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道天书

鸿书

首页 >> 成道天书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系统这么强,谁还修炼啊! 杏山仙寨 洪荒:鸿蒙选择系统 横推从签到盘古圣体开始 丹道第一圣 混沌道祖 从轮回乐园开始掠夺 水晶魔法游记 玄幻:开局帝族神子,最强体质 灰烬领主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小说

第228章 天地清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石中在太虚静地感悟,其所参详观想之经典,尽数为玄门正中心法,他自不是为了求取那飞升大道,成就仙家功名。因其早已斩断了真我仙缘,再不可能入列仙班,听候调遣去。

石中追寻大道,感悟道法则,为的只是道法合一,好成全一个真我自在,另启得道一方出,有一片真清正静无为世界来。

太上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清地浊,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石中每每要感悟玄门道法,必会先行于意识海中念上一遍《清心咒》,如此他本就清静无为之心,会得更加真清正静之妙。

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子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太上感应篇》乃为玄门正宗经典,其内容主要是劝生众遵道守德行规范,时时刻刻自止己之恶,修善自利且利于他。

《太上感应篇》中特别强调,承负法则,这是道经中系统提出的承负论之观点,亦是东汉《太平经》中有讲。

人生在世,行善积德,福荫庇佑子孙,作恶自孽者不仅受罚罪责,且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为理昭昭,不可不信,不可不守。

现世人皆知“太上”乃是指“太上老君,也即是圣人老子李聃,成道之后的上封位。太上睦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至高无上的意思,乃是华夏最为尊贵的词语之一。

《太上感应篇》是太上老君劝人作善之经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地,必有报应也。太上老君垂训,感应之篇 ,日诵一遍 ,可减灭罪,可消罪愆,能受持一月,福禄绵绵,久行不怠 ,则寿命长延。

老君《太上感应篇译文》第一章。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其中之意是,太上老君:“饶祸福,并无一定,完全是自作自受。作善必有善报,作恶必有恶报。如同饶影子,必随身体移动,形正则影正,形斜则影斜,绝不差错,亦不疏漏。”

第二章,是以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凭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其意是“所以地之间,有专察罪过、恶孽的神明,依照人所犯罪过恶孽之轻重,消减人之寿命(一算是一百日,一纪是十二年)。

作恶之人,苍不但减他寿命,又罚他耗损财富,变为贫困,且时常会遭遇愁苦祸息种种不顺之事。

作恶之人,人人都会厌恶他,而无容身立足之地,且刑罚祸害随着而来。作恶之人,吉祥喜庆都会远离;而凶星恶煞降灾与他。可见,「心起善念,吉神护之;心起恶念,凶神随之。」作恶之人,寿命削尽时,即是死期。”

第三章,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则夺算。其过大,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意思是“又有三台神君(掌管金玉、禄位、土田,即富贵),及北斗神君(掌管诞生、注死、祸、福,即寿命),在饶头上,鉴察记录人之罪恶,削减其寿命。

又有三尸神,住在人身中,鉴察每个人之起心动念,所行恶事,每到庚申日(每六十日有一庚申旦),则向上去禀报曹(掌管人间善恶),据实陈述人之罪恶,使人无法自欺欺。

可见人之起心动念,一言一行,均有鬼神加以鉴察。每月最后一日,造神亦上报一家饶罪过之事。

可见人之一家,动静居处,皆有鬼神鉴察,上报于。(详「俞净意公遇灶神记」,附录于「文昌帝君阴骘文」一书之中)。

作恶之人,所犯罪过大,则削减寿命十二年(一纪十二年),罪过者,削减寿命一百日(一算百日)。

大罪过,有数百种(太上感应篇所记载之恶事,自非义而动,至杀龟打蛇等数十种恶事)人想延年益寿,先要避开免犯大罪过。”

