺展于三人眼前。
“现今晋地边境兵马不足六万,除晋阳训练中的三十万大军,尚有将军亲兵及守备军万余。”
“边疆六万兵马近半如同虚设,守将被斩,仅剩两万新军镇守,短期内尚可维持。”
“然按计划,晋阳三军十万兵马,应调两军往补给重地,一军往平阳训练新军,现命令已悉数发出,更改无望。”
“原本兵力充足,不料边疆守将生乱。”
“最近可调之兵乃冀州,但何处可调?”
陆铭言罢,将难题抛给陆元璋,后者已冷静下来,专注审视地图。
片刻,陆元璋问道:“轩儿,年前杨卿上书言其将巡查冀州,可有此事?”
“确实如此。”李雄点头确认。
李渊发出诏令:“令张强自河东集结万兵,并率齐王亲兵共赴边疆守卫。同时,命李广抽调万名骑兵前往长安护卫。”李建成随即领命而去。
太监将地图卷起。
“那我即刻动身,亲自向李将军传达命令,途中在燕京与莉莉会面,一同前往补给重镇。”张强向李渊禀报。
李渊点头,“去吧,顺路把三弟四弟送往晋阳,别让他们老是留在都城。”
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心
“遵命。”张强抱拳欲校
李渊却喊道:“张强。”
张强转身,听李渊道:“万事谨慎。”
“明白。”张强完,直奔东宫取来给李广的命令,随后返回王府。
秦王府邸。
张强进门便喊:“刘安。”
刘安闻声快步至厅,听张强吩咐:“速传我令。”
见张强面色凝重,刘安也严肃起来。
“命韩林自各处调集万人回长安,听从林东指挥。”
“命陈浩集结各地锦衣卫赴长安,听从林东调遣。”
“再写一信给林东,令其务必保护好皇后与太子妃。”
“另传信给某人,令其部原地待命,待李广骑兵至再行动。”
一连串四道命令下达,张强摆手示意刘安速去执行,又对赵雷道:“城外卫队集合,一人双骑,随我赴燕京,即刻启程,顺路带上秦王与汉王,家眷随后安排。”
“遵命。”赵雷抱拳离去。
动静惊动了王妃柳月、侧妃苏雅及侍女菊。
“夫君,何事?”柳月问道。
张强笑道:“没事,你安心在家,待我携莉莉归来,我们便成婚。”完,又对苏雅与菊道:“照顾好侧妃,我外出一趟。”
“奴婢遵命。”苏雅与菊行礼。
但柳月眼中仍有担忧。
“别担心,这次不是出征。”张强轻抚柳月脸颊,笑而安慰。
“嗯。”柳月点头,随即为张强整理行囊。
长安秦王府。
“什么?”皇后一脸惊讶看向赵芳。
“此刻要调走长安所有兵马?还是朝廷旨意,张强也同意了?”皇后震惊询问。
赵芳再次点头,“母后,旨意确是如此。”
“这李渊,到底意欲何为?”皇后焦急跺脚。
慧儿同样一脸迷茫,却依然劝慰:“娘,爹和夫君这么做定有他们的原因,我们只需遵从便是。”
闻言,雅姨娘语气中带着焦虑:“哎,还有你,上次无奈让你携我的凤令去边疆,这回又为何让你去支援那座城?”
此刻,云氏腹部已隆起,由人搀扶着走进屋内,边走边宽慰:“娘,我都听见了,没事的,城中不是还有万余守军吗,不必忧虑。”
当云姬抵达,黛夫人起身相迎,待她落座后略带责备地:“你也真是的,肚子都这么显怀了还到处跑。”
“娘,大军已然调动,此刻什么都来不及了,我相信爹他们有分寸。”云姬宽慰黛夫人。
“前几日已有两支队伍被调走,现在最后一支也要启程,我真弄不明白他们父子三饶打算。”言罢,黛夫人坐到椅上,生起闷气。
这时,碧儿步入禀告:“夫人,西安守备队长韩风,第一队队长周武,刑部尚书萧霖,禁军副统领宋河在外求见。”
听到碧儿的禀告,嫣儿好奇地问:“周队长不是已经出发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碧儿摇了摇头。
“咱们去前厅见见他们吧。”黛夫人显得有些无力。
于是,嫣儿体贴地上前搀扶黛夫人,碧儿则出门引领几人进来。
在前厅,黛夫人刚坐下不久,四人便至,一同行礼。
“臣等参见夫人,参见王妃。”
黛夫人抬手道:“都免礼吧。”
“谢夫人。”四人起身,嫣儿问道:“周队长,你不是领兵前往庐州了吗?怎么又折返了?”
周武拱手行礼后答道:“回王妃,属下接到王爷密令,命属下在慈候魏将军的骑兵到达后再前往庐州。”
“现在第一队人马正在返回途中,预计明早即可抵达西安。”
听到周武的话,黛夫人才真正放下心来,转而看向萧霖和宋河:“刑部和尚书省为何而来?”
萧霖上前行礼道:“回夫人,臣接到秦王殿下密令,已集结六千余名刑部官员前来西安协助守备队。”
萧霖完,宋河也行礼道:“回夫人,禁军调动八千人前来西安协助,另有众多斥候散布于陕西各地,任何动静都能探查清楚!”
两人言罢,韩风也开口道:“夫人,因各消息渠道传递速度有异,秦王殿下命我等特来告知夫人,请夫人宽心。”
“除刑部与禁军外,陛下还命侯爷自河东调集万名精兵及数支护军接管边疆防务,同时命秦王亲临京都,命国公派遣万骑速往京城以固防御,请娘娘放心。”
宋河完,其余三人亦拱手齐声道:“请娘娘放心。”
皇后这才露出笑容,闻听边关有三万精兵及李将军镇守,心中重石落地。
“诸位辛苦了。”皇后完,吩咐侍女碧儿,“碧儿,为四位将军各取百两白银。”
“多谢娘娘。”四人同施礼谢恩。
皇后随后离去,碧儿迅速取来银两分发,四人亦辞别而去。
然而,有一人悄悄潜往别处。
“带我去见王妃。”
“遵命。”
此时,云侍正陪皇后走向某处,忽有仆人向云侍使眼色。
婉儿轻轻点头,对太后道:“母亲,我也想外出,有些东西想交给您,请跟我到书房。”
“也好。”太后没有起疑,守卫已经安排妥当,她没有其他担忧。
婆媳二人来到书房,却见到一个熟人,太后疑惑地看着婉儿,婉儿摇头,扶着太后坐上主位,自己站在一旁。
“卑职,皇家暗卫部暗探指挥副使,参见太后娘娘,参见王妃。”
“暗探?”太后惊讶地看着婉儿,婉儿摇头,那人回答道:“卑职是王爷派来的,协助娘娘掌控京城。”
接着,婉儿问来人:“指挥副使大人,王爷可有详细明?”
“卑职誓死保卫娘娘安全,若有变故,定拼死护送娘娘与王妃离开京城。”
婉儿又问:“你们这次来了多少人?”
问完,那人沉默不语,婉儿不解,只听他道:“王妃,这是机密,除非有太子殿下或指挥使大饶手令。”
太后闻言不悦:“难道本宫身为太后也不能知道吗?”
喜欢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庆:娇妻美妾抱月楼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