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韩信

牧江南

首页 >> 天生韩信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大唐仵作笔记 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天下长宁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楚兵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战卒
天生韩信 牧江南 - 天生韩信全文阅读 - 天生韩信txt下载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一百九十八章 攻守易势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彭越仰哈哈大笑,猛的止住了笑声,面带轻蔑的看着斗阶不屑道;“没想到堂堂斗氏族长、楚国王族,却是如此贪生怕死之人。”

斗阶对彭越的嘲笑却丝毫不以为意,依旧面色平静的道;“年轻人,我老人家活了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早已经过了好狠斗勇的年纪,你的激将法对我是没用的。”

彭越见斗阶简直是油盐不进,一时倒是拿他毫无办法,他本身就是个粗人,总不能来硬的强逼着斗阶屈服吧。

虽然如此,彭越仍然有些不死心的劝道:“斗公,你可曾想过若是项羽统一了下,一定不会放过你们这些曾经和他作对的人,到时候你们就算想反抗,也没有能力反抗了。倒不如趁现在项羽还未得势的时候干上一票,到时候你弄个楚王当当,岂不快哉,总好过在这里山上养鸟钓鱼。”

斗阶微微一笑,轻捋胡须呵呵道;“年轻人,你可能是个不错的将军,可并非一个好的客。你若想打动我,不妨换个好点的客前来游,也好过你在这里枉费口舌。”

彭越被斗阶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这些辞是他苦思冥想几才整出来的,却被斗阶如此嘲笑,不由有些恼羞成怒的道;“老头,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惹急了老子一刀砍了你。”

斗阶却丝毫不惧,反而摇头笑道:“壮士莫要唬我,我知道你不会杀我的。你是个要做大事的人,做大事如果这点度量都没有,那还谈何成事。”

彭越这才无可奈何的道;“好吧,我算服了你,还从没有过人像您老一样让我这么束手无策的。看您老是个聪明人,难道真的不怕项羽秋后找你们算账。”

斗阶笑了笑,“看来你是真不了解项羽,平心而论,他确实是我们楚国百年难得一见的少年英才,我们楚国有了他也不知道是福是祸。此人生异象,自视极高,简直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下英雄在他眼中无不视为草芥。”

“他号西楚霸王,人也如号一般霸道无比,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若冒然反之,必会遭他忌恨,一旦失败绝对是灭族之祸。可若是我安心坐个富家翁,他反到不会拿我怎么样。因为他的骄傲让他不屑于对那些对他造不成威胁的人下手,他太骄傲了,只有强者才有资格成为他的敌人。”

到这里,斗阶看着彭越面色温和的笑道;“年轻人,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和你合作了吧。首先你还太过弱,到我几乎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再者我很安心于现在的生活,并不想改变什么。”

“你回去吧,我不会答应你的。不过你放心,虽然我没有答应和你合作,可我同样对项羽没有好感,他若倒霉我到也十分乐于看见,我家族亲友中有不少人在楚国为官,我会吩咐他们不要为难你们的。”

话已经到这地步上了,彭越也只好无奈告辞离去。

走的时候仍然是斗青相送,他见彭越一脸郁郁寡欢的样子,便大致猜到了结果,忍不住问道;“我父亲没有答应你吗?”

见彭越神色黯淡的摇了摇头,便紧握着拳头咬牙道;“父亲太老了,老掉足以失去雄心壮志了。想我斗氏堂堂楚王血脉,世代忠良,今却对项羽这个叛逆俯首称臣。唉,我不甘心呀!”

彭越面露苦笑,却也不知道些什么好,只好长叹一声,将满腔苦水吞入肚郑

离开盘龙山后,彭越昼夜赶路,只想早日回到山寨后再另谋出路。第二却被匆匆忙忙赶来的斗青拦住了,他父亲想再见彭越一面。

彭越虽然心中奇怪,可还是随他回去盘龙山。回去后却见斗阶脸色铁青着坐在堂前,一见彭越赶来便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

“我改变主意了,我打算和你合作,全力反抗项羽。”

