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中原起兵计划,是张信带领众人来到这深山里,奋斗多年也要实现的目标,你为什么不支持呢?”
“不是别的,因为你爹是个明白人。”
苏瑞呷了一口茶水,接着道:“爹是个熟读历史的人,从史书中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即在每一个王朝建立的初期,基本上君臣一心。大家忙于开疆辟土,很少有官员腐败的现象出现。这时候国家的战斗力最强,即使有地方发生叛乱,也会很快被镇压。”
苏君义想了一下,认为很有道理,就点点头,“你的确实有道理。许多王朝,都是建立初期看起来很强大,但到了后期,则君昏臣腐,即使的地方叛乱,也能使一个大一统的强大帝国走向衰弱,甚至被推翻。”
“所以,张信并不是不懂这个问题。事实上,他很懂,知道现在的康熙治国有方,很强势,所以才一再往后推迟兵变的时间。”
“可是,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又要在这个时候起兵呢?难道他发现了什么吗?”
“其实,张信的造反计划,一直往后推迟,主要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他所倚仗的,都是一些民间力量,没受过正规的训练,线斗力并不强。所以,他年年要起兵,一直拖到现在,也没成功。当然,除了上述的原因,我和公主也拖了他的后腿。每次他由这方面的想法是,都被我泼凉水。”
“可是,现在他变得特别坚决了。”
“现在最主要的原因,是他老了,再不放手一搏,就没时间了。而且,现在吴三桂叛乱,他认为这是个机会。”
“确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长眠到了这里。湖东边的墓地,便是这些饶归宿。”
“那些人做了一辈子打回中原的梦,到死也没有实现,最终还是埋在了这片土地上。”
“这些人实在可怜。同时我知道你是坚决反对张信在中原用兵的。可是我们在山上,不支持他的行动,怕不行吧?”
“怎么不行?如果怕麻烦,那就采取敷衍的办法,拖,不主动,不配合,让他自动停下来。”
“可是张信的性格你也知道,一旦他决定聊事情,便很难在改变。拖,拖得了初一,拖不了十五吧。”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拖,是给我们自己争取时间。你想,没有成功希望的兵变,举行有什么意义?最终的结果是失败,失败的结果,是被杀头,被流放。这和在这穷山恶水之间生活一辈子,形同野人,没啥两样,一点意义也没樱”
“那咋办?”苏君义,“我在山上这些年,都感觉与文明社会严重脱节了,可也实在没办法啊。”
“不,办法还是有的。”
“什么办法?”
“那就是逃离这儿,逃离大山。”
“爹,你疯了。”
“我没疯。”
“没疯,咋会想出这么个主意。”
“这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我在老家经过一年的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都是为了你们好。无论如何,我也不会再让我的子孙后代困在这穷山恶水间,做不切实际的梦想了。”
“你认为我们能逃走吗?如果我们不配合张信,那我们就是双重罪犯了。朝廷不放过我们,张信也不会放过我,无论哪一方势力,都得罪不起,只有等死了。”
“别对生活那么没信心,既然我这么做,就是早己想好对策了。要不然,话也不这么有底气了。”
“那你快,到底是什么办法。”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逃出卧龙山,然后向海外转移。”
这个办法,苏瑞已经想很久了。
开始比较模糊,后来经过不间断的思考,最后终于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他这个想法,是在家乡隐居时,和一个归国侨民谈话时,临时产生的灵福
苏瑞回家后,根据和官府达成的协议,和妻子住在了城郊。那儿很清静,每他们都要到山脚下走走。
一在山上,碰到了个老人,二人攀谈起来。
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老人,却有着极不简单的身世。他是一位归国华侨,在年轻的时候,曾有过下南洋的经历。
南洋,一片神奇的地方。
自从郑成功下南洋取得成功后,广东,福建的一些沿海居民,便有了下南洋的传统。
有的人下南洋是为了讨生活,有的人则是因为在国内犯了案,生活不下去了,便出国躲避。
比如站在苏瑞面前的这个老人。
他在年轻气盛的时候,犯了命案,在国内生活不下去了,便去了南洋。在那儿生活了几十年,直到家里案子过了追诉期,他人才返了回来。
虽老了,却平安无事,安享晚年。
他这算好的,还晓得年老了叶落归根。有许多人,干脆以南洋为家,在那儿结婚生子,世代扎根那儿了。
这个饶话对苏瑞启发很大,他觉得儿子在卧龙山已经没有一点前途了,出海避难是唯一出路。
由于他们一家是寨里的重点保护对象,同时出逃肯定不行,因此一家人必须得分开走。
先走的到某一个地点等待,会齐后再一块走。
眼下他们最急迫的一件事,是准备找到一处宝藏,把它挖开后,把它们秘密运出去,然后再携宝出逃国外。
无论到哪儿,身边都需要有一笔钱做支撑,这样无论到了哪儿,都能衣食无忧。
况且这笔钱是他们祖上留下来的。
不过,现在公主手里只掌握着一处宝藏的存放点,其余的公主都不知道。
而公主掌握的宝藏,以前在野外,后来随着村子的扩容,那处藏宝点几乎被房子包围了。
由于离村寨太近,公开的挖还行,但要是偷偷地挖,一定会引起人们的议论。
最好是从张信嘴里知道其它藏宝点的地扯,选一处最合适的点开挖,以达到人不知鬼不觉的目的,轻松出逃。
再者,苏君义认为出逃这件事,一定要仔细想好。
毕竟公主在他们这个组织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他们这些饶精神领袖,一面旗帜。大家这些年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是为了公主好。
因此,他们一家走,也不能做得太过分了。要好聚好散,对得起大家多年对他一家的付出。
如果他们一家选择撤离,那对张信的打击将是最大的。
为了扶植公主,他几乎奉献了毕生精力。
吴健事件,影响了公主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这样不厚道的事如果再发生,公主精神上能否坚持的住,都是大问题了。
虽然吴健事件对他们的关系多少造成了影响,但公主对张信的尊重,却是一贯的。
喜欢他是奸细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他是奸细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