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朱雀大街,旌旗招展,净水泼街。太子李琮归京的仪仗,从明德门缓缓而入,绵延数里。百姓们夹道围观,争相一睹这位在安西历练数载的帝国储君的风采。
李琮端坐于骏马之上,身姿比离京时更加挺拔,肤色因边塞的风沙略显黝黑,眉宇间褪去了几分青涩,增添了沉稳与坚毅。他目光扫过熟悉的街巷和欢呼的人群,心中感慨万千。安西的广袤、沙场的酷烈、异族的风情,都深深烙印在他年轻的心里。他不再是那个深居东宫、只读圣贤书的太子,他的马蹄踏过碎叶川的冰雪,他的刀刃映照过怛罗斯河的残阳。
紫宸殿内,李琰端坐龙椅,看着殿下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的儿子,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赞赏。李琮一丝不苟地行完大礼,声音洪亮:“儿臣李琮,奉旨镇守安西,今如期归京,向父皇复命!愿父皇万岁,金安!”
“平身。”李琰的声音带着温和,“琮儿,一路辛苦。安西诸事,奏报朕已详览,你做得很好。且与朕和众卿,安西如今情势如何,有何见闻?”
李琮起身,从容不迫地开始汇报。他不仅讲述了军备戍守、屯田开发等常规事务,更重点提到了西域诸藩的动态,以及从西方传来的消息。
“父皇,据往来商旅及探子回报,西方大食残余势力,虽退守半岛内陆及北非偏远之地,但仍有部分埃米尔不甘失败,相互攻伐亦或时有串联。其中,一个盘踞在叙利亚边境一带,名为‘黑羊部’的部落联盟,近来活动频繁,似有坐大之势,偶尔劫掠我朝商队,虽未成气候,亦不可不防。”李琮的汇报清晰有条理,显示了他对边疆局势的深入把握。
“黑羊部……”李琰手指轻敲御案,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是后世历史上活跃于安纳托利亚和伊朗西部的一个土库曼人部落联盟,没想到在这个时空提前出现了。“跳梁丑,暂且不必大军征伐,令安西都护府加强警戒,必要时可施以雷霆手段,剿灭其主力,以儆效尤。”
“儿臣遵旨。”李琮继续道,“此外,儿臣在疏勒时,曾接见一队来自极西之地,自称‘维京’的商旅。其人身材魁梧,发色金黄,驾长船跨海而来,言语虽不通,但其展示的毛皮、琥珀颇为珍贵。他们似乎对东方充满好奇,亦……颇为彪悍。”李琮补充了这个有趣的见闻,为帝国未来的扩张提供了新的方向信息。
李琰心中一动,维京人?他们的时代也开始了。看来,帝国的视野需要放得更远,不仅要陆上西进,海上探索也要加快步伐了。这可以成为一条重要的支线。
李琰随即召见负责海运和海外探索的将作监官员,询问关于北方海域的认知和舰船建造进度。他提出,应组织一支探险船队,沿东海、北海(今日本海)向北,探索更广阔的海洋和陆地,寻找新的航路和资源,并与可能遇到的“维京”等势力建立联系,或提前布局。这将为未来经北冰洋或横渡太平洋探索美洲埋下伏笔。同时,他也指示加强对南方海路的开拓力度,双管齐下。
太子归京,带来的不仅是边疆的稳定消息,更有广阔的世界图景,激发了李琰更宏大的战略构想。
退朝后,李琰在御书房单独召见李琮,父子二人进行了一番深谈。李琰考校了李琮的军政见解,对其成长深感欣慰。
“琮儿,安西历练,你成熟了许多。如今回京,要好生学习处理朝政。帝国未来,任重道远。”李琰语重心长。
“儿臣定当刻苦努力,不负父皇期望!”李琮恭敬回答。他深知,太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武功,更是文治。他开始接触六部事务,了解帝国庞大机器的运转,这个过程,本身也充满了各种微妙的权力平衡和人际交往,这是另一条潜在的支线。
李琮返京后,开始参与日常朝会和处理部分政务。他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向上官婉儿等重臣请教,但也逐渐展现出自己的思考和主张。这引起了部分老臣的赞赏,也可能触动一些原有权力结构的神经。他将如何平衡学习与树立威信?如何在与各方势力打交道中成长?这为宫廷内部增添了新的动态。
与此同时,拉什米卡公主献上的印度情报,经由上官婉儿的整理和呈报,引起了李琰的注意。
“哦?戒日王朝旧地的邦国分布、贵族恩怨,还有这些隐秘的商路……”李琰翻阅着那些翻译过来的摘要,颇感兴趣,“这位公主,倒是给了朕一些惊喜。”
上官婉儿在一旁道:“陛下,拉什米卡公主此举,似是想表明其并非徒有美貌,而是对陛下有所助益。”
李琰笑了笑:“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总归是好事。印度之地,富庶而纷乱,将来必是帝国经略之重点。这些情报,先存档备用。婉儿,你可酌情赏赐于她,以示鼓励。或许,日后真有用得着她的地方。”
拉什米卡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回应,虽然距离她渴望的亲近还很远,但至少打开了一条缝隙。她开始更积极地学习大唐文化,研究帝国的政治结构,希望找到更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切入点。
而来自波斯的莎赫尔娜兹女王的信件,则让李琰看到了西方战略的另一种可能。
信中,莎赫尔娜兹不仅汇报了波斯的安定与繁荣,更主动提出了对西方“疥癣之疾”的担忧和愿为前驱的请求。
“莎赫尔娜兹……不愧是在乱世中崛起的女王。”李琰将信递给一旁的上官婉儿和阿史那云传阅,“她看到了机会。向西,打击阿拉伯残余,扩展波斯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帝国开疆拓土。”
阿史那云看完信,直言道:“陛下,莎赫尔娜兹女王能力出众,对陛下忠诚,若支持她西进,确能省却朝廷许多心力。但需防其势力坐大后,尾大不掉。”
上官婉儿沉吟道:“云将军所虑有理。然现阶段,利用波斯为屏障和先锋,利大于弊。陛下可予以支持,但需控制节奏,明确边界。可令其相机而动,但大规模用兵,必须得到朝廷批准。同时,可派遣更多文官、教官入驻波斯,加深控制。”
李琰点头赞同:“就依此议。回信嘉奖莎赫尔娜兹,准其视情况对西部边境滋扰势力进行有限度的清剿,巩固商路。所需军械物资,可由安西酌情拨付。但重申,遇有重大战事,必先奏报。另,着吏部选派干练官员,赴波斯协助治理,传播教化。”
波斯的西进,将成为帝国经略西亚的重要一环,莎赫尔娜兹的野心与能力,将与帝国的战略紧密绑定,其间必然伴随着合作、博弈与控制。
地中海上,医院骑士团与拜占庭的暗中接触仍在继续,双方讨价还价,进展缓慢。而大唐水师先遣舰队抵达亚历山大港的消息,则像一块巨石投入水中,激起了巨大波澜。港口划出的军事区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建设,唐军战舰那独特的造型和威猛的姿态,让周围的船只纷纷避让。地中海沿岸的势力,都屏息关注着这艘“东方巨舰”的到来,它将如何改变地中海的力量平衡?暗流之下,危机与机遇并存。
太子归京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朝局变化,女王的野望为西进战略提供了新动力,而遥远的海洋和边境,新的故事也在悄然开启。帝国的车轮,滚滚向前。
喜欢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