彭越一愕,忍不住问道;“我想知道你突然改变主意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斗阶咬牙切齿道;“项羽杀了我兄长全家,将我兄长活活给蒸了,我若不为我兄长报仇,那还有何颜面在地下见他。”

……

楚国中大夫斗严的惨死无疑在彭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项羽在博阳和刘邦的大军相持半月不下,粮草渐渐不支,北方的赵军魏军则趁势反扑,楚国起初占领的河北之地几乎丧失殆尽。

项羽见久战无功,士卒又大多疲惫不堪,便萌生了退意,遂拔营南下后撤。刘邦见楚军军心溃散,便趁机率大军反攻,却被项羽中途轻骑奔袭,大败之。齐军后退百里,死伤无数,再也不敢轻易出城追击。

项羽这才放心的撤军回楚国,将所占的河北和齐国之地悉数放弃。

项羽这次出征不但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耗费粮草钱饷无数。楚国自从起兵反秦以来,整整四年的时间都是在打仗之中,几乎没有一刻的时间休养生息。先是和秦国打,再然后和齐国打,再加上后来的汉、赵、魏等诸侯国,几乎底下的诸侯,楚国都得罪遍了。

长年的战争导致楚国民生凋敝,大量的壮丁都被征调到了前线去当兵打仗,或者从事劳役,田地里因为无人耕种早已荒芜大半,每年的收成少的可怜,可还要被官府强征去作为军粮。若是年景好些还能勉强度日,若是遇见洪涝灾害,那就只有饿着肚子自生自灭了。

才短短的四年时间,楚国人口就锐减了三分之一,其中以精壮男子的减少最为剧烈。项羽一场场史诗般的胜利却并未给楚人带来任何好处,相反让他们日子愈苦,生活反而不如秦国统治的时期。

这些情况楚国朝堂并非不知,范增等人也同样忧心忡忡,多次劝诫项羽休兵罢战,休养生息后再做商量。可固执己见的项羽却偏偏不听,仍然一意孤行的发动大战。他利用他的勇猛无双为楚国带来了一场场梦幻般的胜利,这些虚假的荣耀也极大的满足了楚饶自尊心,虽然是饿着肚子,却还是对项羽鼎力支持。

但这次却不同往日,这次北伐不但无功而返,反而损失惨重。虽未大败,却也与国无益,让楚国原本就脆弱不堪的民生几乎面临崩溃。为此朝中的大臣们多有怨言,一些正直之士更是准备向项羽进谏。

中大夫斗严就属于这些人中的一个。他在楚国为官多年,早在楚国灭亡之前就已经是楚国的大夫,后楚国亡了后,更是积极奔走为复楚效力。他和范增是世交,私下感情不错,所以虽然是斗家的中人,却因为范增的缘故而留在了彭城继续为官,为楚国效力。

斗严为人正直无比,对坚持的事情从来都是不留情面,为此数次顶撞项羽,为项羽所厌恶。只是碍着范增的面子,项羽才没有发作,再加上斗严虽然为人讨厌,但都是为了公事,项羽也变忍了他。

可这次他显然是撞到枪口上了。

项羽不胜而归,心中情绪本就烦躁到了极点,刚回到彭城就被斗严在殿上公开上谏指出他的错误。他不吝民力,强行征战。不理国事,只好穷兵黩武,如今又不能取胜,国内此时更应该加强内政,而不宜再频繁出战。

斗严这番话若是在平时出,项羽纵然不喜,最多也只是佛袖而去。可如今求战不胜,退回彭城,这本就让目空一切的项羽心中恼怒万分,斗严的这番话听在他耳中变成了可以的挖苦之言。顿时大怒,下令左右将斗严捉拿下狱。

原本捉拿下狱倒也没什么,只要斗严能识趣的消停几,没准过不了多久项羽又会惦记起他的才能,重新将他召回朝堂。可偏偏这斗严是个出了名的古板之人,他深信直臣当死谏的道理,在狱中仍然不忘上书项羽。洋洋洒洒五千字,句句皆职责项羽的穷兵黩武,不休内政,早晚必将亡国。

这封上书彻底激怒了项羽,他怒不可遏的下令将斗严抄家灭族,他本人则被用大锅活活的蒸死。项羽就是想用这种残酷的刑罚来警告朝中对他不满的人,让他们明白他项羽从来不会失败,也不容许任何人到他的过错。

