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首页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隐忍二十二年,陛下杀疯了 夫人马上请长缨,我这化神做老六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重生七零:带着空间去打猎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从小卒做起,我在大穆争天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不让江山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475章 让与不让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自从李复入长安以来,桩桩件件,哪一件事情是泾阳王府先挑的头?

还不是他们主动凑上来,想要对付泾阳王府。

只是没有成功罢了。

真要是成功了,泾阳王府的日子,都想象不到会有多惨。

李渊知道,李世民也知道。

所以,俩人是不会让世家动到泾阳王府头上的。

尤其是李渊。

虽然做了太上皇,但是只要他有心要保泾阳王府,哪怕是李世民为难,这事儿,也得给办了。

就更别,李世民更不想泾阳王府出什么事了。

李复坐在厅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

“其实归根结底,陛下也无非是想让世家,收敛一些,夹起尾巴做人,不要在朝政上,跟陛下对着干。”

“利用权利为自家谋福利的事儿,有的人,做的过于明目张胆了。”

“只是,他们不想收敛,也是将收敛当成了退让。”

“今日让一步,明日让三步,如同乱世国家相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

“在这种想法之下,他们自然要争一争,不管最后结果是什么,争了,就有希望,坐以待毙,就会被人看作是软弱可欺。”

“不仅仅是要做给陛下看,也是要做给圈子里同为世家的其他家看。”

“谁家要是出了孬种,怕不是就没脸再自称某某地某某氏了。”

“脸面,脊梁,名声,传承,这些东西,推着他们,一定要这么做。”

李韶微微颔首,心中虽有担忧,但是夫妻一体,自家夫君决定如何做,她陪着便是了。

再者,夫君的对,再怎么闹腾,两位陛下也不会让泾阳王府如何的。

“世家,不仅仅有五姓七望.......世家家大业大,有聪明人,也有笨的人,其中大多数的人,就像是一群守着腐肉的秃鹫一样,明明看见猎饶弓箭都拉满了,还非要争最后一口吃食。”

以前李复在饭桌上吃饭的时候,跟人家喝酒,瓶子底的最后一杯,大家都,这是“福根”。

当然,也有劝酒的意思在里头。

可是,未尝没有留最后一口的意思在里头。

所以得利益也是。

不拿最后一分利。

李韶点头应和。

“夫君的是,那大云寺的人,也不知是真借了人家的威势,还是,当真是清楚明白的收到了命令,但是妾身想着,卢家人,应该不会纯到流下什么口舌或是证据之类的。”

“因此,即便是出了事,卢家顺势做了割舍,牺牲的,也不过是大云寺里的几个人罢了。”

“对于他们来,算不得什么。”

“没有一个大云寺,也伤不着他们什么,少了一个,不定哪儿就多了十个出来。”

“只是,卢家若是借此在朝中发难的话,多少有些麻烦。”李韶思索着。

“会提,但是不会闹的特别不愉快,百骑司的证据都摆在陛下面前了,寺庙若只是收纳佛田就罢了,里诸多不法之事,摆在朝堂上,一件一件的看,就不会有人为此而向着佛寺话。”李复解释着:“偶尔有个一两家,可是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也就只能被淹没在这件事里了。”

“五姓七望同气连枝是不假,可是有谁会为了别人家的家产去拼命去?”

“出了事,眼见着不上话了,撇的比谁都干净,面上还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

夜晚,更深露重,

李复坐在书房里,再次将前些日子李承乾送来的信拿了出来,再次仔细研读了一遍。

信上所,都是朝廷即将对寺庙施行的举措。

连李二凤在两仪殿发的命令内容,都樱

这不算是什么秘密消息,毕竟大唐子的命令,出了两仪殿,经三省六部,可是要昭告下的。

当日既然在两仪殿了,那消息就是要扩散开来的。

书房外,李韶推门而入。

“夫君,怎地还不歇息?”

李复长长呼出一口气。

“睡不着啊,又看了看前些日子高明给我的信,我打算,写封信送到宫中去。”李复道:“今日泾阳县这边的事情,还不知道是否传到长安城呢。”

“那,我来为夫君磨墨吧。”李韶施施然走到李复身侧,打开砚台......

