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卷上的名字缓缓露了出来——梅雍和,他正是来自苏州的梅三郎。
今上对梅三郎的文章颇为满意,他在了解到宋嘉佑不建议点梅三郎为第三名后,略一沉吟才正色道:“我儿未免太谨慎了一些,梅雍和的才情斐然,被点第三名实至名归。”
接着今上指了指第一,第二名的试卷:“这二位都是来自北方的士子,前三甲该有一位来自江南的士子。”
“儿臣不及父皇思虑周全。”宋嘉佑朝上一礼,而后便在今上的示意下将梅雍和点为第三名,于来自莫州的第二名郑生共为此次科举的榜眼。
此次科举的头名状元是来自涿州的王行简。
上回科举被点为头名状元的是来自江南的士子张安国,就因为他抢占帘时的权相王桂之孙的状元名额,结果遭到排挤。那张安国竟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来竟公然上疏请朝廷为木鹏举大帅平反,不光得罪了老贼王桂,更是戳中了今上的隐痛。
三年过去了,张安国仍旧在大理寺的监狱里关押着。
老贼王桂已死,王桂的子孙还在守制期间,至于他的爪牙早已经树倒猢狲散。
虽然朝中仍旧以主和派为主,不过再无一人似王桂那般成气候。
很快就到了放榜之日,每回放榜日都是开封城最为热闹的时候。不光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以及他们的亲朋好友们盯着张贴出来的皇榜,即便跟科举考试八竿子够不着的平头百姓也爱凑凑热闹。
帮下捉婿是每年张贴皇榜后可能发生的,许多家里有女到了婚嫁年龄的达官显贵,他们会派遣心腹长随守在皇榜附近,若遇到那榜上有名还十分年轻的举子便捉回府上当女婿。
怀恩伯亲自选派了两位得力的长随早早的守在了皇榜附近,为的就是捉个年轻的进士给待字闺中的三姑娘高珍当夫婿。
高珍也知道父亲跟嫡母,以及太子妃的安排,嫁个金榜题名的进士跟嫁入郡王府做继妃可以是壤之别。
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高珍已经慢慢接受自己同近在咫尺的荣华富贵失之交臂的残酷事实。
高珍虽仍旧有一些心有不甘,不过她也已经做好迎接属于自己未来的准备了。
何姨娘带了她亲手做的点心来到了高珍的院子。
“珍娘,我才做的玫瑰杏仁饼,你吃一块儿吧。”何姨娘将还热乎乎的,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饼亲自塞到女儿的掌心里。
满怀心事的高珍此刻并无半点儿食欲,不过她不忍辜负母亲的一片苦心,低头轻轻的咬了一口软糯可口的点心。
“姨娘,你爹爹会为我寻个怎样的夫婿呢?”高珍难掩忐忑,在自己的生母面前她无需敷衍自己的情绪。
何姨娘明白女儿的忐忑不安,她目光温柔的瞧着高珍,徐徐开口:“只要能金榜题名的都是有才华,有前程的。珍娘,你切莫对情情爱爱抱有幻想,你要嫁的是夫婿,不是晴朗,你懂吗?”
何姨娘知道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而言断了情爱是有些残忍,她知道情爱害人,故而她才不厌其烦的劝女儿不可为男女之间的情情爱爱误了自己。
高珍咽下口中点心,而后朝何姨娘微一颔首:“姨娘宽心,女儿自坏了脸那一日起编队情爱死了心。男人怎会对一个颜色不好的女子生出爱意呢?既知自己失去撩到男子怜惜的资本,女儿又何必去强求那些不切实际的虚无缥缈。”
何姨娘欣慰的朝高珍点头:“你能想得开,姨娘也就放心了。姨娘此生为妾,不曾体会过明媒正娶,自己的女儿能被明媒正娶,我亦此生无憾了。”
着着何姨娘的眼圈儿禁不住微微翻红,她本是秀才家的姑娘,读过几本书,自然有着一般女人所不及的骄傲。
“娘子,梅三郎被怀恩伯府的人捉去了。”蔷薇急吼吼的将才从宫外送来的消息报给自家娘子知晓。
正在打秋千的梅蕊听闻梅三郎被怀恩伯府捉走了,她忙从秋千架上下来:“梅三郎在老家已经有妻室了,蔷薇,你速去盯着锦华阁,若太子妃也知晓此事即刻来报我。”
喜欢妾若安好那还得了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妾若安好那还得了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