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首页 >> 帝国崛起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明末钢铁大亨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征伐天下 神话版三国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 帝国崛起全文阅读 - 帝国崛起txt下载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六百一十七章 认知差距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六百一十七章认知差距

“世界者,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之大,大明所有者,不足十之一也。陆地比之海洋,有如巨船浮于海面。海洋,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是这个世界之间永恒的纽带。陆地是有限的,人口则因为可以繁衍而无限增加。大明虽然很大,但是已经经历过一次人口增加后,因为灾而导致的动乱。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欲谋万世者,当先知下之事。臣所知者,万里海外有泰西诸国,大不一,相互间征战不休。为生存计,此辈泛舟而来,一度袭扰大明福建沿海,盘踞大明岛屿无数。此辈乃是世间最为凶残之辈,在非洲,他们掠夺一切,并大肆劫掠人口贩卖,在南美,两千万土着因此辈之入侵而人口锐减过半。在北美,还是这些人,正在与土着争夺土地等一切生存空间。他们穷凶极恶,他们人性泯灭,世间所有的罪恶,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臣把这些人成为殖民者!来自泰西欧洲的殖民者。今他们可以在福建沿海烧杀劫掠,明他们就能进入大明的腹地,无恶不作。建奴虽然凶残,较之比,稍显不如。窃以为,如大明维持现状不变,二百年后,泰西欧洲各国,必将深入大明腹地,为所欲为,不能制之。欧洲各国因殖民而富有,因富有而兴格物之术,再因格物之术而强大,最终以坚船利炮跨海而来。臣不希望子孙遇见这样的事情,故而未雨绸缪。臣兴工商,倡导格物,都是出于这一点而考虑。出兵海外,目的在于御敌于国门之外。敌自海上来,我扼守海峡要津。以炮击之,使之不敢轻犯大明海疆。

而今,臣盘踞爪哇,西去苏门答腊,东占婆罗洲,这些岛屿对于大明而言。就是永不沉没的战船。而臣及后代,都将是这些战船的掌舵者。将来如何,以陛下之远见英明,必然能妥善处置。臣叩首于万里海疆之外。”

这份奏折,的还是很含蓄的,就是这么一个现状,陛下来拿主意吧,怎么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事情,作为臣子的没法了。还是陛下来决定吧。但是有一点,陈燮是明白的,就是不想立国,否则就不会以臣自居。

朱由检读懂了陈燮的意思,大明比起整个世界来,的可怜。而世界上的大陆,比起海洋而言,也的可怜。正如陈燮以前经常的。大海才是他的归属一样。陈燮是不会在大明争夺什么的,现在是这么的。也是这么做的。

朱由检很矛盾,一方面他乐意看见陈燮这些举动,另一方面,他有把陈燮作为儿子将来坐稳皇位的一个基石来看待。如果陈燮不会来,那么今后朱慈烺的皇帝位置,能不能坐的稳都是一个问题。看完这份奏章。朱由检整个下午都在想这个问你,就是如何定位他跟陈燮之间的关系,或者如何定位陈燮与大明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的臣子来看待么?呵呵,陈燮答应了,朱由检都不敢答应。

想不出好的方法。朱由检和头疼。皇帝富有下的概念,深入骨子里,他无法接受海外这些地盘,不算在大明的头上,更担心陈燮不会接受所谓兴海城是大明的一部分的法。冉哪个位置,心里的想法当然会发生变化的。换成自己是陈燮,没准都要谋朝篡位了。

朱由检百思不得其解,正好王承恩来了,笑眯眯的汇报:“万岁爷,大喜啊,太医了,坤兴公主身体很好,一点问题都没樱多亏了思华交代柳如是,每日监督公主步行一个时辰,早晚各一次。神医就是神医,果然有他的一套。”

朱由检露出微笑来,自己的外孙嘛,当然是喜欢的,尤其是朱媺娖生的,更加不一样了。站起来走了两步道:“这会,陈府很热闹吧。”王承恩笑道:“万岁爷英明,这会贺喜的人可多了,太子殿下也去了。之前怕冲了煞,皇后娘娘让人给太子都挡了驾。”

朱由检也觉得这样做是对的,按照命的法,太子是未来的人主,煞气很重的。“好,朕也去看看,呵呵。”笑罢,朱由检突然想到了什么,笑的更加开心了,步履也变得轻快。

皇帝驾到,陈府内的人都出来迎接,跪了一地。周皇后也跪在门口,朱由检来了便道:“朕就是来看看外孙,不必兴师动众的。”看见周皇后身边的朱慈烺,他点点头道:“太子也来了,正好,有点事情跟你,就借思华的书房一用吧。”

这就是皇帝的做派了,是来看外孙,到霖方先他的事情。也没人敢啥,两人进了陈燮的书房,朱慈烺对这里很熟悉,亲自动手尝了一口茶水,这才放在皇帝面前。这个举动,朱由检异常的满意。微笑的点点头,这个儿子,在孝顺方面,那是没的。

“太子,朕想问你一个问题,如果将来你登基了,该如何面对你思华姐夫?”这个话里面,是有很多问题的,看似简单的话里面,杂了很多因素。比如这个思华姐夫,那就是一个暗藏的问题。既然做鳞王,二女之情就会看淡,为了江山社稷,杀老子杀兄弟都比比皆是,杀个姐夫那不是意思么?

