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枭雄独白

瘾羽也

首页 >> 三国:枭雄独白 >> 三国:枭雄独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封疆悍卒 我在大唐开超市,泡面也能养死士 朕不吃这一套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明风再起 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三国:枭雄独白 瘾羽也 - 三国:枭雄独白全文阅读 - 三国:枭雄独白txt下载 - 三国:枭雄独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99章 秦宓篇——舌有风雷笔有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建安十六年秋,西风卷过成都城头,吹得旌旗猎猎作响,仿佛预兆着某种无可挽回的崩塌。我立在刘季玉身后,望着他踌躇的面容,心中百味杂陈。他欲迎刘备入川,以拒汉中张鲁。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同僚们或揣摩或沉默的脸。

“主公!”我再也按捺不住,趋步上前,声音穿透殿中沉滞的空气,“刘备乃世之枭雄,今若迎之入川,无异引虎自卫!其心岂止于区区张鲁?一旦纵虎入室,益州易主,只在顷刻之间!恳请主公三思!”话语出口,字字如铁坠地,我知道这声音尖锐得刺耳,但我秦宓的笔与舌,向来只写一个“直”字。

刘璋抬起眼,那目光复杂得如同秋日阴沉的空,疲惫与犹疑交织,最终只是无力地挥了挥手:“卿言过矣。玄德公,仁德着于四海……”他声音低沉下去,仿佛连自己都服不了。那一刻,我心头仿佛被冰冷的雨水浸透,寒意顺着脊背蔓延开去。我看到了季玉眼中的动摇与怯懦,更看到了西川这方沃土,即将在他人马蹄下震颤的宿命。这川中的风,终究要变了方向。

果然,刘备入川,短短数载,风云突变。我成了这新主座下议曹从事。建兴元年春,丞相诸葛亮点兵南征,中军大帐里烛火通明,将帅云集,谋划如何荡平南中蛮王孟获之叛。众将慷慨,皆言当以雷霆之势犁庭扫穴,尽灭其族,以儆效尤。帐中弥漫着浓烈的杀伐之气,如同拉满的弓弦。

我静立角落,待众人声浪稍歇,才稳步上前,对着主位上的丞相深施一礼:“丞相,亮虽不才,窃以为南征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无数目光聚焦在我身上,有审视,有不解,亦有轻蔑。

我迎着那些目光,一字一句,清晰如刀刻石:“南中蛮夷,久居化外,叛服无常,其性如野马。若徒恃兵威,杀伐过甚,其心必愈难测服。今日平其地,屠其众,看似功成,然仇恨深种。待我军北归,彼必复叛,如蔓草难绝,永为蜀中腹心之患。”我顿了一顿,目光扫过那些神情各异的将领,“何若显我大汉仁德?战阵之上,擒其渠魁而不戮其众;得胜之后,抚其黎庶而施以教化。若能使其真心归附,则南中永固,可为我大汉之藩篱,而非背刺之芒刃!此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言毕,我退回原位,帐中一片沉寂。丞相的目光如古井深水,在我脸上停留片刻,终是微微颔首,那深潭般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赏。

真正让“秦宓”二字震动江东的,是建兴二年那次“辩”。吴使张温,奉孙权之命前来修好。陛下降阶相迎,礼仪备至,宴席之上,觥筹交错。那张温几杯御酒下肚,言语间便渐渐失了分寸,倨傲之色浮于眉宇,竟借着酒兴,以象为题,言语间暗藏机锋,颇有考校蜀中人物之意。

“久闻蜀中多才俊,今日得见子,实乃温之幸也。”张温放下酒杯,目光扫过殿上群臣,最后竟落在我身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温有一惑,久思不解,欲请秦先生指教——未知,可有头乎?” 殿内丝竹之声似乎也滞涩了一下,无数道目光瞬间聚焦而来,或担忧,或好奇。陛下的眉头不易察觉地微微一蹙。

我放下手中玉箸,迎着张温那略带戏谑的目光,缓缓起身,整了整衣冠,声音清朗平静,如同山涧溪流:“有头。”

“哦?”张温眉毛一挑,似笑非笑,“头在何方?”

“在西方。”我迎着他的目光,不疾不徐,“《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若有头,自当在西方。” 张温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显然未料到我应答如此迅捷且引经据典。他不甘示弱,立刻追问:“亦有耳乎?”

“处高而听卑。”我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依然从容,“《诗》不云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若其无耳,何以能闻?” 殿上隐隐传来几声压抑的赞叹。

张温脸色微变,情急之下,近乎强辩:“有足乎?”

“有足。”我目光沉静地看着他,仿佛早已洞悉他所有的棋路,“《诗》曰:‘步艰难。’无足何以言步?” 张温的脸颊开始泛红,额头渗出细汗,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最后的刁难:“……可有姓?”

