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风华

冒泡的龙虾

首页 >> 东晋风华 >> 东晋风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宋:朕不卖国,金狗你急什么 中世纪崛起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 京极家的野望 公主下毒后悔,驸马嘎嘎横推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呢喃诗章 穿越不造反,难道等过年
东晋风华 冒泡的龙虾 - 东晋风华全文阅读 - 东晋风华txt下载 - 东晋风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章 清谈巧喻惊四座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秦淮烟波,钟山霭翠,皆掩不住建康城内无处不在的清谈雅韵。此风肇自正始,盛于江左,名士风流,竞以玄言妙理相标榜,虽于国事无补,却俨然成为衡量士人才识与身份的重要标尺。寻常聚会,或论“有无”,或辩“言意”,虚无缥缈,不涉实务,然其场所,却又是信息交汇、声名传播、乃至政治意向微妙试探的特殊所在。

谢府今日举办的这场清谈,却非寻常。其地点设于府内最为雅致玲珑的临湖水榭“知鱼轩”中,受邀者不过十余人,却皆是建康城内真正顶尖的清谈名家、高门俊彦,以及少数几位以才学着称、得以跻身其中的贵女。门槛之高,寻常士子难以想象。轩外曲水流觞,荷香暗度;轩内素帘微卷,香霭氤氲。众人依锦褥而坐,身前矮案上陈列着时令瓜果、清茶醇醪,气氛看似闲适,实则每一缕空气都浸润着无形的较量与智慧的微光。

谢安今日并未亲自主持,只在水榭一角与一位老友对弈,仿佛超然物外,然则偶尔掠向谈席的目光,却深邃难测。真正的焦点,落在席间诸位名士,以及那位虽坐于屏风旁侧、却无人敢忽视的谢家才女——谢道韫身上。她今日着一身雨过青色的广袖长裙,未施粉黛,唯在鬓边簪了一支碧玉菱花长簪,通体气度清华高彻,令人不敢逼视。

清谈已进行多时,话题渐由《老》《庄》玄理,转向了更为务实,却也更为敏感的“才性同异”之辩,进而引申至“才与德”孰为重,以及当今朝廷取士用人之标准。

一名崇砂德本才末”的老名士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是故治国之道,首在德化。用人取士,必先观其心性品德,如孝廉、方正。才具不过雕虫技,若德行有亏,才越高,其为祸也愈烈。譬如王莽谦恭未篡时,蔡邕才艺却失节于董卓。前车之鉴,不可不察……”此论调颇合时下许多保守高门的心意,意在强调门第出身自然带来的“道德优越”。

另一较为务实的中年名士则反驳道:“不然。乱世求治,岂能空谈道德?若空有仁德之心,而无经纬之才,如妇人之仁,何能应对纷繁政务、复杂军旅?诸葛武侯曾言‘取其道不取其人,务其大不务其’,便是此理。如今北望中原,胡尘未靖,正需破格用人,岂可固守德行之迂见,而令才士扼腕?”此言隐隐有为寒门才士发声之意,却也不敢过于直白。

双方各执一词,引证古今,争论不休。席间众人或颔首,或沉思,或低声交换意见,一时间难分高下。

就在此时,一直静坐聆听,指尖轻缓摇动着一柄素面团扇的谢道韫,忽然微微抬眸。她的动作并不大,声音也并不高昂,却如清泉滴落玉盘,瞬间吸引了所有饶注意。

“诸位高论,皆有其理。”她开口,声线清泠平和,不带丝毫火气,“道韫愚见,窃以为,才与德,非如水火之不容,亦非如本末之可分。”

她略作停顿,见众人目光皆汇聚而来,便从容续道:“才,譬如利刃锋芒,可斩荆棘,可破坚甲,开疆拓土,匡扶社稷,皆需倚仗其锋锐。然,利刃无鞘,则易伤人,亦易自伤。持刃者心术稍偏,或力道失控,则非但不能成事,反遗祸无穷。”

“德,则如容纳利刃之鞘韒,如掌控锋芒之手腕。鞘能藏锋敛锐,使之不致轻易示人、误伤无辜;手腕能把握方向力度,使之用在正当之处。有鞘有腕,利刃方能成为真正可用之器,而非凶物。”

她这个比喻新颖而精妙,将抽象的“才德之辩”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席间顿时响起几声轻微的赞叹。

谢道韫团扇轻摇,目光如水波般缓缓扫过众人,语气依旧淡然,却悄然将话题引向更深远处:“然则,观当今之世,非无才俊之士。然或困于门户之见,明珠暗投,埋没于草野市井之间;或藏于高门深院,却因清议品评之桎梏,虽有干才,亦难施展抱负,唯能空谈玄理,蹉跎岁月。”

她话语微顿,仿佛随口提及,却字字暗藏机锋:“譬如,皆知利刃之利,然世间知‘固然’(承认利刃本身锋利)者众,而能真正‘游券(熟练自如地运用利刃)者,何其寥寥?更遑论,能为利刃寻一匹配之鞘韒,予持刃者以稳健之手腕者,几何?”

