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抗战:我,现代兵王创办无敌军校 乱世求生,打猎养活双胞胎 堪破三千世相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28章 浮沉自省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晨曦初露,清远县衙已经响起了熟悉的钟鼓声。苏明远按例在卯时起床,梳洗完毕后来到书房。昨夜的梦境仍然历历在目,那种三重身份交融的感觉让他整个人都变得不同了。

他没有急着处理今日的公务,而是铺开宣纸,研墨提笔。昨夜的感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既然郑怀远提到了他的文章,那么就让他写一篇真正能够表达内心的文字吧。

浮沉者,人生之常态也。他在纸上写下第一句,然后停笔沉思。

三年县令生涯,他经历了从初来时的惶恐不安到如今的得心应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浮沉。更深层的浮沉,则是他在三重身份间的游移和最终的整合。

他想起刚到清远时的情景。那时的他对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连最基本的官场礼仪都要心翼翼地学习。第一次升堂断案时,他紧张得手心出汗,生怕露出破绽。那时的他更像是一个演员,在努力扮演着苏明远这个角色。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角色逐渐内化为了他的一部分。当他第一次成功调解了两个村庄的水利纠纷时,当他看到推广的新农具让百姓们露出笑容时,当他听到下属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的施政时,那种成就感是如此真实,以至于他开始怀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人之浮沉,如舟行水上,既要顺应水势,又要把握方向。他继续写道。

这句话包含了他对官场生存的理解。三年来,他学会了在坚持原则和灵活应对之间寻找平衡。比如在推行新政时,他不再像初来时那样急躁冒进,而是先范围试点,证明效果后再逐步推广。这样既避免了激起反弹,又达到了改革的目的。

他想起去年的那次旱灾。按照常规做法,应该上报州府请求减免赋税。但苏明远却另辟蹊径,一方面组织百姓修建水利工程以工代赈,另一方面动员富户捐粮接济贫民。结果不仅渡过了难关,还改善了水利设施,为今年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这种做法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有人他哗众取宠,有人他不按章程办事。但最终的效果证明了他的判断,连州府都对此大加赞赏。

然浮沉非无序,乃有其道也。笔尖在纸上游走,苏明远的思绪也越来越清晰。

他开始理解,自己的三重身份其实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现代学者的身份给了他超越时代局限的视野,让他能够看到许多当时人看不到的问题和机会。初来者的身份让他保持着谦逊和学习的心态,不至于因为一点现代知识就妄自尊大。而县令的身份则给了他实践理想的平台,让他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改变。

他想起在推广新式农具时遇到的阻力。起初,他试图用现代的科学道理服农民,结果收效甚微。后来他改变策略,先找了几个有威望的老农试用,让他们用传统的话语来解释新工具的好处。这种做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农具很快就推广开了。

这件事让他明白,知识的传播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需要找到不同文化体系的共同语言。他的现代知识需要翻译成这个时代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知往者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他写下这句话时,想起了昨夜梦中三个自己的对话。

过去的无法改变,但未来仍然可以塑造。他不需要为自己的复杂身份感到困扰,相反,这种复杂性正是他的优势所在。在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够同时具备如此宽广的视野和深刻的现实福

正在这时,师爷赵文渊敲门进来:大人,州府的官差到了,有急件要呈递。

苏明远点头:请他进来。

州府官差是个精明的中年人,恭敬地递上公文:苏大人,这是知州大饶手谕,是急件,要您亲自过目。

苏明远接过公文,展开一看,顿时眉头微蹙。原来是州府通知,朝廷即将派遣考察官员到各地巡视,重点考贺方官员的治理成效和品行德操,以选拔优秀人才充实中央机构。

何时到达?苏明远问道。

约在半月之后,具体日期尚未确定。官差回答。

苏明远点头,给了官差一些路费打发走了。赵文渊在一旁忧心忡忡:大人,朝廷派人考核,这可是大事。咱们要不要提前准备一下?

