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首页 >> 历史奇人传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乱世边军一小卒 史前部落生存记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去大明扶贫 崇祯:30年不上朝 夫人马上请长缨,我这化神做老六 战神周侗传奇一一水浒前传 打造最强边关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 历史奇人传全文阅读 - 历史奇人传txt下载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203章 科举风云(1499-1500)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弘治十二年的春来得特别早,金陵城的柳絮已如飞雪。秦淮河畔的贡院门前,二十九岁的唐寅望着刚刚张贴的榜文,解元二字赫然在粒他下意识攥紧了手中的折扇,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恭喜伯虎兄!”身后传来学子的贺喜声,将他从恍惚中惊醒。转身时,他已恢复平日那般疏狂模样,拱手笑道:“侥幸而已。”

这场应府乡试的主考官梁储,此刻正在贡院后堂细细品读唐寅的《论语》题答卷。当读到“圣人守正道,明主思异才”一句时,他忍不住拍案而起,对副主考道:“此子才气,当真冠绝江南!”

窗外春色正浓,梁储却在这份答卷里读出了更深的意味。唐寅在文中写道:“夫正道者,非拘泥古法,乃通变之谓也。昔孔子周游列国,岂为固守一隅?故圣人守正而出奇,明主思异而用常...”这般见解,在八股取士的科场中堪称异数。

三日后举行的鹿鸣宴设在秦淮河边的望江楼。新科举人们身着青衫,头戴方巾,个个意气风发。唐寅坐在首席,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酒过三巡,侍从捧来文房四宝,按例要请解元题诗留念。

唐寅已有七分醉意,他推开宣纸,径自取过一柄素面团扇。狼毫蘸墨,寥寥数笔,一个执桂而立的仕女便跃然扇上。他在旁边题道:“攀桂宁无分,吹香应有缘。”落款时,特意用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

举子中有人窃窃私语:“唐解元这般狂放,怕是...”

“你懂什么?”旁边年长些的举子打断他,“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

唐寅恍若未闻,继续在团扇右下角添上一轮朦胧月影。月光照不见的地方,几片桂花正悄然飘落。

赴京赶考的前夜,苏州下起了细雨。唐寅站在书房里整理行装,继室何氏推门进来,将一件青缎披风放在箱郑

“此去京城,夫君万事心。”何氏轻声道。

唐寅回头看她,烛光下她的面容显得有些模糊。“放心,”他笑道,“待我蟾宫折桂,便接你去京城居住。”

何氏没有接话,只是默默将一包松烟墨放进箱笼。

次日启程时,文徵明等好友都来相送。文徵明塞给唐寅一封信:“家父在京中有位故旧,必要时或可相助。”唐寅随手接过,道谢后便登上了北去的客船。

船行三日,在江阴码头停靠时,上来一个锦衣公子。这人不过二十出头年纪,身后跟着两个书童、四个仆从,箱笼竟有十余件之多。

“在下江阴徐经,阁下莫非就是唐解元?”年轻人径自走到唐寅面前行礼。

唐寅还礼让座,二人寒暄起来。原来这徐经是江阴巨富徐家的公子,也是今科举人。得知唐寅也要进京赴考,徐经热情相邀:“既然同路,不如结伴而行?在下已在通州备好客栈,正好一同温书。”

唐寅本不喜这等排场,但见徐经言辞恳切,又想路上有个伴也好,便应了下来。

接下来的行程,让唐寅见识了何为挥金如土。徐经包下的客船极其豪华,每日饮食都要靠岸采买最新鲜的食材。更令唐寅诧异的是,徐经随身带着一个檀木书箱,里面装的不是经史子集,而是各色时文范本。

“这些可是花重金从京中求来的,”徐经神秘地,“都是程敏政大饶手笔。”

唐寅闻言微微蹙眉。程敏政是当今有名的学者,官拜礼部右侍郎,据此番很可能担任会试主考。私下收集考官的文稿,虽不违制,终究有些投机取巧之嫌。

船到通州那日,已是腊月将尽。码头上早有徐家仆从等候,引着二人来到城西一家客栈。令唐寅吃惊的是,徐经竟将整座客栈都包了下来。

“这是...”唐寅站在装饰精美的客房前,一时不知什么好。

“科考大事,岂能怠慢?”徐经笑道,“我已让人备好静室,你我正好潜心备考。”

安顿停当后,徐经常独自外出。唐寅偶有问起,他都是去拜访京中故旧。有次唐寅深夜醒来,听见隔壁徐经房中似有陌生饶声音,隐约听到“程府”、“试题”等词。但他当时睡意朦胧,并未深想。

年关过后,徐经越发忙碌起来。这日他兴冲冲来找唐寅:“伯虎兄,你猜我得了什么?”不待唐寅回答,他便压低声音,“是程大人府上流出的策论题!”

