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黜龙 抗日之兵魂传说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最后一道防线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5章 伏笔铺垫入兵部核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晨光熹微,沈砚秋立在兵部衙门前,深绯色的侍郎官服在初冬的寒风中纹丝不动。他手中紧握着那份由崇祯皇帝朱批准许查阅辽东军备全档的手谕,绢帛的边缘被他指尖的温度熨得微微发烫。

值守的兵部司务郎显然早已得了吩咐,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恭敬,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沈侍郎,冯尚书已有交代,您需查何档卷,下官即刻为您调取。只是……”司务郎略一停顿,声音压低些许,“甲字号库房乃军机重地,规矩您是知道的,卷宗不得携出,查阅需有书吏在场记录。”

“有劳。”沈砚秋颔首,语气平静无波,“本官知晓规矩,就在此处查阅即可。”

他心知肚明,这所谓的“规矩”和“书吏在场”,既是兵部固有的程序,恐怕也夹杂着冯嘉会乃至其背后殉的监视之意。但他今日前来,目的明确,并非要立刻揪出谁的把柄,而是要摸清这潭水究竟有多深,有多浑。

甲字号库房幽深阴冷,高大的樟木架排列森严,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墨迹、灰尘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防虫药草气味。卷宗浩如烟海,分门别类标注着“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他径直走向“辽东镇”所属的区域。

他没有先去碰那些最显眼的近期兵员、粮饷册子,反而先从边缘角落,标记着“器械造册 - 启三年至五年”的架格开始翻查。这些过往的、看似不再紧要的档案,往往藏着最真实的积弊。

负责记录的年轻书吏垂手立在几步之外,屏息静气,只有沈砚秋翻阅卷宗时发出的细微沙沙声。

沈砚秋的动作看似随意,目光却锐利如鹰隼,快速扫过一行行枯燥的数据。他的指尖在一册《启四年辽东火器检修录》上停下。泛黄的纸页上,记录着宁远、锦州等地红衣大炮的日常维护情况。

“宁远城头,丙字位红衣大炮一门,炮身铭文‘启二年京局制’,去年秋检记录,‘照常擦拭,机括灵活’……”他低声念着上面的记录,眉头却缓缓蹙起。根据他之前在户部接触过的物料支用记录,启二年京局因铁矿质量参差,当年铸造的一批红衣大炮,炮身强度本就有隐患,按常理,历经两年使用和数次战事,绝不可能仅仅“照常擦拭”就能维持“机括灵活”。这记录,干净得过分,也假得可笑。

他又抽出几本不同年份、不同卫所的鸟铳配备册。上面罗列着鸟铳的编号、配发日期,但关于定期校验、损耗更换的记录却语焉不详,甚至大片空白。偶有记录,也多是“铳管通畅,照常使用”之类的套话。

“射程不足五十步,铳管锈蚀,这样的鸟铳,在记录上竟是‘照常使用’?”沈砚秋心中冷笑,这已不是简单的懈怠,而是系统性的欺瞒。边军将士就是拿着这样徒有其表的“军备”,在对抗如狼似虎的后金铁骑。

他不动声色地将这些卷宗放回原处,没有在记录书吏的簿册上留下任何特别的标记。转而调取了近期的兵员员额册、驿传公文副本,甚至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各地军堡修缮请款文书。他需要多方面的信息来交叉验证,拼凑出辽东军备真实的、而非纸面上的图景。

在翻阅一叠关于广宁前线物资转阅驿传公文抄件时,他注意到几次提及“路遇霖雨,车驾陷泥,军械转运迟滞三日”之类的记录,时间点颇为集郑而同时期,兵部存档的相应器械验收记录却显示“如期抵达,验无缺损”。

矛盾点出现了。是驿传延误谎报了气原因,还是验收环节根本未曾开箱查验,便大笔一挥写了“无误”?无论是哪一种,都指向管理上的巨大漏洞。

整整一个上午,沈砚秋都泡在冰冷的库房里。当他终于合上最后一本卷宗时,窗外已是日头偏西。他揉了揉有些发涩的双眼,缓步走出库房大门。

寒冷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他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站在兵部衙门的廊下,望着院中那棵叶子早已落尽的古槐,陷入沉思。

账目可以造假,记录可以粉饰,但逻辑的漏洞和不同来源信息间的矛盾,就像隐藏在华美袍子上的虱子,仔细翻找,总能发现。红衣大炮的隐患、鸟铳的普遍劣质、转运与验收的脱节……这些问题盘根错节,绝非一日之寒。冯嘉会作为殉把持的兵部尚书,对此是真不知情,还是有意纵容,甚至本身就是受益者?

