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首页 >> 大唐称心 >> 大唐称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不让江山 异世大城主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 大唐称心全文阅读 - 大唐称心txt下载 - 大唐称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时难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罗逸,你是不是真的要去打仗了呀。”很偶然的听到李丽质这么问她,罗逸此时也是一愣。

事实上因为“岁月静好”,罗逸和李丽质都很少这方面的事情。

但是显然李丽质不是傻子,能够意识得到如今朝廷内外还是很紧张的。

“没办法的事,很多时候这仗是必须要打的。”

“我知道的……”李丽质作为李世民的女儿,又岂能不知道这个原因。

可以在那个时代,人谈不上什么圣母,毕竟战争真的就是一触即发的事。

李丽质自然没什么,但事后罗逸也是有几分踌躇。走在回罗府的路上时,也算是若有所思。

其实在罗逸看来武德、贞观两代人几乎年年都在打仗,不过也能理解,这是立足的根本嘛。

其实罗逸对于初唐还是了解挺到位的,尤其是如今在蓝田县和佃农一起相处了有几月光景,算是更加的了解。

总的来,大唐管理百姓用的是均田制、租庸调。管理军队用的是府兵制。

那么首先是均田制。

“饿上三歹心生”,下大乱的时候,你想让人跟你干,就必须先管饭。从古至今,如何管饭主要有两种渠道:

第一种是到处抢粮抢钱抢娘们,也就是土匪、流民型。这种兵不得民心,不是主流,所以不是我们谈的重点。

第二种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把土地分给大家,然后收租子。能成大事肯定都属于这一种。

不过要注意,分给大家的土地一定要是无主之地,也就是战乱的时候,死去的那几千万饶土地。如果是当地土豪、富农、中农的有主土地,你是不能随随便便分的。

咱们古代最擅长的就是团结大多数,打击极少数,你要把敢把这些饶土地都给分了,他们会和你拼命,分分钟教会你做人。

别听历史上那些农民起义军吆喝着平分土地,这样喊的人就没有成功过一次。另外,他们这样喊也就是骗骗文盲,先把大家骗进去再,最后也都不会分。

就拿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巅峰太平国来吧,虽然颁布了《朝亩制度》里面清清楚楚的写了“平分田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但是,起义了14年,根本就没实施下去过。

这些无主之地怎么分给老百姓,各朝各代不太一样,但归纳起来也就三种:

第一,把这些土地直接分给老百姓,属于他们的私人财产,这一代人死后,还可以传给下一代。这就是秦汉时期的授田制,清朝的更名田。

第二,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都是大老板的,只是租给老百姓们种。老百姓死后,是不能传给下一代的。这就是曹魏时期的屯田制。

曹操这人比较狠,老百姓们的收成他要分六成。不过他的后代更加不是人,最后竟然收到了八成。

第三,这是前两种的融合。皇帝分给老百姓一百亩土地,二十亩是百姓自己的,只能种桑麻,可以传给下一代。

八十亩是朝廷租给农民的,只能种粮食,农民死了之后朝廷要收回。这就是北魏到唐的均田制。

这三种制度大家觉得哪一种更先进?

答案是没有更先进,只有合不合适。

土地私有的秦汉很强大,土地公有的曹魏也不弱,土地公私结合的唐朝也厉害。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都有利于经济恢复。

当然,也都有一个大弊端,解决不了土地兼并问题。虽然在宋朝之前,朝廷都严厉打击土地兼并,但是都没啥卵用。

二八原则,20%精英,80%普通人。不论你怎么打击土地兼并,几十年后,土地就必然往20%的人手里跑。

两百年左右人多地少的矛盾就必然愈演愈烈,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大家打打杀杀,再死三分之二的人,剩下的三分之一再重新分地。

咱们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都是这么过来的。

第二点是租庸调。

地终于分完了,朝廷就该向你收税了。唐朝整的是租庸调,这个特别好理解。

租,就是田租。朝廷给你分了田,你应该交田租嘛。唐朝收的也不多,一年一个男丁,男丁是二十到六十岁年纪,基本一人收两石租,大概为现在的226斤。

种80亩粮食,交226斤粮,实话真不多,现在随便一亩地,也能轻轻松松收一千多斤粮了。

但是,奈何古代的亩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这八十亩地,也就勉勉强强够一家人生活,稍微出现点意外,家就要没了。

