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征伐天下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七杀问道之情火印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我为华夏打江山 战卒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章 黄河远上白云间(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唐儿,从来就是这样心胸开阔啊。

老屠子感怀道:“同去是同去。可是丑话在头里,事情多给儿郎去做。李承嗣之事,我不愿看到。”

自投军以来,郑守义经历了太多生死。

好在十个老兄弟,除了刘四这厮好似风筝断了线,还都在,都在。

老屠子收摄心神,道:“我观李三郎用兵,以军司马等多人攒划,统筹兵事,颇为得宜。此次西征,我亦当效法之。”

郭屠子道:“此言大善。”建议道,“抽调各军人马,毕竟配合不够纯熟,我看,左龙虎军之外则以常捷军为主,振武军留镇,王哥儿也好调派。

即以常捷军为主力,不如以王郎为行军司马,我等从旁攒划,以便军令通达。

另可选教练军百人,署理文书、机要、传令,承担守卫之责。”

见老郭推荐自己做行军司马,大寨主有些羞涩,作假道:“岂可岂可。”眼神十分飘忽。

老铁匠撇撇嘴道:“装假,要你做你便做,出了纰漏有你好看。”休看老张多年不动刀兵,但是镇中第二人位置坐得稳当,又是老马纺旧主。看他发话,老马匪便顺坡下驴接了差事。

老屠子道:“毕竟河上仍在交战,根本不可有失。灵武边辟,转输不易,三郎,我军只去一万五千,振武军还要留人。

我盘算着,让魏哥儿移镇灵武,左领军卫肯定也要过去。

加上灵州横塞军,行营就有近三万兵。

德军当还有三五千可用之兵。

只有一桩,这辎重如何办理?

从前行军都有辅军,李老三将辅军撤了。这厮在幽州自然有人用,咱可咋整呢?临时征发,成么?镇里府兵办了几年,到底能用不能用?”

当初李老三上台时,给自己的队伍正名,把派驻各处的辅军都抽走了。这次议定禁军十六军,里头有好几个都是辅军系出身,占了四分之一强,其中打头的就是威武军改编的右羽林军。

为了弥补各地的空缺,按照李老三规划,就要重新建立一套府兵系统,承担原先辅军的职责。

从道理上,如今是人少地多,上上下下对这个计口授田也都看得紧,各镇都有大批的授田户,从中抽取丁壮办府兵是可以的。

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办。

哪怕留下一批骨干,这事儿也不是一日可成。

关键不是没人,而在于效果。

因为这新设的府军他不是常备,而是有事征发,无事回家,这搞起来哪有原来常备兵方便。

再,振武军也就要给别人了,老屠子这两年跟着李老三在外公干,反正吃喝拉撒都有李老三操心,他郑某人没有迫切需求,对于镇中的府兵就没心情花功夫认真办。

至少郑大总管自己是没操心。

李老三在幽州是常年保持了一万二千饶府军编制,用以承担后勤工作。比如这次南征,一直就是这帮货在转输,人不够就继续征发,反正给钱又不是白嫖。李老三就是干这个起家的,南面行营当然就没有这方面的困难。

可是突然要让老屠子征发府兵办后勤,支持西征,就很心虚。

老铁匠与老屠子联系密切,对许多事情都有了解,对镇中府兵的现状更是心中有数。这两年,振武军内用兵不多,也就是老屠子带着人在南面行营,按他估计,在镇内征发人手支持一下内线机动还行,这种几千里的远征……

总之一句话,他老张心里也没底。

确实是没有做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左右瞅瞅,老铁匠问郭屠子道:“老郭,你搞教练军,一看你琢磨这琢磨那。我记得有次你跟我提过这事儿,详情记不得了,要么你?”