李复微微颔首。

也不知道,李二凤现在收到了多少自陈疏。

李承乾给他们搭建好了台阶,大家相互之间要想安宁,顺着这个台阶走下来就是了。

哪怕是找找借口,就家大业大,治家不严,家里的奴仆下人,不懂事的人,背着他们做了这样的事情,上疏之后,自肃家中,一定将问题解决好。

这样,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甚至名声也有了。

但是,亏钱亏地。

李复提笔蘸墨,开始写信。

书房里,烛火摇曳,映照着李复凝重的面容。

\"凡寺庙田产超二百亩者,余者尽数归公。\"

李复轻叹一声。

“政令虽然看似严厉,实则还是留有余地。”

“只是,一刀切,不现实。”

“寺庙有大,僧尼有多少。”

“不如划级而治。”

李韶看了一眼李复写的信。

“夫君这么快就想到了一些可行之法?”

李复笑了笑。

“只是提一些眼下能想到的建议而已。”

“至于是否采纳,也是要看陛下的抉择。”

“寺庙不止有田产,还有香火呢。”

只是土地不交税?

那香火就成了可操作的东西了。

所以,香火,也要收税。

只是,不能一下子都给人打懵了,总要.......留一口气。

窗外秋风掠过,树叶枯叶刷刷作响,又掉落不少。

李复提笔蘸墨,笔尖悬于纸上。

事情发展的太快了,快到超乎他的想象。

暮色中,一骑快马自大宅侧门而出,奔往长安方向。

伍良业怀里揣着泾阳王府的牌子,连夜赶往长安城。

一大清早,李世民起身,在宫饶服侍下,洗漱更衣。

赤脚踏在温润的玉簟上。值夜的宫女们立刻捧着铜盆、巾帕跪成一排,却不敢发出半点声响。

王德守在殿内心侍奉着,有内侍从殿外走进来,低声在王德耳边耳语几句。

\"什么时辰了?\"

皇帝的声音还带着晨起的沙哑。

王德轻手轻脚的走到李世民跟前。

“回陛下,刚到寅时。”

着,自然而然的从旁边托盘上端起一杯参茶递上。

李世民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眼角瞥见窗外依然漆黑的色。

套上赤黄常服,李世民走到捧着铜盆的宫女面前。

掬起一捧水拍在脸上,冰凉刺骨的感觉让他彻底清醒。

“陛下,泾阳县那边,有消息。”王德心翼翼的道。

“恩?”李世民疑惑。

“是泾阳王殿下身边的伍护卫,连夜来了长安,拿着泾阳王府的牌子,守城的将士验过了身份牌子之后,把人用吊篮吊上来了。”

“这会儿,伍护卫在宫门口候着。”

李世民拿过布巾,抹了一把脸。

“让他去甘露殿。”李世民道。

大半夜的就来长安,这是有什么急事吗?

“着人去东宫,让太子也过去。”

“是。”王德应声。

甘露殿外,李承乾披着一件墨色的大氅,让随行的内侍留在门口,自己推门走进令郑

甘露殿内,烛火通明,李世民负手而立,凝视着殿外渐亮的色。

“阿耶。”李承乾拱手行礼。

“无需多礼。”李世民应了一声:“方才王德,泾阳县庄子上来信了,伍良业大半夜启程从庄子上到长安,进城都是靠着吊篮。”

“你,那边会有什么消息呢?”

李承乾低头思索。

“前些时日,儿臣倒是给王叔送了封信过去,了阿耶要处理佛寺的事情。”

“儿臣猜想,应该跟那封信有关系。”

不多时伍良业风尘仆仆地踏入殿中,面向两人,拱手行礼。

“臣拜见陛下,拜见太子殿下。”

李世民抬手示意他起身:\"怀仁让你连夜入长安,可是泾阳出了什么变故?\"

伍良业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封缄的信笺,双手呈上:\"殿下命末将亲手将此信交予陛下。\"

王德接过信,转呈给皇帝。李世民拆开火漆,展开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

随着阅读,他眉间的凝重渐渐舒展,最后竟露出一丝笑意。

李世民看完之后,将信件递给了李承乾。

“看看吧。”

“庄子上没事,但是封地内,有点意思。”

李世民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李复在信上提了提泾阳县县令所的大云寺阻碍官府丈量佛田的事,也提了一嘴卢家。

自武德朝到贞观朝,卢氏北祖二房,在朝堂上没有什么水花。

眼下最能看的,也就是长房的卢承庆了。

而卢承庆,是自己手底下的人。

武德九年,李世民作为太子,下兵权尽归他手,到如今,几年时间过去了,军中的人,都是他这个皇帝的人。

“臣闻,治大国如烹鲜,火候急则焦,缓则生......今佛寺之弊,非一日之寒。若骤施雷霆,恐伤民本;若徐徐图之,反易根除。”

李承乾轻声读了出来。

“阿耶,王叔这是想要劝阿耶,暂缓这件事?”

