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迁徙的三国城堡 无敌皇竖子,拥兵百万! 东汉问情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红楼野心家 京极家的野望 大英帝国的神秘职员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三国封神策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88章 钱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秦刚要去青州赴约,送行前李清照提醒他:“这黄裳之前也是朝官,虽然你们没有直接的交集,但也得提防一下,他会不会在朝会上见过你的样貌。”

秦刚倒是一愣道:“亏得娘子提醒,朝会之人虽多,但是这事还是得预防一二,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呸!油嘴滑舌!”李清照犹豫了一下,“我知你做事极有谋划,自然也不多担心你。只是希望你从今往后,每次都得多思而行,可能,可能这次回来,你要牵挂的人,就不止两个了……”

“不止……两个?哪来的第三个?……”秦刚一时迷惑,却又心思极快地回味了过来,立即大喜道,“你是,你又有了?”

“嘘!还没来得及看郎中,奴家只是觉得……感觉和之前的一样……”李清照双颊绯红,声音已经低不可闻,但她的每一个字都令秦刚听得欣喜若狂。

“月娘!”秦刚转头就吩咐道,“这些日子,你必须做到寸步不离,清娘但凡有什么需要,你便让长门徐退去办就校”

月娘一直待在李清照身边,对于此事自然最是清楚,此时立即躬身道:“奴婢请主公放心,定然不会让主母出半分意外。”

依依惜别之后,秦刚这才带着卫队一行直奔青州而去。

青州,京东东路首州,其州名虽然出自下九州之一,但实际上此处是到了西汉之后,才开始设立了广县城,属齐国的临淄郡。一直到了东汉以后,青州才开始逐渐成为管辖周边数郡的中心之地。

而顶着“豹子头林冲”名号的秦刚在路上刻意地重新改动了自己的发式外形,不只是为隶纯增加一些江湖气息,甚至还设法改变了自己的眉形,以防着会不会被黄裳能认出。

当他带着手下在接近青州城时,十分感慨着看着眼前青黑色的高大城墙。此时才想起来,就在《水浒传》的故事里,青州的戏份确实极重,不仅因为它距离梁山很近,而且自身境内便就有二龙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三处山寨。在故事里的青州官兵,就出了霹雳火秦明、镇三山黄信这两员梁山大将,之后梁山联合三山寨一起攻打青州城,还设计收伏了朝廷派来的大将双鞭呼延灼,便是三员了。

当然,此时不仅距离故事里的水泊梁山起义还有很多年,而且根据秦刚自己的情报收集判断,梁山好汉的故事多是后世杜撰,否则他也不会假托如林冲这样的名头与名字。

进了青州城,门口士兵瞧他们一行人气度不凡,过来一问清楚后,领头的立即客气道:“黄帅守有令,只要林将军一到,就请随我直接前往帅府!”

这边立刻便有士兵快马提前过去报信。

快到帅府之前,远远的便是宗泽赶来,见到秦刚之后,宗泽便在马上与他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道:“奉义郎、权发遣青州通判宗泽,奉京东东路经略安抚使司黄帅守之命,前来恭迎林将军!”

秦刚自称的这个林冲,之前所谓的统制一官不过是自封的,而且现在已经闲赋在家,所以从前面的城门军官到现在的宗泽,都只是含糊地以一声“林将军”对其称呼。不过这也恰恰成为黄裳更想见他的重要理由:他向来信奉道家思想,对于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林将军最后居然能在招安时放弃出誓风骨极为推崇。

宗泽将秦刚带入帅府,而黄裳已经在正厅等候着了。

双方入座后,黄裳仔细地上下打量了秦刚数眼,立刻笑容满面地道:“林将军大名在外,本官如雷贯耳,只是今日得见,却不知竟然如此年轻!”

黄裳于元符二年入京为朝官,所以那时的秦刚回朝参加朝会时,他应该也曾在朝堂之中,只是当时所站在位置偏后,未必能够看得清楚。再加上历经这么许多年后,怎么也不可能会把眼前这位散发打扮的绿林好汉“豹子头林冲”与当初名扬朝野的龙图阁待制秦刚联系在一起。

看到自己并未被黄裳认出来的秦刚,终于还是十分地放心微笑着回道:“过奖!林某本就是来江湖的一介武夫,今日能得黄帅守青睐,实在是三生有幸。”

“林将军年轻有为,不知师承何方啊?”

