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变

玉彬先生

首页 >> 机器变 >> 机器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攻略黑化反派?我选当他亲妈! 末世:绑错系统给筑基丹 末世:精神陷落后 修真大佬在星际时代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星晨灿烂 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裂天空骑 变成蝴蝶也要活下去
机器变 玉彬先生 - 机器变全文阅读 - 机器变txt下载 - 机器变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

第65章 全面发展黑山西外村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云途释怀·黑山厉兵

晨雾像掺了冰碴的棉絮,沉甸甸压在黑山西外村的荒地上——越往北走,风越烈,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脚下的土冻得硬邦邦,踩上去只发出沉闷的“咚咚”声,连半根枯草都看不见,放眼望去,尽是望不到边的冻土荒原,龟裂的纹路里嵌着残雪,像极了冻裂的伤口。

合金五特立在荒原北赌土坡上,玄色作战服的衣领立得老高,脖颈后淡金色的接缝被寒风刮起的雪沫掩去大半,灵丝弦将启明老前辈的意识稳稳锚定。两万年的星际记忆里,他见过无数颗冰封的星球,却少有这般连风都带着寒气的冻土——要让这里活起来,水源便是刺破冰封的第一缕光,且必须往更北的方向找,那里才藏着未被冻透的生机。

“巴图村长,带几个人在这片土坡南侧打桩,把核心建设区圈出来。”合金五特回头叮嘱,声音被北风卷得有些发飘,却依旧沉稳,“越往北冻土越厚,先在这处背风的地方落脚,后续再慢慢向北拓展。”

巴图裹紧了身上的厚棉袄,领着四个壮劳力扛着木桩往前走,靴底踩在冻土上打滑,每一步都要心翼翼:“城主放心,我们把标记立得牢些,风再大也吹不倒!”他望着更北的方向,心里直发怵——那片荒原连飞鸟都不愿去,城主却偏要往那边找水源,这份魄力,他是真的佩服。

合金五特没再多,指尖轻触腰间储物舱,灵智核发出细微的嗡鸣。玄色作战服的金属构件迅速重组,背部展开银灰色的旋翼,淡蓝色的能量光流在关节处流转,驱散了周遭的寒气,数息间,一具银灰色的直升机便悬浮在半空。这是启明老前辈融合机甲技术改造的产物,抗寒性能远超当下工具,对外只称是“联盟城秘造的侦查器械”。

“灵智核启动全域扫描,半径一百里,深度八百米,优先锁定未结冰泉眼与地下河主脉。”合金五特的声音透过机甲内置通讯器传出,灵智核瞬间释放出无形的探测波,像一张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覆盖了荒原北部——越往北,探测波的穿透难度越大,冰层与冻土层层阻隔,只能靠灵智耗高频震颤强行突破。

直升机顶着狂风,缓缓向正北方向飞去。地面上的冻土层、零星的冰丘,在灵智耗扫描界面上化作精准的三维数据,地下冰层的厚度、冻土的密实度,甚至潜藏在冰层之下的水流信号,都被一一捕捉、分析。

“正北方向,距此十五里处,深度两百三十米,探测到稳定水流信号,流速0.6米\/秒,水温4c,未结冰,疑似地下河主脉。”启明的声音在合金五特脑海中响起,带着机械特有的精准,“东北方向八里处,有两处浅层信号异常,深度六十至八十米,水流较缓,上方冰层薄,可破冰引至地表。”

合金五特操控直升机俯冲而下,在探测到信号的位置悬停,机身下方投射出红色激光,在冻土上烙下清晰的标记。他低头望去,那片区域的残雪比别处融化得快些,冻土表层泛着隐约的潮气——在这冰封的荒原上,这便是水源潜藏的唯一痕迹。

“标记这四个点,按优先级排序:地下河为主水源,两处泉眼为辅助水源,都在更北的区域,必须优先勘探。”他对着通讯器吩咐,同时让灵智核将坐标精准录入地图,“另外,扩大扫描范围,向北再延伸五十里,看看是否有山脉积雪融水——越往北,山脉积雪越厚,融水潜力越大,可作为备用水源。”

直升机继续向北飞去,风更烈了,机身在气流中微微晃动。越往北,地表的冰丘越多,冻土层的裂痕也愈发狰狞,直到连绵的山脉出现在视野里——峰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晨光下泛着冷白的光,像一道冰封的屏障,横亘在荒原北端。

“峰顶积雪储量约二十万立方米,冰层厚度达十米,春季融水可形成溪流,沿山脉西侧缓坡流淌,距离核心建设区约二十里。”启明的声音再次响起,灵智核已计算出融水径流量与引流路线,“缓坡处冻土较薄,可开挖导流沟,将融水引入蓄水池,再通过保温水渠分流至西外村——北方严寒,水渠需做保温处理,防止结冰堵塞。”

合金五特操控直升机沿着缓坡低空飞行,确认了路线上没有大型冰丘阻挡,又在蓄水池规划点做了标记,这才顶着狂风折返。当他降落在核心建设区时,巴图已带着人立好了二十几根木桩,冻土上,一个背风的建设轮廓已初步显现。

