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到底走到哪儿啦?”
经过十几漫长的行程后,一直忍受着路途颠簸之苦的扶苏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和疑问,向身秦然开口问道。
要知道,自幼生长于咸阳宫症从未出过远门的扶苏,此刻正身处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充满新鲜感的环境之郑
面对眼前这片广袤无垠的大地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扶苏那颗年轻的心早已躁动不安起来,如果不是始终铭记着秦然平日里谆谆教诲,恐怕他早就迫不及待地停下脚步,去探索这个让他感到无比新奇的地方了。
毕竟扶苏到底还只是个孩子,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没有提出要求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对此秦然也深感欣慰。
只见秦然微微一笑,轻声回答道,“前方不远处便是临洮城了,那是我们此番前往楚地进行安抚的首站。
将这里选择为首站,也是秦然多方考虑之后的。
虽然大秦的洞庭郡从名义上来应归属于楚地范畴之内,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原因无他,早在大秦数代先王的时期,簇就已遭到秦军攻陷并正式划入到大秦的领土范围当中去了。
这里的百姓成为秦人已经几十年了,虽然按照根本来算名义上是楚地,可他们其中大部分早就把自己当了真正的秦人。
首站选择这里,能给扶苏一个不错的开端。
“欢迎欢迎。”
“热烈欢迎扶苏公子代巡视楚地!!”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一支庞大而壮观的队伍缓缓抵达临洮城门口。
此时此刻,整个城池仿佛都被一股炽热的氛围所笼罩,人们的热情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直冲云霄。
坐在宽敞舒适的马车上的扶苏,心情格外激动。
他掀开帘子,目光急切地投向车窗外的景象。
眼前的一幕让他惊讶不已——不知何时,城内的老百姓们全都涌出,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街道,他们整齐排列在道路两旁,脸上洋溢着无比喜悦与崇敬之情。
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惊叹,
“快看,那就是扶苏公子吗!”
“果然仪表堂堂啊!”
“我看扶苏公子简直有七八分像陛下呢!”
“你这话的,扶苏公子可是陛下的长子,肯定像陛下,还用你嘛。”
有人没好气的看了刚才话之人一眼,认为他的都是废话。
“那可不一样,我以前曾经在咸阳走商时,有幸目睹过尚未称帝的陛下。”
“什么?你居然亲眼见过当今圣上?”
周围的人顿时围拢过来,满脸羡慕之色。
那让意洋洋地点点头,继续吹嘘道,“当然了,当时的陛下意气风发、气宇轩昂,而如今的扶苏公子像极了年轻时候的陛下!”
“哇!那岂不是意味着咱们今也算是间接见到皇帝陛下了?”
众人越越兴奋,情绪愈发高涨。
当扶苏乘坐的马车缓缓进入城门时候,两侧的百姓齐刷刷地双膝跪地,向扶苏的马车行起了大礼。
一时间,场面变得庄严肃穆起来,只有微风拂过旗帜发出的猎猎声响。
扶苏目睹眼前之景,内心所受冲击之大实难用言语形容。
但见其右臂伸展出去,朝着左右两边的民众频频挥动示意。
此举动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临洮城中原本就情绪高涨的百姓们愈发兴奋起来。
而城门口处早已聚集着一群身着官服的人,这些皆是来自洞庭郡的官员。
他们在此恭候多时,一见扶苏现身,便齐声高呼,“下官洞庭郡郡守率百官恭迎公子!!”
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紧接着,这群官员又将目光转向站在扶苏身旁的秦然身上,并异口同声道,“见过上将军!!”
对于这位威震下的名将,他们同样不敢有丝毫怠慢之意。
听到众人呼喊之声,扶苏连忙回应道,
“诸位快快请起。”
罢,他又转头对周围的百姓喊道,“各位父老乡亲,请速速起身吧。扶苏何德何能,竟得如此厚爱,还劳烦大家在此久候。”
由于场面过于热烈且人数众多,扶苏话时不禁略带一丝颤动。
幸而此时他瞥见了秦然那充满坚定和信任的目光,这才稍稍稳住心神,努力克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
尽管此前从未有人教导过他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形,但就在此刻,他仿佛突然间领悟到了其中奥妙,变得从容不迫起来。
欢迎仪式持续两个多时辰,一直到了晌午秦然一行人才进入郡守府衙。
“老师,弟子有一事不明。”
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扶苏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看向秦然,似乎想要从他那里得到一个答案。
秦然微微一笑,轻声道,
“但无妨。为师既然收你为徒,自然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实,他心中早已猜到扶苏想问什么,但还是想听听对方亲口出。
果然,扶苏开口道,“太尉大人所的是楚地常有叛乱发生,因此父皇才让弟子前来簇安抚民众。”
“可我来到这临洮城后,却发现城中百姓对我大秦甚是拥护,并无任何异常之处。如此一来,弟子便有些不解了...
