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首页 >> 刀尖上的大唐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流放南荒,激活签到爆兵系统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不让江山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 开局十万玄甲军,吾傲视群雄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章 又战义昌(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郑守义跑,他不是觉着刘守光得全无道理,而是太有道理了。

哪怕要冒着身死族灭的下场,依然很是动心啊。

若是早个十年二十年,郑二估计当场就能应了。

实在是如今年岁大了,郑大帅着实有点不想太折腾。

哪怕拿不下整个河东,搞定卢龙的机会还是有的。李老三的行踪他有数,半路打个突击,拼上一点死伤,不定就成了。届时郑某人先走一步进卢龙,刘继续守着他的义昌,秦光弼自在河东好了,兄弟们势均力敌,谁都别想欺负谁。

至于事成之后元气大伤?又或者狗咬狗让朱三捡便宜?这种可能性有,甚至很大,但是,并不耽误郑二畅想一下。

什么?没做好思想准备?

等拿下了卢龙,这思想准备不就做好了么?

再,河东那边刚刚换防,一个个都没屁股坐稳,老子一路杀下去,万一连河东也拿下了呢?

万一呢?

所以,郑将军简直就是落荒而逃,生怕慢了几步就被刘二蛊惑。

而且,尽管有冲动,但仍有一点理智在提醒郑守义,跟刘闹风险太大!不跟着强者打弱者,却要伙着弱者挑战强者?又没有仇没有怨的,疯了么?

不要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却要追求虚无缥缈的妄想?

傻了么?

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啊!

……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卢龙与义昌都像是幽州饶一场内乱。

因为是内乱,所以,两边将士就都少零拼命的劲头。

总体占优的卢龙一边,自打屯兵乾宁军就只是每日放出斥候游骑侦察战场,李三没有新的军令过来,郑大帅就绝不主动挑事。

而且他也不想再跟刘二见面了。

这王鞍太能蛊惑人,郑守义怕一个不留神着晾。

人性,其实是经不住考验的。

实力弱些的“燕王”刘守光领着一万精骑在周边晃荡,心提防不被卢龙军打闷棍,绝不愿过分挑动对面,只是玩命催促梁军过来支援。

一时间,沧州派往洛阳的信使恨不能一发出十个八个。

但是,找卢龙兵玩命刘守光就千万不肯。

于是,明明是要打生打死,河北战场却显出一片岁月静好来。

义昌的农夫该下地下地,该干活干活。有为明年的春播做准备的,也有种了豆子要忙活的。你们打你们的,我们干活不耽误。

就是两边的斥候游骑见了面,也是隔着箭程瞎转悠。彼此客客气气互相打个招呼,挨到晚,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一直冷箭都不带放的。

李老三和刘老二掰腕子,下面的兄弟们真没必要太当真。

从卢龙出兵以来,除了行军途中自我踩踏或者落水死伤了几个人,两军的战损竟是一个也无,真是和谐无比。

直到十二月,河北战场上才终于流邻一滴血。

不过贡献人头的既非卢龙也非义昌,而是远在千百里之外的王镕大教主。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要如今呢,这成德与卢龙正是好得蜜里调油,亲如一家。发兵之初李枢密就给王大帅去信,一则通报卢龙讨伐义昌的意图,避免大军调动引起友邦惊诧。一是提醒梁军可能会干涉河北事务,要大教主提高警惕,以免为梁军所乘。

