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部前锋冒进闯入伏击圈。白杆兵骤然以长枪阵冲锋,截敌首尾。弩手自侧翼齐射,压制敌阵。
流寇猝不及防,阵型大乱,千余人尽被歼灭。
遭此损失,张献忠遂与高迎祥部合兵,本欲东撤。却忽改方向,往北直奔大宁而来。
杨凡将秦良玉的塘报递与周围将领传看。
赞画房众人闻讯赶来,周博文看过塘报后马上道:“大人,贼寇怕是要来抢回盐场!”
杨凡点头。秦良玉的加急塘报是昨日发出的,川陕云贵地形险峻,故而今日才送到。
奉节距大宁县城二百里,照此算来,流寇该已行军一日,如今怕是只剩一半路程便能抵达。
盖世才急声拱手:“大人!当务之急是整兵备战!流寇有数万之众,最好依托大宁县城固守待援才是上策!”
杨凡沉吟片刻下令:“传令!石望领预备役留守大宁盐场,其余全军南下,拱卫大宁县城!”
“遵命!”
……
大宁盐场与大宁县城相隔二十里,当日下午,守备营除预备役外,全军折返大宁。
杨凡命令手下组织百姓加固城墙,修复破损城门,并让带头里甲安排百姓准备石头、金汁等守城物资。
城防筹备得如火如荼之际,忽闻石砫秦良玉派来信使。
杨凡便召集部下,在大宁县衙一同接待。
来者是一队石砫兵,领头的是个穿皮甲的土家族年轻人,这年轻人生得圆头阔面、中鼻宽肩。
他身上的皮甲显是牛皮所制,鞣制后裁为甲片,以皮绳缀连,重点护住胸、背、肩等要害,瞧着轻便,想来极适合山地机动。
身后数人则皆着藤甲,似以青藤、黄藤编织,看着也轻便,只是不知防御力如何。
秦良玉的白杆兵威名远播,又是杨凡此时在川东唯一可依靠的友军,何况对方的官阶、名声皆在杨凡之上。
杨凡自然不敢摆架子。见两人走到县衙中央,便让人客气接待过来,还招呼亲兵倒上热水。
许是感受到杨凡的善意,这土家族年轻人作为石砫白杆兵的使者,他也毫无跋扈之态,先客气道谢,浅啜一口热水。
而后抬眼扫过屋中明军将领,自觉不似其他明军那般怯懦,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随即面朝杨凡朗声道:“末将乃石砫宣慰司峒长!奉秦都督之命,特来知会友军与我等协同合战!”
他口中的“秦都督”便是秦良玉——这封号是其崇祯三年己巳之变封的。
那年,建奴皇太极率军突破长城,直逼京师(史称“己巳之变”)。
朝廷急召各地驻军勤王,多数将领行动迟缓。时年近六旬的秦良玉仍亲率白杆兵兼程北上,沿途秋毫无犯。
抵达京师后,她配合明军收复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崇祯帝对其功绩赞赏有加,特于平台召见,当面赏赐彩币、羊酒,并当场赋诗四首。
崇祯帝称秦良玉“忠勇冠绝,古之名将不及”,还将其画像悬于皇宫武英殿,与历代名将并粒并封都督同知(从一品)和“二品服俸” 。
秦良玉也由此成为明朝首位以女性身份获此称号的军事统帅,其地位与威望无论在石砫还是海内明军之中,已至上流。
杨凡面色一肃,拱手道:“秦都督将军有何吩咐,还请将军详述。”
那穿皮甲的年轻人喉结微动,声音带着几分自豪:“我部昨日已在奉节成功伏击流寇,成功将其逼退。如今流寇北进,正往簇而来!
流寇中八贼张献忠虽遭我军重创,但仍有数万之众,另与闯贼高迎祥合兵北上。高、张两部在奉节的总兵力约六万,其中真寇约两万,其余皆是沿途裹挟的百姓。”
“依贵军所观,敌军何时能到大宁?”
“流寇三日内必至!”
石砫兵话音刚落,得知敌军更确切的消息,县衙内众将顿时议论起来。
今日是第一日,也就是,最迟后便要直面数万流寇。
赞画房众人一声招呼,已尽数围到地图前开始商议对策。
杨凡只觉呼吸略促,客气问道:“其余友军尚未抵达,簇仅有你我两军。不知秦都督有何高见,可御流寇?”
那石砫兵并未兜圈子,直言道:“流寇两股合兵,动辄数万,单靠一营兵马难以应对。都督之意,仍需你我两军合力,方能正面迎击流寇。”
“那贵军何时能到大宁,与我部会师?”
“我部夺回奉节后亦在尾随流寇北上,但为防流寇折返围合,不敢追逐过近,与流寇相隔约有半日路程。”
听闻此话,杨凡松了口气,半日时间秦良玉就可以赶到。
他自己这三千兵马,在大宁县守个半日还是绰绰有余。
他当下道:“如此甚好,我军便依托大宁城而战,阻击流寇,以防大宁复陷。同时静待你部石砫劲旅到达。届时,两方南北夹击,流寇可破!”
---------
注释1:
据《重庆历史政德人物秦良玉》明确记载:崇祯七年二月(1634年),张献忠、高迎祥入川,秦良玉与儿子马祥麟前后夹击,于夔州(奉节)击败张献忠,迫其退走。
同时明末流寇分合无定,据《明末农民起义大事年表》载:崇祯七年,高迎祥、张献忠联合入蜀,陷夔府、破房县、保康入川;二月攻夔州、破大宁,为秦良玉所扼。
注释2:
白杆兵多数是皮甲、藤甲。石砫土司兵的藤甲和皮甲传统可追溯至宋元,《宋史·蛮夷传》便影以藤为甲,遇矢不贯”的记载。
注释3:
据《明史·秦良玉传》载:启元年奢崇明反重庆,……良玉乃出家财募兵,率翼明、拱明溯流西上,度渝城,奄至重庆南坪关,扼贼归路。……崇明败走,成都围解。
良玉乃还军攻二郎关、佛图关,复重庆。朝廷授良玉都督佥事,充总兵官。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