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荒年全村啃树皮,我有空间狂炫肉 女帝陛下,奴才为你焚香 史事讲将1三国明 第一权臣之路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大魏第一武卒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3章 修书深夜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寒风呼啸,雪花如细盐般从窗棂缝隙中飘洒进来。苏明远在油灯下伏案疾书,笔尖在宣纸上留下密密麻麻的蝇头楷。已是三更分,整个书院都陷入了沉寂,只有他这一室还亮着微弱的灯火。

手中正翻阅的是《资治通鉴》,那些关于历代兴衰的记述让他沉迷不已。自从在经义探微的争论中感受到思想的束缚后,他便开始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史学典籍中,试图从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某种精神慰藉。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皆因君明臣贤,上下同心...他轻声念着刚刚写下的札记,笔锋却忽然停顿了。窗外的风声似乎在提醒他什么,让他的思绪飘向了遥远的地方。

在那个他永远回不去的时代里,历史是客观的研究对象,是需要被分析、质疑、重新阐释的文本。但在这里,在这个他正在逐渐融入的世界里,历史却成了某种道德教化的工具,成了为现实政治服务的参考书。

他放下毛笔,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这几个月来,他发现自己阅读史书的方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那种现代学者的批判眼光正在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实用的思考方式——这个历史事件对当前政治有什么启发?这位古代君主的做法是否值得借鉴?

或许这也不算坏事。他在心中对自己道。毕竟,学以致用不正是儒家学问的精髓吗?纯粹为了学术而学术,在这个时代确实显得有些奢侈。

重新提起笔,他继续记录着自己的思考:

观汉唐兴衰,皆因治乱循环。盛世之时,君主励精图治,臣工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富贵易使人骄奢,权力容易导致腐败。历代王朝皆逃不脱这个怪圈,由兴而盛,由盛而衰,由衰而亡,周而复始。

写到这里,他的笔锋又停了下来。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中浮现:既然历史有其规律可循,那么是否存在某种方法,能够打破这种循环,让治世长久持续下去?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如果自己能够通过科举入仕,如果能够在朝廷中获得一定的地位,是否就有机会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为这个时代做出一些真正有意义的贡献?

他重新审视着手中的史书,那些曾经只是学术研究对象的文字,现在仿佛有了全新的意义。那些关于政治得失的记述,那些关于民生疾苦的描写,都在向他展示着一个读书人可能承担的责任。

若能位列朝班,当以下为己任。他在纸上写下这句话,随即又想起了周先生曾经的批评。那时老师这话过于狂妄,不够稳重。但现在,在这个深夜的独处时刻,他却感到这句话有着某种深沉的力量。

窗外的雪下得更大了,北风吹动着屋檐下的竹帘,发出阵阵轻响。这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就像是历史在向他诉着什么。

他翻到《通鉴》中关于魏征的记述,那位敢于直谏的贞观名臣的事迹让他深有感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千古名言背后蕴含的政治智慧,在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显得格外深刻。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他轻声念着《尚书》中的这句话,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激动。如果自己将来真的能够进入官场,一定要时刻记住这个道理,永远不要忘记百姓的疾苦。

想到这里,他开始在纸上书写自己的政治理想:

为政之道,当以民为本。君主如,臣民如地,地合德,万物生焉。故明君择贤臣,贤臣事明君,上下一心,则国泰民安。然则何为贤臣?当具备三德:一曰忠,忠于君主,忠于国家;二曰能,具备治国安民之才;三曰廉,清正廉洁,不贪不腐。

写着写着,他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自己这样的思考方式,是不是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时代的政治逻辑?君臣关系、忠君思想、等级秩序...这些曾经让他感到别扭的概念,现在居然成了他思考问题的基本框架。

这个发现让他有些不安。他记得刚来到这个时代时,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质疑,对于个人自由的渴望,对于平等思想的坚持。但现在,这些现代观念似乎都在不知不觉中褪色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的政治观念。

或许这就是成长吧。他在心中为自己辩护,理想主义固然可贵,但如果脱离了现实,就只能是空中楼阁。既然身处这个时代,就要学会用这个时代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自我服让他感到某种安心,但同时也隐隐有些失落。那个曾经充满质疑精神的现代学者,是不是正在逐渐消失?