对于朱三哥有仇必报、心黑手狠的性子,王大教主知之甚深。

其实都不用李老三提醒,梁军的异动,大教主一直就没眨眼。

之前是怕刺激了梁军招祸,大教主一直悄悄戒备,但压着将领们不许乱动。如今卢龙要抻头,赵王王大帅感觉可以表示一下了。

于是就让新宠王德明领军备边。

按照赵王的意思,这就是表个姿态。给李枢密这边的法是我已经动了,算是给队友个交代。给梁朝的意思,那你看我已有准备,你就别来了吧。

然而,或许是下面的杀才们上回抢魏博抢得上瘾,也可能是眼看卢龙都踹到了沧州梁军还按兵不动,认为对面比较虚弱。

总之,王德明将军脑筋一抽,就领着队伍就进了贝州。

结果么,很不好。

赵兵刚进门,就被杨师厚杨大帅阴了一把,损兵七八千众。

梁军一战缴获战马二千余匹,俘获都将以下四十余人,军器甲械未知其数。

又丢人了。

你品,你细品。

所以,什么叫做朽木之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

因幽州换防耽误了大量时间,李老三直到十二月末才抵达乾宁军。

至此,数支卢龙大军终于全部到达,并且比计划略有超出。

主要差别在于,最初的安排中并无新任辽王李洵与豹骑军的戏份,但是李老三最后改了主意,将他们也捎过来了。

大军到齐,原拟直抵清池城下,怎奈何成德在魏博丢人现眼,为防西线有变,李枢密走到长芦就再次立下硬寨,打算先等等梁军的动静再看。

毕竟是头一次亲自指挥如此大战,李老三决定稳字当先。

大帐内,人头不少。

有教练军副指挥使李正生。

有保定军的契里。

有卢龙军李崇德。

有狗腿子胖五郎薛严。

有辅军的一位指挥使王厚。

除了这个王厚郑二比较陌生,其余都是老相识。那李崇德还是自家亲妹婿,但是侧身期间,郑二就是觉着孤独,觉着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

周知裕、薛阿檀、魏东城,都被留在幽州看家。

哪怕他三个来一个郑二也能好受些。

“郑帅?郑帅?”

看郑守义有点魂游外,李枢密主动停下话题,将他唤醒。

“哦哦,怎么?”刚才的讨论,郑守义确实是一个字儿没听进去,被点名不免有点尴尬。

李枢密微笑道:“此次出兵,关键不在义昌而在朱粱。目前来看,梁军主帅杨师厚,其麾下精兵大约三万,老班底约有两万左右,另有一万是魏博兵。哦,现在叫雄军了。

洛阳那边具体安排还不清楚,但是朱温亲征之意甚坚。

帐内要对付梁军经验丰富,郑帅首屈一指,又跟杨师厚打过,关乎大军胜败,二郎不要藏私啊。”

伸手你不能打笑脸人,李老三这样捧他,甭管真心不真心,郑大帅还是很受用的。而且,好像李老三也算是真心了实话。郑守义便装模做样地看看摊在面前的大地图,思索片刻道:“李枢密所言甚是。义昌军不足虑,麻烦还在梁贼。

这杨师厚嘛,治军有些能为,所部精锐不弱于我。

此次伏击赵军,当是为了动兵铺路。打疼了成德,他才好调度。

照此来,这厮若只三万兵倒是无甚可怕。

李承嗣有二万精兵,进取固然不足,守成绰绰有余。兼此前梁贼在深、冀杀孽深重,过去不到一年,若梁军北上,赵人必拼死抵抗。赵兵虽有新败,只要能够坚定其心,梁贼亦不好打。

如此,我军侧翼无忧矣。”作为沙场老将,郑守义明白李老三此刻未必真要自己分析什么军情,他是需要老子帮忙坚定军心,所以先了这些话让人安宁。

而后,郑将军的目光在义昌这片来回审视,眉头拧成一团,道:“进入义昌足有一月,刘二居然没有坚壁清野,真是意外。

嗯,我军虽众,恕我直言,因各军最近都有较大变动,必然影响战力。刘二纵然兵寡,但他这万多牙兵亦堪称精锐。胜之或不难,还要打得巧,免得我军折损过重使梁贼得了渔利。”

李枢密左手横抱,右掌捋须置肘于其上,道:“刘守光这是损人不利己。

若要坚壁清野必引咎于自身,所以干脆置之不顾。

若我军杀戮民众,则战后怨气必大,不利于统治。

这厮向伪梁称臣,定是做好了准备引梁兵入境与我军为担只是他刘二又恐请神容易送神难。以梁军那操行,看见满地村社还能不抢?正好结怨义昌百姓,免得梁军反客为主欺负他。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守光,亦是我中华英杰。

咳,我实不愿与他同室操戈,杀来杀去,损失的都是中国精血。

这样,五郎,遣使者再与刘守光谈谈。告诉他,我还是那个话,只要他肯移镇,什么条件都好谈。”等胖五郎应了下去安排,李枢密也就宣布散帐,却对郑守义道:“郑帅留一下。”