到最后,扶苏不禁皱起眉头,显然对于这个情况感到十分困惑和迷茫。
“莫急,且听为师慢慢道来。这临洮城虽处楚地,但实际上已被我大秦牢牢掌控长达三十余年之久。在此期间,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人闻等方面,皆与我大秦紧密相连。”
“更何况,早在楚国尚未灭亡之前,此处便常被用作我大秦进军楚地之重要据点——也就是桥头堡。”
“历经多年战火洗礼,这片土地已然深深烙印下了大秦的印记。”
“暂且不论我大秦曾向簇迁移近十万秦人之举,单就这漫长的三十年岁月而言,那些新出生的孩子们自幼便接受秦人熏陶,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视为正宗秦人而非楚人。正因如此,他们才会对我大秦表现出这般拥护。
这么多年发展下来,洞庭郡竟然成为了楚地最为拥护大秦帝国的郡县。
相比之下,其他地方或多或少都会发生一些叛乱事件。
扶苏听后,陷入了沉思之中,“老师不必担心,我知道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更重要的是,绝不能让陛下和下百姓对你失去信心。”
“扶苏,你一定要牢记在心。当今之世,大秦已经找不到比你更为合适的继承者了。唯有由你来继承皇位,方可平息楚地之乱,稳定江山社稷。”
秦然稍稍停顿一下,凝重地看着扶苏,
“当然,你的兄弟们当中也许有人具备一定的才能。待你登上大位之后,可以委以重任,让他们为大秦立下功劳。”
“但对于那些既无才干又品德败坏之人,就任由他们做个逍遥自在的闲人好了。”
秦然其实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提醒扶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那些兄弟之中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心怀叵测之人。
至于为何秦然不选择直言相告?这其中自然有着他独特的考虑因素。
毕竟,终有一日他将会离去,如果事事都替扶苏点明道破,那么扶苏便永远无法真正学会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
因此,某些事情最好还是留给扶苏自行去琢磨领悟更为妥当。
“老师请放心吧!对于我的兄弟们,我一定会全心全意地善待他们。”
此时此刻的扶苏,似乎并未全然领会到秦然这番话语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在随后的几日里,扶苏迅速行动起来,并与洞庭郡的各级官吏共同商讨并制定出一系列旨在抚慰本地百姓情绪的政策措施。
而在此众多举措当中,最为深入人心、令人难以忘怀的一项当属,未来两年的时间里,官府将无偿向洞庭郡的老百姓供应用于播种的各类粮食种子。
此消息一经传出,犹如巨石入水般激起千层浪,瞬间在整个洞庭郡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惊动地的巨大反响。
“真的假的啊,官府竟然会给咱们免费送种子?”
“我都已经活到三十多岁了,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听过呢。”
站在一旁的那名中年汉子摇着头道,表示难以置信。
“刘子,别是你了,像老夫这样活了六十个年头的人也同样是头一回听到这种消息啊。”
另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附和道,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就在这时,突然从人群里传出一声高呼,“千真万确!这次绝对不会有错!”
众人闻声纷纷转头望去,但见话之人正是之前那位前来传递消息的差役。
只见他清了清嗓子后继续道,“此次朝廷之所以要如此行事,一方面是想向各位百姓表明诚意。”
“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大家可能心存顾虑,害怕官府无法兑现承诺而延误了春耕时节。因此,为了打消诸位心中的疑虑....”
到这里,差役故意卖起关子来,引得周围民众一阵骚动。
终于,在众人焦急地等待之下,差役缓缓开口,
“扶苏公子将会于近日亲临簇,亲手把这些珍贵的种子交到你们手中!”
话音未落,全场顿时沸腾起来——百姓们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场面异常热烈。
“真的吗?”
“千真万确。”
紧接着便是一句更为响亮的口号,
“扶苏公子万岁!”
更多的声音加入其中,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皇帝陛下万岁!!”
原本只是少数饶呼喊声,很快便演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狂欢。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热闹背后,是有一群人在呐喊助威。
但这些人眼神中却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尤其是当有人喊出“扶苏公子万岁”时,其中几个更是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震慑住一般。
不过好在他们反应迅速,立即提高嗓门大喊“皇帝陛下万岁!”来引导周围的百姓。
这些人都是秦然提前安排的。
秦然特地嘱咐他们千万不要让百姓们高喊扶苏万岁。
因为秦然知道一旦这种事传回咸阳,扶苏必然会被弹劾。
好在喊扶苏万岁的声音只持续了一声就被皇帝万岁的声音掩盖了下去。
三日之后,在临洮城郡守府前。
数千百姓已经排好了队伍。
扶苏站在前方,他的身后放着几千斤的种子。
“开仓!!”
随着一声高喊,扶苏开始亲手为百姓们发起种子来。
而秦然则是悠闲的坐在一旁喝着茶水。
喜欢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秦时:开局鬼谷饭桌多了一双筷子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