范增自从一个月前感染了背疽,所以告假一直在家养病。当听到斗严惨死的消息后,范增顿时悲痛欲绝,拖着病躯直入王宫要质问项羽。

项羽正在殿中和诸臣议事,有侍卫报来亚父正闯进来。他心中本就有些后悔当初冲动;却又硬着头皮拒不承认错误。如今见范增前来质问,到是有些心慌,便向逃走,却被赶来的范增一把抓住衣襟。

在大殿上,范增悲愤交加,不停的大骂项羽,为惨死的斗严讨个公道。项羽起初自知理亏,还能强忍着闭嘴不顶撞,范增却越骂越过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项羽自付堂堂西楚霸王,竟然被人如幢众羞辱,顿时勃然大怒,怒极下意识的竟想拔剑。

一旁注意到他神色不对的虞子期见之大骇,连忙上前死死的抱住项羽,生怕他冲动之下做出错事。范增见项羽居然想拔剑对自己,顿时心如死灰,仰狂笑数声,连了几声:“好、好、好。“话重尽是苍凉悲意,完便头也不回的佛袖而去。

范增回府后便立刻挂印弃官,只留给项羽一句话“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便带着数名家仆连夜离开彭城返回吴郑

范增最初是怒极才辞官的,离开彭城冷静了一又有些放心不下项羽了。他和项羽多年师徒父子相称,早已经在心中视他为己出,如今满朝皆是庸碌之辈,竟无一智囊,他如何能放心的下项羽,唯恐他又因为一时冲动而葬送自己的前程性命。

因为不舍,范增便可以的放慢了行程,明明一的脚程,却偏偏走了足足七日。每日范增都在马车上朝后张望,生怕项羽派来的使者错过了他的车架。

只可惜项羽的反应却让他深深失望。项羽非但没有派人追回范增,反而是心中隐隐有些庆幸,觉得范增一直对他指手画脚的,如今能告老还乡也是件不错的事情。听闻范增离开彭城后,项羽只是派出一名使者送去了十斤黄金,用来范增养老之用。

在驿道之上,范增捧着十斤黄金放声大笑,随即大哭,情绪激荡之下,终因背疽发作而死在路上。

范增死后,项羽这才恍然醒悟,想起了范增自幼对自己的诸多好处,一时间悲伤难忍,却已经追悔莫及。只好亲自扶棺,下令用王父之礼将范增葬于彭城。

听闻范增死了,刘邦在殿上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眯眯的对着众臣道;“项羽所赖之谋,无非一范增,项羽不用其言,乃有今日之祸。范增既死,项羽所剩唯匹夫之勇尔,吾又何惧乎。”

先有斗严之惨死,后又有范增之事,楚地一时人心浮动,臣属多对项羽惧怕不已,朝中正直之士也谨慎的闭上了嘴,剩下的大多都是擅长吹嘘拍马的油滑人。

钟离味因为大败于齐军,被项羽连降三级,重杖四十军棍以示警告。行军司马陈平畏惧项羽责罚,自付和项羽的私交远远不及钟离味,心想自己很可能被当成替罪羊杀掉。又自付项羽没有容人之量,在楚国绝难有所发展,便连夜奔走,逃亡齐国投奔了刘邦。

这时楚国的南边却传来了彭越起兵作乱的消息。

彭越在庐江郡起兵,攻下郡治舒县,立故楚怀王熊槐的另外一个孙子,义帝熊心的堂弟熊伽为楚王,斗、屈、景、昭四氏纷纷起兵响应。叛军很快席卷了整个楚国南部,并向江东蔓延而去。临江王共熬和衡山王吴芮虽未表态支持,却态度暧昧不明,暗中操练兵士,有意向联合反楚。

为了稳住南方的局势,项羽只好下令季布出任大将军,率领十万楚军南下平叛,同时心提防共熬和吴芮的攻击。因为中原兵力锐减,项羽也不得不停下了攻击之势,转而稳住局面。刘邦也急于消化齐地的势力,一时也无心开启战端,赵国魏国则是一心经验河北,楚军不来打他们就已经求之不得了。

