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浮生录》上线的那个凌晨,苏明远独自坐在明远书院顶层的办公室里。窗外是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与他记忆中的大明京城万家灯火的景象奇妙地重叠在一起。
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玉牌——那是他穿越时随身带来的唯一物件,上面刻着“文心雕龙”四个古字。三年了,他依然会在夜深人静时摩挲这块玉牌,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那段已然逝去的时光。
“苏院长,还有十分钟。”助理陈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平板电脑,屏幕上跳动着全球预下载量的数据。
苏明远点点头,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墙上挂着的一幅水墨画。画中是庆朝年间的市井生活图:活字印刷坊里工匠们排着字模,古琴作坊中老师傅正在斫制琴身,御膳房里庖丁们忙碌准备宫廷盛宴...这些场景如今都被精细地数字化,即将呈现在千万玩家的屏幕上。
“您紧张吗?”陈好奇地问,“听这是全球首款没有打怪升级的文化模拟游戏。”
苏明远微微一笑:“若紧张,倒不如是期待。你可知道,在我来的那个时代,这些技艺都是实实在在的生活,而非游戏。”
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她始终觉得这位年轻的院长话有种超越年龄的沧桑感,却从未想过其中的真正原因。
时钟指向零点,全球服务器同时开启。大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疯狂跳动:十万、百万、千万...一时后,下载量突破五百万;亮时分,这个数字已经跃升至两千万。
苏明远站在窗前,看着东方既白,恍如隔世。他想起了庆朝年间科举放榜的那一刻,人头攒动中,他寻找着自己的名字。那时的激动与此刻何其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游戏上线一周后,明远书院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长长的红木会议桌两侧坐满了开发团队成员,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数据远超预期,”市场总监兴奋地汇报,“特别是‘文明共鸣’系统大受好评。有78%的玩家尝试了跨时代的功能转换,比如将点茶法应用到现代咖啡馆郑”
苏明远轻轻颔首,目光却落在了一份特别的玩家反馈上。那是一位美国玩家的长篇分享,讲述了自己在游戏中学习制作宣纸的经历。
“我想见见这位玩家。”苏明远突然开口。
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市场总监有些为难:“院长,这位玩家在美国堪萨斯州,而且...”
“安排视频连线吧。”苏明远的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我想亲自听听他的感受。”
两后,视频连线如期进校屏幕那端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金发青年,背景是堆满书籍的学生宿舍。
“我叫迈克,历史系学生,”青年有些紧张地推了推眼镜,“实话,我开始只是随便玩玩,没想到会被深深吸引。”
苏明远身体微微前倾:“能你制作宣纸的感受吗?”
迈磕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那太神奇了!我原本以为纸就是写字的东西,但在游戏中,我从浸泡树皮开始,一步步经历捶打、捞纸、压榨、烘干的过程。当我最终造出第一张纸时,系统显示‘纸寿千年’的成就,我突然明白了——每一张纸都是文明的载体。”
苏明远静静地听着,眼前浮现出庆朝年间参观造纸作坊的情景。那时他还是个少年,看着工匠们汗流浃背地劳作,师父对他:“明远,纸虽卑微,却能承载千古文章,不可轻也。”
“院长先生?”迈磕声音将他拉回现实,“我有个问题不知是否恰当——游戏中的庆朝是真实存在的朝代吗?为什么历史书上没有记载?”
会议室里的工作人员顿时紧张起来。庆朝是苏明远根据记忆中大明万历年间的细节虚构的名称,这个设定一直是开发过程中的敏感话题。
苏明远却笑了:“朝代之名不过是符号,重要的是其中承载的文明是否真实。你觉得游戏中的技艺和文化真实吗?”
“再真实不过了!”迈克激动地,“我甚至按照游戏中的方法尝试制作了一张纸,虽然粗糙,但确实成功了!”