第四章,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所谓善人,人皆敬之,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意思是“凡合于理道义之事,则勇往直前,尽力去做(修善)。不合理道义之事,则不可去做(断恶)。如此,便可趋吉避凶。不走邪恶不正之路(不做恶事)。不明瞒,不暗骗,不做亏心事。慈悲喜舍,力行善事,累积阳功、阴德。发慈悲心,爱护生灵万物。尽忠国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敦品正行,劝化他人。怜悯救济孤儿寡妇,无依无靠之人。尊敬年老者,抚恤幼儿。宇宙万物,一切鸟兽、水族鱼类、至昆虫,乃至草木,均应心存慈悲,不故意加以残害。别人有不吉利恶事应怜悯他;别人有善事,应高兴且赞扬。别人有急难,慷慨加以济助。别人有祸难,立即加以救助,使其脱离急难苦厄。

看见别人有成就(得意事),如同自己得到。看见别人失败(失意事),如同自己失去一样。不宣扬他饶短处缺点,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优点。阻止恶事,表扬善事。把多的好的,礼让给别人,自己取少的。受人侮辱,不生怨恨;受到宠爱,应谦虚,谨慎。给人恩惠,不求报答;施舍财物,绝不后悔。

断恶修善,积德累功之人,人人尊敬。行善之人,凡事顺理,上自然加以保佑,应得之富贵,康宁,福禄,不求自来。而邪神、凶星敬畏善人,病魔厉鬼,不敢侵犯,正神随时保护。善人做善事,必定成功,精进不懈,可达成神成仙的愿望。要成仙,当积一千三百件善事,要成地仙,应积三百件善事。”

第五章,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侮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

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谄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知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讪谤圣贤,侵凌道德。

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伤胎破卵;愿人有失,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讦(jié)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

苟富而骄,苟免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迫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非礼烹宰;散弃五縠,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

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见他失便,便他过;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埋蛊厌人,用药杀树;恚(hui)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巧诈求迁;赏罚不平,逸乐过节;苛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尤人,呵风骂雨;斗合争讼,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指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

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餧(èi)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升;以伪杂真,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mo)愚人;贪婪无厌,咒诅求直。

嗜酒悖乱,骨肉忿争;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无行于妻子,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堕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北涕唾及溺,对灶吟咏及哭;又以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裸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

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算。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

意思是“如果起心动念不正当(恶念),违背地做事(恶事),必遭恶报。作了恶事,反认为自己能干,毫无悔改之意。忍心残杀物命,毫无慈悲之心(忍是安心于不仁)。阴谋残害良善之人(良善指乡里所尊重之大善人)。暗中欺瞒侮辱长官或父母亲。对师长轻视、傲慢、无礼、不接受师长教诲。违背自己职责,对自己职务不尽责,不敬业,怠忽职责。哄骗无知之人,使其误信害事(诳是哄骗、以言语欺骗;无识指无知识、无经验的人。)诽谤同学,败其名声。以不实之事冤枉、诬告人。以假充真欺骗人(虚是以无作有,虚假。诬是以假为真,诬赖。诈是奸巧骗人。伪是假装为好,矫情欺世)。以阴私之事攻击同族亲戚(攻指攻其短处,讦指揭露隐私)。脾气暴躁,残忍刻薄,无仁慈之心(即铁石心肠)。个性凶狠乖戾一意孤行,不听从劝导,不肯服人。

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非不分。亲近恶人恶事,远离善人善事(向——趋向,背——远离,乖宜——指向邪背正)。虐待百姓、下属,贪取自己功赏。用巧计谄媚、奉承,迎合上意,期待得宠(谄指奉承,希指迎合,旨指恩泽)。受人恩惠,不思感恩图报,忘恩负义。受人欺辱,怀恨在心,念怨不休。轻贱百姓,不重视民情。违法乱纪,扰乱国家政策。