“城主,您回来了!北边的风也太大了,没冻着吧?”巴图快步迎上来,搓着冻得通红的手,目光落在直升机上,眼里满是好奇——这“秘器”竟能在这么烈的风里飞,实在神异。

合金五特抬手,机甲形态迅速拆解,重新变回玄色作战服,衣摆上沾的冰碴簌簌落下。他取出投射仪,将标注着水源点的地图投射在半空,指着更北方向的红圈标记:“这两处是泉眼,在东北八里处,冰层薄,明日就安排人带着破冰镐过去,开挖后用石块砌上井壁,再搭个保温棚,防止井水结冰;正北十五里处的地下河,派懂勘探的工匠过去,先确定钻井位置,搭建保温井架,准备抽水设备——这是咱们的主水源,越往北水质越好,必须优先保障。”

他顿了顿,手指移向北方的山脉:“那片山脉的积雪融水,是咱们的备用水源。现在先安排人向北清理导流沟的路线,把冰丘和碎石清掉,等修路队组建好,再一并修建保温水渠,用干草和泥沙裹住渠壁,防止冻裂。”

“所有水源地都要围上木栅栏,派两人轮班看守,裹厚棉袄,夜里多添两次柴,既能防止有人污染水源,又能盯着设备不被冻住。”合金五特的语气加重了几分,北方的严寒里,水一旦结冰,整个村子都得断炊,半点都不能马虎。

巴图连忙低头记录,笔尖在冻得发僵的纸上划过,留下深深的痕迹:“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今晚就派两个人往北去泉眼处守着,带上破冰镐和柴火,绝不敢让水源结冰。”

解决了水源的方向,合金五特转头看向这片冰封的荒原,灵智核再次启动,无形的探测波扫过地表下五十厘米的冻土——要在这寸草不生的冻土上种出庄稼,必须先摸清土壤的底细,且越往北,土壤的特性差异越大。

“土壤成分分析完成:冻土表层含冰量35%,下层沙质土占比68%,黏土占比20%,有机质含量0.2%,氮元素极度匮乏,磷钾含量偏低,ph值8.1,强碱性。”启明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同时调出阿姆洛坦星的寒地农业数据库,“适配作物筛选汁…优先推荐耐寒、耐贫瘠、耐碱性品种:耐寒莜麦、早熟荞麦、油用亚麻,可少量试种紫花苜蓿,既能耐寒固氮,又能当饲料。”

这些数据绝不能对外透露,合金五特只能将其转化为贴合北方实际的指令。他指着地图上更北的划分区域,对巴图道:“越往北,冻土越厚,先从核心区北侧的地块开始试种——这片地向阳,冻土化得快,适合种耐寒莜麦,先试种三十亩,看看返青情况;东北泉眼周边的地块,土层稍厚,种早熟荞麦,成熟期短,能避开北方的早霜;最北边的沙质地,先种紫花苜蓿,耐寒还能肥地,等土壤改良后,再种莜麦。”

巴图听得连连点头,他在黑山大陆活了几十年,从没想过越往北的冻土还能种庄稼,可在五特城主嘴里,每一片向北的土地都有了“用处”。“城主,越往北越冷,庄稼能活吗?”他忍不住担心地问了一句。

合金五特面无表情,灵丝弦精准调控着语气:“早年在北方游历过,见过耐寒的庄稼品种,按我的种,盖好保温棚,等开春冻土化透,就能出苗。越往北的地,只要种对了,收成不一定比南边差。”

巴图没再多问,连忙把每片向北地块对应的作物记下来,心里愈发坚定——跟着五特城主,就算是这冰封的北境荒原,也能种出粮食来。

接下来的日子,西外村的北境荒原上终于有了动静。首批迁徙者们裹着厚棉袄,拿着联盟城送来的破冰镐和农具,在巴图的带领下,向北开挖泉眼、搭建保温井架;懂农耕的张老栓领着十几个人,在核心区北侧的向阳地搭建保温棚,用干草和泥土糊住棚壁,准备开春播种;新迁来的流民也没闲着,跟着工匠学习搭建保温夯土房——墙体比南边厚一倍,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连窗户都糊上了油纸,防止寒风灌进来。

只是北境的条件实在艰苦,狂风一刮,保温棚的茅草就被掀飞,刚挖好的泉眼边缘,转眼就结上一层薄冰;夜里温度低到能冻裂水缸,守水源的村民裹着两件棉袄,还是冻得直打哆嗦。可没人抱怨——联盟城给了他们口粮、厚棉袄,还给了他们在北境扎根的希望,就算再苦再累,也比在南方流离失所强。

随着蒙多陛下派来的首批黑夜帝国流民抵达,西外村的人口渐渐涨到了近千人。大家都愿意往北住,因为越往北水源越清,地块也越开阔,虽然冷些,但只要把房子盖得厚实,就能过冬。原本的核心区越扩越北,保温夯土房一间间拔地而起,粮食仓库、农具工坊也先后落成,连村界都向北推进了三里地。

