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首页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异世大城主 我为华夏打江山 开局十万玄甲军,吾傲视群雄 战卒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史上最强太子!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开局流放南荒,激活签到爆兵系统 三国之现代魂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全文阅读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txt下载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560章 红薯来了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560章 红薯来了

元贞十五年四月,赵祺到爪哇岛,并住了半个月,他也算身体力行,花了好几时间跑遍宋军占领的地方,孟之经非常紧张,每带五百骑以上保护着赵祺。

这会爪哇岛还没有全部被宋军控制,到处都有信诃沙里王朝的人在反抗。

好在有惊无险,赵祺于五月初离开,走前还叮嘱当地官员善待百姓。

五月中旬,赵祺来到狮城,刚到狮城没多久,有人汇报,宝洲有船过来,有人求见汉王。

“宝洲来的?”赵祺先愣了下,很快想到是谁。

大宋把南北美洲,改成南北宝洲。

元贞九年五月,蒲寿庚和谭聪,彭云三人历经辛苦,从南美回到大宋,历史两年之久,之后赵与芮就打算殖民南美洲,并改名为宝洲,到处传言上面各种珍宝黄金,吸引民间资本加入。

元贞九年底,大宋设南宝洲总督府,由蒲寿庚为总督。

第一批宋军为一个将,三千人,全部带家属前往,并和诸将士好,六年轮换。

给蒲寿庚的条件是五到十年轮换,看他自己本意。

这会正好满六年,第一批轮换的宋军前几刚到狮城,这批宋军有一千人,从巴西附近宝洲港(后世纳塔尔港)出发,一路经金洲(非洲),到波斯,再从马六甲海峡到狮城,准备回大宋。

这批宋军当年去宝洲时,这边还不属于宋军,没想到几年后回来,这里已经大变样,且到处都是宋军和宋人商船。

“宝洲船队,谁为领队?”赵祺立刻问。

他当然知道,在父皇眼里,宝洲也是比较重要的,只是大宋这会事情太多,赵与芮管不到宝洲,任蒲寿庚在折腾。

“回汉王,是宝洲水师副统制谭聪。”

七八年时间,谭聪从情报司一个低级军官,已经升到了水师副统制,这得归功于他们当年带回橡胶树和万里殖民宝洲。

这谭聪的父亲是谭海,早年在皇城司做侍卫,就负责巡守赵祺住的地方,与赵祺相熟,后出任情报司,也算赵祺的熟人。

谭聪这次带着一个营加家属,共一千多人回国,正好在狮城休养下,听到这里是汉王赵祺管的,还故意多住了几,终于等赵祺回来。

“让谭聪进来。”赵祺听到这里也是赶紧叫人。

赵祺在京师时,谭海每年都往贾府送东西,礼性做的很足。

赵祺出镇汉王后,谭海每年至少派儿子来一次,他三个儿子,除了谭聪在外,另两个都和赵祺见过几次面。

谭海基本等于是赵祺的人,算是他的心腹之一。

不一会,谭聪从外面进来,仰面就拜。

“拜见汉王殿下。”

“谭聪,快起来,哈哈,好久不见,长黑了这么多?”赵祺时期也是见过谭聪的,他上前扶起谭聪,两人相视一笑,都感觉对方没什么变化。

谭聪进来时,还怕汉王都不记得他了,没想到汉王这么多年没见,还是这么谦逊客气。

赵祺热情的请他坐下,让人上茶。

两人先聊了几句家常,谭聪很快直入主题:“这是末将从宝洲带来两物,当地叫木薯和甘薯--”

谭聪从美洲带来了好东西,当地很常见的粮食作物。

其中的甘薯,就是我们所的红薯。

这玩意是当地印第安人种植的,已经有八千多年历史,因为甘甜,当地人叫甘薯,原本要到十五世纪被哥伦布传回欧洲,十六世纪由西牙人带到菲律兵,明朝后期才传到明朝,早期还只在云南,广东和福建三个地方种植,并没有形成大规模。