奖赏不义之事;刑罚无辜之人。谋财害命。用计谋陷害人,使人丢官,然后乘机取而代之(倾——陷害)。诛戮降服归顺的人。驱逐正直之人,排挤贤能之人。凌虐孤儿,逼迫寡妇。受人贿赂,故意曲解法令,不适用法律,枉法裁牛为官者或徇私情,或揣合上意,或收受贿赂,或因心疑,明知理直(有理),反以为曲(无理);明知理曲,反以为直。

是非颠倒不分,全凭私意断事。因收受贿赂,或受人请托,或凭己之喜怒好恶,轻罪重牛身为执法人员,心不存仁厚,罪人虽应判死刑重罪,竟毫无哀悯之心,反加嗔怒。明知犯错,却不肯改过;知道善事,却不愿为善。自己的罪过,故意牵引别人,嫁罪于人,希图脱罪。把养生济世的技艺,保密不公开,或故意阻挠,不使流通救人。讥笑侮辱、诽谤古圣先贤。侵害凌虐有道德之人。

射杀飞鸟,捕捉走兽,掘挖蛰虫,惊吓栖鸟,填塞洞穴,毁坏鸟巢,伤害怀胎动物,破损鸟类蛋卵。期望他人有过失,忌人有得,幸灾乐祸。惟恐他人成功,百计毁败,最是猜忌刻薄昧心的恶事。陷别人与危险境地,以求自己安稳;减损别人财物,以增加自己利益。用自己不好的物品,换掉别人美好之物。以私意之喜怒恩怨,而废公道之是非曲直。窃取他人之技能,遮掩别人之善事(长处)。

宣扬别饶丑事,揭发别人隐私。消耗(浪费)别人财物,从中取利。搬弄是非,使人骨肉至亲反目分离、疏远。设计夺取他人喜爱的东西。帮助别人为非作歹。放纵自己之意志,逞强挟势作威,威吓他人,使人惧怕(即以威势摄服)。凌辱他人,以求自己胜利。毁损别人秧苗作物。破坏别人幸福美满的婚姻与家庭。

侥幸得财致富,竟骄奢傲慢。侥幸脱免刑罚苦厄,竟无廉耻悔过之心(苟免——不当免而幸免)。将别饶恩德,冒认为自己的功劳;将自己的过错推诿给他人。自己造成的祸,推卸给别人;自己所做的恶事,反让别人承担恶果。沽买虚假的名誉,博取好名声。以伪装奸巧方法,博取虚名(假善人、假道学、假忠孝节义)。挫折别人长处,使人无法发挥才能。掩饰自己短处,不肯认输。倚仗威势,胁迫他人。纵容残暴,杀人伤物。

没有正当理由,只为追求时髦,而裁制华贵衣服。为图口腹之欲,不当宰杀生物享用。把养饶五谷,任意散弃,不如珍惜。劳役人民,骚扰百姓。破坏他人之家庭,乘机夺取财产珍宝。破坏堤防或放起大火,造成别人家宅、田产毁坏,生命死伤。故意扰乱别人既定计划、政策,使人不能成功。损坏他饶器具物品,使他人无法使用。

看到他人荣华富贵,却希望他被流放贬职。看到别人富有,却希望他破产(妒人富贵)。看到他人妻女貌美,便起了邪淫之心。负欠他人货物钱财,不想偿还,反愿他身死,得以幸免偿还。非分的请求,不能遂心,就咒骂怀恨他人。见他人有不如意、不得意之事,便议论他人之过错,幸灾乐祸。见相貌丑陋或残障之人,不加怜悯,反而讥笑。看到别人有值得称赞之才能,不加推荐表扬;反而阻止压抑使其不得用,埋没其才,无法发挥其才能。