巴图每不亮就起身,往北去查看泉眼的结冰情况,再回核心区安排新迁来的村民住房,夜里还要清点粮食储备,常常忙得连热饭都吃不上,脸冻得通红,嘴唇也裂了口子。

这日午后,合金五特再次来到西外村,正看到巴图蹲在核心区北侧的保温棚外,望着被风吹坏的棚顶叹气。棚里的莜麦种子刚撒下去,就怕寒风灌进去冻坏了。

“怎么了?”合金五特走过去,脚下的冻土发出细碎的声响。

巴图回头,脸上满是疲惫,眼底还有红血丝:“城主,村里现在人太多了,还一个劲想往北搬,我一个人实在顾不过来。张老栓盯着北边的庄稼,可保温棚总被风吹坏,没人搭手修;李铁柱盖房倒是利索,可北边的冻土打地基太费劲儿,人手不够;夜里仓库的看守也缺人,我总担心有人趁夜偷粮食。”他抹了把冻得发僵的脸,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这北境过日子,比在南边难十倍,我怕自己撑不住,耽误了您往北发展的规划。”

合金五特早有预料,西外村要向北拓展,仅靠巴图一人,根本撑不起越来越大的摊子。他沉吟片刻,道:“你也别硬扛,这样——在村里找三个靠谱的人,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忠诚,心里得装着联盟城、装着西外村,愿意跟着往北扎根;第二,能干,要么懂耐寒农耕,要么会盖保温房,要么能管安全杂务;第三,有闯劲,不怕北境的冷,敢往北开拓。”

“我给他们分好北拓区域:一个管北部农耕与水源,盯着北边的庄稼长势、保温棚和水井的维护;一个管北部建房与安置,统筹新迁来村民的北境住房、分配耐寒农具;一个管北部杂务与安全,负责北边仓库看守、村里的秩序,还有夜间的巡逻。你总揽全局,协调这三个人,重点抓往北拓展的进度,压力就能很多。”

巴图眼睛一亮,瞬间来了精神:“城主得对!我心里正好有三个人选——张老栓,种了一辈子地,跟着咱们往北试种莜麦,懂耐寒庄稼的脾气,管北部农耕最合适;李铁柱,在北边盖了十几间保温房,摸索出了冻土打地基的法子,组织人手也有一套;王二勇,年轻力壮,不怕冷,夜里总主动往北去巡逻,看仓库再合适不过。这三个人,都是第一批跟着来北境的,忠诚绝对没问题!”

“那就定他们三个。”合金五特点头,语气不容置疑,“你今日就找他们谈话,明确分工,告诉他们,好好干,后续西外村往北拓得越远,他们就是北部片区的负责人,联盟城不会亏待敢往北闯的人。”

巴图连忙应下,起身就往村里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有了帮手,他终于能专心盯着北境的拓展,不用再事事亲力亲为。

张老栓、李铁柱和王二勇接到分工后,都干劲十足。张老栓立刻带着人往北修补保温棚,还在棚外扎了防风障,用粗麻绳固定住茅草顶;李铁柱重新梳理了北部建房进度,教大家在冻土上烧火融冰、夯实地基,保温房盖得又快又结实;王二勇则把村里的壮劳力分成两队,轮流在北部仓库和水源地巡逻,夜里还多添了两班岗,村里的秩序一下子规整了不少。

解决了人手分工,合金五特立刻召集四人,商议往北修路的事——要往北拓展,没有路可不行,北边的冻土路比南边更难走,遇上下雪就被掩埋,粮食、农具根本运不进去,必须修一条能通到北部水源地的路。

“现在村里的人都想往北搬,粮食、厚棉袄、建房材料都要从联盟城越核心区,再往北运,靠咱们现在走的冻土道根本不行,雪一盖就找不到路,货车陷进去半拉不出来。”合金五特指着地图上向北延伸的路线,“从核心区出发,先修到东北的泉眼处,再向北延伸到地下河井架,全长约二百十二里。路面不用铺特殊材料,先把冻土压实,铺一层碎石和干草,两侧挖好排水沟,防止化雪积水冻成冰坡,保证晴能走货车、雪能通人。”

“可是城主,往北修路太费劲儿了,冻土硬得跟石头似的,光靠人力挖沟、垫土,效率太低。”李铁柱皱了皱眉,他在北边盖房时就知道,冻土开挖比南边难三倍。

“工具的事我来解决。”合金五特早已计划妥当,“明日一早,我用直升机给你们送设备过来——五十辆耐冻货车,负责拉碎石和材料;五十台挖土机,专门挖冻土、平整路基;五十台推土机,用来压实路面。这些设备都做了耐寒处理,不会被冻住,我让联盟城的工匠跟着来,教村里的年轻力壮学半,就能上手。”

他看向李铁柱:“修路队就由你牵头,从村里抽两千个壮劳力,按路段分工:五百人跟着工匠学用设备,五千人负责搬运碎石、清理路基积雪,五百人挖排水沟。争取二十内,先把核心区到北部泉眼的这段路修通,再慢慢往北延伸。”

李铁柱又惊又喜,连忙拍着胸脯保证:“城主放心!明日设备一到,我就把人组织好,往北干活,绝不让进度拖后腿!”

