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被老爹一,一眨眼的功夫就跑没影了,李韶在后头伸手挽留都来不及。
倒也不用这么......
把外头的披风脱下来不就行了?
李震一阵风似的冲回自己院子,胡乱扯下沾着雪水的披风,从箱笼里翻出件崭新的湖蓝圆领袍。
“郎君,奴婢来帮您.....”
“不用不用。”李震摆了摆手:“我自己来。”
在书院,倒是习惯了。
而且,让她帮忙,磨叽死了。
快速换好衣服,李震正要往外走,突然想起了什么。
自己这个当舅灸,外甥到家里来了,也不能空着手去见外甥啊。
于是,屋子里又是一阵翻箱倒柜的声响。
“有了。”李震从箱子里掏出一个鎏金响铃。
这是以前他和兄弟们一块逛市集淘回来的,当时听着动静好听,就看上了。
这会儿用来逗孩子,再合适不过。
“嘿嘿,外甥,舅舅来咯~~~”李震对着铜镜理了理幞头,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
当李震回到厅中时,李睿正被自己阿娘抱着,心翼翼的喂米糊,正在吃东西的李睿,见他进来,竟伸出胖手“咿呀“叫着。
“哟,认得舅舅?“李震眼睛一亮,兴奋地看向众人:“狸奴认得我,嘿嘿。”
着,掏出拿来的铃铛在李睿面前晃动着,铃铛清脆的声响引得李睿咯咯直笑,脚丫在英国公夫饶怀里乱蹬。
“你个皮子,没见你外甥正吃东西呢,你逗弄他作甚。”李绩打断了李震的动作。
李震一愣。
是他先勾引我的.......
李韶轻咳一声,笑道:“阿耶,震儿好不容易放假回家,你就莫要如此了。”
“就是就是,我在外头读书容易吗?”李震借坡下驴。
“容易。”李绩面无表情的看着李震:“在你姐夫的庄子上读书,书院里的条件不差,吃的住的比长安书院都好,节假你还去你姐夫家里蹭饭吃,比起其他人,你日子过的舒坦着呢。”
“姐夫.......”李震回过头去,寻求姐夫的帮助。
“那个...“李复默默看向窗外:“今气真不错.......”
.......
一家人在屋内,其乐融融。
到了中午开宴。
檀木大圆桌上已摆满了珍馐美味。
两口子爱吃的菜色都能在桌上见到,英国公夫人即便是吃饭,还是抱着孩子不撒手。
一侧还准备了一方泥炉,上面炖煮着给孩子的鱼汤。
李绩坐在主位,时不时的拿着勺子给孩子喂饭。
两口子一点插不上手。
老两口对孩子是真的很喜爱。
李震和弟弟李思文坐在一起,李思文尚且在家中请夫子启蒙,不像李震这样因为学业问题,一直都在外面。
李韶适时地夹了块炙羊肉放到弟弟碗里:“震儿多吃些,在书院都瘦了。“
李震被这突如其来的温情感动的难以言表。
“姐,还是你好。”
李韶笑而不语。
这孩子,怎么傻乎乎的。
自家人,怎么会对你不好?
“你先别着急我好,你姐夫可是听陆先生,年后十八开学,二十还有一场考试,是看看你们放假期间,是否在家里有懈怠。”
“你要是把心思给玩野了,考试成绩出来让人看不下去,不用阿耶阿娘管教你,你离着我这么近,你先过了我这关再。”
李震一听这个,脸霎时间便垮了下来。
还想着假期好好放松一下呢,这下,够呛,估计也就只有过年前后那两,能跟长安城里的兄弟们,吃吃喝喝了。
“你姐姐的对,放假期间,也不可懈怠,不过嘛,今头回来,加上明,准你自由。”李绩对着李震,脸上终于有了笑意:“读书也要劳逸结合,自中秋节到现在这段时间,你在书院的表现不错。”
李震眼眸里涌现出了惊讶。
老爹竟然夸自己了。
自己表现不错。
内心狂喜。
“嘿嘿,也没有啦,一般般。”
“正常水准,其实我还能更好的。”
李震笑着挠了挠头,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家人看到李震这般模样,脸上都露出了笑意。
这孩子,夸他还害羞呢。
被众人这般注视着,李震更是不自在了。
不就是读书吗?
读!
使劲读!
李复嘴角上扬。
孩子嘛,其实挺简单的,哪怕是调皮的男孩,只要给他足够的信心,适当的夸赞他,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最怕无尽的打击。
不管是李承乾也好,李震也罢。
做老师的,还是要多照顾一些孩子的心情,不然一味的逼迫孩子,让孩子如何如何,反而会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
家里双亲也是如此。
坐在一边的李思文听到父亲如此夸赞大兄,心中暗暗决定,自己也要和大兄一样,好好读书,认字,练字。
午饭结束之后,众人移步暖阁,英国公拉着女婿聊,英国公夫人和女儿也有些女人家的事情聊,李震和李思文则是被安排在一边带着狸奴玩耍。
暖阁里铺上了厚厚的羊毛毯,李睿被放在毯子上,四周用软枕围了个圈,李震盘腿坐在对面,掏出鎏金响铃晃了晃:“狸奴,看舅舅这里~“
李睿眼睛一亮,手脚并用地往这边爬。虽然动作笨拙,却坚持不懈,嘴里还“啊啊“地声音。
“叫舅舅。
“啾啾~~”
“不是啾啾,是舅舅。”
“啾啾~~~”
“好外甥。”李震笑的见牙不见眼。
家伙一把抓住李震的手指,手又又软,却攥得紧紧的,像是抓住了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
李震忽然觉得心口一暖,轻声道:“狸奴,快点长大,舅舅带你去骑大马,看花灯,吃遍长安所有的好吃的......“
“不过长安最好吃的东西,都在你家呢。”
“柳娘做的饭,是最好吃的。”
李震念叨着。
“前提是,柳娘不要做些奇怪的东西给咱们吃。”
窗外,细雪无声飘落,一家人其乐融融。
一直到傍晚时分,李复两口子才带着孩子跟英国公夫妇道别,上了马车,回了自家。
到了腊月二十左右,各家就提前开始走动了。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