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孙得对,标儿,有些人就是软骨头,你不能光往长远里看,因为他们看不长远。”
朱元璋对待那些奸商,他都懒得废一句话。
不服?憋着!
憋不住?杀了!
他可是历经元末动荡活下来的人,亲眼见识过江南地区的奸商干过什么缺德的事。
确实也有心地善良的商绅,求助百姓,度过难关,可那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而且还容易死得早。
要不是留着这些商绅,还能为大明创造利益,这下士农工商缺了谁也不行,他才懒得让标儿与这些人玩花招呢。
“他们的目光不长远,父皇得没错。”
朱标看待问题的眼光,不像那些商绅一样,只看眼前,只看丝绸行当赚取多少利益,还顾及着当地的佃户、桑农与织工的处境,想着不让百姓在这次动荡里受到任何影响,因此有些束手束脚。
商绅就算抵触皇家织造入场分利,丝绸行也只会乱得了一时。
没有其他赚钱的门道时,他要维持这方面的稳定,如今父皇有了其他赚快钱的法子,他先不必顾及这一点,接着就是当地的百姓。
兵贵神速!
只要动手的速度足够快,依旧套用借力打力的法子,维持地方丝绸行当的稳定,给百姓造成的阵痛影响,来年就能缓过来。
“父皇,儿臣想亲自前往松江府一趟!”
“校”
朱元璋满口答应下来。
“记得回来吃年夜饭就校”
这是限期两个月,让朱标把松江府的事落实好,让江浙丝绸商知道,不是什么墙头都能骑着玩的。
骑不对摔下去摔死了,倒是不用和皇家织造合作了,只会劳烦朝廷派兵来给他们收尸。
祖孙三人话间,已经来到了蔬菜大棚前。
这还是朱雄英第一次看到大明版的蔬菜大棚。
由于没有塑料薄膜,所以只能采取建盖屋子的方法,直接用木料搭了屋子,并用钢料予以固定,把向阳的地方,全部开了口子安装上透明的琉璃片,颇具古色古香的韵味的同时,也没有减少蔬菜大棚本身的功能。
只是由于结构不同,它不能做到现代蔬菜大棚那样,一个棚就能扣几亩地,而是两三分地一个棚。
这会阳光正好,可以透过琉璃窗,看到最近的一个棚里,架子上生长着绿油油的黄瓜,还有一簇簇的顶花带刺的黄瓜,开得正旺。
【这黄瓜长得可真好,比宫中冷库里储存的黄瓜新鲜了不止一倍!】
黄瓜是从汉朝就传入中国的,由于它既能做热菜吃,还能当凉菜吃,甚至能当水果零食啃几口,是百姓们喜爱的蔬菜之一。
自然生长的黄瓜,一般七八月份就拉秧了。
这个时候市面上的黄瓜,都是深秋最晚那一波,采摘完放进冷库的,由于这个年代的冷库技术也不怎么强硬,到了冬月里的黄瓜,基本上都蔫巴了。
【这一根黄瓜能卖得上一两银子吧?】
朱元璋听到这话,大吃一惊。
他以为自己够财迷的了,想着一斤黄瓜卖一两银子。
结果乖孙定的价格还要高,一斤要卖三五两银子!
“爷爷,你嫌少?”
朱雄英看到老朱脸色不太对,若有所思。
【一两银子一根黄瓜,和那些动不动就一两黄金一杯茶的香茗来,确实很便宜,可谁叫它没办法保值呢,所以这个定价不便宜了,一斤黄瓜就能做盘菜了,许多富人家,过年过节也能吃得起。】
大棚蔬菜在起步的时候,必然是轻奢品。
但它到底是吃食。
太贵了,卖得少了,利润空间了,吸引不了更多的商人来盖大棚。
那不就成了因失大了吗?
没等朱雄英把里面的弯弯绕绕,还有自家不是靠卖菜,而是靠卖琉璃和煤炭的重点解释清楚。
朱元璋神情复杂的道:“咱是想着一斤黄瓜一两银子,没想到乖孙你定的价格,比咱的还高,咱还想着摘一根来尝尝。”
一两银子,哪怕在青黄不接的冬季,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也能买上三十斤碎米,够一家五口吃一个月的了。
这么一换算下来,朱元璋咽了咽口水,还是决定效仿乖孙不吃玉米的决定,忍忍吧。
【爷爷,我要吃黄瓜。】
“……”
朱元璋自己舍不得吃,但不会委屈了乖孙。
毕竟黄瓜又不是玉米需要留种,于是亲自摘了一根,掰成三截,最长最鲜最甜的头部给了乖孙,他则吃着一截黄瓜尾巴,对着赶过来的李俨,明了来意。
李俨听完,面露难色。
“陛下,皇庄上的都是普通的农夫,让他们去卖这些金贵的反季节蔬菜,只怕要露馅。”
不是李俨不想承担责任。
皇庄里种的可是直供皇宫里的,连陛下都舍不得吃,要把它们换钱,他又何必顾惜清白的名声呢?
“要不微臣亲自去办这件事?”
“那不校”
朱元璋摇着手里的黄瓜把,不假思索的反驳。
“事后咱还要打你板子,咱听玉米抽穗要结籽了,你正在盯着施肥,这么关键的时候,可不能因为卖材事,耽误了玉米育种的大事。”
着,朱元璋开始思考,要让谁做这件事合适。
要不直接宫里出面去供应?
可这样一来,上赶着不是买卖,京城里的奸商,可不比江浙的少。
就在朱元璋犯难之时,跟在他身后的云奇,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要不还是让奴婢来卖这个菜吧。”
“你?”
“奴婢是陛下跟前的红人,也经常来往于皇庄之间,只有像奴婢这样的人,才能私下里把菜带出皇庄,到时候被发现,奴婢就是想为陛下解忧,找个赚钱的法子,顺势就把陛下想办的事出来了。”
朱雄英满眼佩服地看着云奇。
他早就知道,这个历史上敢在皇宫角门,以死拦着老朱不让老朱赴死的公公,是个忠心护主的。
可他没想到的是,云奇已不再是那个宫里不起眼的太监,成为了御前红人,依旧能够保持着初心不变。
就连一向只把云奇当下人,根本没把心腹的朱元璋,这会儿看着忠心耿耿的云奇,都有些理解,为何会有后代不肖子孙,能把他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牌子扔进茅坑里了。
“云奇,身为咱身边的人犯了错,可就不是打几板子的事情了,咱得想想,再罚你什么好呢?”
虽然朱元璋脸色很严肃,但云奇丝毫不慌张。
喜欢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明皇孙:老朱偷听我心声哭懵了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