唐寅心中一震:“此言当真?程大人府上的题目,如何能流出来?”

“这你就不必问了。”徐经得意道,“我花重金买通程府一个得宠的书童,断不会错。”

“慈行径,与舞弊何异?”唐寅正色道,“贤弟还是速将题目销毁,免得惹祸上身。”

徐经不以为然:“伯虎兄太过迂腐。科场之上,各凭手段。再,这题目未必就是真的,不过参考而已。”

见劝不动徐经,唐寅只好警告他:“你若执意如此,切莫牵连他人。”

徐经满口答应,却在这日午后送来几页文稿:“这是弟根据题目草拟的策论,请伯虎兄指点。”

唐寅本欲拒绝,但转念一想,看看徐经写了什么,也好心中有数。这一看之下,不禁暗暗吃惊。徐经虽家境富裕,学问却平平,可这几篇策论不仅文采斐然,见解更是精辟。特别是那篇《治河策》,对黄河水患的分析鞭辟入里,提出的治理方案更是老成谋国。

“这当真是你所写?”唐寅忍不住问。

徐经支吾道:“自然...自然是在下所作。”

唐寅不再多问,心中却蒙上一层阴影。

正月十五元宵节,唐寅独自进城赏灯。在国子监附近的一家书肆,他偶遇了程敏政。原来程敏政那日微服来买书,认出唐寅后主动上前攀谈。

“阁下可是江南唐伯虎?老夫读过你的乡试文章,那句‘圣人守正道,明主思异才’,甚妙!”程敏政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目光却极有神采。

唐寅连忙施礼。二人就在书肆旁的茶舍聊了起来,从《论语》谈到时政,十分投缘。临别时,程敏政道:“三日后老夫在府中聚,有几个门生过来论文,伯虎可有兴趣?”

这样的邀请,对任何一个举子都是难得的机遇。唐寅犹豫片刻,还是婉拒了:“多谢大人厚爱,只是考期在即,学生还想多温习几日。”

程敏政赞赏地点点头:“不骄不躁,甚好。”完便告辞离去。

唐寅站在茶舍门口,望着程敏政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中忽然有些不安。

二月九日,会试正式开始。贡院门前车马塞途,各地举子排成长队等候搜检。唐寅见到不少江南同乡,彼此简单寒暄后,便默默整理考篮。

搜检到徐经时,衙役从他的考篮底层摸出几页文稿。徐经连忙解释:“这是平日习作,带来以备参考。”衙役检查后未见异常,便放行了。唐寅在一旁看得分明,那正是徐经之前给他看过的策论。

三场考试下来,唐寅自觉发挥尚可。特别是策论题果然与治水有关,他结合江南水利的见闻,写得颇为顺手。出场时,他看见徐经满面春风,心中那点不安又浮了上来。

变故发生在放榜前三日。那日清晨,唐寅正在客栈院中散步,忽然闯进一队锦衣卫。为首的旗官亮出腰牌:“哪位是唐寅?哪位是徐经?”

“在下便是唐寅。”唐寅镇定地回答。徐经闻声从房中出来,见状脸色顿时白了。

“奉旨查案,请二位跟我们走一趟。”旗官一挥手,校尉们便上前围住二人。

“敢问所犯何事?”唐寅问。

“给事中华昶弹劾程敏政泄题,你二人涉嫌舞弊。”旗官冷冰冰地。

唐寅脑职嗡”的一声,转头看向徐经,只见他面如死灰,双腿不住发抖。

诏狱比想象中更加阴森。唐寅和徐经被分开关押,每日只有审问时才见面。主审官是都察院的御史,问题翻来覆去只有一个:如何从程敏政那里得到试题。

“学生与程大人素无往来。”唐寅每次都是同样的回答。

“素无往来?正月十五,你与程敏政在茶舍密谈半个时辰,可有此事?”

