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唐

步兵长

首页 >> 盛世华唐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都重生了,赚亿点钱怎么了 龙珠之逆袭传奇 系统背刺后,帝国元帅们都后悔了 回府的真千金她一身反骨 太阳就是hope 被渣男抛弃后她带着孩子回来复仇 人在JOJO,疯狂贴贴人气角色 我赫敏,穿越漫威当救世主 远古时代的悠闲生活 余生请你指教
盛世华唐 步兵长 - 盛世华唐全文阅读 - 盛世华唐txt下载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213章 李世民:我是夏虫?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陈景恪用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告诉了李世民国家是如何诞生的。

同时也告诉了他,国、君、民三者的关系。

“国家是一切的载体,君乃国家的统治者,民乃国之根基。”

“民缴纳赋税供养君主、官僚以及军队,其目的是希望他们能保护自己。”

“而国君和官僚、军队在享受了赋税的同时,也理应给予百姓正面的回馈。”

“这种关系我称之为契约……”

“然而后来的统治者缺乏这方面的认识,认为他们生而富贵,就应该享受这一牵”

“从那时开始,整个世界都走向了歧路,大同之世也成了永远触摸不到的东西。”

……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整个国家都走向了歧路,陷入了治-乱-治的死循环。”

王朝兴灭是无数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作为皇帝,李世民更是不知道思考了多少次。

却始终无法找到解决的办法。

此时陡然听陈景恪提起,顿时就变的激动起来。

关键是陈景恪之前迥异于其他饶言论,让他迫切的想听听,对方到底会拿出什么不一样的言论。

“你对王朝兴衰还有研究?”

陈景恪傲然道:“略有研究。”

只看态度就知道不是略有研究,而是很有研究才对。

李世民更加开心,不怕你有想法,就怕你什么都不知道。

“不知你有何结论?”

陈景恪侃侃而谈:“接着上面的话往下,契约遭到统治阶级的毁坏,世界走向歧途。”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掠夺、剥削成为了理所应当之事。”

“不加限制的掠夺和剥削,导致最底层的百姓活不下去。”

“当活不下去的人多了,自然会站起来造反,改朝换代。”

“这就是你的结论?”李世民很是失望,这个结论太过于老生常谈了。

陈景恪笑道:“结论其实都是一样的,百姓活不下去造反,不一样的是过程。”

李世民稍稍恢复了些兴趣,道:“细。”

陈景恪道:“国家败亡除了君主残***臣当道等等因素之外,财政也是核心问题。”

“有句俗话叫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人没钱不行,国家没钱问题只会更大。”

“国家有了钱才能赈灾,才能养活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才能推行各种政策。”

“没有钱,军队就不会有战斗力,面对灾人祸只能束手无策。”

“陛下看史书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每到王朝末期都是灾连绵不断。”

李世民不禁颔首,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也一直很疑惑,为何会如此。

于是就问出了一句话:“真的是要亡其国乎?”

陈景恪摇头道:“非也,老子曰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荀子曰,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先贤早已经过,不会因为‘刍狗’之事,改变自己的规则。”

李世民问道:“那为何会如此?史书是做不了假的。”

陈景恪道:“史书自然不会作假,然写书的是人难免会有偏向。”

“盛世的灾荒被澹化了,末世的灾被重点书写。”

“所以才会给了人盛世风调雨顺,末世灾连绵的错觉。”

“圣人不妨着人统计一下,王朝盛世时期的灾次数,然后和王朝末期的灾次数作对比。”

“就会发现,实际上两个时期的差距并不大。”

“只是王朝盛世时期国家强盛,朝廷手中有钱粮,每逢灾都能及时救治,灾酿不成大祸。”

“每到王朝末期,朝廷渐渐的失去对地方的掌控,国库也没有钱粮。”

“灾得不到及时赈济,往往酿成巨大灾祸死人无数。”

“反过来加重了王朝负担,最终走向灭亡。”

李世民惊讶的道:“你统计过此事?”

陈景恪点头道:“统计过,其实史书上有很多细节至关重要,只是并不为大家所重视罢了。”

这牵扯到一个意识形态问题,现在人要构建民族意识,需要普及历史。

可是在古代没有这方面的需求,史书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统治阶级看的。

希望统治阶级能够在历史中吸取教训,治理好国家。

受限于时代,古人读史书也大多都是观察某件事情、某个政策以及某个饶行为等等。

试图从这些事情里面找到教训。

像陈景恪所的,对比盛世和王朝末期灾数量,可以是前所未有之事。

李世民自然也是如此,即便陈景恪告诉他这些,他也不认为有多大作用。

灾乃定,即便知晓了又能如何?