“岂能无姓?”我微微一笑,殿中烛火似乎都为这笑容亮了一瞬,“子姓刘,自然亦姓刘。此乃理所当然,何须再问?” 张温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仿佛被人扼住了喉咙,先前的气焰荡然无存,只能颓然坐下。满殿肃然,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惊叹与低语。那一刻,我立于殿中,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方才那场疾风骤雨般的机锋并非自我口中吐出。舌剑唇枪护卫的,不仅是我的才名,更是我蜀汉的国格与尊严。

然而,并非所有的谏言都能如南征之策般被采纳,也并非所有的锋芒都能在谈笑间化为玉帛。章武元年,秭归兵败的消息如同滚雷碾过成都。白帝城内外,哀云惨雾,陛下病榻缠绵,气息奄奄。东征的惨痛结局,早在我预料之郑当初在朝堂之上,我跪伏于地,苦谏不可伐吴的情景,至今想起,指尖仍残留着冰冷金砖的寒意。

“陛下!曹操篡汉,窃据中原,此乃国贼,下共愤!吴虽不义,终为唇齿之盟。”我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舍魏伐吴,窃以为不可!陛下舍大义而就怨,弃国贼而伐邻邦,此非兴复汉室之正道,实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举啊!” 龙椅之上,陛下因盛怒而涨红的面容,眼中燃烧的悲愤火焰,几乎要将我吞噬。他因关将军之死而燃起的怒火,已焚尽了所有理智。

“尔欲效法前朝腐儒,阻朕兄弟之仇耶?”陛下的怒吼如同雷霆在殿宇中炸开,“朕意已决!再敢妄言,定斩不赦!” 那凛冽的杀意,像冰冷的刀锋瞬间抵住咽喉。我被武士架出大殿时,回头望了一眼,陛下的身影在丹墀之上显得无比高大,又无比孤独,被复仇的烈焰包裹着,仿佛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我的劝谏,不过是投入烈焰的一片雪花,瞬间消逝无踪。那日殿外的阳光白得刺眼,照得我几乎眩晕,心中唯余一片冰凉的死寂——我知道,那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注定要染上无数蜀中子弟的血了。

如今,岁月如同锦江的水,昼夜不息地流淌。我在书斋中整理旧日书稿,窗外是成都又一个平静的黄昏。手指拂过当年那份力陈“攻心为上”的奏章,墨迹早已干涸,力透纸背的字迹却依旧棱角分明,如同我这一生未曾磨平的性情。又翻到后来痛陈伐吴之弊的谏章,纸页边缘已磨损卷起,仿佛还带着当日御前那令人窒息的威压与绝望。

晚风带着锦江的水汽和庭院里草木的气息,无声地穿过窗棂,拂动案头书卷。我抬起头,望向窗外暮色四合的际,那里曾是我与张温论辩的恢弘背景。,可曾有头?可曾有耳?……我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无人察觉的笑意。那些舌灿莲花的机锋,那些引经据典的辩驳,终究如云烟散去。而真正沉甸甸压在心头,经年不散的,却是那些未被采纳的逆耳忠言——无论是当年对刘季玉那声石沉大海的疾呼,还是白帝孤城托孤之前,我那番被怒火淹没的痛切陈词。

笔锋蘸饱了墨,悬在奏疏之上,却久久未能落下。窗外,暮色四合,锦官城的灯火次第亮起,映照着这蜀中的山河。我知道,只要这山河一日尚存,只要心中那一点对社稷的赤忱未冷,我秦宓的笔与舌,便永远无法真正搁下。这忠直二字,早已刻进骨血,成了我毕生无法挣脱的宿命与担当。

喜欢三国:枭雄独白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三国:枭雄独白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妻子的反击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快穿大PK:白莲花,滚粗! 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 满城婳 兄弟抱一下黑岩 人在医馆笑传 不朽家族,我能改变子孙资质 全民转职:暗影君主我无敌你随意 万界神主:从荒村开始铸就永恒 海贼之绝巅霸气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开局信仰负十,你让我当神父? 网王:颠覆剧情 重生之农业女帝皇 假千金她才是真大佬 玄幻:父母双至尊,我怕你天命主角? 原初之名 末日公路求生,我的宝箱无限刷新 木乔往事
经典收藏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我在大唐开超市,泡面也能养死士 1627崛起南海 史上最强汉天子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南陈帝业 天命储君扫天下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火红大明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我在红楼太强了 穿越大明做帝师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吾乃帝师 一品布衣 大世争锋 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
最近更新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老子是王,辅政王! 大乾边关一小卒 三国:我成了蜀汉丞相 爷奶偏心有如何?科举后我翻身了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被赶出侯府假世子靠科举逆袭权臣 戡乱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 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大夏第一武世子 三国之争霸天下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挂来 奋斗在洪武元年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三国:枭雄独白 瘾羽也 - 三国:枭雄独白txt下载 - 三国:枭雄独白最新章节 - 三国:枭雄独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