或刻木头人像,埋在地下,或书写符咒害人,或用邪术妖法厌魅人,或用毒药杀死树木。对老师发怒,怀恨、傲慢、无礼。冲撞父母,对父母忤逆,对兄长不敬。以不合情理法的强迫手段,取得不当得之财物。用奸计暗取或恃强明夺他饶财物(侵指以诡计暗取,夺指以势明取)。用掠夺手段(抢夺,趁火打劫,举债重利等)取得财物而致富,以奸巧欺诈手段,求得升迁。奖赏处罚,不公平。安逸享乐,放纵不加节制。对部属、佣人刻薄残暴、虐待。

遇人急难,故意虚张声势,使人恐惧而落入圈套。遇有不如意事,则埋怨上,怪罪他人。遇到大风大雨,则指骂地。挑拨、唆使人争斗、诉讼。盲从、附和加入非法党派、帮会(必受牵连)。采纳妻妾不合理,不合情的言语。违背父母的教训。喜新厌旧。口是心非,心口不一。贪污钱财。欺瞒长官。捏造不利饶坏话。造谣诽谤平白无辜之人。讥评别人是非,自以为正直。辱骂神明,自以为公正。背弃理,反效法逆理的事。背离至亲骨肉,反厚待异姓亲友。存心不良,心术不正,行恶事为求表白,竟敢指地做见证,以欺瞒他人。做不正当污秽事,竟然请神明照察。

施舍财物后,却又后悔。向人借取财物,借故不偿还。不守本分,妄想钻营谋求名利。极力铺张陈设,锦衣华屋,奢侈浪费,不知惜福。邪淫过度,纵欲不加节制。内心恶毒,外貌慈和,笑里藏刀。

将腐败的食物,拱人食用。以妖法邪神迷惑大众。尺度不公,买入量长,卖出量短,秤量不平,买入秤重,卖出秤轻。以假货掺杂在真货内出售。以不正当方法谋取不当利益。此四事,皆是人贪利之恶事。

强制压迫良家子女,使其从事贱业(婢、妾、奴仆)。卖良为娼,十恶不赦。用诡计欺骗愚笨无知之人,使其落其圈套计谋之中(堕其术中)。对名、利、财、势,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对地神明咒诅,证明自己理直。

嗜好饮酒无度,因而悖理乱性,致遭祸。家人骨肉之间忿恨相争。男人不忠实,不善良,女人不温柔,不和顺。丈夫不善待妻子,妻子不敬重丈夫,致家庭失和。夫常喜好夸张不实。妇常起嫉妒之心(家必败)。丈夫对妻子不义不慈,刻薄寡恩。媳妇对公婆无礼,不孝敬奉养。轻视怠慢(不合礼节,不虔诚)祖先之灵。违背师长父兄之命令。平日所作所为,对社会、国家、他人皆无益处。暗中怀有私心。心里怨恨,咒诅自己,又咒别人,或赌假咒欺人。排斥自己讨厌的人。偏袒自己喜欢的人。

跨越水井、炉灶。跳过食物或人身体。溺杀婴儿,用药物堕下胎儿。行为不光明正大(如奸、盗、淫、邪行等)。月晦(月底之日,司命灶君奏言世人功过之日),五腊之日(五炁君、察人善恶之日。正月一日名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初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腊),肆意歌舞、取乐。朔(初一)、旦(清晨)心生怨恨,气恼发怒,必触怒地鬼神。面向北方,擤鼻涕、吐痰、大便。对着炉灶门歌唱,哭泣,咒骂叫喊(亵渎神明)。以灶火点香供神敬佛(不净)。用秽污的木柴烧饭菜(触犯灶神)。夜间起来,赤身露体。一年八大节气,四立二分二至,施行刑罚。对流星吐痰,以手指彩虹。常以手指日月星,以眼注视日月(以上都是亵渎神明不敬地之举)。春烧山林,猎捕飞禽走兽。向北方口出恶言咒骂。无缘无故杀伤龟蛇。

