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

米酿

首页 >> 明末工程师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大宋小农民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我是正德帝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明末工程师 米酿 - 明末工程师全文阅读 - 明末工程师txt下载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百九十五章 贫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大明朝的整体税收数字,还是十分可观的。

万历十五年,大明的总税田是七亿零一百万亩,总田赋是二千六百六十九万石。到了崇祯十四年,因为三饷的加派,征收的税收更多。即便是按照万历十五年的田赋数字,按崇祯十四年的粮价,崇祯朝每年的总税收也至少有六千六百七十二万两银子。

这个数字看上去十分惊人,似乎足够大明朝招募兵马平贼却奴,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些征收的田赋并不全部缴入国库。

明代各地的田赋可分为两类;其一,起运;其二,存留。“省直银粮,名色虽不一,大约田赋、均徭二项,不离起解、存留两款”。所谓起运,就是越中央政府或其他省的府、州、县或各边镇、都司、卫所等军事区域的部分。存留就是留供本地开销的部分。

地方上收取的大量税收是直接供给给卫所、都司和地方衙门的消耗,真正上缴给国库的,只占其中很一部分,一年不过几百万两。如嘉靖二十八年,国库“太仓库”岁入不过三百九十五万两。正因为如此,子朱由检才如此缺钱,要不断加征税银。

但对于在地方上征税的李植来,这庞大的税收基数是个好事情。他稍微增加二成田赋,就能得到很大的收益。

增加二成田赋后,李植每年可以多得折色银三十一万五千两,得本色田赋六万三千石。按现在粮食市价,六万三千石本色麦子相当于十五万七千两银子。加上折色,李植一年可以从津新税制上赚取四十七万二千两银子。就算刨去一千多名税务人员的开支,还有四十万两净赚。

李植得知自己的征税方法可以为自己赚四十多万两银子,十分高兴。

李植心情愉快地带着谢良友和两百亲卫来到了曹姓缙绅家,收取新税制下的第一笔税银。

曹姓缙绅没有反抗李植的意思。李植在津大开杀戒杀了那么多官员,津的地主们哪里还敢和李植作对?虽然交纳赋税很可能让奸猾下人带着投献来的田地离开。但是银两田地毕竟是身外之物,此时还是顺从兴国伯的新税制,保住性命为上。

曹姓缙绅家里有旱田一千七百三十一亩,如今李植均平田赋,他每亩地每年要交纳七升一合的田赋,一千多亩地合计交纳一百二十三石麦子。

曹姓缙绅乖乖地从粮仓里取出一百多石麦子,交给了李植的税务官。

李植成功地收取邻一笔田赋,正要离开曹姓缙绅家里,却突然看到一个亲卫跑了过来,大声道:“伯爷,外面聚集了几百农民,不知道做什么,一个个全跪在晾路两侧!”

李植愣了愣,看了看门外。

谢良友讪讪道:“莫非是陆化林煽动农民的余波还在,农民听伯爷来了,要闹事?”

李植想了想,笑道:“出去看看。”

谢良友死死拉住李植,道:“伯爷万金之躯,切莫以身犯险!”

李植无奈地朝亲卫们一伸手,喊道:“拿盔甲来,穿上!”

####

孔老大是一个三十二岁的农民。

他三代单传,是孔家唯一的男丁。他家在赵家村有二十亩旱地,是祖上传下来的薄田。按理,家里有二十亩田地也不差了,但孔老大和媳妇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孔老大的苦日子,全在于他势单力薄,被衙役们欺负了。

孔老大亲戚少,不认识什么关系。加上他性格闷,半不出一句话来,在赵家村形单影只,其他赵姓的村民都不太搭理他。

孔老大二十五岁时候,娶了隔壁村一个脑袋不灵光的女人做媳妇。

平日里,孔老大和傻媳妇两人可以是赵家村里的孤家寡人,倍受城里衙役的欺辱。那些衙役们把一层一层的田赋全加到孔老大的田上,什么“折余”,什么“寄米”,什么“膏股银”,总之有各种得出不出的明目,硬是把孔老大的田赋加到二斗五升每亩。再加上每两折色银子二钱的“火耗”,最后孔老大竟要为每亩田交纳三斗田赋。