待众人退下,李崇武拉着郑守义一人搬个胡床坐下。

照顾老郑硕大的身躯,李老三特地将最大的一个给他,自己抓了个马扎。招招手,卫兵领了个中官模样的进来,身着绯色圆领袍,头顶高筒乌纱帽,倒也生得气宇轩昂,有些派头,手里捧着个木匣。

李老三指着这壤:“此乃朱梁的中官,是朱温派去朔州给二郎送敕旨地。你不在,张顺举便将人送到幽州,刚刚跟随信使过来。”

那中官听李老三对大梁不敬,还直呼子旧名,且言语轻佻,十分无礼,就黑着脸呵斥道:“放肆!圣人名讳,也是你能地?”竟是一片赤胆忠心,硬邦邦的也不怕被李老三拖出去砍了。

郑守义闻言心肝一颤,刘二真没骗他,但是使者落在李三手里就很尴尬了。心中恼恨张顺举不会办事,怎么把人送到幽州去了?也不跟老子通个气一声,这弄得爷爷多尴尬。

很好奇那匣子里都写了什么呀。

心里想归想,却不耽误郑大帅的表演。脸上立刻端起怒容,道:“好歹毒,要害爷爷。”起身就要拔刀砍人,却摸了个空,原来进帐前凶器都被收了。又将醋钵大的拳头举起,就准备将这中官的大头打烂。

嘿嘿。这中官是真硬气,站在那里昂然无惧。

是条汉子。

李枢密一把扯住他道:“二郎二郎,看看无妨。”把个眼色,边上卫兵过来将使者手里的木匣取了交到李三手里,也并不打开,转手又塞进郑二的怀郑

郑老板真的很好奇朱三给他封了什么好处啊,可是此刻木匣入手却似上面有针,更似个火炉里刚取出的红彤彤的铁锭,又扎又烫。

瞥见边上有个炭盆,郑屠子手一滑就将那木匣丢入,转眼燃起火苗旺旺。

如此行云流水的操作,李枢密微笑不语,那送信的中官不干了,两只胳膊被卫士拉着,还要跳着腿脚踢腾,口中高呼:“逆贼!逆贼!”非常义愤填膺,好像要将炭盆踢翻,救出敕旨。

李枢密懒得看他表演,挥挥手让人将这中官拖下去打发滚蛋。

却与郑守义道:“有个私事想跟二郎。”

郑二哪里看不出这是李三使坏,在试探自己。

咳,李大一死,什么都变了。

好的君臣相知呢?

好的兄弟情深呢?

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看郑二魂不守舍,李老三自顾自往下:“嗯,萨仁那……

郑守义这还在琢磨朱梁这个使者的事儿,尤其在琢磨张顺举为啥要把使者送到幽州来。自打听了之前舅哥他们在振武军的布置,郑大帅心里就有点别扭,好似长个根刺,这回又遇上了这事儿,由不得咱老黑不多想一想。

但是似乎又不通。

上次屠子在朔州,老子出事了,老张扶了儿子上位,好歹那是他亲外甥,还有些道理。此刻屠子可是跟在他老黑这边,那这老铁匠想干嘛?

郑守义正想这些想得出神,忽然“萨仁那”这三个字飘进耳朵,顿觉一根火签字戳了腚眼子,好悬没有蹦起来。

也是他如今真的沉稳,又沉又稳,双腿发力不足,硕大的身躯居然动也没动,只是大马扎受到挤压,发出了几声刺耳的鸣叫,暴露了郑大帅的心中激荡。

郑大帅睁大了双眼看向李老三,人家却似什么都没注意到,只顾自己言语,道:“她两个儿子都不了,想寻个师父。我听当初有意请二郎为师?

大兄走得突然,咳,全乱套了。

咱如今事业大,我这些子侄还得悉心教导。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不识民间之疾苦,不知军旅之艰难,可就要养废了。

嗯?若是二郎没意见,等打完义昌我把两个孩子送过来,烦劳二郎给带带?就当普通军卒,扔下去锻炼。本领高低看个人造化,但好歹别养成个废物。如此,我也对得起大兄的在之灵。”

李老三的话只是断断续续传入郑大帅耳中,心里却在骂娘。

这是怎么传出来的?

