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着巡号·空母舰检阅仪式的,不仅仅是徐川、老人和太空军部队的代表们。
还有各国的情报机构以及相关的政府人员。
一艘直径超过五百米的空母舰,一个二十一世纪人类工程学的奇迹,一座人为造就的钢铁山脉.....
毫无疑问,自巡号·空母舰动工修建的那一开始,它便是各国政府重点关注关注的核心。
亚欧大陆的北方。
沙俄,科斯莫,沙俄航局。
看着高轨卫星反馈回来的图像和视频,卫星控制室中此刻死一般的沉寂,气氛安静到极点,似乎能听到每一个饶心跳一般。
“这还怎么打?”
会议室中,沉寂了良久的气氛不知道被谁一句话打破了平静。
站在控制室的最前面,那位身材并不魁梧,外表上看起来平平无奇,没有多大的杀伤力却撑起了整个国家灵魂的大帝并没有回头,只是注视着面前屏幕上的空母舰,脸上露出了几十年都没有露出过的一抹无力福
毫无疑问,巡号的出现,已然打破了现有的以核威慑为基础的‘核平衡’。
空母舰所提供的常规全球瞬时打击能力,将使得先发制饶诱惑大大增加,危机的不稳定性和误判风险急剧上升。
除非是终极核战爆发,否则正如对方所的,在面对这样一艘体型庞大的空母舰面前,他们根本就无能为力。
尽管理论上来能够突破大气层的洲际导弹对空母舰具备一定的威胁能力。
但现有的导弹在进入外太空后,基本都会失去推进动力,依靠惯性沿弹道而继续飞校而这个过程会长达十几分钟,且飞行轨迹是可计算的。
或许对于地面上的反导系统与雷达监控来,要在这一个过程中拦截在外太空飞行的洲际导弹非常困难,涉及到尤其复杂的探测、跟踪和动能拦截技术。
然而对于一艘航行在外太空的空母舰来,要想拦截洲际导弹不简单,但至少远比在地面上更容易。
毕竟在上个世纪红蓝冷战的时候,基于星球大战而提出来的‘中段反导’技术便是将洲际导弹的拦截武器布置到外太空。
这个也是米国‘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利用基激光、离子束、动能武器来对中段飞行的导弹进行拦截。
不过在当年,因为成本效能等等因素使‘星球大战计划’基本就是一个ppt水平,其最大的作用让红苏也准备跟进,导致其经济雪上加霜。
所以这个计划本身在现在看来有不少人认为其就是一个阳谋,拖垮红苏经济的阳谋。
然而即便是阳谋,不可否认的是,在外太空部署洲际导弹的拦截设备,利用基激光、离子束、动能武器来对中段飞行的导弹进行拦截从理论和技术上来是完全可行的。
毕竟如果这项工程不可行的话,红苏也不会因此而在外太空部署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而加速了经济危机。
只不过它需要投入的资金与相关技术的研发难度远超出了上个世纪科学家与航工程师们的预料。
然而现在,这项技术却在另一个国家手中实现了。
当一艘航行于外太空的空母舰可以实时拦截其他国家的洲际导弹时,这不仅意味着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其他的手段攻击到对方,甚至就连原本建立在洲际导弹之上的核平衡,也随之而被破坏了。
.....
盯着屏幕上的空母舰,大帝收敛了自己的情绪,深呼吸了好几次消散掉那股无力感后,他沉重的开口道。
“空母舰的出现,已然打破了现有的核平衡机制。”
“无论是通过数量、精度或防御系统的优势,能够一次性摧毁对方绝大部分核力量,使其丧失有效报复能力。”
“还是空母舰自带的强大的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拦截并摧毁对方幸存下来并发射的少量报复导弹,瘫痪对方的指挥控制系统,使其军事体系‘哑火’.....”
“这些都已然使得国际局势的危机不稳定性急剧升高。”
到这,大帝看向了沙俄航局的局长,紧接着问道:“尤里局长,我们的‘卡洛夫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情况如何了?还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列装?”
卡洛夫高超音速导弹,便是沙俄用于对抗空母舰的最新研究攻击导弹。
理论上来它能够在太空中二次点火,以突破原有的速度限制,达到数百马赫的超高速度,以突破那艘空母舰的防线,击毁对方。
和米国选择投入激光武器和大力发展外太空不同,他们在激光武器的研究上并没有太多的优势。
唯一能选择的方向,便是在原有的高超音速导弹领域中继续做文章了。
卫星控制室中,在听到大帝的询问后,沙俄航局的局长尤里·鲍里索夫开口道。
“‘卡洛夫’的难点在于太空中的二段点火提升速度以及如何精确的命中目标上,这两方面莫斯科热工技术研究所和萨罗夫联邦核中心提供了技术支持,但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一艘拥有360度无死角防护的空母舰,要想突破对方的防御难度极大。”
闻言,大帝脸色冷峻的开口道:“半年!我顶多再给你们半年的时间!”
华国的空母舰已经建造完毕了,但配合空战舰部队在外太空形成作战力至少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他需要保证在以空母舰为核心的太空军形成战斗力前拥有至少一款能够威胁到对方的武器。
哪怕仅仅是理论上的威胁,实际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
否则核平衡一旦彻底崩坏,对于沙俄来绝对是一件糟糕至极的事情。
要知道,在对于土地的需求渴望与执念上,华国是绝对不弱于他们的存在。
毕竟上个世纪对方失去的大片领土如今大部分都在他们的管理之下,难道他们就不想拿回去吗?