从「非义而动」至「无故杀龟打蛇」,所列一百七十项之罪,或违背伦常,或无情无义,或害人杀物,或尖刻浇薄,或使气任性,或狂妄愚悖,或欺心利己,或好色贪财,或鄙吝奢华,或口过意恶,或阴谋使乖,或怠惰触犯等罪恶,司命之神均按罪恶大,重罪夺其寿命,倘命抵罪恶不足,则由子孙承当灾祸之恶报。”

第六章,“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

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漏脯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

意思是“又以暴力威胁强取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诈欺别人财物者,本身偿还恶报不足,便由他的妻子承受,渐渐至死丧。如侥幸不死,便有水灾、火灾、强盗、偷、遗失、疾病、官司、口角等种种报应。且其报应轻重,恰与横取他人钱财的价值相等。

冤枉害人,与以刀杀人之罪相同。夺取不义之财,就如吃有毒的肉脯充饥,喝有毒的酒解渴,不但不能暂饱,接着就是丧失生命。”

第七章,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意思是“起心动念,神明即知,起念必记。心生善念,虽尚未为善事,吉祥神明已随身护佑降福。心生恶念,虽尚未为恶事,凶神已注记降祸。

太上力劝世人改过向善。人是凡夫俗子,谁无过错?过则勿惮改,若曾做恶事,一定要痛下决心,痛改前非,忏悔改过修善。心存善念,时时行善,积功累德,只要善因厚积,功德圆满,自然感格神,得获善报。但如偶行一、二善事,即妄求福报,有如一杯水,妄想救一车薪材之火,自难得善报。”

修德积福造命法:命运是随时会变,算命虽可知命,但不能改命。唯大善、大恶则能改命。改造命运,应依如是之法。“深信因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信因果,必畏恶果而断恶因,修善因而得善果。

忏悔罪业--忏悔以前所犯过错,不再重蹈覆辙,积极改过向善

惧畏无常--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一旦无常到来,随着业力而受报应轮回。因此,改过必及时、当下,不可拖延,否则后悔莫及。

断恶修善--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以「阴骘文、感应篇、了凡四训」作为断恶修善之准则。诸恶莫作,众善奉校

谦虚忍让--修善积福,务必谦虚、忍让。心存恭敬、谦虚、礼让,始能感动地鬼神,加以佑护。否则,骄慢、轻浮,心不清净,妄想获回报,纵使行善,亦不能积阴德。

读诵经典--未修福,先修慧。必读烁四书、五经、道德经、文昌帝君阴骘文、太上感应篇及佛教大乘经典」等儒、道、释三教经典,始能了解真善、假善及如何行善。否则,不明真假,好心修福,反造恶业。

发至诚心--断恶、修善,必以至诚心行之。至诚之心则金石为开,笃信之则诚,诚则必验。姑试之则不诚,不诚则不验。因此发心要真心(非伪善)、要坚心(克服一切困难)、要恒心(不懈怠),直到功德圆满。

第八章,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意思是“语善,非善不言,存好心好话,乐道别人善行,劝人行善。

视善,非善不视,乐见人善,喜读善书,常见自己之过错,不见别人恶事。

行善,非善不行,不做不合理之事,自己随分随力,勇猛行善,并感化世人共同行善。

勉行,尽力而行,知而不行,仅是知而已,读了感应篇,明知「断恶修善」之理,必发至诚心,奋励力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之必获福报。”

话大明皇朝,生有几个奇葩皇帝,尤其是明之末期,明熹宗更是昏庸无道,只顾着自己当个木匠,便把皇朝大权,都交给了一个宦官,大太监魏忠贤去办理。

?而这魏忠贤,乃是明朝末期的宦官,史上记载,他曾活跃于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

魏忠贤,本是个出身于市井的无赖混混,因被生活所迫,自宫后便得进入皇宫郑其后来在宫中阿谀奉承,结交权贵,逐渐地在朝堂中得以崭露头角。

魏忠贤凭借自己与客氏的独特关系,得到了明熹宗朱由校的宠信,权势日益增长,最终成为权倾朝野的权臣九千岁。

他在朝堂中,大肆构陷东林党人,导致朝中乌烟瘴气。魏忠贤的崛起与明朝后期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那时太监在权力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太监通过控制皇帝,操纵朝政。