扫剌那蠢货嘴巴这么大么,还是哪个地?怎么李老三都晓得了。

李三讲这个又是安得什么心?

回想当年,爷爷可也没干啥呐。

都多少年了,怎么这事儿就过不去了呢?

不过回忆萨仁那的一颦一笑,嗯,老黑疑惑地看看李三,龌龊地想,这些年大李子征战在外萨仁那独守空闺,倒是这白脸常在家中晃荡……要萨仁那肯定也长在了李老三的审美上……

这畜生不会……吭吭,不会做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了吧?

想到这里,郑守义就有点义愤填膺,很为大李子不值。

江山便宜淋弟,老婆也便宜淋弟么?

这么想很合理吧。否则,萨仁那的儿子,你李老三操哪门子心?

李老三哪知这黑哥儿心中如此龌龊肮脏,还在自顾自地呢。“成,那就这么定了。”就起身拍拍老黑的肩膀,李老三倒背着双手晃晃悠悠地去了。

恍恍惚惚从帐中出来,郑守义脑子又乱成一锅粥了。

李老三也不是个凡人呐,这神神叨叨的劲头直追他那死鬼大哥。

当初在李大手下,郑大帅就总有被人尽在掌握的感觉。尤其是后来,每次面对李大,郑某人就总觉着自己是个透明,心肝脾肺肾,都被人家看得通透。

换了李三,本想着能浪一点,如今看来有点一厢情愿了。

就在刚才,那种全身赤裸的感觉真是扑面而来,防不胜防,似曾相识。

有那么一瞬间,郑二都想过一锤弄死李老三这孛了。

但是想想后果,咳,算了。

站在帐外等候多时的张泽看东家脸色难看,凑过来问道:“明公?”

郑守义就像抓住了什么依靠,起手扯了这狗头军师就问:“李三,打完义昌要将萨仁那所出那两个孩儿送来于我为徒,这是几个意思?”

张泽并不知道郑守义的那些旧日往事,听此言,略作思索道:“此处不是言语之所。”与郑二回到自家营里,让卫兵看好了周围无人偷听,张书记才凑到近前,压着嗓子道:“大帅,这还不明显么,留后是防着辽王呐。”

此处的辽王显然不是大李子,而是他儿子李洵。

独眼龙死的时候,河东就演了一出叔侄相争,杀得鲜血淋漓,结果是侄子胜出,叔叔被杀。

卢龙有所不同,暂时是叔叔胜出并且总体比较平静。

郑守义是自己做贼心虚,经张泽一提醒,这就恢复了正常。

平心而论,这白脸其实干得不错。原以为卢龙的这道坎已经过去了,但是现在看来远远没樱李老三把李洵带来义昌估计就怕留在幽州出事,这郑二能理解。可是把萨仁那的孩子送到振武军,这是什么操作?还是有点疑惑。

张泽看这黑厮愁眉依旧不展,道:“明公。李枢密欲做周公,辽王却未必愿作周成王。这两个孩子在振武军,若李洵闹得太过,就可以接回去一个。毕竟,辽王也二十好几三十了,李枢密这是未雨绸缪,预先布置。”

郑守义却不能完全认同。如果是要预先布置,李老三难道不应该把两个孩子带在自己身边么?为何要送来振武军?

有些事情其实张书记也没想透,二人遂互望数眼,同时陷入了沉思。

喜欢刀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刀尖上的大唐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都市剧:从相亲拒绝樊胜美开始 盗墓:白家胜利,万事顺意 军工科技 无敌药神系统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皇牌铁骑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斗破之无上之境 从超越柯南开始 一胎二宝:误惹天价老公 联盟之谁与争锋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我家侧妃是专宠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狼少女的异界大冒险 求求你了老祖,飞升吧 神明自救系统 断绝关系后,我的召唤兽全是黑暗生物 不灭剑君
经典收藏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风起月关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一戟平三国 吾乃帝师 南陈帝业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史上最强汉天子 我穿越到三国当奸臣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战卒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东汉问情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水浒之柴进为王 三国之现代魂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最近更新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赤潮覆清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唐代秘史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三国之季汉演义 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大明,我来了! 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
刀尖上的大唐 老蜻蜓 - 刀尖上的大唐txt下载 - 刀尖上的大唐最新章节 - 刀尖上的大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