他重新翻开史书,继续记录自己的思考。但这次,他的笔调变得更加谨慎,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话语习惯:

臣闻古之圣王,莫不以修身为本,以治国为务。身修则德立,德立则民服,民服则国安。故欲治其国者,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心正则意诚,意诚则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下平。

这段文字写得中规中矩,完全符合儒家的政治理想。但写完之后,苏明远却感到了一种深深的疲惫。这还是他自己的想法吗?还是只是在重复那些千年来被无数次重复的陈词滥调?

夜已更深,油灯的火焰在寒风中摇曳不定,时明时暗。苏明远放下笔,起身走到窗前,推开窗扇看向外面的世界。

雪花纷纷扬扬,将整个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远山如黛,近树如墨,在月光下构成一幅绝美的水墨画。这样的美景在现代是难得一见的,但在这里,却是寻常的冬夜风光。

看着这样的景色,苏明远忽然想起了杜甫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情怀,这样的胸襟,难道不正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吗?

他重新回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夜观风雪,思及民生。下之大,生民之众,安得人人温饱,户户安康?此乃为政者当思之大事也。昔范文正公有言:先下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此诚为官者之楷模。若苏某他日有幸仕途,当以此为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勿忘初心。

写完这段话,他感到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无论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变化,这种关怀民生的情怀应该是不变的。这或许就是现代精神与古代传统能够融合的地方。

但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真的要在官场中推行改革,就必须首先获得足够的地位和权力。而要获得地位和权力,就必须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完全掌握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

这意味着,他必须继续这种精神上的适应和妥协。那些现代的批判精神,那些超前的思想观念,都必须被心地收藏起来,至少在表面上要表现得完全符合时代要求。

想到这里,他忽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这种悲哀不是因为现实的残酷,而是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妥协,甚至为这种妥协寻找理由。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吧。他在心中叹息道,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都要学会在保持初心的同时适应环境。

夜色更深了,远处传来寺庙的钟声,沉重而悠远。苏明远知道该休息了,明还有繁重的学业等着他。但在吹灭油灯之前,他又在纸上写下了最后一段话:

今夜读史有感,记之以自勉。学而时习之,不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圣人之言,如醍醐灌顶,当终生奉校愿苏某能在求学路上不断精进,他日若能为国家社稷尽绵薄之力,则此生无憾矣。

写完这段话,他轻轻吹灭了油灯。黑暗瞬间吞没了整个房间,只有窗外的雪光还在微弱地照亮着书案上的文字。

在黑暗中,苏明远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雪声。他知道,今夜的这些思考和记录,标志着他内心世界的又一次重要转变。那个曾经质疑一切的现代学者,正在逐渐蜕变为一个有着传统政治理想的古代读书人。

这种转变是悲哀的,但也是必然的。就像那些纷纷扬扬的雪花,每一片都有自己的轨迹,但最终都要融入大地,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而明,当阳光重新照亮大地的时候,他还要继续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与自己的过去战斗,与自己的记忆战斗,与自己最深层的身份认同战斗。直到有一,他完全变成这个时代所需要的那种人...

风雪依然在窗外呼啸,但屋内已经归于平静。在这个寒冷的冬夜里,一个现代灵魂正在无声地消融,而一个古代士子的理想正在悄然成形。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知不可忽骤得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魔门败类 谍海孤雁 官场特种兵 不灭剑君 永恒之心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丹武双绝 都市极品医神 凰城胭脂殇 系统:开局零天赋,但我苟得住 系统背刺后,帝国元帅们都后悔了 重生野生时代 旷世邪尊 民间赌王 混沌天帝诀 星宇世界传奇公会 佣兵与冒险家 九阴武神
经典收藏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崇祯十七年:让我来抢救大明 回到古代成了个无赖 待君琢玉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寒门枭龙 明末狂潮:从文人不得做官开始 开局给古人直播三国杀 殖民大明 三国之现代魂 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穿越异时空的幸福生活 三国:我是大反派 一戟平三国 大明:反推未来,老朱目瞪口呆 三国伏生志 大晋风骨 东汉问情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最近更新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穿成程咬金四子,长乐公主赖上我 东汉不三国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开局中童生:凡女重走仙路 始皇让我搞星际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三国凭实力截胡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大魏第一武卒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水浒:开局西门庆,杀贼就变强 侯门第一纨绔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 天幕放映:在二战前,放二战历史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