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最近在百姓里暗中传教,而且传的还是宣扬鼓动造反的内容?”
当崔建德奉命将聂陵带到薛云的大帐,薛云上来便语不惊人死不休地质问道。
“冤枉啊薛将军,老夫确实有在百姓中传教,但却从来没有鼓动他们造反的意思。”
聂陵闻言一怔,当即面露无奈地喊起了冤。
“是吗?可若是你传教的内容真的没有问题,那么也不会有人来找我状告了。”
无论先入为主,还是信任程度。
薛云都更倾向于闫涛的辞。
但这不代表他会全盘否定聂陵。
“薛将军,或许是这其中有什么误会吧。”
聂陵不由摇头苦笑,“毕竟在你治下的百姓里宣扬造反于老夫而言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破坏我们之间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
“的也是,只是你到底宣讲了什么内容,才会令人误解为鼓动百姓造反?”
从理论上来,聂陵确实没有鼓动百姓造反的理由。
尤其还是在薛云的眼皮底子下玩这一套。
“其实老夫也没什么,大多时候都是和百姓们拉拉家常,然后宣扬长明教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之类的教义……”
聂陵仔细想了想,似乎还是没觉得自己宣讲的内容有什么问题。
“除此之外呢?你还跟百姓们过什么?”
薛云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聂陵。
“老夫想想……和百姓们拉家常闲聊的时候,大伙都是你一句我一句,偶尔还一道诉诉苦什么的……”
聂陵沉吟了一会儿才皱着眉道,“到兴起,这些百姓们一旦有什么想不通的地方都会来求教我,而我又刚好知道便直接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他们问了什么问题,而你又回答了什么?”
尽管薛云脸上不动声色,可内心已经泛起了波澜。
因为他敏锐抓住了一个关键词。
诉苦!
一旦百姓们有组织地进行诉苦,事情就开始变味了。
“他们问的问题有很多,基本都是些生活琐碎上的事情,老夫也不知道该挑哪个来。”
聂陵轻叹口气道。
“比如,他们有问过为何生活会如此艰苦,为何会落到这般田地,到底是谁造成了他们的苦难等等问题吗?”
薛云的语气格外平淡,但平淡中却夹杂着什么无法言喻的东西。
“当然有,其实不止是他们,老夫接触过的大部分百姓都有类似的问题。”
聂陵的脸上都渐渐没了表情。
“通常老夫会把这些责任归咎给官府,因为官府的肆意盘剥,腐败无能才导致了百姓们的困苦。”
“但老夫绝对没有薛将军的任何不是,甚者百姓们对将军都是感恩戴德的。”
“原来如此,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薛云并没有在意聂陵末尾的补充声明。
听完对方的讲述,他大概知道,为何闫涛认为他在宣扬鼓动百姓们造反了。
如今薛云已经在实质上代表了官府,而聂陵的回答让百姓们把苦难的矛头都指向了官府。
一旦这些百姓成为长明教的教徒,意味着他们都会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薛云无法保证自己治下的官员都能一直保持清正廉明。
倘若未来有他治下的官府激起了民愤,那么这些百姓都会把怒火宣泄在官府上,从而引发事实上的动乱。
这也是闫涛为何会强调,时间一久受到传教的百姓们会成为祸患。
因为闫涛是站在官府的角度考虑问题,官府需要的是稳定的秩序来维护社会的运校
对于会影响破坏秩序的潜在威胁都必须消灭在萌芽里。
“……老夫明白了,抱歉薛将军,是老夫疏忽了。”
聂陵同样意识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顿时苦笑着赔罪道。
“想法是好的,奈何现实是残酷的。”
薛云起身缓缓走到聂陵的身前,伸手便拍在了他的肩膀,“反抗有理,造反无罪,只是你们的路子走歪了。”
“薛将军你……”
聂陵心神一震,目光愕然地仰头看向高出自己一截的薛云。
“退下吧,以后别再给我,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薛云神色淡漠道。
“是!那么老夫告退了。”
聂陵眼神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最后郑重地拱手行了个礼才转身离开。
“一把年纪还有如此真的理想,可惜生错了时代,高估了人性。”
目送着聂陵消失在眼帘后,薛云嘴里喃喃了一句,旋即便把这件事情抛在了脑后。
经此一事。
聂陵在城内都低调了许多,尽管不时还会和百姓们混迹在一起,但却不再向他们传播长明教的教义。
“大人,外面来了一支庞大的车队,是奉聂先生的命令来的。”
这。
养好伤在外重新训练斥候的余贵匆匆来了薛云的帐前。
“终于来了吗?”