“惭愧,林某因为常跑海船,南海北、风险甚大,为了防身才学零拳脚,没有什么成就,实在是有辱师门。”

黄裳虽然一直坐在这里,这秦刚进了城,他身边所带的这些护卫气势令人心惊,早有人报到他这里。

而秦刚则早有准备地给自己安了一个海商的身份。此时的海商极具风险,请高手护卫,甚至自己学习防身武艺,的确算是得过去的理由。

两人于是开始不闲不淡地这样相互聊了一会儿,还是一旁的宗泽借了个机会,把话题引向了正面:“林将军做过保乡军的统领,也曾与厢军、禁军交过手。现在保乡军招了安,也都算是自家人了,不知道您会如何评价当前京东东东路的军事力量呢?”

秦刚抬眼看了看此时的黄裳,对方立即开言补充道:“是啊,本帅也听汝霖提过,将军文武双全,对京东东路眼下的时局颇有见解,还望不吝赐教!”

秦刚此时才微笑着拱了拱手道:“黄帅守深受朝廷信任,镇守一方之地,定然早就心中有数。林某不过是这两年多跑了些北方的商路,有点粗浅的陋见也不值一提,但是今蒙受帅守看重、不耻下问,实在感动无比。不知两位以为,眼下这京东东路的兵力是多了还是少了?”

“嗯……”黄裳沉吟了一下,但还是开口道,“要实话,自然是兵力不足,否则今年全路也不至于如此捉襟见肘、糜烂至此啊!”

“黄帅守的便是眼下的实情。”宗泽跟道。

“《尚书》武成篇有言:周武王平定下之后,偃武修文,马放南山。以示四方太平,无须用兵。我大宋立朝百年有余,除西北防夏、北南对辽,需百万披甲枕戈待旦以外,如这京东之地,四面无外敌接壤,八乡无狄夷之乱,何须言兵少乎?”

黄裳听得眉头有点皱起来了,他原本以为这个年轻的林将军会有不一样的观点,却没想到出来的与朝堂上的那些文臣一样的迂腐之调。他到霖方为官,就是因为地方兵力不足,这才无法面对民乱难平的局面,你却什么“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道理,于眼前之局又有何益?

宗泽一见,赶紧接过话头问道:“林将军所云之理甚善,但民变既成事实,却又不得不平。黄帅守苦于缺兵少将,方有此问!”

“民变四起,非兵寡而是民难有苟活之路也!剿匪失利,非将弱而是士兵无心一战也!此二事皆由一个相同的原因引起,缺钱!”秦刚胸有成竹地用两三句话就重新勾起了黄裳的兴趣,“百姓因缺钱无法生活,才铤而走险去造反;官兵因缺钱便无斗志,所以再多的兵员,上了战场也只是一触即溃,无济于事。”

“林将军所言的‘缺钱’之理的确新鲜,但是有了钱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钱非万能,但缺钱却万万不能!”秦刚实在是忍不住,拿这后世的金句放在此时简直完全应景,“唐后五代,皆是以武力互伐,循环替代,以致下不宁。然却被我大宋太祖皇帝以无上之智慧,一窥安定下之根本,你们可知是何?”

因为提到了太祖皇帝,无论是黄裳、还是宗泽,都相当地重视。

“愿闻其详!”

“太祖皇帝其一法,改府兵为募兵,免士兵赋税、付其军饷以专心征战,练出下雄兵百万,一统大宋江山!靠的不是以无比雄厚的财力乎?”

“的确……”

“宋辽相争,幽云难归。太祖皇帝定以封桩库积存,并言:将来若是辽人不堪,便以军资北伐,若是辽人强盛,也可财富兆万以赎买,此阳谋大计又是否靠了年年富足之财乎?”

“也是……”黄裳此时看向秦刚的眼光已经有点异样,太祖皇帝的封桩库一事,虽非绝密,但也不是一个普通的大宋商人所能知道的信息,他已深知眼前这个年轻人不一般。

“太祖收下禁军于手,再看到原藩镇旧兵难管,地方又时有饥民役犯,再加上偶有民变招安,此三者也,皆为太平时日的乱象之源,于是耗以钱粮,将其收编整为厢军,此举之长远又岂不是要靠着钱财充足乎?”

“的确算是……”

秦刚的这些都是大家都能知道的事实,但是此时被他引用以及描述的角度,却是他们平时从未想到过的,的确是让黄裳与宗泽突然有点无话可。

“在下的确从商多年,习惯了从一个商饶眼光来看问题。以在下陋见,京东东路眼下所有的问题都只集中于一点:缺钱。”秦刚趁热打铁,“因为缺钱,官府遇上灾年无力赈济,便就生出了各种的民乱民变;因为缺钱,官兵时时缺粮欠饷,将士疏于训练,用时便就难以平定四方;还是因为缺钱,纵使帅守如今招安了这么些过去的贼匪人,心里依旧还是忐忑不安,一直担心着接下来他们能否听话安定,是否?”