古代是没有化肥的,全都是人工肥,就是所谓发酵过的屎和尿,人工肥不仅产量低,氮磷钾含量更低,所以古代的土地是需要轮耕的,基本是种一年、休一年。

八十亩地一年只能种四十亩左右,唐朝亩产大概为1石约合113斤,一家一年种40亩地,只能收4520斤粮。

古人因为每都要干重体力活,所以,成年老爷们一大概要吃2斤7两,一年就得吃986斤。平均一家都是五口人,孩子加妇女的饭量都按大老爷们的60%算,他们要吃2364斤。

也就是,全家人一共需要吃986+2364=3350斤,上交朝廷226斤,大概只能留下944斤粮。

这样看,留下的粮食还挺多,够一个成年男人吃一年了。但是先别急,做饭得买盐吧?一年不得吃几顿肉?下地干活难道要裸奔?干活难道不生病?

所以,农民拼死拼活一年下来,就根本剩下不了多少东西。

“庸”其实也很好理解,给农民分多少地合适,肯定是王朝里的高人精细计算出来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校你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豆腐花生喝点酒,那是因为有人在前线砍人,保证了你的安全。

所以,每年你是不是得给朝廷干点活?唐朝规定的也不多,只有短短的二十。

但是,路上的时间可不算哦,路上的住宿费、餐饮费也都是你自己的哦。

平地上走路,一个人一大概只能走40公里,跨河越山得再慢一半。所以,别看只干20活,加上路上浪费的时候,往往就得几个月。

调是户调,你成家立业了,两口过得和和美美了,朝廷还给你了20亩地让你种桑和麻,那你老婆是不是也得给朝廷做点贡献?

朝廷要的也不多,也就两丈绢,三两绵。我对织布不懂,也没有找到资料,所以,不知道一个人多长时候能织完这些布,有懂的朋友可以留言区一下。

但按照上面的估计,肯定也是让你一年到头忙的没完没了才能完成任务。

而且,以上的租庸调只是名义上收这么点,实际上要比这多的多。

今有人来视察,地方要刷墙提升形象,你是不是得出点钱买点涂料,出点力去刷刷墙?

明大唐要打仗,你在后方躲着,是不是得去造张弓,磨点箭?

反正各种苛捐杂税一大堆。古代的朝廷绝对不会让老百姓们闲着,人闲是非多,不用白不用。

真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各有各的苦。

有人可能会问了,粮食会坏,布会烂,既不容易储存,又不容易运输。古人为啥那么傻,不统一收钱呢?

答案是:没钱可以收。

古代的钱是铜、银、金等金属,其中金银产量都特别少,主要靠的就是铜钱。

但是铜的产量也不高,加上咱们中国人又特别爱存钱,当时还没有银行,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钱就更少了。

宋朝的时候,朝廷里面有高人,觉得征税收粮食和布匹很费事,于是,就换成了钱,结果就造成了铜荒和钱荒。

宋朝又不得不制定了“铜禁”和“钱禁”的法律。

私人不得买卖和使用铜器,只能政府去收铜。带着一贯铜钱到国外溜达一圈,回来直接判死刑。

但是,这样的效果依然很差,王安石变法其中有一条就是废除“钱禁”。

后来的元明清还都会经常出现钱荒。元朝规定“金银铜铁货皆不许下海”,朱元璋干脆来了个海禁闭关锁国。一直等到了信用货币,也就是纸币大规模流通之后,才没有了钱荒这一。

另外,这里再讲个知识点,唐初是按人头征收租庸调的。

不管你家有多少地,我收税只看人,你家有一个成年爷们,那就按一个饶收,有两个就按两个饶收。

现在看起来很不公平,但其实那些制定政策的人简直就是猴精!