薛云心里都松了口气,第一时间便带着人前去查看迎接。
这支由三十来辆装满物资的车队如今暂时停留在铁索桥的对面。
由于马车过于沉重巨大,难以从铁索桥上经过,只能停在外桥头等候接下来的协调。
薛云他们出了城来到桥对面,而聂陵不知何时已经提前来到了车队里。
“薛将军,你们来啦。”
聂陵看到薛云他们到来,立马上前迎接道。
“就这点东西吗?”
望着眼前排成一条长龙装满物资的巨大马车,薛云都下意识蹙了蹙眉。
“回薛将军,由于缺乏足够的运输工具,我们暂时只能带这点东西过来,之后还会来回往返运输过来的。”
聂陵连忙解释了一番。
虽然他们使用的是特制的马车,可运载量终究是有限的。
想要把物资全部运送完成,肯定要多来回不少趟。
“如此一来,你们承诺的东西要何时才能运完?”
车队这样一来一回都要一个多月,等到全部运送完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对此薛云都有些不甚满意。
“还请薛将军谅解一二,为了能顺利运送这些物资,单单是马车都是我们从南方拆卸装载到北境组装完成的,再者路途遥远,一时半会我们确实无法全部运来。”
聂陵也很无奈,不是他想拖着,而是现实不允许啊。
“行吧,有好过没有,只是你们等下打算如何将马车运过河对面?”
薛云懒得追究下去,现阶段最重要的问题是马车进城的问题。
老夫还在和下面的人商量呢。”
聂陵顿时面露苦恼之色。
桥是走不聊,想要过河的话,眼下似乎只能绕一大段远路从大河下游渡河。
问题是这无疑又会多消耗几的时间。
“这样吧,我们派人把物资从马车上卸下,然后分批带入城里,到时候你们重新组装马车一下即可进城。”
薛云想到了一个比较麻烦却实用的办法。
“老夫没有意见。”
聂陵觉得这办法还行,索性直接同意了下来。
“建德,回去召集所有人手过来把物资越城里,顺便让阎县尉带人进行清点。”
薛云当即雷厉风行地向崔建德吩咐道。
“属下遵命!”
崔建德刚要离开,薛云不忘补充了一句,“可以多带点马来装载物资。”
之前大胜李嫣然远嫁的戎人部族后,薛云他们便缴获了大量的战马。
现在恰好能利用这些战马运输物资。
等待的过程郑
聂陵已经让下面的人开始卸货,而薛云则骑着马来回查看着运来的物资。
其中有大半都是粮食,部分布匹绸缎铁锭等等,金银铜钱之类的最少。
钱虽然是个好东西,问题是也要能买到东西才校
如今东山郡物资紧缺,哪怕薛云手里掌握着大量钱财,可惜却没地方使出去。
毕竟北境都落入了戎人手里,他上哪里去购买紧缺的物资。
没过多久。
崔建德领着无数士卒马匹浩浩荡荡地蜂拥而来。
然后他们如同蚂蚁搬家一样迅速将马车卸下的货物运入城内。
半的功夫,马车的物资都已经全部清空,基本都已经封存入县衙的府库里。
“薛将军,老夫想要推荐给您一个人,而他往后便会代替我负责向你运输物资的事宜。”
随着物资运送完毕,聂陵他们的人却没有拆卸马车的动作,甚至没有入城的打算。
趁着薛云尚未离开。
聂陵带着一个年轻男子来到他的面前。
“这位是?”
