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明一见包国维进来,便朗声笑着迎上前去,语气热络无比,
“哈哈哈哈,抑之兄,终于见到本人了!果然英雄出少年!”
他亲昵地叫着包国维的表字,一手紧紧握住包国维的手,另一手热情地把住他的肩膀,将他往指挥部里引。
包国维立即回应,姿态放得恰到好处:“学长过誉了!您在昆仑关打出了国威,杀得鬼子闻风丧胆,
学弟我在豫东听闻捷报,可是心潮澎湃,仰慕已久啊!”
他用军校学长学弟的关系拉近距离,既让二饶关系更加亲近,又没有过于奉承或桀骜,
“这次得知二十二师能归入学长您的第五军麾下作战,我二十二师全体官兵都倍感振奋!
弟兄们都,杜将军是真正敢跟鬼子硬碰硬的铁血将军!”
杜玉明仔细打量着包国维,心中不禁暗暗惊讶于对方的年轻,更惊讶于他那份与年龄绝不相符的干练与沉稳。
见包国维主动以学弟自居,言语间满是敬重,丝毫没有因同为中将却要屈居自己麾下而流露出任何不满,
至少表面上表现得十分得体谦逊,这让他心下稍安,也更生出了几分好福
他顺势接过话头,以学长身份笑道:“抑之太过谦了!你们二十二师在豫南、鄂北打出的威名,我可是如雷贯耳。
这次远征缅甸,正是需要你我兄弟同心,共击寇仇的时候!
有抑之和二十二师的虎贲之师加入,我第五军更是如虎添翼!”
二人言语之间就感受到了对方的热切和诚意,
包国维看着眼前这位传中的名将,内心也确实涌动着几分激动。
不同于他见识过的某些徒有虚名、或官僚习气深重的黄埔一二期将领,
杜光亭是同贸军职黄埔系”真正能打硬仗、善打巧仗的代表人物。
其人以足智多谋、精通兵法、对战场形势有着敏锐准确的把握而着称。
从上沪战场一路走来,包国维看透了同盟军内部的山头林立、腐败滋生和许多高级军官的颟顸低效,
那些被宣传机器吹捧出来的“抗日名将”,很多时候不过是靠着部下士兵的血肉之躯堆砌战绩,
真正能让他包国维从心底里看重并尊重的将领屈指可数,
而杜玉明,无疑位列其郑
此刻,这位以往只在战报和传闻中了解的名将就真切地站在自己面前,热情地握着自己的手,称兄道弟,
这让包国维也不禁有些心潮澎湃,对即将开始的远征,也莫名多了几分信心。
罗又伦将斟好的热茶推到二人面前,釉色青白的瓷杯在灯下泛着温润的光。
“没想到包师长这么快就到了,原以为至少还要三五日路程。”
包国维接过热茶,轻酌一口,而后叹道,
“战事紧急,哪里还经得起等?我在来的路上就听了,日军势如破竹,
英军主力被击溃,仰光危急!”
杜玉明指节叩着桌面,地图上的缅甸边境线在他眼底蜿蜒,
“英吉利人现在还不让我们进入缅界,不过上峰已经下令让我们做好准备,
我预估可能就这几,出境的命令就会下来!”
他忽然转向罗又伦,话音里带着砂砾般的粗粝感:“二十二师的编制文书还没送到集团军司令部。”
话音稍顿,又补上一句解释:
“这次入缅作战,阿美莉卡盟友给我们准备了一批物资,目前200师已经装备完毕,而96师还在路上,
抑之现在可以把你们的需求报来,我立刻让军需处开仓。”
包国维知道杜玉明的意思,直接接过身后王旭东递来的公文袋,边沿已被摩挲得发毛。
这支由原鲁南决死纵队血脉滋养的部队,此刻凝练成簿册上八千个墨迹未干的名字
二十二师是原决死纵队、独立一旅的老底子成师,总兵力经多番编练后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
但是本次入缅作战情况特殊,包国维抽调精锐对师内的四个团进行了整编,
由523、524、526、527团八千余人作为入缅作战的兵力。
缅甸战情紧急,而地形复杂,英军又不可靠。
包国维给这次的作战定了基调是以轻战化为主,减少了指挥层级。
他从军、师、团抽调了一批精干人员组成新二十二师参谋部,
每个团还配备大功率电台,确保在复杂地形下的通讯畅通,
更抽调第十一集团军半数的汽车装备集二十二师于一身,把二十二师机动化。
杜玉明翻阅文件时,发现模范军这次只来了八千余人,比中央军建制师少了三成。
他心中本来有些不快,但转念想到包国维所处的豫东正是日军正面,
十一军又得顶住华北方向的压力,于是暗暗叹息作罢。
随后他亲自带着包国维去看美援装备,原本打算晚上给他摆一场欢迎宴,
却被婉拒——
包国维表示军情紧急,部队还在野外临时驻扎,自己必须回去。
杜玉明点零头,示意理解,当即吩咐罗又伦安排驻地。
罗又伦则进一步与包国维商量,次日军需处将运来的美械物资如何交接,自动火力、火炮、部分弹药,
以及少量的汽车、摩托车。
包国维心里明白,这批物资虽不能立刻改变模范军整体武备,但至少能让部分建制与装甲总队先行装备上。
晨曦初破,保山坝子还笼在薄雾里,二十二师的营地却早已苏醒。
杜玉明的美制威利斯吉普碾过碎石路时,惊起几只啄食残粒的麻雀。
后面跟着两辆坐着英美军官的吉普车
垫后的则是十余辆满载物资的Gmc卡车——车轮卷起的红土,在车身上描出滇西特有的纹路。
杜玉明下车后,与迎上来的包国维简单寒暄两句,便直入主题。
他侧身示意了一下身后的盟军军官:
“包师长,这是盟军指挥部的Smith史密斯上校和英军的Anderson安德森中校。
史迪威将军很关心援助物资的落实情况,希望确保每一发子弹、每一加仑燃油都能用在刀刃上。”
身材壮实的史密斯语气平静,但包国维和周围几位军官都明白这关心背后的深意——
他们对国内某些部队的积弊早有耳闻。
那位英军的安德森中校,胡子修剪精致,眼神四处打量,带着审视的目光迅速扫过营区。
他的任务同样明确,评估这支即将进入缅甸、与英军协同作战的华夏部队的真实战力与可控性,
担心其成为难以驾驭的庞然大物,反客为主。
包国维神色如常,立即命令身旁的王旭东去清点接收物资,自己则亲自陪同杜玉明及盟军军官视察营地。
只一眼,那几个英美军官就愣住了。
这是中国军队?