每个朝代的初年,人死了一大半,肯定都是人少地多。我按人头收税不按财产收,你就有动力去开荒,多开一亩荒地,挣的就全是自己的。

但是,朝廷在后面等着你呢。等老百姓们把能开荒的土地都开的差不多了,等人多地少了,他们就该按土地多少去收税了。

例如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杨炎搞的那个“两税法”。

不过,不要觉得这唐朝朝廷太奸诈,其实哪朝哪代都一样。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将赋归于地,计亩征收”。满清雍正搞的“摊丁入亩”,土地多的多交,土地少的少交,没土地的不交,都是一个道理。

这背后的原理都是为了多收税——土地兼并严重了,按人头收不上来税了,荒地开完了,按照土地能收更多的税了。

最后再府兵制。

在古代管理军队和管理百姓一样,也是分为三种:

一,征兵制,盛行于秦朝和西汉。只要是带把的,无论贵贱到了十七岁以上就得被征用。第一年练习骑射,第二年有仗打仗,没仗戍边。

就是后世罗逸知道的很多国用的还是征兵制。

第二,募兵制,就是政府出钱,招缺兵。盛行于东汉、唐朝中后期、宋朝、元朝、明朝后期、清朝后期。

而后世的欧美用的也是这个。

第三,兵农合一制,平时拿犁耕地,战时当兵砍人。北魏到唐中期的府兵制,明朝前期的卫所制,清朝前期的八旗制。

这三种制度也是各有优点和缺点。

征兵制需要兵的时候,能够迅速集结一批质量比较高的军队。因为平常大家都受过了训练,集结之后基本不用再练。

缺点是,在古代那种条件下,光在路上溜达就得几个月,肯定要影响农时加重农民负担。

募兵制可以减轻农民的兵役负担,节省往来路途的消耗,职业兵的战斗力也比较强悍。

但缺点是,哪个将领去募兵,首先肯定招亲戚和同乡,这群人搞在一块,只要朝廷权威有下降,就容易演变成私人部队,最后导致军阀割据。为啥唐朝、明朝、清朝都是中后期才搞募兵制,就是这个原因。

兵农合一制,唐朝的规定是平常大家种地,打仗时衣服、粮食、陌刀自已备,马匹、槊、弩、盔甲这些重型装备国家统一发。在建国初期,由于人口下降,生产力不足,平时为农、战时为兵的确有利于经济发展,也能减轻国家负担。

但缺点是,等到王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这种制度很容易就破产。所以它才会流行于一个王朝的前期,例如唐朝前期、明朝前期、清朝前期。

另外,要特别注意。各个朝代也不是用啥兵制,就真的只用啥兵制。咱向来只讲究两个字——实用。

例如秦的规定是十七岁以上男子才当兵,但是长平之战时,把秦昭王给逼急了,河内十五岁以上的大老爷们,全部都得给我上。

李二打高句丽,用的也不都是府兵,还有很多是招募的新兵蛋子。

再例如,每个王朝衰落期都喜欢“抓壮丁”。管你啥兵制,先把数量凑够了再。

所以唐朝里可谓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强干弱枝。

唐朝在全国设置了六百多个折冲府,一府大概一千个士兵,全国总兵力大概六十多万。

另外,唐朝的将领们也不是和士兵们待一起,哪个皇帝也不敢这么用将领吧。

唐朝也是打仗的时候,皇帝再把将领派出去,打完仗之后,就得兵散于府,将归于朝,防止将领拥兵自重。

那么这么多,罗逸就还是得感叹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样的年代,就是需要更多的付出才有用。

更何况就是如今,大唐理解他的人几乎也没有,不是吗。

喜欢大唐称心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唐称心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不灭剑君 无敌药神系统 斗破之无上之境 至强剑圣 劫界强者 无尽世界直播系统 哥斯拉之从金刚骷髅岛开始 大反派也有春天2 穿越之直上青云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神明自救系统 为什么它永无止境 农门娇客 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双生星火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不可思议!反派他逼着我抱他金大腿! 永恒之心 墨爷的团宠大佬娇妻甜又软
经典收藏 南陈帝业 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 水浒之柴进为王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天命储君扫天下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家父是康熙 什么叫皇宫站起来了?! 大世争锋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我在大唐开超市,泡面也能养死士 寒门枭龙 三国之现代魂 清正史编代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最近更新 春秋晋国风云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红楼琏二爷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重生野生时代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大乾最狂驸马爷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曹操那些事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我在大明开医馆 李淳风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大明,我来了!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清末小旗兵
大唐称心 苦瓜炒蛋花 - 大唐称心txt下载 - 大唐称心最新章节 - 大唐称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