他知道,仅凭这些陈年旧档里的疑点,远不足以动摇冯嘉会的地位,更别提其背后的魏忠贤。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更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路径。

“看来,光查档案还不够。”他心中暗道,“得让能办事、懂行的人动起来。”

离开兵部,他并未回府,而是绕道去了城西的徐光启府邸。这次拜访,明面上的理由依旧是请教农书,感谢之前玉米推广的指点。

徐府书房温暖如春,与兵部库房的阴冷判若两地。徐光启听他婉转地提及在兵部查阅档案所见的一些“不合常理之处”,如红衣大炮历年检修记录的过于完美,鸟铳配备与校验的严重脱节等,老人抚着花白的胡须,沉吟良久。

“军备之事,积弊已深。”徐光启叹道,“工部贪墨物料,兵部敷衍塞责,边镇则往往以劣充好,虚报冒领。层层盘剥,最终苦聊还是前线将士。”他看向沈砚秋,目光中带着期许,“你既已察觉,又有圣上给予查验之权,便不可视而不见。然此事牵涉甚广,急切间难以根除,当从易处着手,做出实效,方能取信于上,逐步推进。”

“先生教诲的是。”沈砚秋恭敬道,“晚辈思忖,或可从火器改良入手。现有红衣大炮装填繁琐,射速缓慢;鸟铳射程与精度亦不足。若能寻得良工,加以改进,纵只是一步一步来,但让将士们见到实效,往后推行其他整改,阻力或可些。”

徐光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务实之道,正当如此。”他起身从书架深处取出一卷用油布包裹的图纸,“此乃老夫与西洋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平日探讨火器时绘制的一些构想,其中或有可供参详之处。诸如简化火炮发火机构,改良铳管镗制之法等。你既有心,可拿去一观。汤若望此人,于历法、火器皆有钻研,你若欲寻精通蠢的工匠,或可经由他引荐一二。”

沈砚秋心中一动,双手接过那卷图纸,入手微沉。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几张图,更是徐光启对他无声的支持,以及一条通往真正技术改良的潜在路径。

“多谢先生!”他郑重道谢。

离开徐府时,暮色已浓。沈砚秋怀揣着那卷火器构想图,感觉比那百两黄金的赏赐还要沉重。档案库里的疑云,徐光启的提醒与支持,以及怀中这卷可能改变战局的技术图纸,在他心中交织成一幅清晰的行动图景。

下一步,他需要尽快与那位汤若望取得联系,并设法在殉眼皮底下,找到或者培养一批真正可靠的工匠。辽东的军备,光靠查账和争吵是换不来的,终究需要能落在实处的技术和敢于任事的人。

夜色中,他回头望了一眼徐府紧闭的大门,又转向紫禁城的方向。皇帝给予的信任和权限是契机,而如何利用这契机,在布满荆棘的兵部真正扎下根,掌握能决定战场胜负的核心力量,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却又必须坚定地踏出去。改良的火器,或许就是他撬动这僵局的第一根杠杆。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过河卒 不灭剑君 有娃后,绝美歌后天天还想帮我生 社会你彪哥的民国生涯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我有一尊炼妖壶 乡村小术士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影视:开局获得阿尔法狗 弱水取一瓢,但你也没说瓢多大呀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战锤:以涅盘之名 四合院:1960就爱打抱不平 千年后的相遇 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 武圣:从小人物爬到最高 一天突破十二境,你跟我退婚? 徒儿别眨眼,为师这一剑很帅! 特拉福买家俱乐部 我借王爷炒绯闻
经典收藏 意外穿越?竟统一三国! 三国封神策 大晋风骨 第一权臣之路 开局一辆破三轮,穿越诸天卖盒饭 三国之现代魂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三国:改变从街亭开始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我穿越到三国当奸臣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三国伏生志 大秦:我,重生秦始皇,剑斩赵高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1627崛起南海
最近更新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红楼琏二爷 八百铁骑,镇万界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 一把大狙闯大明 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奋斗在激情岁月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我在原始部落装逼,女神想我走婚 苏定方演义 东汉:格物致癫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神话版三国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