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的黎明,色灰蒙如洗。祭台上凝着一层薄霜,在初升的晨曦中泛着银光。苏明远独自立于高台,青衫外罩着件厚氅,呼出的气息在寒冷中凝成白雾。
他俯瞰着台下准备就绪的“往生阵”——不是古籍中记载的那种以符咒和法器布下的法术阵,而是由一百零八件来自世界各地的护符精心排列而成的文明图谱。每一件护符都代表着一个文化传统,一种手艺传常
“先生,视频连线已经测试完毕。”陆文远踏着霜花走来,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全球三十六个国家的匠人都在线上等候。”
苏明远点头,目光仍流连在那一百零八件护符上。有非洲的木雕面具,有北欧的金属符文,有中东的琉璃眼,当然还有明远书院的云雷纹护符。它们静默地陈列在特制的展台上,等待着被“点亮”。
“文远,你往生司为何执着于毁灭?”苏明远忽然问道,目光悠远。
陆文远思索片刻:“因为他们恐惧吧。恐惧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
苏明远微微摇头:“不尽然。我在庆朝时研读过往生司的经文,他们信奉‘万物有终’,认为唯有终结才能带来纯粹的新生。但他们忘了,文明的本质就是生生不息,如四季轮回,如日月更替。”
晨光渐明,祭台下的广场上人群开始聚集。媒体架起长枪短炮,游客举着手机,还有许多文化学者和手工艺人特地前来。在人群中,苏明远注意到了一个戴着黑色口罩的身影——往生司的首领赵珩,他果然来了。
“不必阻拦他。”苏明远轻声对陆文远道,“今日之阵,本就是为他而设。”
上午九时整,祭台的铜钟被撞响,深沉悠远的钟声在寒风中荡开。苏明远走到台前,面对无数期待的目光。
“诸位可知,‘往生’二字的本意?”苏明远开口,声音清朗如钟,“在古语中,‘往’是去而复返,‘生’是生生不息。往生不是终结,而是重生。今日我所布之往生阵,非为超度,而为唤醒。”
他挥手示意,大屏幕上顿时分割出三十六个窗口,每个窗口都连系着世界另一赌一位匠人。
“请看,这是意大利威尼斯的玻璃吹制大师法比奥先生。”苏明远介绍道,屏幕上一位白发老人正从熔炉中取出通红的玻璃料,吹塑成形,“玻璃工艺千年传承,至今依然璀璨。”
接着画面切换至加纳,一位鼓乐匠人正在手工制作传统鼓具:“非洲鼓乐,心跳般的节奏,连接着远古与当下。”
然后是韩国首尔的汉纸匠人,日本京都的漆器师傅,印度瓦拉纳西的丝绸织工...一个个窗口亮起,一种种技艺展示。
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中国一位年逾古稀的活字印刷传人。老人双手布满老茧,正仔细排列着木活字:“活字印刷,老祖宗的智慧。如今虽然用的人少了,但不能让它绝了啊。”
苏人远庄重地向屏幕中的老人行礼:“不会绝。只要还有人记得,还有人传承,就不会绝。”
仪式进入高潮。苏明远请每位匠茹亮代表自己文化的“火种”。顿时,屏幕上绽放出各式光芒:玻璃在火中熔铸的光芒,金属被打磨的火花,织机穿梭时的流光...
这些光芒通过技术处理,在祭台上空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光轮,光轮中央渐渐浮现出云雷纹的图案——一种跨越文化的共鸣。
“文明如川流,百川归海,而又蒸腾为云,降而为雨,复归川流。”苏明远的声音回荡在广场上,“这就是往生阵的真讵—文明在代际流转中重生,永不断绝。”
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一阵骚动。赵珩冲破安保,跃上祭台,手中举着一根铁棍,直冲向陈列护符的展台。
“谎言!都是谎言!”他嘶吼着,口罩滑落,露出扭曲的面容,“文明早已死亡!你们只是在玩弄尸骸!”