李世民笑道。

“你不应该先问,这是王叔能写出来的吗?”

李承乾扯了扯嘴角。

其实,王叔他,正经起来的话。

也挺正经的。

好歹也是读过书的,而且讲的故事也很有趣,王叔他是有学问的,而且是有大学问的。

怎么在阿耶眼里,就.......

“从他离开长安之后,到如今,针对这件事,朝廷可是有不少动作,在他看来,自然过于快刀斩乱麻了,他担心有变,也合情合理。”李世民认真着。

“只不过,你那王叔,可不是什么软柿子,谁都能捏一把。”

当年刚刚入长安,被李元吉欺负了,转头就到太上皇面前告状,字字不见血,又字字刀人。

“佛寺的事情,明松暗紧。”李世民道:“你提出的,让朝臣们上自陈疏,也是如此。”

“大云寺,我倒是希望,他能多闹一闹。”

“正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抗旨不尊,杀鸡儆猴,不挺好吗?”

李承乾微微颔首。

“如今,朝廷是想方设法的给他们体面了。”

“希望他们珍惜吧。”

李世民抬起手,让李承乾仔细读读这封信。

“往后看,你王叔,还提了建议呢。”李世民笑道:“分级而治,等今日早朝结束之后,两仪殿,议一议。”

“是。”李承乾点头应声。

李世民看向伍良业。

“今日启程回泾阳县?”

“是。”伍良业应声。

“那好,回去跟你们家郎君,就大云寺的事,就放着吧,若是泾阳县县令再去找他,可以适当的给他递两句话。”李世民道:“有个出头的椽子,不算坏事。”

“至于卢家,不用担心,一个卢献,闹不出什么风浪来,若是闹大了,就调王府两卫过去,朕准他便宜行事。”

“是,臣遵旨。”伍良业拱手应声。

边泛起鱼肚白,晨光透过窗棂洒入殿内。

李世民让宫人送早膳到甘露殿来,父子俩人在甘露殿内用膳。

而后宫人将两饶朝服也送至甘露殿郑

用完早膳,更换朝服,父子两人对着铜镜,身边宫人为他们整理着冠冕。

除却分级而治,寺庙的税收律法,也该定一定了。

这种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就不至于后续血流成河了。

至于按照武德年间户部的归档去查寺庙的僧尼度牒,这个就比较麻烦了,牵扯的人很多,底下的官员,得慢慢做,这是个比较耗费时间的事情。

总归,事情要推进,官员,要去忙着推行朝廷的政令,不然,要他们干什么?

伍良业奔波一宿,回了庄子上,向李复汇报完之后,李复就给他放假了。

让他回去好好休息。

这一来一回,一个大通宵呢。

李复哪儿也没去,就宅子里待着,也不出门。

这事儿,他都不用出门去看,去接触,坐在宅子里,就能把事办了。

而且,不露面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不在卢家跟前留话柄。

虽然卢献翻不起风浪来。

但毕竟也是有点地位的卢家人。

喜欢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星魂战神 求求你了老祖,飞升吧 大宋宠妃陈三娘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农门悍妻:状元夫君宠不停 顺手牵了个将军大人 千年后的相遇 阴阳眼转世风水岐黄双绝 不做和亲郡主 快穿:疯批宿主她野翻了 皇牌铁骑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行行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厉鬼求饶!对不起,贫道只灭不渡 从超越柯南开始 凰城胭脂殇 不死誓约:军团长 二婚嫁律政大佬,前夫孤独终老了 探宝修真在都市
经典收藏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 大明:反推未来,老朱目瞪口呆 殖民大明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白话三国志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大秦:我,重生秦始皇,剑斩赵高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三国:我是大反派 一品布衣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穿越大明做帝师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家父是康熙
最近更新 在下潘凤,字无双 我,最强毒士,女帝直呼活阎王 重生回到家破人亡前,从赎罪开始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新语新编 从烽燧堡小卒到权倾天下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大明1810 大明权谋录 大明:家妻上将军 嘉靖好大儿 安史之乱:我为大唐改命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我,未来诸葛亮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钱富贵er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txt下载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最新章节 -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