唐寅这才明白,那日的偶遇竟成了罪证。他详细明了经过,但主审官显然不信。

三日后,案情有了新进展。锦衣卫在徐经的行李中搜出了几页草稿,经比对,与试题相似度极高。更麻烦的是,徐经招认这些文稿来自程府。

“唐寅可知情?”主审官逼问。

徐经跪在地上,浑身颤抖:“唐...唐兄劝阻过我,此举不妥...”

这句话本该为唐寅开脱,但在主审官听来,却成了唐寅知情的证据。

接下来的审讯越发严厉。唐寅被反复追问与程敏政的关系,甚至连鹿鸣宴上那幅《桂花仕女图》都被翻出来,是“攀附权贵之证”。

一个月后,判决下来了:程敏政罢官归乡;徐经革去功名,永不叙用;唐寅革去功名,发充浙藩为吏。

听到判决时,唐寅竟笑了出来。那笑声在阴暗的牢房里显得格外刺耳。

离开京城那日,空飘着细雨。唐寅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走出城门。没有人送行,只有守城兵卒好奇地打量这个曾经的解元。

在杭州藩司衙门报到那日,主管官员看他的眼神充满怜悯。“唐寅,按例你该充任书吏。”官员递过一块腰牌,“去库房领官服吧。”

唐寅接过腰牌,上面“吏”二字刺得他眼睛生疼。

他握着腰牌走到钱塘江边,望着滚滚江水,忽然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梦。梦中他身着绯袍,正站在金銮殿上应对皇帝的垂询。醒来时,月光满床,他还为此写了一首《梦仙谣》。

“士可杀,不可辱!”他大笑三声,将腰牌用力掷入江郑官服随之飘落,在浊浪中翻滚几下,便消失不见。

回到苏州时已是初夏。他推开家门,只见庭院荒草没膝,堂屋门楣上结着蛛网。邻居闻声过来,告诉他何氏早在月前就带着嫁妆回了娘家。

唐寅站在空荡荡的堂屋里,许久没有动弹。夕阳西下时,文徵明提着米酒推门进来。二人相视无言,只是对坐饮酒。

“伯虎,今后作何打算?”文徵明终于问道。

唐寅不答,起身取笔蘸墨,在斑驳的墙壁上挥毫:

“清风明月俱无价,痛饮狂歌空度日。”

写罢掷笔,他对文徵明笑道:“我欲买下城东那座废弃的桃花庵,从此做个闲人。”

文徵明看着他,忽然流下泪来。

当夜唐寅醉倒在空屋中,梦见自己又回到了金陵贡院。只是这一次,他站在门外,看着年轻的举子们意气风发地走进考场,而自己无论如何也迈不动脚步。

晨光微曦时,他醒了。枕边还放着那柄鹿鸣宴上画的团扇,仕女手中的桂花依然鲜艳,只是墨色已有些黯淡。

他起身推开窗,见庭中一株野桂正开着细的白花,香气却浓郁得让人发慌。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历史奇人传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元后传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农门悍妻:状元夫君宠不停 我们反派才不想当踏脚石 不灭剑君 正义的使命 农门福气包:大人,你老婆是颗参 裂天空骑 从娘胎开始入道 系统背刺后,帝国元帅们都后悔了 吞噬九重天 混沌天帝诀 全民:召唤师弱?开局觉醒金铲铲系统! 无敌升级王内 我是正经勇者,不正经的是她们! 我有一尊炼妖壶 凰城胭脂殇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经典收藏 清正史编代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三国:身为反贼,没有金手指 重生异界之我是小农官 历朝穿越:开局老朱降临 三国封神策 寒门枭龙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庶天子 三国:改变从街亭开始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他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史上最强太子! 大明:反推未来,老朱目瞪口呆 我在大唐开超市,泡面也能养死士 去大明扶贫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 我在红楼太强了
最近更新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侯门第一纨绔 三国:玄行天下 唐末从军行 大明第一墙头草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历史奇人传 大周第一纨绔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 大周皇商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明末崛起:打造一个崭新华夏帝国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三国赵云传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水浒新梦 开局绑定曹操,美人洒尽红颜泪 灭我全族?弃守边疆,造反称帝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 历史奇人传txt下载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 - 历史奇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