孔老大也想过反抗,可每次孔老大拖欠田赋,那些衙役就派差人带枷锁来抓孔老大。孔老大没有亲戚,明着被欺负了也不敢闹事,最后只能一次次被衙役们欺负,二十亩薄地每年交纳六石的田赋。

而这二十亩旱地本来就地薄,又没有灌溉水源,全靠到一里外的河里挑水灌溉,一年也就能产出十五石的粮食。刨去每亩一斗三升的种子,刨去每亩三斗的田赋,孔老大每亩地只能收获三斗麦子,一年只有少得可怜的六石收益。

六石麦子磨成米面,要养活两个人。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孔老大和媳妇都要饿肚子。孔老大三十二岁了,傻媳妇也二十九了,如今膝下没有孩子。

他们生过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因为饿肚子得病,生生病死了。

孔老大不是没想过带着田地去投献,但是那些缙绅老爷一听孔老大交这么高的田赋,就知道孔老大是衙役们的欺压对象。收纳孔老大为仆人是会让衙役们没人可以盘剥的,是要得罪那些衙役的。

最后没有一家士绅老爷愿意接受孔老大的投献。

孔老大和媳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过着这没有希望,在温饱线上挣扎的生活。也许哪年一闹灾荒,孔老大和媳妇就要饿死了。每次孔老大听村里的读书人闯王闯将的事,孔老大心里就偷偷希望闯王能来津。

跟着流贼闹一场,也比过着这毫无希望的日子好。

然而就在孔老大日日过着这麻木的生活的时候,却听到一个惊饶消息。

读书人都在传,兴国伯要对津的田地加税。不但原先不纳税的士绅们要增税,就连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孔老大也要增加税赋。

孔老大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感觉是要塌下来了。如果自己家这样的情况还要加税,自己和媳妇吃什么?兴国伯要把自己这样的人逼死?

但回家冷静想了想,这一次,孔老大不相信读书饶话。

兴国伯的事情,孔老大听过无数次了。兴国伯在各县修建水利设施开发新田,招募佃农耕作。兴国伯给每个佃农分二十亩好田,分牛,还只征收三成的地租,让佃农们富得流油。不仅如此,兴国伯还招募佃农去开发琉球,据那里的佃农更加富裕。

津的农民们,都削尖脑袋想投入兴国伯门下,哪怕是抛弃家族祖业也毫不顾惜。

孔老大不相信,这样造福百姓的兴国伯,会对穷得吃不饱饭的贫农们加税!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兴国伯的税务官下乡来了,兴国伯要给贫民们减税,每亩地只收七升一合的田赋。那些读书人散布的谣言不攻自破。

这税率,只有孔老大现在承担田赋的四分之一!

喜欢明末工程师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明末工程师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在异界守城池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以无敌证道 黑刀斩鬼人 抗战之关山重重 莫纳德遗迹 废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吗? 元后传 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 武侠网游:比武穆念慈,黄蓉急了 无限分身:诸天都有我小号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带着萌娃去种田 离婚独美,前夫和儿子悔断肠 港综世界的警察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我,满背唐玄奘,被国家强行收编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婿欲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经典收藏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开局一辆破三轮,穿越诸天卖盒饭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天命之寻霸记 武镇隋唐 大秦:我,重生秦始皇,剑斩赵高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白话三国志 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 大世争锋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抗战:我,现代兵王创办无敌军校 一品布衣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双穿,开局一桶泡面换媳妇
最近更新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重生梁山王伦,弥补所有遗恨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寒门书童:高中状元,你们卖我妹妹? 三国凭实力截胡 谋逆之人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神话版三国 假少爷回村后,成京城第一状元郎 时空手环:代号025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呢喃诗章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绝色生骄 祖龙送我美娇妻,我带大秦统世界
明末工程师 米酿 - 明末工程师txt下载 - 明末工程师最新章节 - 明末工程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