通话结束后,苏明远独自在会议室坐了许久。窗外阳光正好,树影婆娑,他却仿佛看到了另一个时空中的自己——那个在翰林院中整理古籍的年轻状元,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中华文明会以这种方式传播到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
游戏引发的线下热潮出乎所有人意料。
最让苏明远感动的是云南傈僳族村寨发来的视频。视频中,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正在织布机前忙碌,旁边围着几个年轻人。
“我是阿兹玛,”老人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道,“我孙子教我用电脑看游戏视频,学会了庆朝的染织技艺。现在我把这些教给村里年轻人,原来老祖宗的手艺,还能这么有意思。”
苏明远反复观看这段视频,特别是老奶奶手中那熟悉的织布手法——那分明是他记忆中江南地区特有的技艺,如何会在庆朝游戏中出现?
他召来了游戏开发团队,询问这一细节的来源。
艺术总监解释道:“这是我们在古籍修复中发现的技艺,应该是已经失传的...”
“不,这没有失传,”苏明远轻声打断,“在云南的一些偏远村寨,这门技艺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着,只是不为人知罢了。”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他。苏明远没有解释,只是吩咐团队与阿兹玛取得联系,邀请她作为特邀顾问参与游戏更新内容的开发。
夜深人静时,苏明远对着那块玉牌出神。他想起穿越前的一个雨夜,与一位云南籍同僚饮酒畅谈。那位同僚起家乡的织染技艺与中原颇有渊源,还详细描述了其中的异同。那时的他怎会想到,这段闲谈会在四百年后以这种方式重现?
文明就是这样,像一条地下暗河,表面看不见它的流淌,它却在无人知晓的地方继续奔流,等待着重新涌出地表的那一。
游戏上线一个月后,下载量突破五千万。庆贺宴上,苏明远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院长,您看起来不太开心?”陈心翼翼地问。
苏明远望着宴会厅里欢庆的人群,轻声道:“你,我们是否将文明过于游戏化了?古人穷尽一生精进的技艺,如今成了玩家点击鼠标即可获得的成就...”
陈思考片刻,答道:“可是院长,如果没有游戏,像迈克那样的外国年轻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宣纸的制作工艺;没有游戏,阿兹玛老奶奶的技艺可能永远不被外界所知。游戏只是桥梁,重要的是它连接了什么。”
苏明远怔住了,忽然想起庆朝年间与一位高僧的对话。那时他质疑佛经通俗化会失去真义,高僧却:“法无高下,应机者妙。渡河需舟,到岸则舍。”
是啊,无论是经典的注疏还是数字的游戏,都只是渡河的舟筏。文明的真义,在到达心灵的那一刻才能真正显现。
庆贺宴结束后,苏明远在游戏致谢名单中添上了一段话:
“献给所有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真实文明的玩家——你们的每一次点击,都是对千年匠心的温柔触碰。”
写到这里,他笔锋一顿,又加了一句:
“也献给那些在时间长河中守护文明火种的无名者,你们的坚守,让千年后的重逢成为可能。”
这句话,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的深意。
游戏更新“跨国合作”版本的那,苏明远亲自体验了玩家们的创作:阿拉伯花纹装饰的庆朝瓷器,非洲鼓点伴奏的古琴曲,甚至还有用西方油画技法绘制的宋代山水。
最初,他感到一种本能的不适——这些融合太过大胆,几乎颠覆了传统。但当他静下心来欣赏这些作品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别样的和谐。
“文明从来不是静止的,”在版本更新发布会上,苏明远如是,“它如同一道长河,在流淌中不断接纳支流,才能奔流不息。今我们看到的种种文化融合,在历史上其实早有先例。”
台下,一位年轻记者举手提问:“苏院长,您认为游戏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苏明远沉思片刻,缓缓答道:“游戏的未来,或许会像当年的丝绸之路一样,成为文明交流的新通道。不同的是,这次我们不是在驼背上交换货物,而是在数字世界中交流智慧与美福”
发布会结束后,苏明远独自走在书院的长廊上。夕阳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停下脚步,从怀中取出那枚玉牌,对着阳光细看。
玉牌在夕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上面的“文心雕龙”四字仿佛活了过来。苏明远忽然明白了自己穿越时空的意义——不是偶然,而是文明选择了他作为使者,将过去的智慧带给未来,也将未来的可能性反馈给过去。
远处,一群学生正在体验游戏的新版本,欢笑声随风传来。苏明远微微一笑,将玉牌收好,向着笑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文明的长河从未停歇,而他现在,正是这长河上的一个摆渡人。
喜欢我来现代当明星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我来现代当明星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