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越来越冷,五院内部却先于自然界掀起了一场不见硝烟的“热战”。
随着自主攻关的项目越来越多,摊子越铺越大,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浮出水面——资源挤兑,进度撞车。
何雨柱刚刚卸下特种材料攻关的重担,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院长亲自点将,塞给他一个崭新的、却烫手至极的职务——“重大工程协调办公室主任”。
这个办公室看似权力不,能协调全院资源,实则是个火山口。
上任第一,何雨柱的办公室门槛就快被踩烂了。
“何主任!您得给我们‘闪电’项目做主啊!”导弹总体部的老赵,一个急性子的东北大汉,把一份材料拍在何雨柱桌上,唾沫星子横飞,“我们的一级发动机试车眼看就要排上日程了,结果试车台被‘长空’项目的二级发动机给占了!这一耽搁就是两个月!我们整个进度都要拖后腿!”
老赵前脚刚走,搞“长空”项目控制系统的女总师林秀兰后脚就进来了,这位以严谨细致着称的女专家,此刻也急得眼圈发红:
“何主任,不是我们非要抢试车台!是我们的控制系统联调急需那台进口的频谱分析仪!
可仪器被‘眼’预警雷达项目组借走了,是紧急任务,一借就是三个月!
没有仪器,我们控制系统的地面模拟就进行不下去,发动机试车了也没用啊!”
紧接着,负责“眼”雷达项目的总工也找上门来诉苦,高性能计算中心的机时被几个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占满了,他们的雷达信号处理算法验证排不上队……
各个都是国之重器,个个都理由充分,急如星火。
何雨柱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响、人员进出,比菜市场还热闹。
他面前摆着的全院重点项目进度图,上面用红蓝黑线标注的进度条,如同乱麻一般相互缠绕、阻塞,看得人头皮发麻。
晚上,何雨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宿舍,韩菡给他端上热水,看他眉头紧锁,忍不住问:“又遇上难题了?”
何雨柱苦笑着指了指脑袋:“以前是跟技术难题较劲,现在是跟人较劲,跟资源较劲。
院长给我这个官,是要我当个‘润滑剂’,可现在感觉是掉进了齿轮箱,随时可能被绞碎。”
韩菡轻声:“总能想到办法的,你以前不都是这样吗?”
办法?何雨柱躺在床上,盯着花板,脑海里闪过副院长《过程控制论》中的思想,闪过他解决陀螺仪平衡、材料攻关时的经历。
系统工程,关键在于优化整个系统,而不仅仅是优化局部。 现在五院这个庞大的研发系统,出现了严重的“资源冲突”和“进程死锁”。
第二,他召开邻一次协调会。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各项目的负责人互相看着都不顺眼,气氛剑拔弩张。
何雨柱没有和稀泥,他直接让助手挂起一张巨大的、重新绘制的全院资源-进度关联图。这张图不仅仅显示时间进度,还用不同颜色的线条和节点,清晰标注出了各个项目对关键设备(如试车台、大型计算机)、特殊材料、尖端元器件、以及核心专家资源的依赖关系和需求时间窗口。
“同志们,吵架解决不了问题。”何雨柱指着图纸,“我们现在是一个整体,是一条战线上的不同兵团!我们不能各打各的,让宝贵的资源在内耗中空转!我们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规矩!”
他提出了酝酿已久的方案——“动态优先级管理与资源协同调度机制”。
第一,成立一个由技术权威和管理专家组成的优先级评审委员会。
不再是谁嗓门大谁优先,而是根据国家战略需求的紧急程度、技术瓶颈的关键性、以及项目之间的依赖关系,每周动态评定各项目的优先等级。
第二,建立全院资源共享池和预约公示制度。
将所有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关键物料库存、甚至部分核心专家的可支援时间,纳入统一管理。
各项目组需提前申报需求,由协调办公室根据优先级和任务紧急性进行统一调度、公示,接受监督。
第三,推邪关键链”项目管理。找出制约全院整体进度的最薄弱环节(即“关键链”),集中优势资源优先保障“关键链”上的任务。其他非关键任务则必须为关键任务让路。
这套方案一公布,下面炸开了锅。
“这不成了计划经济的死板管理了吗?我们科研需要灵活性!”
“凭什么他他是关键链,我就得让路?我们的项目就不重要了?”
“动态评级?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太大了!不公平!”
质疑和反对声浪汹涌而来。何雨柱知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他没有强行压制,而是选择拿最棘手的“试车台争用”问题作为突破口。
他拉着“闪电”和“长空”两个项目组,以及试车台的管理人员,一起趴在图纸和进度表上,用他那把磨得发亮的计算尺,一点点地计算、推演。
“看,老赵,‘长空’的二级发动机试车,如果能保障他们的控制系统联调仪器,他们的试车准备时间可以缩短五。而这五,如果我们能协调计算中心,优先处理‘眼’项目的算法,他们就能提前释放频谱分析仪……”
何雨柱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如同在下一盘复杂的棋,“如果我们这样微调,试车台的使用窗口就能错开,甚至能挤出一个大家都没想到的冗余时间!
总休整时间,比你们原来互相堵着干耗,能节省将近三周!”
精确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比任何空洞的教都有力。
老赵和林秀兰看着何雨柱推演出的优化方案,沉默了。
虽然自己的项目没有达到最理想状态,但整体进度确实加快了,似乎……是可以接受的。
“何主任,就按你这个思路试试!”老赵率先表态。林秀兰也点零头。
首战告捷!协调办公室凭借第一次成功的调度,初步建立了威信。
随后,何雨柱强力推行资源共享公示制度。
每,办公楼下的公告栏里,都会贴出大型设备的使用预约情况和核心专家的可支援时间表,公开透明,减少了无数私下扯皮和矛盾。
他还引入了简单的“项目管理看板”,将各关键任务的进度、阻塞问题可视化,让所有人都能看清全局,理解自己项目在整体中的位置,增强了协同意识。
几个月下来,五院内部的“交通堵塞”状况大为缓解。
虽然争吵和摩擦依然存在,但都在一套逐渐被认可的规则下进行协商解决。
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升,几个重点项目的进度,反而比之前互相掣肘时推进得更快了。
总结会上,院长高胸拍着何雨柱的肩膀:“好你个何雨柱!我就知道你没问题!你这套‘何氏管理法’,可是给咱们院立了大功了!这下好了,咱们这盘大棋,总算能顺畅地走下去了!”
何雨柱却不敢有丝毫松懈,他看着窗外又开始飘落的雪花,轻声:“院长,这只是解决了内部的‘协同’问题。明年,恐怕还有更硬的仗要打。”
他知道,随着项目进入更深阶段,技术难度会倍增,而外部环境的压力,也从未真正减轻。但他已经准备好了,带领这个刚刚理顺了“内息”的庞大科研体系,去迎接更大的风浪。
喜欢四合院:开局就得知惊天秘密!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四合院:开局就得知惊天秘密!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