准备什么?苏明远平静地问。

比如整理一下政绩册,修缮一下县衙,还有那些不太好看的账目......赵文渊心翼翼地。

苏明远摇头:不用。我们平时怎么做,考核时就怎么做。政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装出来的。

赵文渊还想再什么,但看到苏明远坚定的神情,只好点头应是。

等赵文渊离开后,苏明远继续提笔写作。朝廷的考核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这可能是他仕途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他不会为此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

浮沉有时,进退有度。他在文章中写道。君子之浮沉,非随波逐流,乃审时度势而后动。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即将到来的考耗态度。他不会刻意迎合考核官的喜好,也不会隐瞒自己施政中的不足。三年来的工作有目共睹,成绩和问题都清清楚楚。如果这样的真实表现还不能获得认可,那明朝廷的选拔标准可能有问题。

他想起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概念:真正的领导者不是没有缺点的完人,而是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持续改进的人。在这个崇尚完美表象的古代社会,敢于坦承不足反而可能是一种优势。

午时已过,苏明远放下笔,看着面前密密麻麻的文字。这篇《浮沉录》已经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其中既有对过去三年经历的回顾,也有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思考,更有对未来道路的展望。

他将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发现其中竟然自然地融合了现代的理性思辨和古代的文学表达。这种融合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在他整合了三重身份之后的自然流露。

或许,这就是我独特的文风吧。他自语道。

这时,管家王伯端着午膳走了进来:老爷,该用饭了。您从早上就在写字,一定累了。

苏明远看着桌上简单却精致的饭菜,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生活。三年前刚来时,他还会想念现代的食物,现在却觉得这些古朴的菜肴更有味道。

王伯,你觉得我这三年变化大吗?苏明远忽然问道。

王伯愣了一下,然后笑道:老爷当然变化大了。刚来时您总是愁眉苦脸的,现在却是神采奕奕。而且以前您做事总是犹豫不决,现在却是果断干练。

那你觉得我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当然是变好了!王伯毫不犹豫地,现在的老爷更像一个真正的父母官,百姓们都您是清远几十年来最好的县令。

苏明远点头,心中涌起暖流。也许在外人看来,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县令,但在这个的清远县,他确实做出了一些改变。这种改变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那些受益的百姓来,却是实实在在的。

饭后,他将《浮沉录》抄录了一份,准备寄给几个文坛友人。他想知道,这种融合了多重身份的文字,会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引起怎样的反响。

而在文章的最后,他写道:人生如浮萍,身世若游丝。然而正因其浮沉不定,方显其珍贵。吾愿在这浮沉的人世间,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安身立命之所,既不负地,也不负内心。

这句话,可以是他对过去三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人生的宣言。无论将来走向何方,他都会带着这种复杂而统一的身份,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

夕阳西下,苏明远走到县衙的后花园郑三年前他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现在却是绿树成荫,花香阵阵。这个的变化,象征着更大的变化。

就像他自己一样,从一个迷茫的穿越者,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县令。这种成长不是否定过去,而是整合过去,用更加成熟的心态面对未来。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知不可忽骤得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万界淘宝商 穿越阴阳两界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末世重生:唯独我每次抽卡必出金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网络神豪:打赏直播十倍返利 侯门弃女:娘娘如此多娇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行行 混沌道祖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重生野生时代 官场特种兵 快穿:疯批宿主她野翻了 莫纳德遗迹 抗战之关山重重 纨绔邪皇 斗战主宰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金铲铲系统!
经典收藏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火红大明 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大世争锋 大金国驸马爷 吾乃帝师 大宋圣天子 史上最强汉天子 白话三国志 苟在红楼从如花美眷开始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殖民大明 我穿越到三国当奸臣 一品布衣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三国封神策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最近更新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我的AI我来养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红楼琏二爷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东汉不三国 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华夏英雄谱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三国:西凉狼王 大明:历经六朝,终成大将军王!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