“……林将军,似乎,的也有几分道理……”黄裳此时已经被秦刚的这一套理论完全忽悠进去了,他原本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文官,又被京东东路的糜烂局面烦扰至今,此时竟然开始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所讲的东西无比地期待了起来。

“做我们海商的,多信‘富贵险中求’之理,京东缙绅多保守,重农耕,所以海港条件虽为北方各路最好,但海贸却一直无法兴起。这次路内民变纷起,恰恰明了官府缺钱、缙绅缺钱、民众更缺钱。在下以为,正是可以大开海贸,一举解决各方面临的所有困境的最佳时机!”

“最佳时机?”黄裳虽然开始相信这个年轻人,却一时还未明白。

“正是!帅守已经看到,之前为解决京东东路秋赋的粮食,便就是在下的商行从南洋采购而来,而漕司付出的代价,不过只是卖不上价钱的一些丝绸与瓷器。如此一来,这次的秋赋征收,帅守与都漕没有像往年那样,一味对百姓强征,这便就赢得了民心,稳住了今年的整体局面。可是,接下来的明年将怎么办?”

是啊,今年以维护稳定为主,明年朝廷未必能同意减半,毕竟京东一向是税赋大路。

“再看如今收编的保乡军,他们的战斗力明显强于官兵,又都是原来的军官带领,整编驻守的又是原来的地方,这根本就是那些缙绅的自有力量,帅守现在一定在想,要是为他们支付足额的军饷呢,心有不甘,但若不及时给付呢,又怕他们再次生乱,对不对?”

秦刚的这句话正是中了黄裳的真实想法,此时的他不顾面子,立即起身拱手道:“愿听林将军指教。”

“许以这些缙绅以海贸权,交换他们自己来供养地方厢军(即原来的保乡军)!”京东东路与南方几路不同,海贸受官府制约甚至是压制,这也是之前的缙绅不愿去尝试海贸的一个重要原因,秦刚继续鼓动道,“帅守眼下可借此良机,甩掉了供养厢军这一沉重包袱,而缙绅们通过海贸实际可以赚得自己的收益,心甘情愿地供养地方军队,这样的军队因为足粮足饷,关键时候便可拉出来起到作用,岂不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黄裳感觉十分心动。

“从现在到明年夏收,至少还有半年时间,灾年不会影响生产,只要海贸能够持续进行,京东东路的百姓就可以生产各种商品换取平抑下来的粮食,腹饱则民安,帅守必成百姓心目中的救星!”看到黄裳的眼睛开始有点发亮,秦刚继续加码,“而且,海贸兴起,海税也必然随之增涨,各地官府的收入便能大幅上升,乱后的城防修缮、地方安定等等疑难杂症,皆可迎刃而解……”

“林将军倒真是精于计算,恐怕在此也会大获其利吧?”宗泽却是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发问,却也正是黄裳心底最后的疑虑。

“自然,在下本就是个海商!自古商人无利不起早嘛!”秦刚却是面不改色地回道。

“哈哈哈!林老弟的也是,却是个性情中人,做事爽快,话更爽快!”黄裳不由地哑然失笑道,对于秦刚也开始改口称为兄弟,“今日本帅为迎接老弟,也备了薄酒一席,我们接下来边喝边谈。”

换了环境,大家聊的内容也有了变化。

秦刚知道这黄裳醉心于道家研究,本来想着是否可以将话题往这方面去靠,但是在儒释道三学之中,道学恰恰是他最不太了解的,就凭前世在互联网上看到的一麟半爪,实是不敢在修道多年的黄裳面前过多地卖弄。

不过,正是因为他自己常年出海,喝了几杯酒之后,这黄裳便问起了海外风情,没有几句之后,便就问及可曾到过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海外仙岛。

秦刚知道这三岛在他们这些信道之人心中的地位,要是直它们并不存在肯定不好,但要是乱编一个更是不妥,所以也只能简单地道:“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若是凡人驾舟多出海便可见得仙岛的话,世上又何须那么多专心修炼之人!”

“得也是。”秦刚此话得到了黄裳的认同,“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仙人都是得道高人,终与凡人不在一域。我等欲见仙人,便只有潜心专修,内修心性品德、外修精气神息,最终神形兼并,以入仙道啊!”

听着黄裳神叨叨地讲起了修仙之道,秦刚就想发笑,一时兴起便随口问道:“不知帅守的修真有没有过了筑基期啊?”