“父皇,您正值壮年,何来此一问?”朱慈烺有点慌,这问题不好回答啊。涉及到东宫的想法,在皇权面前,太子又如何?一旦威胁到皇权,废太子也不是没有历史先例。以朱慈烺的年龄和阅历,突然被问起这个问题,怎么会不慌?

朱由检平和的笑道:“你不用多想,就照实来,怎么处置你姐夫即可。”

看见他发慌,朱由检反倒安心了,这明太子对这个问题,丝毫没有准备,也就是没想过现在就去当皇帝。他要是一点反应都没有,那朱由检真得怀疑了。

朱慈烺慢慢的恢复了平静,端坐思索一番才慢慢道:“父皇,儿臣以为,思华姐夫乃赐大明的不世之材。大明的现状,大明的未来,到底该怎么走,在他心里都有一个蓝图。在南京的时候,姐夫经常起,大明的未来在大海之上。因为未来的世界,是属于大海的。儿臣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把这话记住了,一点一点的在今后验证。现在看来,有一部分已经验证了。姐夫看问题很远,很少有错的时候。”到这里,朱慈烺看看朱由检,欲言又止。

“不用看朕,朕心里明白,思华注定是个长寿的人。百岁不敢,七八十岁是稳稳的。至于朕,能活到六十岁就,就已经知足了。思华是朕打算留给你的顶梁柱,承前启后,开场大明万世一系的大局,就在太子和思华身上了。”朱由检可没忘记陈燮过的话,哪把农业税给免了,那真是谁来都动不了大明的基业了。谁来谁死,不用皇帝出招,下的百姓都能自觉的动手灭了这货。

“儿臣不是阿斗,姐夫也不是诸葛亮。姐夫总是会先去做,然后让儿臣看,找到里面的道理。道理这个东西,他很少讲,总是要儿臣自己去发现。姐夫如今在南洋为大明奔波,将来南洋必然属于大明的一部分。臣听辽东有火龙车,姐夫过,火龙车既然有了,火轮船就不远了。火龙车可以日行两千里,火轮船也能日行千里。届时,即便是万里之外的南洋,往来京师,也不过十余日。有了这样的利器,朝廷便可以从容调度,对万里之外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快速的做出反应。而不会像现在,边疆有事,快则一个月,迟则两个月,朝廷才能做出应对。这就是格物的力量!总的来,儿臣希望父皇长命百岁,万寿无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儿臣一定会请姐夫写一份详细的治国奏报,然后一条一条的去验证,如果有生之年没有验证完毕,就交代儿孙去验证。大明江山万世一系,儿臣以为,可期也。”

朱慈烺的一番话,完之后朱由检哑然。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对太子的影响都没有陈燮来的大。陈燮是怎么做到这点的?教?刚才太子了,很少教。那么答案就很明显了,陈燮是做给太子看,很坦诚的把一切事情,摆在太子的面前,用事实服他,然后才会有这样的效果啊。

从这个角度看,朱由检不觉的自我反省,觉得自己对陈燮的认知,远不如太子来的深刻。一个是要防着陈燮,一个则是把大明未来的规划,交给陈燮去做。这是何等的信任,相比之下,自己还在谋算陈燮,父子之间的认知,云泥之别,高下立牛

回想陈燮那份奏折里的每一个字,朱由检的心里渐渐的有了一个成型的想法。(未完待续。。)

...

♂手^机^用户登陆 m.zhuaji.org 更好的阅读模式。

喜欢帝国崛起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帝国崛起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废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吗? 系统:开局零天赋,但我苟得住 反派心尖宠:团宠娇妃飒爆了 坏了,我被魔宗妖女包围了 废土孕妈拾荒日常 重生之我到异变纪元去种田 穿越清末重生为龙 【轮回之镜:照见前世今生】 从超越柯南开始 融合八种昆虫,我独断末世废土! 我!丧尸母体,开启末世纪元 九霄丹神 高达08MS小队同人:托璞重生 龙族:旧日之影 一拳伤害999999,你说少宗主弱? 巫界征途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美漫世界霸王轨迹 悍妇当家:世子宠妻无下限
经典收藏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穿越大明做帝师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我在红楼太强了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大明:反推未来,老朱目瞪口呆 大世争锋 抗战:我,现代兵王创办无敌军校 三国:改变从街亭开始 风起月关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天命之寻霸记 山贼大皇帝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一品布衣 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史事讲将1三国明 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最近更新 人在古代,从抢山神娇妻开始崛起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三国之争霸天下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明末辽东从军行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京极家的野望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大明新命记 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不明不清 大明第一墙头草 明末造反:我的盲盒能开神装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大唐躺平王 侯门第一纨绔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 帝国崛起txt下载 - 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 帝国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