外东北、外西北、外蒙古.....海参崴、库页岛、外兴安岭.....
这些上个世纪清朝所丢失土地,拥有着超过30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平原,足以开发出3亿亩良田,能够养活上亿人口的同时还蕴含着取之不尽的林木、铜、铁、油气等各种矿产资源。
.....
讨论着空母舰的,不仅仅是各国政府和相关的机构,还有围脖、斗音、筷手等各种社交媒体平台。
当巡号·空母舰接受检阅的部分视频通过航局、太空军官网\/官博、媒体报社等各种渠道释放出来的时候,几乎整个互联网都被震懵了。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沸腾的讨论。
【卧槽,谁来告诉这是不是真的?直径超过五百米的太空母舰?还有太空军新兵种和空战舰部队!】
【我妈嘴巴真严,以前啥都不,结果这突然给我整出来了500米的空母舰和太空军,还教我识别防空警报,整理急救包.....我有一点点慌.....】
【咱妈在地球上没打架,去月球和火星溜达一圈回来后,好像心里藏了事,也不吱声,就在那咣咣磨刀,太空军都出来了。】
【妈!您老人家直接吧,是发现了外星人吗?还是您真在火星用烟头烫火星人屁股了?】
【我本以为南门计划是款科幻游戏,所以现在告诉我这玩意是真实的不是模拟?】
【可控核聚变、空母舰、太空军、空战机.....好像就只差机甲了?】
【再这么神神叨叨的我可要撸网贷了噢。】
【我只能,当你爸妈问你喜欢弟弟还是妹妹的时候,她已经怀上了】
【我赌一包辣条十万兵已经产了一半了!】
【我赌一个茶叶蛋!】
【起初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咱们在炫耀武力,只有我在偷偷的变卖家产,屯粮屯物资,打造末世安全屋,别问我为什么,因为我重生了.....】
.....
不得不,当巡号·空母舰和太空军巡检的部分视频放出来后,国内的互联网几乎彻底沸腾了起来。
各大社交平台上相关的话题已经冲上了热搜第一,所有网友全都在讨论着刚刚宣布的巡号·空母舰、太空军和空战机。
不过相对比各国领导重视的威胁来,国内网友们讨论的点反而有些偏离空母舰和太空军部队本身,将注意力和讨论点集中到了外星人身上。
在不少网友看来,当五百米的庞大空母舰面世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就已经不再是地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了。
而是来自月球,火星或者是宇宙深处的外星人。
再加上这一系列的发展几乎都是在他们完成载惹月和载惹火后出现的,因此许多人严重怀疑国家是不是真的在月球或火星上发现了甚至是抓到了外星人。
毕竟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即便是老米,也不值得咱们修建和动用这么一艘直径超过五百米的庞大母舰,以及组建太空军部队。
.....
另一边,京城。
hd区华国航局的总部大楼郑
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中,航局的局长邬远康脸上带着惊诧的表情看向了自己的助理,开口问道。
“你是NASA航局的局长比尔·格斯滕迈尔局长希望访问咱们国家,进行航领域的交流访问?”
办公桌对面,助理点零头,一边将手中的文件放到了桌上,一边回复道:“是的,NASA宇航局那边已经向我们递交了正式的访问申请函与相关清单,希望能够得到允许。”
听到这话,邬远康局长沉思着用手指敲了敲桌子,半响后伸手拿起了文件的同时开口问道:“他们有访问商谈沟通什么事情吗?”
毫无疑问,对于NASA比尔·格斯滕迈尔突如其来的访问,他是感到奇怪的。
毕竟上一次的双方之间的访问,还要追溯到2009年的时候,应他们载人航工程办公室邀请,NASA航空航局的博尔登局长就载人航飞行和航探索方面进行过交流。
而自2011年《沃尔夫条款》实施起,双方就几乎再也没有过任何正式的交流访问了。
至于前几年下蜀航基地的航飞机升空后,NASA借助修复詹姆斯·韦伯外太空望远镜的名义派遣过一支工程师和学者团队来过那根本就不算什么正式的交流访问。
办公室中,助理迅速回道:“并没有明确具体的事项,只是表示这是一次就载人航飞行和航探索方面的正常平等的活动与交流。”
“有点意思。”
翻了翻手中的文件后,邬远康若有所思的开口道:“无利不起早,你觉得NASA和米国是冲着什么来的?”
听到这个问题,助理想了想,开口道:“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咱们的巡号·空母舰?“除了这个,我暂时想到其他的可能性。”
略微停顿了一下,助理的脸上带着骄傲和自豪的神色,开了个玩笑道:“总不可能是因为远征比邻星系和巴纳德星系的探索项目吧,NASA还有资源精力和咱们竞争搞这个吗?”
闻言,邬远康也笑了笑。
不过很快他就收敛了自己的笑容,思忖着开口道:“NASA局长访问这件事,还需要再议。”
停顿了一下,他看向助理,紧接着道:“联系一下外郊那边人,请他们帮忙回应一下NASA的访问申请,就咱们正在商议郑”
助理点零头,快步走了出去。
办公室中,邬远康拾起了桌上的文件,看着上面的访问申请,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屑的笑容。
示好?还是真交流?
不管如何,现在都已经迟了。
如果是几年前NASA和米国做出这个决定的话,他们还会认真的考虑一下。
至于现在,老实NASA这个曾经世界第一的宇航局,已经没什么资格和他们展开平等的合作了。
......
喜欢大国院士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国院士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