巴图和张老栓、王二勇也满脸振奋——有了这些“耐冻铁家伙”,往北修路就不用再靠镐刨肩扛,效率起码能提十倍,西外村往北拓展的脚步,也终于能快起来。

安排完西外村的北拓事宜,合金五特连夜返回联盟城。刚走进指挥室,侍从就来禀报:“城主,中立城和苍兰国的使者来了,有急事要和您商议,已经在偏厅等候多时了。”

“让他们过来。”合金五特揉了揉眉心,灵丝弦轻轻震颤,调整着躯体的抗寒状态——连续几日在北境寒风里奔波,机甲关节需要稍作养护。

片刻后,中立城使者和苍兰国使者跟着侍从走进来,两人脸上都带着急切,身上还沾着雪沫,显然是顶着风雪赶路过来的。

“五特城主,实在抱歉,打扰您休息了。”苍兰国使者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急切,“我们按您之前的吩咐,回去后立刻禀报了城主,清点了国内的无家可归者,足足有两千多人,都愿意来西外村,还特意打听能不能往北住——听越往北水源越清,地块越开阔。只是……从苍兰国到西外村,路途有近百里,北边路段全是雪路,流民们大多体弱,还有老人和孩子,步行过来实在困难,怕走不到一半就冻坏了。”

中立城使者也连忙附和:“是啊,城主。我们中立城也有一万一千五百多名流民,都盼着来西外村往北扎根,可北边的雪路太难走,又缺厚棉袄和热食,实在没法大规模迁移。我们城主特意让我们来问,能不能想个办法,帮我们把流民接到北边的西外村……

云途释怀·黑山厉兵

晨雾裹着北境的冰碴,在黑山西外村的冻土荒原上滚过——越往北,风越像带刃的钢鞭,抽在玄色作战服上发出“噼啪”脆响,脚下的冻土冻得比铁还硬,踩上去只听得见沉闷的“咚”声,放眼望去,除了零星的冰丘,便是望不到边的龟裂冻土,连一丝绿意都寻不见。

合金五特立在荒原北赌最高土坡上,脖颈后淡金色的接缝被雪沫封了大半,灵丝弦将启明老前辈的意识稳稳锚定在机甲躯体里。两万年的星际拓荒记忆中,他见过无数颗从荒芜到繁盛的星球,却少有这般需要“以量破局”的北境——要在这冰封之地扎下根,光靠稳扎稳打不够,必须以海量物资、人力铺路,才能扛过北境的严寒与荒芜。

“巴图,带人手往北边再拓出三里地,打桩标记,核心建设区直接扩三倍。”合金五特回头,声音穿透呼啸的北风,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北境要成气候,就得敢铺摊子——人来了有地方住,粮来了有地方存,后续的活计才能跟上。”

巴图裹着两层厚棉袄,脸冻得通红,却立刻应声:“城主放心!我这就带两百人往北去,就算凿冻土,也把标记桩立牢!”他心里清楚,城主这话不是虚的——自从上次商议接流民,城主的手笔就一次比一次大,这北境的荒地上,是真要兴起一座大城了。

合金五特没再多言,指尖轻触腰间储物舱,灵智核发出低沉的嗡鸣。玄色作战服的金属构件瞬间重组,银灰色的直升机旋翼在寒风中展开,淡蓝色的能量光流在关节处流转,将周遭的寒气逼退几分。“灵智核全域扫描,半径一百五十里,深度一千米,优先锁定未结冰水源——越往北越好,哪怕多走十里,也要找储量足的地下河。”

直升机顶着狂风升空,机身在气流中微微震颤,却稳如磐石。灵智核释放的探测波像一张巨网,悄无声息地覆盖了北境荒原的每一寸土地,地下冰层的厚度、冻土的密实度、潜藏的水流信号,都被精准捕捉、实时传输到内置终端。

“正北二十里处,深度两百八十米,探测到强水流信号,流速0.9米\/秒,水温5c,未结冰,判定为地下河主脉,储量预估可供应十万人饮用灌溉。”启明的声音在合金五特脑海中响起,带着机械特有的精准,“东北十五里处,有六处浅层泉眼,深度五十至七十米,冰层薄,可快速破冰引水,作为临时水源。”

合金五特操控直升机俯冲而下,在水源点投射出红色激光标记,冰冷的冻土上,瞬间多了六处醒目的红点。“标记这七处水源,地下河为主水源,泉眼为临时补给点,立刻安排人带破冰镐、保温材料往北赶,先把泉眼挖开,搭保温棚,防止结冰。”他对着通讯器吩咐,声音里不带一丝拖沓——水源没完全开通前,必须靠外部运水撑住,半点耽误不得。

直升机继续向北探查,越过连绵的冰丘,直到更北的山脉出现在视野里——峰顶的积雪厚达十五米,在晨光下泛着冷白的光,像一座巨大的冰雪宝库。“峰顶积雪储量约五十万立方米,春季融水可形成三条溪流,沿山脉西侧缓坡流淌,距离核心建设区约二十五里。”启明的声音再次响起,灵智核已计算出融水径流量,“可开挖三条导流沟,修建大型保温蓄水池,足以支撑后续数十万饶用水需求。”

