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常德战役的爆发,远征军缅北会战的计划推迟,11月中旬,缅北战役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远征军各部已部署到位,只要一声令下,远征军就可对日军固守的曼德勒发起进攻。
远征军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占领曼德勒及其周边,弥补远征缅北防御的缺口。曼德勒位于缅甸中部、伊洛瓦底江东岸,是连接缅甸南北的交通要冲,是上下缅甸的分界线,也是平原进入缅北山区的关键点,曼德勒地势居高临下,兼具进攻与防御的然条件。控制了曼德勒即可掌握缅甸战局主动权?。
远征军的第二阶段目标是以曼德勒为出发点,与西北方向英印军配合,英印军沿伊落瓦底江南下,远征军沿滇缅路南下解放仰光、打通滇缅路。
中国代表团11月21日到达埃及,史迪威以中国战区联军参谋长的身份前往开罗。史迪威在草拟的军事报告书中,焦点放在中国对缅甸战争贡献的兵力,常申凯特别亲笔在报告上注明,中国军队参与打通滇缅公路的前提是,同盟国必须在缅甸南部进行海军作战,并在 1944年雨季来临之前,全力进攻仰光。
11月22日,商震将军和蒙巴顿将军举行首度会谈,蒙巴顿是英国在印缅地区最高军事领袖,商震希望希望蒙巴顿在开罗会议期间,能把有关在孟加拉湾进行海战的计划完全敲定。蒙巴顿的答复是计划已拟定好,他希望常申凯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他的方案。会谈中商震还得知一个令他十分恼火的消息,英美将领在没有通知中国代表团参加的情况下,已经就缅甸战役举行过磋商。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无需征求中国人意见。远征军是缅甸战役主力,磋商缅甸战役居然连个招呼都不打。商震当即提出质问,蒙巴顿只能哑口无言。
常申凯得知消息后,立即命令史迪威取消原来安排,不再向同盟国提供中国关于缅甸战役的行动计划。在中方的抗议下,英美参谋首长联席会才手忙脚乱地把次日会议变成名副其实的三边会议。
11 月 23 日早晨,同盟国首领召开第一次关于缅甸战争细节的讨论会,邱吉尔谈到缅甸战役中他对海军的承诺,并提到参战舰艇将有20 艘之多。常申凯向罗斯福和丘吉尔当面解释,为何坚持在缅甸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中,海陆攻击必须同步进校
23日下午,军事将领举行邻一次全面会议,会议由英国陆军参谋长布鲁克主持,他邀请中国人对蒙巴顿计划发表意见,商震拒绝进一步讨论实质问题,会议上出现剑拔弩张之势。因为中国代表团当上午才收到蒙巴顿计划的有关资料,仅仅是一个大纲,缺乏具体内容。商震要求得到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后再作进一步讨论。布鲁克只好悻悻然宣布散会。
当晚上 ,罗斯福主持了一个全体同盟国军政领袖出席的大型餐会。常申凯利用这个机会,明了中国战后立场。主要包括:东北、台湾和澎湖归还中国; 琉球交由国际共管; 韩国和越南给予独立。其他涉及的问题还有日本战后的政治体制和对中国的赔偿、苏联参加对日抗战、新疆问题、投资问题和成立中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等等。
通过两会议,常申凯得知丘吉尔竟然改变原先集结大量海军承诺,他立即拜访丘吉尔,企图服后者维持原来计划,但是他的努力仍归失败。因此中国表达了完全反对蒙巴顿的作战计划的立场。
正在这个关键节点上,缅甸日军帮了中国一个大忙。日军集结了3个师团渡过了印缅边界地区的钦敦江,拉开了英帕尔会战的序幕。得到消息后,蒙巴顿立即启程飞往印度。英国首相邱吉尔心里没底,上半年第一次若开战役惨败还沥沥在目,在军事人员的建议下,邱吉尔向症美两国请求支援,归根结底是向中国远征军求援,美军又没有多少兵力在缅甸。
常申凯从心底里厌恶英国这根搅屎棍,英缅军在缅甸作战期间纯粹就是个猪队友,专门坑队友,远征军差点被英军坑死。英军打仗不行,还看不起远征军,让他非常愤闷。英军在印度还对美国援华物资指手划脚,侵占本该援华的资源,让他恨得牙痒痒。
如今战局迫使英国总理邱吉尔前倨后恭,常申凯乐见其成、心里没来由地畅快。代表团成员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趁机向英国提出要求,迫使英国答应。中国代表团还提到战后缅甸战后独立的问题,提到在缅北的巴莫,英国代表脸色铁青,迫于形势,英国承诺战后给出独立时间表。这也算是现世报吧,真实印证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句经典名言。
25、26日继续开会,邱吉尔明确44年雨季之前无法派出舰队。中国有中印公路、有驮峰航线,对中印公路的开通并没有那么急牵常申凯决定没有舰队就不南下打仰光。打下曼德勒后,远征军部分部队还可以暂时调回国内,缓解国内的日军的压力。
开罗会议围绕以下四方面的内容讨论:一、战略协调?
中美英三国领导人重点讨论了对日作战的军事部署与战略配合,旨在协调远东战场的行动?。
二、?战后领土归属安排?
会议明确日本需归还侵占的领土,包括中国东北三省、台湾及澎湖列岛,并就琉球群岛的共管问题达成初步共识?。
三、?战后国际秩序构建?
涉及朝鲜独立保障、日本皇制存废等战后政治安排,强调通过国际决策机制重塑远东格局?
四、开罗宣言的起草
英国人主张的宣言初稿是这样的: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
日本放弃满洲和台湾后,由谁来接手?归还给谁?英国人没。这就是典型的“埋雷”做法!既然日本放弃满洲和台湾,又没有指定归还给谁,那么,在理论上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对此,中国代表王宠惠据理力争,美国代表哈里曼支持王宠惠的意见。最后,终于达成了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文稿。
常申凯试图借战时合作机会提出了香港问题,但丘吉尔强硬拒绝,声称“不经过战争休想从英国拿走任何东西”。罗斯福虽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并设立自由港,但未获英方支持。香港问题被刻意淡化,常申凯为避免与同盟国关系恶化,未在公开场合坚持主张?。
常申凯还主动拜访了罗斯福,提出外蒙古与西藏主权问题,但罗斯福避而不谈。
会议26日结束,开罗会议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与战后利益框架。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在重庆、华盛顿、伦敦同时发表,《开罗宣言》不仅确认东北、台湾、澎湖列岛为中国领土,肯定中国收复失地的神圣权利,而且强调要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
附:开罗宣言原文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郑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喜欢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