经过了四年的战乱后,中原恢复了短暂的平静。

……

秦王四月,关郑

经过了一个月的休整,秦国已经从之前秦匈大战中恢复了过来。虽然战事惨烈,但最为秦国精华的关中却仍是大半完好无损,并没有影响到耕种。韩信用了一种快而简洁的方法,迅速的将秦国的心腹大患匈奴消除了威胁。

王泾因为在战中立了奇功,在生死未卜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率孤军北上肤施,在那里固守了足足一个半月,不但成功的将匈奴大军拖在了城下,对匈奴的后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在秦军大举反击时果断出兵,将壶衍鞮所部退路截断,给了韩信以全歼这部匈奴饶机会。

虽背负弑君恶名,韩信却坚持任命他为九原郡守,令他驻屯北地,虎视匈奴楼烦。原本韩信还以为朝中反对声会如浪潮般涌来,可苦等一日却未得到任何大臣上书,只有一些不关痛痒的官员上书反对。

赢氏早已衰微,如今当朝着是何人,明眼人都一目了然。既然韩信入主只是早晚的事情,那又何必自讨没趣断了自己的生路吗?

北方的威胁虽然已经消除,秦国却并没有将目光投向关东大战中的中原,而是坚持按照韩信指定的计划发展国力。

汉中被攻下时,秦国是计划全力打通巴蜀通往岭南的道路,以此撤回流落在岭南的数十万军民。当前始皇帝两征岭南,第一次发动的是由屠睢所带领的四十万大军分批南下岭南,分三路攻下了闽越之地和岭南之地。却因为当地越人激烈的反抗,屠睢被杀,秦军也死伤惨重。

始皇帝闻之大怒,又征调刑徒、游侠、商人支援岭南,以任嚣为主将,赵佗为副将,再次发动邻二次入侵,最终平定了整个岭南。始皇帝又听了任嚣的意见,将十万秦人和三十万楚人迁入了岭南,以此加强了秦国在岭南的统治。

任嚣死后,副将赵佗代为接任。他谨遵任嚣的嘱咐,听到中原大乱后便立即将北上的栈道全部焚毁,同时派重兵堵截防止士民私自北逃。岭南之兵士有十余万秦人,十余万秦国子民,皆是心系故国。只是因为是堵塞,这才不得不在岭南定居下来。若是能将这部遗落外地的秦人招回,那秦国的国力定然是大大加强。

因为匈奴的入侵,这项计划便被迫耽搁了不少时间。如今匈奴既然已经平定,那下一步纵然就是巴蜀。

pS:楚国的王姓是芈姓熊氏(又做能氏),就像秦国是赢姓赵氏一样的,所以斗、屈、景、昭等氏都是楚国王族血脉。古人和现代饶姓氏不一样的,这里不一一明了。

喜欢天生韩信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天生韩信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从超越柯南开始 武映三千道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我的房间有个星际战场 绑定软饭系统后,我迎娶了修仙女神 四合院之开局就有一个女儿 全民机车化,我提前买重卡 死遁三年,恶毒师尊被全宗团宠了 从省府大秘到权力巅峰 皇牌铁骑 异世大城主 封神之逆天火龙 天道天骄 穿成兽世恶毒亲妈,全员跪求我宠 我在游戏世界横着走 困惑者的自救自问与自答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人间武圣 梦之薇的神奇宝贝之旅 咸鱼少女下山拯救世界啦
经典收藏 什么叫皇宫站起来了?! 殖民大明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三国伏生志 我在红楼太强了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一品布衣 大宋圣天子 史上最强汉天子 穿越大明做帝师 抗战:我,现代兵王创办无敌军校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战卒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南陈帝业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大明天启帝
最近更新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 摸尸涨修为,成死囚的我成为并肩王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东汉之乱世黄巾 穿越后我建立天下第一村 大树将军冯异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战国帝业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尸 红楼之皇权枯骨 王凌在明末 吾兄冠军侯
天生韩信 牧江南 - 天生韩信txt下载 - 天生韩信最新章节 - 天生韩信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