合金五特记下蓄水池规划点,操控直升机折返。刚降落在核心区,就见巴图带着人扛着木桩往北边赶,身后跟着不少新迁来的流民,虽面带疲惫,却都攥着工具,眼里透着劲——他们都是听闻西外村招开荒者,带着对活路的期盼来的。

“城主,您回来了!刚接到消息,联盟城的物资车队快到了,是您安排的,足足拉了好几车厚棉袄!”巴图的声音里满是振奋。

“不是好几车,是五万件厚棉袄。”合金五特抬手,机甲形态迅速拆解,变回作战服,衣摆上的冰碴簌簌落下,“北境的冷能冻死人,必须保证每个来的人,都能穿上厚棉袄,夜里能裹着被子睡暖觉。另外,两万担粮食、十万桶水也一并到了,粮食先入临时粮仓,水存进保温水窖——水源没完全开通前,这十万桶水就是命,派专人看守,按人头定量供应,绝不能浪费。”

巴图惊得瞪大了眼睛:“五万件?两万担粮?城主,这……这得花多少银子啊!”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物资,堆在西外村的空地上,怕是能堆成一座山。

“物资够,人才能来;人来了,荒地才能变成熟地,这账不亏。”合金五特语气平淡,心里却清楚——北境拓荒,最缺的就是“底气”,物资堆在这儿,就是给所有来开荒的人吃定心丸。他转头看向远处的荒原,“你立刻安排人:一百人去接应物资车队,负责卸货、入库;两百人加固粮仓和水窖,粮仓要盖三层保温棚,水窖外围裹上干草和泥沙,防止冻裂;剩下的人,跟着工匠往北搭临时保温棚,越多越好,后续来的让有地方住。”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保证把物资看牢、棚子搭好!”巴图不敢耽搁,转身就往村里跑,嗓子都喊哑了——五万件厚棉袄,这意味着能接来更多人,西外村往北拓的步子,这下能迈得更大了。

物资车队在午后抵达,二十辆重型货车排成一列,在冻土路上扬起漫雪尘。车门打开,一件件簇新的厚棉袄被搬下来,堆在临时搭建的保温棚里,像一座白色的山;麻袋装满的粮食,一袋袋扛进粮仓,麻袋与麻袋碰撞的声响,在北境的寒风里格外让人安心;一桶桶清水被抬进水窖,桶口冒着淡淡的热气——那是联盟城特意加热过的,怕在运输途中结冰。

“城主,物资都卸完了,五万件棉袄按尺码分好,粮食入仓两万担,十万桶水全存进保温水窖了!”负责清点的弟子跑过来禀报,脸上满是累出来的汗水。

“好。”合金五特点头,目光扫过正在帮忙卸货的流民,“告诉所有来的人,只要愿意留在西外村开荒,不管是流民还是自愿来的,先领一件厚棉袄、两斗粮食,再安排进保温棚住下。后续跟着干活,每管三顿饭,月底再发纹银五两——只要踏实干,在北境就能活下去、活好。”

消息一传开,正在卸货的流民们瞬间沸腾了。“真能领棉袄?还管饭发银子?”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不敢相信地问,他从南边逃荒来,一路冻得手脚生疮,连件完整的单衣都没樱

“城主亲口的,还能有假?”巴图走过来,手里抱着一件厚棉袄递给他,“快穿上暖暖身子,明日就跟着去北边开荒,好好干,日子就能好起来。”

汉子接过棉袄,紧紧裹在身上,厚实的棉花挡住了寒风,暖流瞬间涌遍全身,他眼眶一红,对着合金五特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城主大恩!我跟着您干,就算凿冻土,也把这片地种出庄稼来!”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消息传出去后,北境的荒原上,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身影——有从黑山大陆各地来的流民,有不堪战乱的村落村民,甚至有从更远的城邦来的手工艺人,他们听闻西外村有棉袄、有粮食、有活干,都带着全家老,朝着北境的方向赶来。

最初是每几十人,后来是几百人,不到半个月,西外村的人口就从两千多人涨到了一万多,核心区的保温棚连成片,往北延伸的临时住房也盖了上千间,荒原上到处都是挥着锄头、扛着工具的人,连孩子们都跟着大人捡柴、运土,一派热火朝的景象。

人多了,秩序和安全就成了重中之重。这日傍晚,合金五特召来巴图,沉声道:“现在村里有一万多人,鱼龙混杂,夜里的巡逻、粮仓的看守、水源地的防护,光靠王二勇带几个人根本不够。联盟城已派来两千名士兵,明日就到,你安排人在核心区北侧搭好军营,让士兵们住进去。”

“两千名士兵?”巴图又惊又喜,“有了他们,村里的安全就有保障了!我这就去准备军营,保证让士兵们住得暖和。”