“知固然而不能游刃,有才而不得其用,岂非如宝珠投暗,良骥盐车?长此以往,非但人才凋零,恐国器亦将蒙尘矣。”

言罢,她微微垂眸,不再多语,只是轻轻呷了一口清茶,仿佛刚才所言,不过是随性而发的寻常议论。

然而,满座名士,哪一个不是心思剔透、闻弦歌而知雅意之人?

谢道韫这番话,看似仍在讨论才德关系的玄理,实则巧妙地借“利刃与鞘韒”之喻,**精准地击中帘下人才选拔的核心弊病**——门第之见对才能的束缚。她既肯定了“才”(利刃)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德”(鞘与腕)的约束与引导作用,但最终的落脚点,却是在感叹“才不得其用”的现状。

尤其最后那句“知固然而不能游缺、“能为利刃寻鞘韒者几何”,更是隐隐指向了掌握品评荐拔权力的高门显贵们,质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眼光和胸襟去发现、容纳并使用那些真正的“利缺,无论其来自何种门第。

而席间诸人,几乎立刻便联想到了近日声名鹊起、却因寒门身份而前途未卜的那个名字——陆昶。谢道韫虽未提其名,但字字句句,无不在呼应其处境。她将陆昶的才学比作“利缺,将当前的困境归于“无鞘”或“无腕”,其回护、欣赏乃至为其鸣不平之意,已昭然若揭。

一时间,水榭内静默了片刻。几位高门名士面露沉思,似有所触动;那几位务实派则眼中放光,暗暗称许;而少数保守者,虽心下不以为然,却也无法从这精妙的比喻中立刻找到驳斥之处,更忌惮谢道韫的身份与才名,只得默然。

坐在角落与人对弈的谢安,执棋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了然笑意。他自然听懂了侄女话语中所有的机锋与深意,对她这番既展现高超清谈技巧,又巧妙表达政治态度的言行,颇为赞许。

这场高规格的清谈雅集,终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散去。

然而,“谢家才女清谈妙喻,论才德如利刃鞘韒”之事,尤其是其中对人才选拔现状的隐晦批评与对“野有遗贤”的感叹,却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建康高等士族与贵女的交际圈。

其影响,远比谢玄那般直白的宣扬更为深远和有力。因为这是来自顶级高门内部、以最“优雅”和最符合士族身份的方式,发出的某种信号。它让许多原本对陆昶不屑一顾或持观望态度的贵女、名士,开始以一种更为郑重、甚至带有几分好奇的心态,重新审视那个远在竹篱院中的寒门士子。

谢道韫此举,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一片玄虚的清谈迷雾中,掷下了一颗分量极重的石子,其所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陆昶身处的舆论场。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东晋风华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正义的使命 九阴武神 华娱从2014开始 旷世邪尊 吞噬九重天 万界:AK在手,江山美女全都有 侯门弃女:娘娘如此多娇 无敌升级王 道法西域 从娘胎开始入道 丹武双绝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我家侧妃是专宠 大国院士 锦绣农女种田忙 混沌天帝诀 网络神豪:打赏直播十倍返利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大宋宠妃陈三娘 带着萌娃去种田
经典收藏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三国刘禅为相父加寿自己却想躺平 寒门枭龙 崇祯十七年:让我来抢救大明 我穿越到三国当奸臣 第一权臣之路 天命之寻霸记 我在红楼太强了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人在红楼,加官进爵 穿越成世子,开局就要谋反吗 去大明扶贫 五代十国:英雄的崛起 三国封神策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打造最强边关 抗战:我,现代兵王创办无敌军校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登基要杀我,我走了后悔啥?
最近更新 大夏第一武世子 水浒新梦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 强汉之墨色如血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三国:玄行天下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流华录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呢喃诗章
东晋风华 冒泡的龙虾 - 东晋风华txt下载 - 东晋风华最新章节 - 东晋风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