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李纲的毛遂自荐,徽宗终于下定了决心,再次启用了柴承乾带兵,出兵剿灭田虎。
宣和二年七月二十六,博州府衙外的旗杆上,“山东河北兵马总管”的新旗帜尚未完全展开,传旨太监的马蹄声已踏破了博州的晨雾。
柴承乾已经提前得到了蔡京的书信,率李助、岳飞、徐宁等将领迎出府门,只见传旨太监手持明黄圣旨,高声宣读:
“奉承运皇帝,诏曰:河北田虎作乱,荼毒百姓,特封博州知府柴承乾为山东河北兵马总管,节制两路厢军,起兵讨贼。命李纲为监军,掌粮草调度、政令督查,凡非战斗事宜,皆听李纲裁决。望尔等同心协力,早日平定叛乱,以安社稷,钦此!”
柴承乾接旨谢恩时,指尖触到圣旨的明黄绫缎,心中了然——徽宗终究还是用了他,却派李纲做监军制衡,既要借他的兵平叛,又不肯完全放权。李纲走上前,拱手道:“柴知府,陛下委以重任,我等当共赴国难,绝不敢因权责之分误了大事。”
柴承乾回礼笑道:“李监军乃国之栋梁,有您掌粮草、督政令,我更能专心领兵作战,何乐而不为?”两人相视一笑,虽各有立场,却都以平叛安民为首要目标,倒也暂无嫌隙。
由于柴承乾早有准备,当日午后,博州演武场便响起了集结的号角。柴承乾按旨调兵,将山东河北的可用之兵尽数集结:
沧州兵马督监卢俊义率领五千(都是梁上人马,现在隶属于沧州厢军)。
济州出兵九千:梁山林冲率五千官军(原来的梁山人马,现在已经隶属于济州厢军,成为梁山明面最后的军队),关胜率四千厢军(多是招安后整编的梁山旧部)。
青州出兵五千,呼延灼领两千骑兵(原来呼延灼所带的连环马阵),和张清领三千步军(原来的博州军,皇帝为了分柴承乾兵权权把张清和士兵一起调到了青州)。
博州留花荣带一千厢军镇守,徐宁率三千厢军(大部分是梁山人马和新招募,经半年训练,纪律严明)。
东昌府董平领四千兵马(东昌府精锐,善冲阵)。
岳飞从博州巡检司和山东各县衙役中挑选精壮,临时组军一千(虽无正规编制,却都是岳飞亲手训练的亲信);
二龙山鲁智深、武松各领五百人(二龙山明面战力五百,又向黄门山借调了五百);
再从山东各州府及河北未陷之地调集二万厢军,一共调集了五万大军,准备出征。
数日时间,五万大军便在博州集结完毕,旗帜如林,甲胄映日,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柴承乾身着银甲,手持长枪,立于高台上,目光扫过全军:“田虎作乱河北,屠戮百姓,今日我等起兵讨贼,非为朝廷封赏,只为救河北万民于水火!凡临阵退缩者,斩!劫掠百姓者,斩!奋勇杀敌者,赏!”
全军齐声应和:“愿随总管,平定叛乱!”
随后,柴承乾按战力与职责,将五万大军分为四部:
1. 前锋军:由卢俊义、岳飞统领,马军步军共一万人作为攻田虎前锋,为大军开路。
2. 左军:共一万,由林冲、董平统领。林冲善守,董平善冲,领关胜四千、徐宁三千及两千辅兵,负责左翼防御,牵制田虎援军;
3. 右军:共一万,由张清、关胜统领。张清飞石可破敌将,关胜近战能稳阵脚,配三千辅兵,负责右翼迂回,断敌粮道;
4. 中军:共两万,柴承乾亲自坐镇,呼延灼(两千轻骑)、鲁智深、武松(各五百)随校中军为大军核心,掌粮草、预备队,兼护李纲及参谋团队,同时负责全局调度。
又任命李助和公孙胜为随军参谋,掌军谋、拟战术。时迁为“踏白使”,率百名斥候探前路、查敌情。戴宗为“传宣使”,凭“神行法”传递军情,确保各部联络畅通。
部署完毕,柴承乾召来吕师囊,递过博州知府印信:“博州是咱们的根基,我出征期间,由你暂代知府之职,一是守住粮仓,确保粮草能及时运往前线;二是安抚流民,不可让山东生乱;三是盯着各州府的动向,若有异常,速用密信告知。”
吕师囊接过印信,郑重道:“公子放心,博州之事,我定打理妥当,绝不让前线分心!”他早已备好粮草,从山东各州府粮仓调粮十万石,安排了五千民夫、两千辆粮车,随大军后跟进,确保粮草供应。
次日清晨,博州城外的官道上,五万大军缓缓启程。前锋卢俊义、岳飞率部先行,马蹄踏起烟尘;左军林冲、董平,右军张清、关胜分走两侧,护住中军侧翼。柴承乾与李纲并马走在中军,孙安,卞祥充当护卫首领,呼延灼的轻骑往来巡视,鲁智深、武松率部殿后,时迁的斥候早已探向河北方向,戴宗则往来各部传递指令。
百姓们自发在官道两侧送行,捧着茶水、干粮递给将士,口中高喊:“盼将军早日平定叛乱,救河北百姓!”柴承乾勒住马,对百姓拱手:“诸位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
阳光洒在大军的旗帜上,“柴”字旗与“讨贼”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五万大军如一条长龙,向着河北方向进发,身后是蒸蒸日上的山东,身前是战火纷飞的河北。
柴承乾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平田虎,更是为拿下河北的根基,为将来的乱世,再添一块重要的拼图。
而远在威胜州的田虎,听闻柴承乾率五万大军来讨,虽有几分忌惮,却仍狂妄道:“不过是一个酸腐文人而已,只不过招安了一群梁山贼寇,也敢来犯我‘晋王’虎威?传我命令,让军师乔道清,和大将钮文忠率两万大军,在魏县驻扎,给我挡住柴承乾!我亲自带人尽快攻破大名府。”
一场决定河北命阅大战,即将在盖州城外拉开序幕。
喜欢李世民重生水浒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李世民重生水浒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