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虽然不上课,可也每去学校,忙忙碌碌着。他们学校建了土高炉,学生们都被指挥了起来。
从老师到学生,他们的热情都很是高涨。
好几个土高炉就建在操场中央,用黄泥混着碎砖垒起的炉身被太阳晒得泛着干白,顶赌烟囱直愣愣戳向空,就像一根根粗笨的手指头。
一筐筐的废铁都放在炉前,男生们在老师的指挥下忙碌着,女生们则蹲在旁边砸矿石,手里的锤子起落间,石屑飞的满脸都是。
一开始开始干的第一,看着闺女手上的水泡,王秀云就心疼的不行,直接给刘洪悦做了口罩和手套戴着。
之后没两,班里的很多女同学也都戴上了口罩和手套。
那些老师看了也没有什么,毕竟有些女老师的手上也都有了水泡。
听着广播里的:“多砸一块矿石,多炼一斤刚……”
刘洪悦深深地呼了一口气,继续干着。
到了夜里,土高炉更热闹。火光把半边都映红了,鼓风机“呜呜”的喘着气,炉子里的火苗舔着炉壁,发出“噼啪”的声响。
老师和学生轮着班守在炉边,有人用铁锹往里面添煤,有人盯着温度计上的红针,嘴里念叨着:“快了,快到熔点了。”
这时候的饭是在操场边支的大锅里做的,窝头就着咸菜,大家都是蹲在边上扒拉几口,眼睛还直勾勾的望着高炉。
谁也不敢表现出来累和不情愿,就连平时爱偷懒的学生也都扯着嗓子喊号子,声音里全是兴奋……
开始的时候,王秀云还担心刘洪悦在学校的情况,没多久街道办也开始了土高炉的建设。
在家里的这些妇女们也都聚集在街道办,开始了忙碌。这段时间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吃的大锅饭……
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让上交废铁,很多户人家这次是真的连锅都保不住了,只能用瓦罐对付着做饭。
这时候的王秀云特别庆幸闺女和女婿的先见之明,他们家的铁锅保住了。
此时的轧钢厂也开始了上班搞生产,下班还忙炼铁,连夜奋战的情况。
虽然对这段历史不太清楚,但大约也记得一些的张卫东不敢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情愿,每热情的忙活着。
至于提亲的事儿,那就只能推迟了,没办法,他们现在礼拜都不休息的。
于莉也表示理解,她现在也每跟着她妈去他们那的街道办帮忙。
眼看着到年底了,还没什么休息的时候,张卫东决定还是一切从简吧。
直接在一二大爷晚上不用加班的时候,拎着准备好的礼物和二大爷一起去了于莉家,快速的将事情定了下来。
除了衣服布料、点心肉和糖果酒茶叶那些之外,张卫东还给了66块的聘礼。
于父于母很满意,直接就同意了下来。
第二腊月二十六,张卫东请了两时假,两人就直接去街道办事处领了结婚证。
随后,张卫东快速的,带着于莉就去了百货商店,将领完证后发的那些票全部买了东西……
随后才急匆匆的将于莉送到了四合院,打开门让她进门后,就快速的骑着自行车回了厂里。
此时的四合院里没几个人,大家都在街道办那里干活呢。
于莉麻利的将房间整理了一下,又烧了些热水,将屋里的那些脏衣服那些也收罗了出来,到院子里洗了洗。
想到叔子也没矫情,直接打开门进去找了找,也将叔子的那些脏衣服拿出来洗了。
晚上王秀云他们回来的时候,就发现院子里挂了很多的衣服。
“咱院里这是有人在家?这晾衣绳上的衣服好像是卫东卫南兄弟俩的吧?”许大茂她妈绕着那些衣服仔细看了看,疑惑的嘟囔着。
王秀云捶了捶腰,道:“应该是卫东媳妇吧?”
“啥?卫东啥时候结婚的?这也没什么动静啊?”许大茂他妈不可置信的问道。
王秀云笑着:“昨晚上我家老刘和卫东去了他媳妇家,了今是个好日子。
腊月二十六,他们应该是去领了证,这不就成了两口子。”
许大茂他妈一听,眼睛都瞪大了,“哟,这速度可真快!该摆个酒席热闹热闹吧。”
王秀云摆摆手,“这时候大家都忙,都在搞生产、炼钢铁,连结婚都快没时间了,哪有功夫大操大办,我估摸着是一切从简了。”
正着,于莉从屋里走了出来,笑着跟大家打招呼:“二大妈、婶子,你们回来啦。”
王秀云拉过她,跟其他人介绍:“这就是卫东媳妇于莉。”
张卫东昨就已经过了,如果他到点了,还没回来的话,就请二大妈帮着介绍一下。
于莉也听张卫东过了,他们家和二大爷家比较亲近。此时跟着二大妈乖巧地喊人。
院里人纷纷夸着,她长得好,她勤快……余莉的脸都被她们红了,求救般的看向二大妈。
王秀云见状赶紧解围道:“行了行了,人家于莉刚嫁进咱们院,一个个的都安分点。干了一活,不累是不是。”
完又看向于莉:“于莉啊,你也别在院里站着了,快进屋歇着,忙了一怪累的。”
于莉如释重负,笑着应了声,转身进了屋。
这时候,许大茂骑着自行车风风火火地回了院子。
他一进后院就咋呼起来:“妈,我饿了,有吃的吗?”
喜欢四合院:带着签到系统穿刘家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四合院:带着签到系统穿刘家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