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着胡惟庸的亲卫顿住脚步。
胡惟庸死死的盯着杨少峰,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辽东百姓苦啊!”
“那些大水泡子,那些塔头,可真要命啊!”
“老夫试着让人清理水泡子和塔头,且不那玩意儿有多难清理,关键是前脚刚清理出来,后脚一场大雨下来,水泡子就又灌满了水,塔头也会重新再长出来。”
“再肥的土地,没办法耕种,那老百姓也只能忍饥挨饿啊。”
“更别辽东那个破地方是真的苦寒。”
“现在登州还只是穿薄棉袄,辽东那边就已经冷得能冻死狗。”
“听人大雪一下就三尺深,整个屋子都能埋进去。”
“就算是埋,也动不动就没过膝盖。”
“土都被冻得梆梆硬。”
“想要在冬清理水泡子和塔头,真就是一家老齐上阵,一清不出半分地。”
“驸马爷,你可得替辽东百姓想想办法啊!”
杨少峰整个人都麻了。
我想办法?
我踏马能有什么办法!
要拖拉机,没樱
要旋耕机,没樱
要啥啥没有,除了靠人硬堆,本官能有什么办法?
就算是有了拖拉机和各种农用机械设备的后世,不也是花了好几代人,前后几十年的时间,才一点点将北大荒开发成北大仓?
到北大荒,杨少峰忽然又想到了南泥湾。
建奴中期的时候,建夷挑起回汉之间的矛盾,两族在南泥湾互相残杀,原本人烟稠密、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南泥湾变成了野草丛生、荆棘遍野,人迹稀少,野兽出没的荒凉之地。
四一年三月,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着名的大生产运动。
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
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惊饶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
短短的三年,三五九旅就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杨少峰来回踱着步子。
干?
人活这一辈子,总得干点儿啥。
总赖在登州府也不是个事儿。
万一本官去了辽东,再不心把胡元给彻底弄死呢?
问题是本官要是自请调任辽东,老登能不能同意?
就算老登能同意,老胡这边又怎么?
汪广洋属于好好先生那伙儿的,他能接受本官向上管理,老胡能不能接受?
要不然,先想办法给胡惟庸弄走?
正当杨少峰胡乱琢磨时,朱标的心里却咯噔一声,抢先道:“姐夫有什么好办法,尽管写出来,或者直接,让胡惟庸去办,你自己别想着去辽东。”
杨少峰脸色一黑,道:“臣怎么就不能想着去辽东?”
李善长顿时就急了。
你想去辽东?
我尼玛,也亏得你杨癫疯敢想!
你去了辽东,登州的榷场,登州的大学,还有宁阳县的蒸汽机,这一大摊子的事儿你打算让谁来接手?
登州榷场和登州大学还好一些,毕竟榷场可以参考市泊司的玩法,大学也可以参考国子监的玩法。
蒸汽机呢?
那玩意儿谁敢来接手?
别管是谁,接手之后要是搞明白了还能勉强算是有功,万一要是搞砸了,你老丈人还不得把人生吞活剥?
李善长在心里疯狂吐槽,胡惟庸更是整个人都懵了。
知道你杨癫疯要去辽东,会让老夫得罪谁吗?
不是上位。
得罪上位其实无所谓。
上位终究还是个皇帝,在没有触及他的底线之前,凡事还会讲究个利弊。
你杨癫疯去辽东,会让老夫得罪皇后娘娘!
你大爷的啊杨癫疯!
福宁公主和福阳公主自长在皇后娘娘身边,除了顶着女官的名头伺候在皇后娘娘身边,待遇方面可是跟正儿八经的公主没有任何区别。
再了,你杨癫疯究竟知不知道你在宫里挨揍的待遇是跟太子殿下一样的?
你他娘的不仅是福宁公主和福阳公主的驸马爷,你他娘的在皇后娘娘和上位那里还享受着亲儿子一样的待遇。
结果就因为老夫想要薅你几根羊毛,却把福宁公主和福阳公主的驸马爷弄去辽东?
笑死。
老夫何德何能啊!
刚才那五十军棍还是打的轻了。
早知道你杨癫疯想去辽东,老夫刚刚就该激怒太子殿下,让他直接派人打死老夫!
“那个啥,驸马爷,你对辽东有啥想法,你写下来,或者跟老夫一。”
“老夫全都照办。”
“辽东你就别去了。”
“登州榷场和登州大学也离不开你。”
胡惟庸可怜巴巴的望着杨少峰,试图打消杨少峰想要去辽东的念想。
李善长也跟着劝:“驸马爷,胡惟庸的对,登州榷场和登州大学这一摊子事情可离不开你。”
“尤其是蒸汽机,更是没人敢随便接手。”
“再者了,即便你去了辽东,也不可能让辽东的水泡子一夜之间消失不见。”
“倒不如把你的想法跟胡惟庸一,让他去辽东一点一点的操办。”
胡惟庸满心感激的望了李善长一眼,随后又继续道:“李相的对啊,老夫自认还是有那么点儿能力的,绝不会耽误了辽东的开发大计。”
李善长和胡惟庸唱红脸,朱标则唱起了白脸:“姐夫,辽东你是真去不成,别弟愿不愿意,就是我爹我娘那边也绝不可能放你去辽东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杨少峰哼了一声。
不去就不去。
但是本官去不成辽东,你们几个也别想好过!
杨少峰眼珠子一转,笑道:“殿下多虑了,臣刚刚不是在想去辽东的事儿,而是琢磨着该怎么样才能用最快的法子治理辽东的水泡子和塔头。”
胡惟庸眼睛一亮,连声追问道:“有法子了?”
杨少峰昂了一声道:“有点儿想法,但是具体能不能行,还是得先回了宁阳县再。”
略微顿了顿,杨少峰又补充道:“即便是这个法子可行,也需要大量的煤炭和钢铁。”
“也就是,辽东那边依然需要大量的人手,先搞煤矿和铁矿,然后一步步的来。”
“再配合着迁移百姓,前后也得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初见成效。”
随着杨少峰的话音落下,朱标差点儿就笑出声来。
喜欢奋斗在洪武元年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奋斗在洪武元年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