安保人员欲上前阻拦,被苏明远抬手制止。
赵珩高举铁棍,却突然僵在原地。他的目光被展台一角吸引——那里陈列着几件来自战乱地区的护符,其中一件来自叙利亚的阿勒颇,已经破损不堪。
一个穿着破旧棉衣的女孩不知何时也跟上了祭台,怯生生地拉着赵珩的衣角:“叔叔,能帮我修好吗?这是妈妈留给我的,她能保佑平安。”
女孩手中捧着一件残破的云雷纹护符,木质已经开裂,纹路磨损得几乎看不清。
赵珩手中的铁棍缓缓垂下。他蹲下身,接过那件护符,手指不经意触到护符背面刻着的一行字:“2023年叙利亚?阿勒颇”。
那一刻,赵珩如遭雷击。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在博物馆工作的日子,想起那些在战火中抢救古籍的日夜。他曾冒着炮火冲入叙利亚一所被炸毁的图书馆,浑身尘土、双手染血地抱出一摞中世纪诗卷。那时他相信,文明值得用生命去守护。
是从何时开始变的?是从发现那些古籍被权贵买卖牟利开始?是从看到传统被商业化包装开始?愤怒和失望让他走向极端,认为唯有彻底毁灭才能保持纯粹。
“叔叔,你能修好它吗?”女孩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赵珩低头看着手中的护符,裂纹如伤痕贯穿木符。他忽然明白,这破损的护符正如文明本身,历经磨难,残破不堪,却依然被人珍视、传常
苏明远缓步走来,递上一套修复工具:“与其毁掉它,不如亲手让它重生。”
赵珩颤抖着接过工具,在女孩期待的目光中,开始仔细修复那件护符。他清除了裂缝中的污垢,心地上胶,一点点填补缺失的部分。当最后一道云雷纹被重新刻出时,他的眼眶已经湿润。
“我...我忘了。”赵珩喃喃自语,声音哽咽,“我忘了最初是为了什么...”
就在这时,祭台的铜钟忽然自鸣起来,深沉浑厚的钟声震撼人心。不是奇迹,而是屏幕上三十六国的匠人同时敲响了手中的工具——意大利玻璃匠人敲击熔炉工具,非洲鼓匠击鼓,活字印刷传人敲响排版盘...
各种声音交汇在一起,形成奇妙的和谐共鸣。那是文明共振的声音,跨越时空,跨越国界,跨越文化。
赵珩彻底崩溃,跪倒在地,泪水滴落在刚刚修复的护符上。女孩开心地接过护符,紧紧抱在胸前:“谢谢叔叔!妈妈的没错,护符真的有神奇的力量!”
苏明远扶起赵珩,温声道:“文明的守护,从来不分古今中外,都是对美好事物的本能珍惜。你未曾忘记,只是暂时迷失。”
赵珩抬头,泪眼模糊:“可我...我做了那么多错事...”
“《左传》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苏明远指向那些重焕生机的护符,“文明之所以不死,正因为人类总能找回初心。”
仪式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夕阳西下,祭台上只剩下苏明远和赵珩。
“你今后有何打算?”苏明远问道。
赵珩望着边晚霞,神色平静了许多:“我想回叙利亚,帮助重建那些被毁的图书馆。或许...或许还能找到当年我没能救出来的那些书。”
苏明远颔首:“善。若有需要,明远书院定当相助。”
临别时,赵珩忽然转身问道:“苏先生,您真的是从庆朝来的吗?”
苏明远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上面刻着庆朝宫廷特有的纹样:“时空如长河,你我皆在其中沉浮。来自何处不重要,去往何处才重要。”
赵珩郑重行礼,转身离去。背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却不再显得阴郁。
陆文远走近苏明远身边:“先生,您觉得他真能悔改吗?”
苏明远目送那个远去的背影,轻声道:“文明如镜,照见人心。他在护符中看见了自己的初心,这就够了。”
夜幕降临,祭台上的护符被一盏盏灯照亮,如同星河落凡间。苏明远独坐台中央,抚琴一曲。琴声清越,穿越时空,仿佛在与千年前的自己对话。
那时他是庆朝状元,胸怀下;如今他是现代书院山长,守护文明。形势虽变,初心未改。
寒夜中,新修复的叙利亚护符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那道修复的裂痕不再显得丑陋,反而像是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路径。
文明不死,只因人心向美。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我来现代当明星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