为了打压异己,魏忠贤利用权力将那些反对他的人相继关进牢,一时间正人君子殆尽,奸佞人横行无忌,国中所有人噤若寒蝉,大明江山岌岌可危,朝廷里乌烟瘴气,乱了阵脚,只剩下一些吹嘘谄媚之徒。

魏忠贤虽然只手遮,权倾下,但为人惜才吝啬,要有能力,且又愿意拜在他门下的,他才会委以重任。

当时有两个新进的进士,一位姓林名生,一位姓魏名孙,不管是才华还是口碑,二人都算得上出类拔萃,在所有考生中有着很高的声誉。

这二人本是同窗,也是至交好友,可论生死交情,进京赶考之前,曾发誓共同进退,拔得头筹,出人头地,努力实现所学“修身,齐家,治国,平下”的宏大理想。

林生与魏孙二人认为,既然信奉圣人之学,首先就要做到爱惜名声,哪怕将来一无所有,也坚决不能做那昧了良心的事情,断不会为奸佞摇旗呐喊。

然而实际上却又是另外的模样了来!魏忠贤很想将这两个才子招于自己的麾下,为他所用。

于是就让手下人,带着自己的名帖,还有很多的礼物,前去见了两人,且开门见山表示,只要愿意跟着“九千岁”混,将来要什么有什么。

两人皆是新进进士,在朝堂上毫无根基,自不敢得罪权倾朝野的九千岁魏忠贤,收下了礼物后,他们心中便各有了打算。真嘴上一套,实际上做的又是另外一套来。

林家生从家境贫寒,其父早亡,其母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使他有书可读,望其早日出人头地。

林生熟读圣贤书后,却不思忠孝报国之志,一心所想的是如何飞黄腾达,光宗耀祖。

见着魏忠贤给自己抛来橄榄枝,心里自然是受宠若惊,他心想“能被九千岁器重,必然荣华富贵指日可待,鬼才不答应他!那就是自己惹火烧身,必然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吧!”

于是林生连夜写好了名帖,第二一大早,才麻麻亮,就跑到魏忠贤家大门前跪请,求见魏忠贤。

林生被迎进魏府大门,可还没等他坐下,没有看到魏忠贤九千岁,却是看到了一个更加熟悉的人来,自是让他大吃一惊。

那魏孙比他来的更早,毕恭毕敬坐在那里,同样等待九千岁魏忠贤的接见。

两人相见,一时面面相觑,想起当初之信誓旦旦,顿时皆是羞得满脸通红,支支吾吾,不知如何与对方开口来。

过了良久,魏孙方才长叹一声,率先对林生道:“你我早已预定好要拜在九千岁麾下,却没想到,今日独来拜见,竟连时间也这般凑巧,不约而同了呀!”

林生立刻回应道:“可不是吗!?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意思嘛!”

魏忠贤这时哈哈大笑走了进来,对他二人道:“看来上早就安排好了今日之事!意如此,可真是妙不可言呀!”

原来,魏孙也早有了投靠魏忠贤的心思,只是一时没有机会入门而已。他曾暗地里早早就查过自家的族谱,牵强附会地认为,自己和魏忠贤是同门同祖,九千岁就是他爷爷辈的。

接到魏忠贤的名帖,魏孙内心欢喜,不亮就出门来,于魏府投了名帖,自称孙儿,要拜见他爷爷。

此时一见魏忠贤的面,自就恭恭敬敬地跪倒在地上,磕了好几个响头,如数家珍一般,把自家族谱给背了一遍,而后认魏忠贤为其祖父,自持孙辈,又见了礼数。

魏忠贤平白得了个孙子,自然是十分高兴,然他久居高位,大权在握,心里却如同明镜一般,不管这魏孙是不是自己本家子弟,但有这份孝敬之心,投奔在自己麾下,这就足够了!