郭屠子闻言也不矫情,略作思考,便:“嗯,征发府兵只承担部分转输之责,又于军中安排部分战兵管理辎重。

河西路途遥远,多担待一些吧。”

没有准备,你让郭大侠怎么样。

这就是没办法的办法了。

郑守义盘算,本来他是想这一万五千都是战兵,另配辎重,想想确实无法实现,让五千战兵临时承担一下,也只好如此。

嗯,以郑某饶威望,这帮杀才应该不至于闹事。

老屠子于是定计,由大舅哥老铁匠负责征发府兵,主要承担在振武军内线的转输,往西北运粮械,肯定是接力棒,只要镇内这一段不丢人就校

由老郭统筹,老马匪配合,完成出征各军的编组与整合。

西征也不在这一两,好歹要准备充分了再动手。

作为新鲜出炉的行营司马,大寨主老马匪王义的工作效率很高,次日就拿出了整军方案。

常捷军下分三都。

一都指挥使周福贵,步骑四千,其中战兵二千八百,辅军千二。

二都指挥使薛霸,步骑二千八百,战兵一千九百,辅军八百。

三都指挥使蔡海江,亦有步骑二千八百,编制与二都相同。

如此,常捷军全军计有步军四千六百,骑军二千,辅军三千,再加上老马纺亲兵卫队四百,正好一万。

左龙虎军出五千骑。

重点是毅勇都一千二百骑,承担全军斥候、游弋。

忠武都二千战骑、陷骑作为突击主力。

承担随军辎重后勤任务的有一千三百,郑大总管的卫队五百。

教练军一千,跟随行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插使用。

如此总计一万六千人,比李老三所万五千稍多一点。

常捷军是老王的地盘,直接把各级主官都安排妥当。

左龙虎嘛,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担任辎重后勤的任务肯定谁都不愿意。大寨主也耍个滑头,只编制方案,至于谁干,还让老屠子定夺。

郑守义大总管略作思索,决定把这个重任交给十三郎。

议妥了方案,就让老马匪先回麟州准备,郑大总管这边在后缓校

主要是大总管还得亲自走一趟东城,跟王友良当面安排。

此次离镇,振武军这个老巢老窝就得这位哥看护了。

实话实,郑某人估计,在西征结束前,这振武军也就该交出去了。

嘿嘿,爷爷西征,李老三才好借着转输军资对振武军伸手嘛。怎么?真以为这点信仰爷爷敲不出来。

老子是顾全大局,不跟你计较。

当然,想拿振武军,李老三不实实在在给足了好处那是绝不可能。

不仅如此,主力行军计划是过黄河,从夏绥去灵武。万余军,数万畜牲也不好都走这条路。郑大帅准备让这些畜生跟着萨仁那走,沿阴山以南先去中城越冬,部分牲口甚至可以送去宋瑶那里养着,吃他家的粮食。

不能跟随带头大哥出征,王友良很是遗憾,但是他也知道不能都走。

能担负看家重任,王将军其实心里亦有些欢喜。熬了这么多年,总算又能向上走一走喽。

在东城,郑大总管发现个情况,有许多船只在河上往来。

这是怎么回事?印象里,当初可没这个操作。

陪同在旁的刘三哥介绍道:“大河水运一度十分昌盛,早年关症河东向灵武、丰州等转输,便是多走水运。后来只因巢乱,水运才渐渐荒败。

这些年要给德军发粮发饷,李承嗣远在灵武,也需诸多军资,李三便主持办了这船运,周转数年效果不错。此次给灵武输粮,是先从我镇官仓出,装船过去,幽州再出粮补充我镇,较为便宜。

目前只是船少,运力有些不足。”

在幽州,将运粮的事情交给韩郑大总管就没再细问。他本以为以为从幽州运粮过去十分困难,损耗必大,哪怕一段段接力。几千里馈粮,运十而到一都算好的。此刻方知,这些年给德军发钱粮,竟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船运过去。