陈景恪看出了他的这种想法,倒也没有鄙视之类的。

这和他本身无关,而是整个时代的认知在限制他罢了。

气候是个大课题,眼下的科学发展,还不足以让他们认识到,这些规律都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既然话匣子打开了,陈景恪就不介意多几句:

“道运行自有规律,研究古代的气候发展,可以推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而气候的变迁都是以百年乃至千年为周期进行变化的。”

“比如商朝末期气候就变得尤为寒冷,导致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商周时期太过遥远,咱们近一些的时期。”

“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一次气温骤降,当时下以高产的稻粟为主粮。”

“那次气温骤降,导致北方地区无法再大面积种植稻粟,改为种植产量较低的麦豆。”

“如果圣人留意过就会发现,西汉前期史书记载亩产可达两三石,到了东汉时期就只剩下一石有余。”

李世民露出不可思议之色,道:“这个变化不只是我留意到了,许多古人也留意到了。”

“众人皆不解其中之意,只以为是道如此……没想到真相竟如此简单。”

陈景恪心道你们留意过那最好不过,嘴上继续道:“对,真相就是如此简单。”

“汉武帝时期气温骤降,稻粟不适宜在北方种植,于是就开始推广豆麦同种。”

“包括冬麦的种植时间、种植方法等等,也都是那个时期确定的。”

“到了汉宣帝时期,持续数十年的低温期终于过去,气温逐渐升高。”

“可是北方种植豆麦的习惯已经成型,也就没有再次纠正过来。”

“一直到王莽时期,下再次进入了一个寒冷期,北方粮食大面积减产……”

“到了光武帝刘秀继位,气候再次恢复正常……这次的温暖期一直持续到东汉末年。”

“史书有明确记载,从汉安帝开始气候就开始反常。”

“有时暴雨连绵半年有余,有时下大旱一年不见雨水。”

“反常气候的背后,就是整个大气候在发生改变……下再次进入了寒冷期。”

“史书记载,汉灵帝光和六年冬大寒,东来、琅琊井中冰厚尺余。”

“曹丕去淮河督练水师,却发现淮河结冰。”

“三国时期东吴境内下大雪有三尺余……”

“这些记载无不明,当时下进入了寒冷期。”

“南方都尚且如此寒冷,北方有多冷可想而知。”

“寒冷气候一直持续到了晋朝建立才有所恢复,然后到了东晋时期再次进入寒冷期。”

“这次寒冷期一直持续到了隋朝建立才结束,然后气候逐渐升高。”

“等到大唐建立,气候已经恢复到了千年来最温暖时期,也是最适宜人类生存的时期。”

“吐蕃为什么会崛起?就是因为整体气候变暖,导致高原冰雪融化适宜农耕。”

“有了足够的粮食,吐蕃君主松赞干布才能南征北战。”

“而根据规律,这次气候温暖期会持续两百年左右,然后下将再次进入寒冷期……”

“陛下还觉得研究古代气候变迁没有用处吗?”

李世民久久不语,这一套理论带给他的冲击,甚至还要超过之前的契约论。

都夏虫不语冰,现在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一只‘夏虫’。

陈景恪给他的这些,之前他连想都想不到。

但这套理论也让他产生了一种感觉:史书还可以这样去读。

原来这些灾背后竟然还隐藏着这样的大秘密。

这个秘密有用吗?

可以没用,对于大部分人来,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但对于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来,简直太有用了。

可是他心中也有疑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

他不是偏听偏信的人,自然不会因为陈景恪几句话就相信。

但他也没有直接质疑,而是道:“我会着人去调查此事,待有结论后再……继续方才的话题。”

陈景恪颔首道:“喏,同样面对气候变冷的灾,汉武帝能打败匈奴征服四夷,创下不世功业,但他的后人却只能亡国。”

“为何?”

“这当然离不开汉武帝自己的雄才大略,但细究就会发现,关键在于一个财字。”

“汉武帝通过种种策略,甚至连卖官鬻爵之事都做了,把财富聚集于国库。”

“正是有了这些钱财,他才能赈济各种灾荒,才能顶着变冷的气候打败匈奴和四夷。”

“到了他统治的中后期,国家的潜力可以已经被他压榨的差不多了。”

“就算他有再多的手段,都无法再搜刮到足够的钱财。”

“于是他不得不颁布了所谓的轮台罪己诏,将国家的战略方向,从扩张变为保守。”

“汉武帝改变策略,是因为连年征战民间也没钱了,实在无钱可征。”

“西汉和东汉末年,尽管连年灾,可是下承平百余年,民间是有钱的。”

