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首页 >> 历史奇人传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最后一道防线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打造最强边关 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中世纪崛起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十万大山:1840 去大明扶贫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 历史奇人传全文阅读 - 历史奇人传txt下载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00章 北宋第一词人:苏轼的波折人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苏轼(苏东坡)年表(1037年 — 1101年)

第一章 家世与少年:蜀中岁月 (1037-1056)

北宋景佑四年(1037年) 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字子瞻,后自号东坡居士。

其父苏洵,时年二十七岁,虽聪慧但游荡不学,直至苏轼出生后方才开始发奋读书。其母程氏,出身望族,知书达理,对苏轼兄弟教育甚严。

庆历三年(1043年)师从眉山道士张易简,初闻下正论。

程氏亲授其书,曾以《后汉书·范滂传》教育苏轼,苏轼问:“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答:“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此事对其忠义品格的形成影响深远。

至和元年(1054年) 娶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为妻。王弗知书,常伴苏轼左右,为其“幕后顾问”,能识人辨事。

嘉佑元年(1056年) 与父苏洵、弟苏辙一同离蜀赴京,参加科举考试。途经成都、阆中,出褒斜谷,历尽艰险,抵达汴京。

第二章 名动京师与初入仕途 (1057-1069)

嘉佑二年(1057年) 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为文坛领袖欧阳修。试题为《刑赏忠厚之论》,苏轼所作,欧阳修见后惊喜异常,以为是自己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置为第二。

复试《春秋》对义,苏轼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欧阳修读其文后,盛赞:“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苏轼由此名动京师。

(附:四月,母程氏在眉山病故的噩耗传来,苏氏父子仓皇离京,回蜀奔丧。)

嘉佑四年(1059年) 守丧期满,与父、弟再度赴京。此次取水路,经三峡,一路唱和诗文,结集为《南行集》。

嘉佑六年(1061年) 参加制科考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献《进策》、《进论》各二十五篇,系统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成绩入第三等(为北宋最高等,一二等为虚设)。

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弟苏辙被任为商州推官。十一月,苏轼赴凤翔任,苏辙送至郑州,此为兄弟二人首次远别。

治平二年(1065年)凤翔任满,返京,入判登闻鼓院。

英宗欲直接召入翰林,宰相韩琦以需“远器”为由劝阻,建议通过馆职考试,苏轼顺利通过,得直史馆。 妻王弗卒于京师,年二十七。

治平三年(1066年) 父苏洵病逝于京师。苏轼、苏辙扶柩归蜀,守制三年。

第三章 变法风潮与地方政绩 (1069-1079)

熙宁二年(1069年) 守丧期满,与王弗堂妹、继室王闰之还朝。

时神宗已任用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多次上书(如《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全面批评新法“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与王安石政见不合。

熙宁四年(1071年) 因在朝中处境艰难,自请外放,被任命为杭州通牛七月离京,苏辙送至颍州,首次谒见致仕于茨欧阳修。十一月抵杭,写下大量歌咏西湖的诗篇。

熙宁七年(1074年) 杭州任满,主动请求北调,以便与在济南的弟弟相近。被任命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在密州,写下着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臃(“丙辰中秋”)。

熙宁十年(1077年) 徙知徐州。到任不久,即遇黄河决口,洪水围城。苏轼亲率军民筑堤抢险,过家门而不入,最终保全一城生灵。

元丰二年(1079年) 徙知湖州。到任后,按惯例作《湖州谢上表》,其职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等语,被新党官员李定、舒亶等券劾为“讥讽新政”、“愚弄朝廷”、“指斥乘舆”。

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官吏皇甫遵奉命到湖州逮捕苏轼。八月十八日,被押赴台狱,这就是着名的“乌台诗案”。在狱中度过百余日,几近被杀。后因太后病重、神宗犹豫及王安石“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的劝谏,得以从轻发落。

第四章 黄州谪居与精神升华 (1080-1084)

元丰三年(1080年) 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实为受地方官监视的罪官。二月抵黄,初居定惠院,后迁临皋亭。

元丰四年(1081年) 生活困窘,故友马正卿为其请得城东荒地数十亩。苏轼躬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精神与艺术在疵到蜕变与升华。

元丰五年(1082年) 创作巅峰之年。三月,游沙湖,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七月和十月,两次泛舟赤壁,写下千古名篇《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以及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

筑“东坡雪堂”,作为游憩之所。

元丰七年(1084年) 神宗下手诏,将苏轼量移(即调到条件较好的邻近地区)汝州(今河南临汝)。

四月离黄州,途中游庐山,作《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至金陵,会见退休的王安石,二人尽释前嫌,唱和诗文,同游钟山。

第五章 元佑起伏与再贬岭南 (1085-1094)

元丰八年(1085年) 神宗崩,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等旧臣,史称“元佑更化”。