薛云瞥了眼聂陵带来的人。
对方约莫二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眼神里都透着一股精明。
“在下陆圭见过薛将军。”
未等薛云开口,陆圭便已经毕恭毕敬地自我介绍道。
“他是我们总坛来的教令,专门负责这次与薛将军的合作事宜,而老夫接下来还有要事处理,恐怕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在北境。”
聂陵帮着补充解释了一番。
“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
薛云知道聂陵迟早会离开。
身为一方治所的祭酒,他怎么可能会长期待在一个地方。
“中原。”
聂陵意味深长地了句。
“陆圭是吧,你们接下来不打算进城吗?”
薛云顿时会意,转头便朝一旁的陆圭道。
“是的将军,我们打算直接返回鹿津继续装填货物运输过来。”
陆圭连忙恭敬表示。
“路上粮食够吃么?”薛云看着眼前空空荡荡地马车道。
“够了,我们在马车里留了几大袋的粮食,足够我们吃到鹿津。”陆圭如实道,“如果薛将军没有其他吩咐的话,我们准备现在便掉头离开了。”
“这么急吗?不留在城里休息一晚?”
薛云随意看了下色,虽然距离傍晚还有一段时间。
但现在就走未免太赶了。
“感谢薛将军的好意,只是我们想着早点送完早点了事。”
陆圭拱手婉拒了薛云的好意。
“行吧,那么聂祭酒你呢?”
薛云干脆不再多言,目光重新落在了聂陵身上。
“等那边的消息传来我便会离去。”
聂陵不紧不慢道。
“可以,不过走的时候,聂祭酒可否帮忙带上一个人。”
薛云自然知道他的消息是什么。
“莫非是他?”
聂陵立马想到了一个人。
御马监少常侍郑伦。
“是的。”
“好,老夫在路上一定会照顾好他的。”
完。
薛云便带人返回了三河县内,他没有前往营地,而是去了县衙。
主要是他想知道物资的清点情况如何,最后留下多少合适。
奈何闫涛手下太少,尤其是严重缺乏精通数算的人。
结果导致都是他在亲力亲为,直至第二中午才总算清点完毕。
“都尉,这些粮食足够支撑我们乃至全县百姓到明年了。”
随着清单送来,薛云看完后顺手给了卫超。
“粮食是够了,但我们的兵力也少了。”
薛云倒是显得格外淡定。
算上之前余贵的损失,如今他们手底下可用的兵力只剩一千四百余人。
相较于出征时已经少了六百。
“莫非薛都尉有抽调兵力的想法?”
卫超一听顿时若有所思道。
“中原那边要行动了,我们也不能继续闲着!”
薛云没有否认。
“我们现在的战马很多,粮食不缺,足以让我们再组建一支千人规模的骑兵……”
顺着薛云的思路,卫超边想边道,“而幽都府对我们严防死守,如果只派少量兵力恐怕无法威胁到他们,但太多我们又无法支撑,以我之见,至少要三千骑兵才能发挥作用。”
“三千就三千,到时候我会让柳何抽调兵力过来。”
薛云思索良久,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扩充骑兵的规模。
哪怕扩充后战斗力会下降也在所不惜。
大不两时候继续通过厮杀战斗来揠苗助长。
“报,大人,聂先生来了。”
与此同时,帐外的崔建德忽然大声道。
“请他进来。”
薛云立刻道。
“薛将军,刚才老夫收到了南边传来聊消息,你让我调查的人已经有结果了。”
聂陵一进入大帐便直截帘道。
“什么结果。”
“他们确实是郑常侍的家人。”聂陵毫不犹豫道。
“很好,卫校尉,等会带聂先生去见郑常侍,告诉他聂先生会亲自带他前往中原回到京城。”
既然郑伦家人那边没有问题,那么薛云自然不会再扣押着郑伦。
“好!聂先生请随我来吧。”
这段时间里。
郑伦基本都和卫超待在一起,就差住在同一个帐篷。
如今终于能甩脱这个牛皮糖,又能让他回到京城发光发热,协助他们击败戎人。
卫超心里都难免感到高兴。
喜欢大魏第一武卒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魏第一武卒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