“准确是官僚权贵手中掌握着海量的财富。”

“只是这些钱财被藏在达官权贵的地窖里,不能为国家所用。”

“就造成了一个局面,百姓和朝廷穷,而处在中间的达官权贵脑满肠肥。”

“而且这些权贵还趁着灾人祸,继续兼并财富,让更多的百姓失去依靠。”

“这就是为什么汉武帝遭遇灾,还能打出大汉威,而后来的那些君主,却只能坐视国家走向灭亡。”

李世民再次沉默下来,他没有问‘为何不向达官权贵征税’这样幼稚的话。

再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其中的原因。

达官权贵掌握着权力和财富,他们有的是办法避税。

想问他们要钱?别做梦了。

把他们逼急了,大不了改朝换代。

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给他消化的时间,才继续道:

“王朝初期地多人少,朝廷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土地。”

“把这些土地分给百姓,就能养活无数人,而且朝廷还能从百姓手中征收到赋税。”

“如此百姓的日子还能过得去,国库也有钱,能做各种规划。”

“所以王朝初期往往都是一副蒸蒸日上的样子。”

“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财富是向着权贵流动的。”

“用不了多少年,那些权贵就会靠着各种手段,把财富聚集在自己手里。”

“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连饭都吃不饱,还要缴纳各种赋税。”

“而那些权贵,掌握着海量财富,却一文钱的税都不用缴纳。”

“朝廷收不上税,就只能坐视各种灾发生……最终眼睁睁的看着亡国。”

“有些祸根其实是从一开始就埋下的,比如权贵的免税特权,比如纵容权贵兼并财富。”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 换源app】

“陛下还记得我注解的《道德经》里,之道的部分吗?”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君主行道,抑制土地兼并,给百姓活路。”

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陈景恪的解释是,人都有私心,壤就是要财富兼并。

那就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施行道平均财富,让百姓能够活下去。

而能够推行道的,就只有皇帝。

陈景恪进一步解释道:“君主行道,既是给百姓活路,其实也是在自救。”

“若不推行道,坐视财富兼并,用不了多少年朝廷将一文钱赋税都收不到。”

“到那个时候,又是一次王朝更替。”

李世民似乎反应了过来,皱眉道:“你绕来绕去,最终还是认为王朝兴替皆因土地兼并?”

陈景恪摇摇头,道:“土地兼并只是一个原因,真正核心问题是,朝廷如何有效的征收赋税。”

喜欢盛世华唐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盛世华唐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苍白之环 爆笑医妃:夫君今晚要动粗 穿成全网黑后她成了手机app 重生之屠龙者回到二十年前 坏了,我被魔宗妖女包围了 世间诡异时代:从丧尸末日开始 废土孕妈拾荒日常 非诚勿扰:弃妃也妖娆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终极大魔神 美人心计之毒医帝妃 狼少女的异界大冒险 满城婳 废土:非酋她今天交房租了吗? 我探查术有BUG,捡根木棍变屠龙宝剑 消失的人 转职:一柄魔刀千刃杀穿全校! 开局被女帝退婚,获得无敌领域 穿越清末重生为龙
经典收藏 随机夺取两点人渣碎片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书穿之妈粉的自我修养 加入草帽海贼团的我无敌 我的房间有个星际战场 无畏:就是喜欢你 催化神级灵草!小师妹卷翻修真界 综漫:签到符咒面具魔气 大千世界之科技时代 99岁被亲孙捅死:重生狂宠孙女 师父总是不理我[穿越] 穿成万人嫌,但人设是白月光 小新的搞怪校园时光 红楼守夜人 雷神公子 抢走美人将军后,殿下天天被撩 偏心的我只为你活 银白时代 花家那位废材二小姐 穿越守活寡:六个儿子来养老
最近更新 换亲抢我世子妃?我靠名媛系统杀疯了 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 白眼狼拔我氧气管,重生八零改嫁了 重生换娘亲,炮灰成了名门贵女 重生方知,我是大佬的白月光 夺回空间!大小姐搬空家产去随军 亮剑:开局手搓飞雷炮,老李乐疯了! 妈咪救窝!坏爹地要给三宝上户口啦 弹幕系统,小透明成长为最强女 夺回家产,留洋大小姐退婚下乡了 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 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公主娇软撩人,权臣们都失控了 傅总,太太瞒着你生了个童模 我在九叔世界做大佬 替嫁第一晚,和禁欲王爷联手虐渣 次元入侵现实 不是终点 小师妹明明超强却阴的发邪 惊山月
盛世华唐 步兵长 - 盛世华唐txt下载 - 盛世华唐最新章节 - 盛世华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