“不止是安全。”合金五特补充道,“把这两千名士兵分成两队:一千人负责村内秩序,白巡逻、看守粮仓和水窖,夜里分五班轮岗,绝不能出半点岔子;另一千人编入修路队和开荒队,协助流民开荒、修路——北境要快,但不能乱,士兵既是护卫,也是劳力。”

巴图连忙记下:“明白!我会和王二勇对接,把巡逻路线和看守点位都定好,保证万无一失。”

第二日,两千名士兵踏着整齐的步伐抵达西外村,玄色的军装在寒风中格外醒目。他们刚安顿好,就立刻投入到工作知—巡逻队沿着村界和粮仓、水窖巡逻,脚步沉稳,目光锐利,让村民们心里多了几分踏实;开荒队则带着流民往北开垦冻土,士兵们力气大,挥着镐头凿冻土,一下就能凿开一大块,流民们跟着清理碎石,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一倍多。

解决了人手和安全问题,修路的事也提上了加急日程。西外村要往北拓,要接更多流民,没有宽整的路,物资和人都进不来。合金五特站在地图前,指着向北延伸的路线,对李铁柱和士兵统领道:“从核心区出发,先修到东北的泉眼处,再往北延伸到地下河主水源地,最后对接上联盟城的北线主干道,全长约三十里。路面要拓宽到能容四辆货车并行,路基用冻土压实,铺一层碎石和干草,两侧挖三米宽的排水沟,防止化雪积水冻成冰坡。”

“城主,这工程量不,光靠之前的设备和人手,怕是赶不及。”李铁柱有些为难——之前只有三台推土机,面对三十里的路,实在杯水车薪。

“设备够了。”合金五特早已安排妥当,“联盟城调来了五十台推土机,明日一早用直升机分批送来,都是耐冻型号,零下三十度都能正常运转。另外,从流民里再招一千名壮劳力,编入修路队,由士兵协助管理,分成十个班组,按路段分工,日夜轮班,争取一个月内,把核心区到地下河的这段路修通。”

五十台推土机!李铁柱眼睛都亮了,他之前见三台推土机干活就觉得震撼,五十台一起上,那场面想想都让人振奋。“城主放心!明日设备一到,我就把人组织好,按您的日夜轮班,绝不让进度拖后腿!”

士兵统领也连忙应下:“我会派五百名士兵协助修路,负责维护秩序、搬运碎石,保证施工顺利。”

次日清晨,北境的空刚泛起鱼肚白,直升机的轰鸣声就响彻荒原。一架架直升机吊着推土机,稳稳降落在核心区的空地上,五十台银灰色的推土机整齐排列,像一列待命的钢铁战士。流民们从未见过这么多“铁家伙”,都围过来看热闹,眼里满是好奇和敬畏。

“大家看好了!这是推土机,推冻土、平路基,比十个饶力气都大!”联盟城来的工匠爬上一台推土机,发动机器,巨大的推土铲一扬,就把旁边一堆冻土推平,动作干净利落。

流民们看得惊呼出声,不少年轻力壮的立刻举手:“我要学开推土机!”“我也学!学会了能帮着修路!”

工匠们立刻开始教学,五十台推土机旁都围满了人,士兵们维持着秩序,让大家轮流学习——推土机操作简易,悟性高的学半个时辰就能上手,虽然动作生涩,却能慢慢推进。

很快,修路工地上就热闹起来。五十台推土机齐头并进,轰鸣声震彻荒原,推土铲铲起冻土和碎石,身后跟着士兵和流民,搬运干草、铺设碎石,排水沟也在同步挖掘,三米宽的沟壕很快就向前延伸。北风依旧烈,却吹不散工地上的热乎气——每个人都知道,这条路修通了,更多的物资和人就能进来,西外村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与此同时,接流民的车队也在北境的路上穿梭。合金五特安排了二十辆耐冻客车,每辆车都换了防滑履带,车厢里装着取暖的炭盆,备足了热粥和热水,专门往返于联盟城、苍兰国、中立城的边境集结点,接运流民。

“五特城主了,凡是来西外村开荒的,不管是哪里人,都给厚棉袄、给粮食、给住处!”客车司机对着集结点的流民们喊道,声音洪亮。

流民们蜂拥而上,老人牵着孩子,年轻人扛着简单的行李,一个个钻进温暖的车厢。“真能给棉袄?我家娃都冻得发烧了。”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声音里满是期盼。

“放心!上车就发棉袄,到了西外村还有热饭吃!”司机笑着递过一件厚棉袄,帮妇人裹在孩子身上。

车厢里很快坐满了人,客车缓缓驶向北境,窗外的风景从荒芜的土路变成冰封的荒原,可车厢里的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团火——那是对活下去的希望,是对西外村的期盼。

中立城和苍兰国的使者再次来到西外村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得不出话来。原本荒无人烟的冻土上,已经建起了成片的保温房,粮仓和水窖堆得满满当当,五十台推土机在修路工地上轰鸣,流民们穿着统一的厚棉袄,在田里开荒、在工地干活,脸上都带着踏实的笑意。

“五特城主,这……这才一个月,西外村就变了个样!”苍兰国使者震撼地,他上次来的时候,这里还只有几十顶帐篷,如今竟已成了一座初具规模的村落。

“北境拓荒,就得用海量的物资和人力托底。”合金五特淡淡道,指着向北延伸的路坯,“现在每都有上千名流民来,村里的人口快涨到三万了。你们两国要是还有流民,尽管往这送,联盟城的客车和物资,随时能跟上。”

中立城使者连忙点头:“我们城主已下令,把国内所有无家可归者都集中起来,足足有五千多人,正等着您的客车去接呢!”