木薯外观和红薯相似,但营养方式和食用方式,生长环境等都有区别。

谭聪这两种粮食作物产量比较高,还容易种,当地人就靠这个为主食,可以推广,补允粮食,就算大宋现在不缺粮,给马骡等吃也不错。

赵祺听的大喜,因为他知道,父皇一直在寻找更多的粮食作用,主要就是怕将来灾引起粮食减产。

大宋从宝庆年间就开始准备在全国兴建粮仓,特别要求各省都要有隋朝时的那种超级粮仓,每省最少要有一个,并且储粮百万石以上,中不型粮仓更是要求十个以上。

人口越多的,要求越高,现在大宋最大的粮仓在四川某山城中,储粮近五百万石。

尽管这样,赵与芮还是不满意,依然到处在寻找其他粮食作物。

前些年的黑麦出现,赵与芮如获至宝,立刻在北方严寒地区推广。

接着是甜踩适合寒冷地区的作物出现,也是全力推广。

每次有新作物出来,上贡作物的都会得到巨大的嘉奖。

这次谭聪带来两种薯类,还有不少其他作物,然后准备交给赵祺,让赵祺上贡,等于是让赵祺积功。

“你有心了。”赵祺听的也是很高兴,不过他不喜欢做这种事:“本王会上书朝廷,这些作物,是你们找到的,应该是你们的功劳。”

谭聪不由一阵感动,同时暗暗摇头,汉王做事这么正直,很难在皇位争夺中占据上风的。

“你给本王介绍下,这都什么特色?”

谭聪立刻向他介绍。

木薯通常是淡黄色,甘薯为红色(橙红),前者口感差,吃起来比较麻烦,还要浸泡和磨碎,后者直接烤或蒸都可以,生吃也校

木着喜欢热,适合在热带地区种植,比如南洋这边就很好。

红薯适应大,既可以在热带,也可以在温带地区生长,大宋沿海各地区都适合,甚至北方也可以试种。

当然,这会他们也不知道红薯抗寒抗热能力都很强,南北方都能种。

赵祺听完介绍,心中大动,便决定在狮师和婆罗,原三佛齐,和信诃沙里王朝地区都推广植,看看产量和口感如何。

罢,他还想到波斯推广。

谭聪愣了下。

他来了几了,也知道大宋现在一些基本情况。

波斯这会是三皇子赵绎在哪,赵绎肯定也有任务目标的,每年粮食产量多少,要有多少粮税上交什么的,岂能让赵绎种这两种作物。

但他也不好明,就道:“波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粮食产量也不低,暂时应该用不到。”

“而且末将带来的种子极少,只能先在狮城等少量地方推广,待明后年,汉王可以向其他地方推广。”

赵祺听完也只好点头:“可以派人先送少量种子给我三弟。”

“末将领命。”谭聪只好答应了,心里那种郁闷啊,汉王你不能这么干的。

几位皇子各干各的,皇帝就想看看谁干的更好,你怎么还助功你弟弟?

元贞十五年,大宋得到红薯,在南洋这些山地较多的地方,它比水稻和麦更适合,很快就推广起来。

——

五月,赵与芮在临安召见孟珙和刘整。

两员大将常年在外领兵,难得回京师,这次被皇帝召回,一是述职,二来皇帝也表达了思念之情,许久不见两位大将,甚是想念。

现在大宋没什么大的战事,都是局部在打,所以这两位大将也没什么重要的事,同时回到临安。

两人一个从婆罗省过来,一个从中亚省过来,刘整在婆罗等孟珙到后,两人再一起坐船从海上到临安。

要按以前宋朝的规矩,或历代皇朝的习惯,在外官员得到皇帝召唤,一进京就得赶紧去拜见皇帝。

不过赵与芮不讲究这些,特别对海外回来的文武官员,都让他们回来后先休息下,睡个好觉,过一两等皇帝召唤再进宫。

两人于五月十敖京,在临安城各自家中呆了两,五月二十日赵与芮才召见他们。

二十日上午,两人先一起上朝,朝会过后,才被内侍引到垂拱殿,面见皇帝。

两人都是统兵大将,以前几乎没怎么上过朝,今上朝才发现,大宋上朝已经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皇帝赵与芮在朝会上基本没什么话,全部内阁在处理,朝会之后,下午内阁会和皇帝才对相关政务进行特别的处理。

两冉这时才明白,官家已经放权多年,这些年里,内阁负责处理大宋很多事务,文武官员五品以下和各级主官,都是内阁和兵部,吏部决定,像武官中的一部份,都是地方都司决定,再上报兵部报备。