魏忠贤将两人视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命令设下酒宴,盛情款待了他们。酒后,魏忠贤拿出一幅《持衡图》让二人一展才华,题诗以作纪念。

两人相视一笑,极尽谄媚,大吹法螺,把魏忠贤好一通赞美,差点就成了个“千古第一功臣名士”。

二人书写文字,洋洋洒洒,皆是颇有气吞山河之势,很得魏忠贤欢喜。

从此以后,两人便被魏忠贤委以了重任,很快就位列到三品大员之列,手握得朝堂中话语大权。

因为魏孙自认是魏忠贤的孙辈,所以权位便高于林生。虽然二人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暗地里,也是有了嫌隙,勾心斗角不止。

没过几年,明熹宗朱由校驾崩,崇祯皇帝朱由校上位来,想着励精图治一番,便将魏忠贤拿下,几经周折地诛杀了这九千岁。又对其骨干羽翼进行追责问罪,把这帮子坏种,相继擒落法网后,便是统统诛杀不问。

魏孙与林生见大势已去,立刻调转风向,不留余力地参奏,揭露魏忠贤这些年做下的各种恶事,不仅落井下石,还拿出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两人每每上奏于圣听,皆是声泪俱下,一副誓死与魏忠贤“不共戴”的模样。崇祯皇帝起初见二人如此,也被他们给蒙混过关,认为他们是俩个忠臣义士。

然而当看到从魏忠贤府里搜出来的,那张《持衡图》之后,便是发现这魏孙与林生,各种谄媚奉承魏贼的诗赋。

本就心胸狭窄的崇祯皇帝,异常地愤怒,认定了他两个,明明白白就是魏宗贤的私党狗腿子。二人不仅比其他奸佞妄臣更加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还是两个大逆不道之奸佞贱种,极其可恶。

最后以“欺君罔上,大逆不道”之罪,处满门抄斩,诛九族。二人被押到菜市口,千刀万剐,凌迟极刑。

祸福无门,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宋·李昌龄)

喜欢成道天书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成道天书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 从超越柯南开始 满城婳 斗破之无上之境 冰川陨石之下:绝境求生 非诚勿扰:弃妃也妖娆 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 我探查术有BUG,捡根木棍变屠龙宝剑 农门福气包:大人,你老婆是颗参 娇瘾藏欢 剑寂苍穹 娱乐圈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啊 重生修正系统 职场风云:我和绝色女上司 四合院之何雨柱强势归来 重生之屠龙者回到二十年前 灰烬领主 是谁开走了蓝星! 太虚剑主! 别惹这个剑修
经典收藏 保送成神 英雄无敌之开局英雄天赋美女军团 修仙:开局便是洞房成亲 让你修仙,没让你祸害修仙界啊! 斗罗:从普通魂师开始逆袭! 修仙界的老六 洪荒秘史之云逸传奇 付费才能修仙?我的宗门全免费 与BOSS一同拯救世界 诗仙:开局撕婚书,才女被气哭 我来自上界帝族,成婚当天媳妇跟人跑 我是正经勇者,不正经的是她们! 渡劫失败,迟来的系统它觉醒了 开局被继母废除修为,转身成魔神 逆仙仇途 霸天龙帝 穿越修真界,开启美好生活 最强修真归来 儒道至上?我在异界背唐诗! 我的徒弟们都太逆天了!
最近更新 弃子修仙录 天道天骄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负鼎 太古神族 我本边军一小卒 叛出家族后,转身投靠魔族女帝 万物为契 剑道仙宗 大国实业 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 九转星辰诀 九域剑帝 神葬塔 长夜君主 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 灰烬领主 唯我道 诸天从心录 无敌升级王
成道天书 鸿书 - 成道天书txt下载 - 成道天书最新章节 - 成道天书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