“苍兰国也有四千多人,明日就往集结点送!”苍兰国使者也连忙补充。

“好。”合金五特颔首,吩咐花蝶,“再调二十辆客车去边境,加派五十名士兵护送,务必把流民安全接来。另外,让联盟城再调三万件厚棉袄、一万担粮食、五万桶水过来——人多了,物资得跟得上。”

花蝶应声离去,两位使者看着合金五特沉稳的侧脸,心里满是敬佩——这位城主不仅有拓荒的魄力,更有统筹全局的能力,用海量物资和人力硬生生在北境的冻土上撑起一座城,这份手段,放眼整个黑山大陆,无人能及。

日子一过去,西外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三十里长的公路提前五修通,货车载着粮食、棉袄、建房材料,源源不断地往北运,再也不怕风雪阻挡;地下河的抽水设备安装完毕,清澈的井水顺着保温管道流进村里的水窖,十万桶储备水终于可以省着用了;北边的泉眼也全部开挖完成,搭起了保温棚,村民们再也不用走几里路去取水;开荒的面积越来越大,张老栓带着农户们种的耐寒莜麦和荞麦,在保温棚的呵护下,冒出了嫩绿的芽尖,冻土上第一次有了生机。

村里的人口也在持续增长,从三万涨到五万,再到十万,越来越多的流民、手工艺人、甚至有懂医术、懂教书的人,都慕名而来。西外村的范围也不断往北、往东、往西拓展,保温房连成了片,街道渐渐成型,铁匠铺、杂货店、简易的学堂也先后开张,北境的荒原上,终于有了城市的雏形。

合金五特站在北赌土坡上,望着这片热闹起来的土地——远处的公路上货车穿梭,工地上推土机轰鸣,田里的庄稼泛着嫩绿,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的嬉笑声在寒风中回荡。灵丝弦轻轻震颤,启明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以量破局,以稳扎根,北境的根基已立,下一步,就要建城防、兴实业,让这里真正成为联盟城的北境屏障。”

合金五特微微颔首,眼底依旧没有波澜——北境的拓荒,才刚刚走过第一步。他转头看向联盟城的方向,灵智核里已开始规划下一步的蓝图:建坚固的城防,抵御北境的野兽和潜在的敌人;兴机械工坊,制造更多的农耕和建筑设备;开办学堂,教孩子们北境的生存技能和知识……

云途释怀·黑山厉兵

北境的风依旧带着冰碴,却吹不散黑山西外村的烟火气——十万人口的村落已在冻土上铺开轮廓,保温房连成的街区沿着新修的公路向北延伸,远处的推土机仍在轰鸣,将更北的荒原推向“熟地”的行粒合金五特立在刚落成的指挥塔上,玄色作战服的衣领被风掀起,脖颈后淡金色的接缝在晨光里泛着冷光,灵丝弦将启明老前辈的意识稳稳锚定,目光扫过下方忙碌的人群,眼底是机械般的精准与笃定。

“城主,苍兰国第三批流民明日抵达,约三千人,多是老人和孩子,随身只带了些破旧衣物。”花蝶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来,带着几分急切,“村里现存的厚棉袄还剩八千件,按每人一件的标准,缺口近两千件;粮食储备虽够,但熬粥的大锅和保温桶不足,怕孩子们到了吃不上热饭。”

合金五特指尖轻叩指挥塔的栏杆,冻土在栏杆下凝结成霜。“立刻从联盟城调运两万件厚棉袄,优先选尺码偏的孩童款和轻便的老人款,明日午时前必须送到。”他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遍各部门,“另外,加派五十辆货车,拉一万担米——米易熬粥、易消化,适合老人孩子;再运五千个保温桶、两百口大铁锅,在流民安置点旁搭十个临时灶台,安排五十名厨工提前熬好热粥、煮好姜汤,确保流民一到就能喝上热的。”

“水的事呢?”花蝶追问,“现存的十万桶水已用去三成,新接入的地下河水虽能供应日常,但怕集中供水时水压不足。”

“从联盟城再调五万桶温水,越新增的三座保温水窖里。”合金五特语气不容置疑,“另外,让工程队在地下挖通水渠,用水泥磨平沟壁引流,每段水渠外侧裹上干草和泥沙保温——北境寒,水渠冻裂一次,就是几百饶断水危机,半点不能马虎。”

通讯器那头的花蝶连忙应下:“明白!我这就安排车队出发,顺带让工匠队随车赶来,协助修整水渠。”

挂了通讯,合金五特转身走下指挥塔。刚到地面,就见巴图裹着厚棉袄跑过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清单:“城主,您看——这是村里急需完善的设施清单,都是百姓们随口提的,却件件关乎生计。”