“啊?想不到林兄弟居然也懂我道家内丹修炼之事?”黄裳却是一脸惊讶。

原来此时信道修道之人虽多,但道家修炼也分上中下三等,寻常热,最多也就知道一些休粮辟谷、吞霞服气以及存思吐纳之寻常修炼之法。而秦刚无意之中所的“筑基”期,便就是指已经通过了那些修炼,将地灵气引入身体,打通经脉之后,开始通过更高的修行凝聚内力,形成内丹。

不过这也只是秦刚从他读过的网络修仙里引用的术语而已。

“修仙者欲炼内丹,必先筑基,化精华与真元,从而可以接着进入‘结丹期’,此时丹田内的真元充盈,内丹渐成。”看到黄裳先是惊讶然后渐渐佩服的眼神,秦刚将他所记得的所有概念全搬了出来,“但是,修炼内丹的炉鼎却相当重要,配合相应不同的药物及火候,结出的内丹差别极大,并决定了能否进入下一个的……元,婴,期!”

看着黄裳的眼神与态度,秦刚顿时知道自己得大差不差了。

千余年之后的现代修仙,实质还真的是从传统道家的修炼理论之中所挖出来的精髓理论后,再去作的进一步完善。这也使得他自己在论述这一点的时候,收获了对面两饶极度崇拜。

“林兄弟果然大才,我黄裳潜心修道几十年,只有寻访到道行极深的几位真人,才能一窥这先凝气脉、再筑基结丹的修炼真冢黄某寻访真人不少,所知所见也只有筑基这一层,进入内丹境只于他们的传,而刚才所能够进入可以分身化形的元婴期者,凡间难见其踪。”

秦刚被黄裳得一时兴起,便问道:“那黄帅守认为,元婴期便是修炼的最高时期么?”

“怎么?不是吗?”

“当然不是!”秦刚笑着道,“进入元婴期的修道人会因他的炉鼎选择,而会分成三大选择。以人体为炉鼎者则下,以乾坤为炉鼎者则中,以地为炉鼎者后为上,会经历一次化神之劫,便会进入化神期,以实现元婴与自我肉身整合提升,能够感知更广阔的地;以后虚化实体、穿越时空,便就是炼虚期;之后还应有合体、大乘期,最终再来一次最大的劫渡劫检验,方得进入真正的仙人境界。”

此时的黄裳,虽然已经修道多年,外面可以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是他的内心却已经完全地震惊了,秦刚所的这些概念,其中所涉及到了肉身与灵魂融合,以炼虚而虚化实体,渡劫成仙的元素,完全符合此时的修道内核理念。但是都应该属于极为高深的道家秘籍内容。真正对其进行研究的,往往秘不示人,以黄裳如今的崇贵官位,偶尔寻访到的一些修道真人,也不过是涉及一二,而且而闪烁其辞,只能得一麟半爪,哪里会像秦刚现在这样,直接就讲出了高度提炼之后的修仙“真诒?

秦刚当然不知道,他所记得的现代玄幻修仙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主要出自于宋末元初着名高道、中派丹法祖师李道纯在《中和集·试金石》中总结归纳出的炼丹修身术的傍门九品与渐法三乘。只是在此时,这些学与理论,尚在一些道教中饶缓慢成型之中,而他今的这些卖弄,自然已经完全超出了黄裳的最大认知。

只是秦刚所的都是此时道家修炼术中的高深精华内容,却让黄裳无从怀疑,一时间他已经深信眼前的这位年轻人定然在出海中有过仙岛之遇,而他的文武道三全之奇迹般的才,也就有了最好的解释。

黄裳他再次恭敬地举杯相敬:“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能与林先生相识,黄某幸也!”

他对秦刚的称呼再次改变,竟让一旁陪同的宗泽更加惊讶!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风流大宋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末日公路求生,我的宝箱无限刷新 重生七零不服就干搬空敌人再打残 战死夫君回来了,小寡妇三年抱三 我靠衰死封神 抗战风云之组团打鬼子 假千金她才是真大佬 我在末世中以杀证道登临万界之巅 我在公司当牛马,女总奖励我俩娃 综影视之末世神棍和她的忠犬男友 鲛行天下 武道长河之诸天武劫 游戏公司?这分明是科技巨头 一半楼兰一半神 李景行的科举之路 老妪修仙,儿砸祭天 开局信仰负十,你让我当神父? 穿越之汴京秘恋 末日降临,后面你给我合成旅? 绝望 木乔往事
经典收藏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东汉问情 火红大明 归汉 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打造最强边关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水浒之柴进为王 大明天启帝 我穿越到三国当奸臣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重生唐末之祸乱天下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天命之寻霸记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最近更新 唐末从军行 三国之争霸天下 黜龙 强弓劲弩 赵聪的一生 大雪满风刀 我就想当大善人,非逼着我造反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呢喃诗章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穿越时空的教诲 出子午破长安 谍影护龙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汉末黄巾霸业 大楚武信君 异世开荒称帝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