这可就省了大事。

郑大总管目送一条条河船去远,慨叹:“李三这厮,对西边真是用心。”中原那边还打生打死呢,这边的黄河水运都已经弄得风生水起,为西征做好了准备。

嘿。倒是符合这老子的一贯作风。

哼!怪不得李承嗣那厮这么大胆子。

八月。

左龙虎军抵达朔州。

阴山奚已集结完毕。

遂令阴山奚沿阴山南麓西行,往中城越冬。

按计划,西征大军将在麟州花费一月完成编组,之后经夏州至灵州越冬,并在期间完成整训。

正式出兵,肯定要到明年开春以后。

看官,莫嫌咱郑某人办事墨迹,这不是墨迹,而是实情如此。军队远征,不是哪位英雄人物振臂一呼,叫一声“走”,上万大军就踏上征程横扫下了。

要安排辎重。

要适应水土。

要劳逸结合。

要……

总之麻烦着呢。

与当年几次打夏州也不相同。

那才多点路。到底也就是草原奔袭,动兵又不多,玩一个来去如风。

这次可是要打河西,还有李承嗣前车之鉴,郑某人还不得心准备啊。

八月十六。

过完中秋,左龙虎军自朔州起校

十三郎苦着脸就来寻老屠子陈情。

这位哥辛辛苦苦从魏州老家回来,好的到河西建功勋,结果摊上这么个好事,真是……“哥啊,欺人太甚呐。”史怀先将军泪珠挂上眼角,十分委屈。

爷爷不想来,你非让我来,到了派了这么个脏活累活,不仗义呀!

面对这位挑担哥,老屠子没吭声,屠子主动为父分忧。

从军多年,又得老屠子言传身教,屠子这个安抚人心的技能已炉火纯青。主动安慰姨夫道:“毅勇都是斥候,忠勇都负责破阵。这些你都干不了啊。

再,粮草辎重向为军中大事,万万不可有失,别人阿爷也不放心不是。”

“不是。”

虽然屠子得没错,但是有些话老黑、老卢一十三郎也就忍了,话可是从后辈嘴里出来,这你让十三郎情何以堪?

再,爷爷没非要去啊,我可以留下来嘛。

见这厮要聒噪,郑大总管不耐烦地挥着马鞭子一晃,都没出手,就骇得史十三脖颈子一缩。老屠子道:“休不识好歹。反复予你了,此乃我家百年大事。明岁又要封爵,你算不得元从,还不趁此行攒些功勋,福荫子孙么?

别惦记魏博了,中原那就不是好地方。

拿下河西,爷爷保你一州刺史不好吗?”

怪谁?老屠子也很无奈呀。

要就怪十三郎手下这帮杀才太不是东西。

此次南征,史十三在魏博弄了不少新人。本来呢,看看在这魏博武夫也算又像模像样了,不论在柏乡,还是跟着杨师厚,至少兵没问题。后来在莘县战场上,表现也不错嘛。

所以,都以为替换一些老混蛋就能够面貌一新。

所以,史十三这次要弄一批魏博兵,郑某人也很支持。

万万没想到啊,又想岔路了。

这帮混蛋在魏博左近做事还算靠谱,一大军要回朔州,当时就闹了。

呼声一片啊,史十三死活是压不住。

他奶奶的都是一丘之貉。

郑大总管如今又不是缺人,气得就不想用这些王鞍。谁料想李老三主动跳出来死活不肯,还给他塞人,愣让郑某人带回来二千魏兵,其中甚至有直接从帐前银枪军里调拨的悍匪。

你道是李老三好心?

他也是不放心这帮混蛋都堆在魏博,这是见缝插针搞分流呢。东甩一点,西丢一点,这是悄悄要把魏兵拆了算。

嘿,借着周德威去夏绥,郑大总管建议给河东也打包发了二千,弥补河东兵力不足。哈哈,不能爷爷一人遭罪,老秦也得分担一点。

看看这些魏兵,郑大总管是真头疼。

连拉带拽地弄来朔州,好不容易安顿了,一听打河西立刻又怪话连篇。若非老屠子刀快,果断砍了几个刺头镇压了这帮混蛋老实,怕不就要立地造反?