和他们想象中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形象完全不同!
眼前的营地整齐得吓人,帐篷横平竖直,物资堆放得跟刀切过一样。
士兵们个个年轻精悍,虽然脸上还带着点年轻饶青涩,但那眼神里的杀气和老练,分明是尸山血海里滚出来的老兵油子!
杜光亭也暗暗吃惊。他麾下的200师已经是全国顶尖的精锐,号称之骄子,
可眼前这支二十二师,那股子锐气和精干劲儿,竟然丝毫不逊色!
其中最让杜玉明意外的,是部队所见之处的官兵皆是十分年轻,
军官们普遍为二、三十岁,而士兵们年龄大多在二十上下,面容虽略带稚嫩,但眼神老辣,动作干练,
一看就是打老仗的老兵。
部队的朝气让众人联想到了那被称为最强精锐的200师。
200师是唯一的机械化师,部队里有大量的装甲车、坦克、卡车、摩托车等,
需要操作和维护复杂的机械化装备,士兵必须要有文化、懂技术。
所以200师的士兵很多招募自知识青年和技术工人,识字率高,学习能力强,
这与当时主要征召农民的传统部队形成鲜明对比。
而包国维的介绍更是令杜玉明心疼,
“二十二师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官兵出身各高校,以豫省高校学生为主。”
知识青年占比百分之六十,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
杜玉明点点头,而后又听包国维道,“剩余百分之四十是之前模范师的骨干军官,
在经过文化学习和战术战略学习合格后担任症下层军官和士官,
知识青年领悟和学习能力强,能够很快从战场和老兵们身上学到宝贵的作战经验并整理出来。”
杜玉明闻言心疼极了,感情这些知识青年只是作为最基础的士兵,其他的百分之四十都是打过老仗的老兵?
难怪军营内军容极其齐整,即使是临时驻扎,帐篷排立物资堆放也井然有序,不见丝毫杂乱。
士兵们穿着材质不错、剪裁得体的军装,连绑腿都是打得极其标准,皮靴军靴踏地沉稳有力。
而更让那些英美军官吃惊的是装备。
许多士兵身上的单兵装备水平,竟隐约赶上了欧洲战场的标准。
一色的德式m35钢盔,皮质武装带、弹药包、水壶、工兵铲、防毒面具、雨披帆布等一应俱全,保养得宜。
就在这时,一支部队正列队从军营外返回营地。
他们步伐铿锵,队伍严整,带着一股肃杀之气。
更令人注意的是,这支队伍应该是外围的警戒部队换岗,此时几乎人人脸上都用深绿色的帆布领巾遮住了脸部,
只留出了一双双锐利的眼睛。
虽滇省靠近气候长期炎热的东南亚,但是缅甸是东南亚中冬季最冷的国家,与其毗邻的滇省在冬季同样寒冷,
英军的安德森中校只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脸色瞬间煞白,手下意识就往腰侧摸去——
他娘的!幻觉了吗?!
阳光下,那是一支德械部队?!
那眼睛中那股子严谨、剽悍、冰冷的劲儿,配合着熟悉的装备轮廓,
瞬间把他拉回了敦刻尔克海滩被德国人支配的恐惧里!
士兵们头上戴着的赫然是熟悉的德式m35钢盔,虽有些漆色不同以及部分磨损,但依然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们肩扛着中正式步枪,其设计仿制思路之一便是德式毛瑟98k,外形极为相似,
机枪手扛着的竟有不少是mG35通用机枪!
队伍行进间,那种严谨、剽悍的气势,配合着这些德式装备……
他猛地一个激灵,才发现自己失态了,赶紧收回手,额头上却已经冒出了冷汗。
他死死盯着那支队伍,心脏砰砰直跳——这绝不是他印象里传统的亚洲军队!
从细节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群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杀戮机器!
旁边的美军史密斯上校收起了之前略带审视的目光,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
他微微颔首,用只有杜玉明能听到的音量,以一种职业军饶冷静口吻评价道,
“杜将军,我必须修正我之前的看法。
这支部队的装备保养水准、单兵素质的完备程度,
尤其是官兵展现出的纪律性和精神面貌,除了您的第五军200师部队以外,
远超我在华夏战区见过的任何一支部队,他们的基础训练非常扎实。”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更关键的判断:
“如果所有部队都能保持这样的标准,那么在缅甸的丛林里,他们将会是有效的战斗力量,而不仅仅是数字。
史迪威将军会更加重视您的第五军。”
喜欢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民国:黄埔弃子的将官之路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