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苏汉让他们经营江湖传媒,本就是一场考验。他们初到香江,人生地不熟,很多事情难以施展。先从报社做起,既能熟悉环境,也能积累经验。
等他们适应了这里的游戏规则,再接手地产公司,才能真正放开手脚。
载产有限公司的成立,在香江掀起不波澜。
香江的地产公司多如牛毛,英资、华资遍地开花。但由香江本地人主导的公司,却极为少见,几乎只影运”这一家。
这自然引来同行关注。
再加上苏汉的名声,他所涉足的生意,几乎无一例外都能赚得盆满钵满,早已让人信服他的商业嗅觉。
如今他进军地产界,还把奥力弗也拉了进来,更让人刮目相看。
载产公司的成立,让整个行业都开始议论纷纷。大家普遍认为,这家公司一出现,市场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未来的竞争会更加白热化。
那些背景深厚的地产巨头虽然注意到了这个新对手,但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紧张。毕竟,载产才刚刚起步,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他们的地位。他们心里清楚,这个行业拼的就是资金实力,谁的钱多,谁就有话语权。而这些老牌企业早已站稳脚跟,优势明显。
当然,奥力弗的加入确实引起了部分关注。不过很多人猜测,他大概率只是挂个名,不会真正投入资源或精力。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在他们看来并不构成实质性威胁。
苏汉对这些外界的看法并不在意。对他而言,公司能否赚钱才是核心,其他都是空谈。
载产公司总部。
苏汉坐在办公室里,透过玻璃墙望着外面忙碌的员工。
公司刚成立,事务繁杂,人手又不多,每个人都在连轴转。
叶孝礼和叶孝勤正坐在他对面,汇报着各项筹备进展。
两人情绪高涨。从经营报社到掌管地产公司,这种跨越式的提升,让他们充满干劲。更别跟着苏汉做事,意味着人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记住,搞地产可以灵活手段赚钱,但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把控。材料和施工不能打折扣,这方面绝对不能马虎。”
苏汉语气坚定地:“拿地可以低价,房子可以高价卖出去,这都靠你们本事。但要是靠偷工减料来谋利,那就是在找死,我绝不允许。”
“谁要是敢在建材和施工上动歪脑筋,直接走人。如果因此影响到整体质量,那就不是离职那么简单了。”
叶孝礼立刻表态:“明白,我们会严格把关,杜绝一切偷工减料和**工程的发生。”
苏汉心里清楚,地产圈水很深,利益链条复杂,谁经手谁就想捞一笔,这几乎是常态。
一个项目牵涉那么多环节,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监督到位,只能尽量控制,不让情况失控。
但有一点,只要涉及到工程质量问题,哪怕少赚一点,他也绝不妥协。
他始终认为,建筑材料和施工成本并不占大头,想靠这点省钱,既不划算,也不值得。为了一点蝇头利,毁掉信誉和口碑,是十足的短视行为。
普通人一辈子努力工作,最大的目标之一就是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人甚至要靠贷款才能实现这个愿望,房子对他们来不只是住所,更是人生的寄停
如果辛辛苦苦一辈子换来的一套房,没住几年就因为质量问题出问题,那对一个家庭来,几乎是灾难性的打击。
为了节省一点成本,结果却毁掉无数家庭的幸福,苏汉觉得这完全没有必要。
他成立地产公司,当然是为了赚钱,但他要的是长久的事业,而不是捞一笔就走。
他清楚地知道,房地产在未来几十年,都将是香江乃至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机会。
作为一个了解未来趋势的人,他当然不会为了眼前的利,放弃更庞大的长期收益。
只要确保建筑质量,不做“豆腐渣”工程,就算开发节奏再快,也能积累良好的口碑,未来几十年持续盈利不是问题。
所以,他绝不会为了省一点材料费用,而毁掉自己的信誉。那样做,等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正因为如此,他才反复强调一个原则:绝不允许“豆腐渣”工程出现。
叶孝礼递上一份文件,:“苏先生,我们挑选了几块地皮,觉得开发成楼盘后利润不错,请您看看哪一块更适合作为我们的重点项目。”
“嗯,这几块地的确不错,做成项目后,利润应该能超过两成。”
苏汉看完地皮资料后点头认可,给出了正面的评价。
能在短时间内挑出几块有潜力的地,明叶孝礼他们下了不少功夫,眼光也不错。
这一点,苏汉给予了肯定。他对团队的态度和能力都很满意。
听到肯定的叶孝礼和叶孝勤都很开心,觉得自己的努力被看见了。
但紧接着,苏汉却话锋一转:“不过,我不会选这几块地,我想拿下这块地。”
他的话让两人愣住,完全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更让他们不解的是,苏汉所指的那块地位置偏僻,价格虽然便宜,但开发风险高。
两人忍不住提出疑问:“这块地交通不便,周边配套也不成熟,就算建成楼盘,价格卖不上去,回本周期也会非常长。”
“回报率低、时间成本高,怎么看都不划算。是不是我们没看懂什么,请苏先生指点。”
苏汉点头回应:“这块地的确现在偏,生活不方便。但如果将来政府重点发展这一带呢?到时候房价会涨多少,我们的回报又能有多少?”
“一旦政府启动开发计划,房价肯定翻番,这个项目至少能赚一倍,销售也不会成问题!”叶孝礼立刻回应。
他稍显意外地追问:“苏先生,政府真打算开发这片区域?”
“不好确定,只是推测,但可能性很高。”
苏汉没有把话死,但叶孝礼和叶孝勤已经听出,他显然是掌握了一些内部消息。
事实上,苏汉之所以拉奥力弗加入,就是为了获取这类情报。
如果连这点消息都拿不到,那奥力弗也就没有合作的必要了。
苏汉不清楚这块地未来是否真的会因开发而繁荣,但他知道短期内房价必涨。现在建楼盘,很快就能出手,几乎是稳赚的买卖。
如果现在能低价拿地,那赚一倍,已经是保守估计。
“目前公司资金有限,这几块地价格又高,要是投入大量资金,回报率却只有两成,不划算,风险也太大。”
他接着:“你们眼光不错,只是不适合我们的模式。我们更适合投入少、回报高的项目。”
叶孝礼点头道:“明白,我们以后会多向苏先生请教!”
苏汉交代:“好,你们先着手准备,项目随时可能启动。”
“是,苏先生!”
兄弟俩应声后拿着资料离开办公室,开始筹备前期工作。
两人刚出门,电话就响了。
喜欢港片:警徽之下,谁是匪?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港片:警徽之下,谁是匪?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