苏轼在赴汝州途中接到诏令,被起用为登州(今山东蓬莱)知州。到任五日,即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半月后升为中书舍人。

元佑元年(1086年) 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达到其政治生涯的顶峰。

但苏轼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的“蛮干”政策,主张“参用所长”,因而又遭旧党疑忌。陷入“洛蜀党争”,受到程颐门人攻击。

元佑四年(1089年) 连上章疏,请求外郡。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出任杭州知州。

元佑五年(1090年) 在杭州任上,率众疏浚西湖,筑成长堤,后人称“苏堤”。并建立中国最早的公立医院“安乐坊”,赈灾济民,政绩斐然。

元佑六年(1091年) 被召还朝,任吏部尚书,未几改翰林学士承旨。同年再次遭人攻击,出知颍州(今安徽阜阳)。

元佑七年(1092年) 徙知扬州。八月,以兵部尚书召还朝。

元佑八年(1093年) 太皇太后高氏崩,哲宗亲政,新党再度得势。

苏轼继室王闰之卒于京师。

出知定州(今河北定州)。赴任前,皇帝拒绝召见,苏轼深感不安。

绍圣元年(1094年) 哲宗追述神宗新法,打击“元佑党人”。苏轼以“讥斥先朝”、“诽谤先帝”的罪名,被贬至英州(今广东英德),未至,再贬至惠州(今广东惠州)。

十月抵惠,作《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第六章 儋州岁月与北归逝世 (1095-1101)

绍圣三年(1096年) 侍妾王朝云(字子霞)在惠州病逝,苏轼深受打击。朝云是其晚年最重要的精神伴侣。

绍圣四年(1097年) 新党觉得对“元佑党人”惩罚不够,苏轼被再贬至昌化军(儋州,今海南儋州)安置。

七月抵儋,簇条件极其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但苏轼仍积极办学教化,培养出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姜唐佐。

元符三年(1100年) 哲宗崩,徽宗即位,向太后听政,诏元佑旧臣内迁。

苏轼奉命以琼州别驾的虚衔移廉州(今广西合浦),再移永州(今湖南零陵)。十一月,在北上途中接到可以自由定居的诏令。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 决定定居常州(今江苏常州)。北归途中,遍游名胜,会见友人,在金山寺见李公麟所画己像,题诗一首,中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之句,成为对其一生坎坷与超越的总结。

六月,舟行至常州,因长途奔波,酷暑难当,一病不起。

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在常州孙氏馆(今藤花旧馆)病逝。临终前,僧友维琳在其耳畔大声:“端明宜勿忘西方!”(端明指苏轼,因其曾任端明殿学士)苏轼微弱地回答:“西方不无,但个里着力不得。”又曰:“着力即差。”

弟苏辙遵其“即死,葬我嵩山下”的遗愿,将其与王闰之合葬于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峨眉山。

【后世情况】

文学影响:苏轼的诗、词、文均代表北宋最高成就,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为“宋四家”之一。

家族后裔:子:苏迈、苏迨、苏过,皆有文才,尤以苏过(斜川居士)最为知名,常年陪伴父亲流放,人称“坡”。

后世子孙绵延,其中一支在元明时期居于四川眉山,另一支在河南郏县守墓。

喜欢历史奇人传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历史奇人传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修正系统 双生星火 天物觉醒:我能刻印一切 都市极品医神 戮仙 佣兵与冒险家 玄幻:杀敌涨功德,我功力逆天! 无敌升级王内 大宋宠妃陈三娘 弱水取一瓢,但你也没说瓢多大呀 农门福气包:大人,你老婆是颗参 我是正经勇者,不正经的是她们! 系统背刺后,帝国元帅们都后悔了 柯南里的不柯学侦探 九阴武神 只想好好开个店,干嘛追着我拆迁 万界淘宝商 凛冬末日:全民避难所求生 吞噬九重天 狂龙出狱
经典收藏 火红大明 穿越大唐,开局搬空国公府! 大世争锋 寒门枭龙 大明天启帝 三国之现代魂 别闹,我在异界古代打造未来城呢 史上最强汉天子 开局一辆破三轮,穿越诸天卖盒饭 大金国驸马爷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风起月关 开局奖励陷阵营,打造巅峰大明! 1627崛起南海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我在大唐开超市,泡面也能养死士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一品布衣 不当谋士的我汉末求生
最近更新 从三国开始长生不老 皇明土着大战穿越众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历史奇人传 红楼:重生贾环,迎娶林黛玉 重生,开局在生死边缘 流华录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神话版三国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诡三国 大魏芳华 命理探源【译注】 三国赵云传 喋血盛唐 十国风华 大唐十万里 穿到荒年,啃啥树皮我带全家吃肉
历史奇人传 山羊02 - 历史奇人传txt下载 - 历史奇人传最新章节 - 历史奇人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