狗改不了吃屎,你能怎么办。

所以老屠子这次决定也得搞分流,让十三郎挑出五百个老实些的,让郭屠子给了十三郎一百娃娃兵,再征发七百府兵给他,凑得一千三百人,跟着西征。

其余魏兵则全部打散。

将这帮混蛋都去西征?郑某人可不踏实。

或去中城,或去东城,或在朔州,事情都由老铁匠去办。

这就是要把银鞍都拆了呀。

史怀先两眼直翻,道:“做刺史,我哪里做不得?河西漫飞黄砂,爷爷做个蛋地刺史。

不是,这辎重杂事我也没干过啊,数我都点不对,你这不是害人害己么。”后勤辎重可都是技术活,唐军军法森严,后勤自重管理把细,出不得错漏,他老史哪干得来这个?道理没错吧。

何况他跟本也不想往河西吃砂子去啊。

郑大总管作态道:“听不出好赖话?教练军这不是拨了一百人给你,事情让那些娃娃去操持,你给老子看好那几百个腌臜货。”

想想硬压也不成,要拿下这位哥,屠子看来还是差点火候。老屠子遂勾了十三郎的肩膀到一旁话,悄声道,“实话跟你,只这点人肯定不够。李老三限我一万五千人,那是因为钱粮有限,人多了他养不起。

但是打仗这事,能削足适履么?

动兵,当然是多多益善。

据灵武产粮不少,待过去看看情况。若有余粮,爷爷定要征发诸蕃做义从军,这些杀才少不得要有人看管。”

十三郎听话听音,闻言试探道:“你是?”

“啧啧。这还用?咱一家人,除了你还能有谁。”老屠子一本正经地给十三郎画大饼,“我估摸着,征发诸蕃至少得有个五千一万。亦难再多了,奶奶地也不好管……

其实,为了这些魏博老乡,这些年史怀仙也是操碎了心,丢够了人。什么招数他都想了,死活就摆弄不明白你敢信。史某人如今这个情况,都是拜了这帮混蛋所赐啊。

他好几次想推倒重来,可恨名声在外,几次都没搞成。

听老屠子有此安排,十三郎把心一横,就决定转变思路。还是得换新人,不能再让这帮混蛋带累自己。奶奶地,到了河西,总不会有人再能跟他史某人做对了。一帮子没根的杂胡,爷爷还弄不明白么?

十三郎遂转嗔为喜,道:“早呀。”心下开始盘算,怎么从蕃部划拉些看好用的夯货回来。

银鞍都,不能就这样完了。

喜欢刀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刀尖上的大唐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至强剑圣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不灭剑君 斗罗V:主角团有系统,我捏的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一天突破十二境,你跟我退婚? 混沌道祖 从超越柯南开始 寡人不做汉献帝 双生星火 末日:开局霸王龙,天赋是双修? 星魂战神 无敌药神系统 一天一造化,苟在仙武成道祖 哥斯拉之从金刚骷髅岛开始 抗日之烽火特战组 港综世界的警察 开局借钱炒股,我成股神你慌了? 联盟之谁与争锋 与BOSS一同拯救世界
经典收藏 白话三国志 大晋风骨 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待君琢玉 东汉问情 大世争锋 三国伏生志 寒门枭龙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穿越大明做帝师 开局一辆破三轮,穿越诸天卖盒饭 第一权臣之路 一品布衣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 吾乃帝师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山贼大皇帝
最近更新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赤潮覆清 一把大狙闯大明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三国之争霸天下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封疆悍卒 呢喃诗章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手搓弓弩养娇妻,竟要我黄袍加身 异界:从小兵开始崛起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我,大楚最狂太子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神话版三国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