文官中各县主官,知县,和五品以上才由内阁妥商,交皇帝定夺。

这样的话,文官很多副职,和其他官职,都不是皇帝管的,皇帝省事很多。

武官中,五百人规模的营指挥,副指挥等,由兵部和地方都司商量决定。

以下的各省都司上报兵部,等批复决定。

各将以上的军将,都要报皇帝定夺。

而且根据大宋规矩,每个副将,准备将,正将以上晋升的武将,都得到皇城面圣,与皇帝面谈交流。

至于地方用钱也是如此,只有到一定的数额皇帝才管。

赵与芮紧抓人事,财政几个重要的决策权,放权给下面内阁,自己轻松不少,很多时候还不上朝。

特别这两年,他有意试试,没有皇帝能不能运转,所以他经常不上朝,朝廷运转的也很好,接着在朝后,内阁向他汇报,他再决定某些重大的人事,或财政事务。

想想万历几十年不上朝,大明也运转的挺好,赵与芮都感觉自己现在还算比较勤快。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孟珙和刘整进来后很恭敬,纷纷下跪。

“快起来,快起来,这里没有外人,不用多礼,哈哈哈。孟总督,你也老了么。”赵与芮上前,亲自扶起两位大将。

两人都有点动容。

孟珙这会年纪也不了,当年认识赵与芮时才二十多岁,如今也五十出头。

大概常年在外,头发也花白了不少,这些年为大宋确实尽心尽力。

刘整稍微年轻点,目前三十五岁,但常年在波斯和南洋一带,现在皮肤黑而粗糙,看起来比较显老。

等两人落座后,赵与芮和两人先聊了会家常,特别聊到他们的子女。

两人都有子女,儿子们也得到重用。

孟珙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嫁给李皇的儿子,另一个嫁给全勇的儿子,都算是嫁给了赵与芮的心腹。

赵与芮一边和他们聊,一边打量两位大将。

孟珙的气色很不错,话中气十足,虽然长途奔波过来,但在家中休养了两,状态挺好,赵与芮还关心的问了问他身体,孟珙一直不错,也没生过什么病。

“总归心点好,回头让宫御医帮伱把把脉,将军可是我大宋支柱,必须要照顾好身体。”

“陛下。”孟珙再次动容,眼睛都有点湿,不知什么好。

换个时空的孟珙,这会已经被赵与莒气的半死,去年就郁郁而终了。

现在看孟珙的状态,再活个十年二十年都没什么问题。

两饶兵马都是靠近波斯一线,也是防备着蒙古贵由的主力。

赵与芮问了问贵由和拔都的战事,又听听他们的意见。

孟珙道:“贵由和拔都前面打了一年多,以贵由胜后暂停,臣好像听到有人劝了贵由,贵由后面没有趁胜追击--”

原来贵由把拔都赶出萨莱城后,他本来想趁胜追击,追杀拔都,但耶律铸认为,宋人支持他们火药兵器,让他们打拔都,有拱火之意,应养汗自重,不要急着和拔都分出胜负,多向宋人要货物,同时稳定后方,有了根基再。

贵由前期都没有好好的基地,占了萨莱城后才有象模象样的大城,现在他刚刚得到,又打了一年,没必要立刻和拔都分出胜负,到时万一宋军突然翻脸怎么办?

毕竟赵与芮的不良纪录太多了。

而且他们可以想办法逼降拔都和蒙哥,不一定要战场上决生死,从而保存蒙军的实力。

贵由那边听从了耶律铸的建议,一边派出使者劝降蒙哥和拔都,一面加强对自己地盘的控制和休养,同时防备着宋军。

赵与芮听完后,想了想道:“若是拔都死了,或没有上次大会上的屠杀,蒙哥多半可能会妥协。”

喜欢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都市无敌医圣 大反派也有春天2 穿成豪门弃女,她靠玄学封神 绝美恶雌超会撩,星际大佬真香了 宋煦 劫界强者 顺手牵了个将军大人 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 逆天邪神终局之战 我的盗墓回忆录 探宝修真在都市 绝世天资被欺辱,我叛出宗你哭啥 求求你了老祖,飞升吧 异能觉醒后,我成了末日霸主 不灭剑君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封神之逆天火龙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站上末日之巅
经典收藏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浪漫三国行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火红大明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大宋圣天子 大晋风骨 战卒 寒门枭龙 大秦:逆子你要父皇怎样才肯继位 吾乃帝师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大金国驸马爷 白话三国志
最近更新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道藏辑要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曹操那些事 大周第一纨绔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我的餐馆通古代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明末钢铁大亨 杀敌就变强,我靠杀戮成就绝世杀神 封疆悍卒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大楚武信君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明镜要高悬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txt下载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最新章节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