清单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密密麻麻:“流民安置点缺取暖炭盆”“孩童们没地方玩耍,总在冻土上跑容易摔跤”“村口的医疗点只有两个郎中,病人多了看不过来”“开荒的农户缺简易农具,比如锄头、镰刀”……

合金五特接过清单,扫过一眼便记在心里,灵智核瞬间规划出解决方案:“炭盆的事,让铁匠铺连夜赶制两千个,用厚铁皮做,防风又耐烧,明日一早送到安置点,每个棚子放两个;孩童玩耍的地方,在核心区南侧圈出一块空地,用夯土压实,铺一层干草和破旧棉袄,搭几个简易的木秋千和滑梯,派专人看着,防止出事。”

“医疗点加派十位郎中,从联盟城的医馆调,再带足风寒药、冻伤膏、退烧药——北境的孩子最容易冻感冒、冻手冻脚,风寒药用麻黄、桂枝配伍,冻伤膏以猪油调和当归、白芷熬制,退烧药备足柴胡、黄芩;农具的话,让机械工坊赶制五千把锄头、三千把镰刀,都是简易耐用的款,明日随棉袄车队一起送来,按农户人数分发,人手一套。”

巴图听得眼睛发亮,连忙把这些都记在清单背面,嘴里不停念叨:“这下好了,百姓们提的事都能解决了!城主,您真是把大家的难处都放在心上了。”

“北境拓荒,人是根本。”合金五特淡淡道,“让他们穿得暖、吃得饱、住得安,才有力气开荒、建设,这不是恩惠,是根基。”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欢呼——那是修路队的方向,五十台推土机终于将核心区到北部蓄水池的公路修通,路面拓宽到能容四辆货车并行,两侧的排水沟挖得整整齐齐,铺在路基上的干草和碎石被压实,连风都吹不动。李铁柱领着一群工匠和流民跑过来,脸上满是泥雪,却笑得格外灿烂:“城主!路通了!蓄水池的保温层也铺好了,开春积雪融化,就能存水了!”

合金五特跟着他们走到蓄水池旁。这座巨大的蓄水池占地十亩,池壁用钢筋和水泥浇筑,外侧裹着三层干草和一层泥沙,最外层还搭着保温棚,防止冬季结冰。池底铺着防水帆布,旁边的导流沟已与山脉的融雪区连通,地下水渠也已挖通,用水泥磨得光滑平整,只等开春,融水便能顺着水渠流进村里。

“做得好。”合金五特点头,指着蓄水池旁的空地,“再搭十座临时储粮棚,用厚木板和保温棉搭建,防潮又防冻——后续送来的粮食,先存在这里,离安置点近,分发起来也方便。另外,在蓄水池周边挖二十口浅井,加装手动抽水机,百姓们日常取水不用再跑远路,也能分担主水渠的压力。”

李铁柱连忙应下:“城主放心,我这就调人来,保证三内把储粮棚和浅井都弄好!”

夜色降临时,西外村的灯火次第亮起——新置的能量石灯与油灯沿着公路排列,淡蓝色的柔光与昏黄的暖光交织,驱散了北境的黑暗,也照亮了往来忙碌的身影。安置点的临时灶台已搭好,大铁锅里的米粥咕嘟冒泡,香气顺着风飘出老远;铁匠铺里炉火通明,工匠们挥着铁锤,叮叮当当地赶制炭盆,火星溅在冻土上,瞬间凝成白霜;医疗点里,新来的郎中正给一个冻红了手的孩子涂冻伤膏——那药膏泛着淡淡的药香,是用猪油混着当归、白芷熬的,涂在皮肤上温温的,孩子的哭声渐渐停了,手里攥着一块刚领到的麦饼。

次日午时,联盟城的物资车队如期抵达,二十辆货车载着两万件厚棉袄,浩浩荡荡开进西外村。车门打开,一件件簇新的棉袄被搬下来,孩童款的带着帽子,老人款的轻便柔软,堆在安置点的空地上,像一座白色的山。巴图带着张老栓、李铁柱等人,立刻组织人手分发:“大家排好队,按人头领,老人孩子优先!每个人都能领到,别着急!”

流民们排着长队,一个个接过棉袄,迫不及待地穿在身上。一个约莫六岁的孩子,之前穿着单薄的旧衣,冻得瑟瑟发抖,穿上新棉袄后,立刻把手缩进袖子里,仰起头对巴图笑:“村长,不冷了!这棉袄好软!”

巴图摸了摸他的头,心里暖暖的:“好好跟着大人,以后还有热粥喝,有学上。”

与此同时,苍兰国的流民车队也到了。三千多名流民走下客车,一个个面带疲惫,却在看到厚棉袄和飘着香气的粥锅时,眼里泛起了光。厨工们端着保温桶,给每个容上一碗热粥和一杯姜汤:“慢点喝,还有,管够!”

老人们捧着热粥,热泪盈眶——他们一路走过来,吃了无数苦,冻了无数夜,从未想过在北境的荒地上,能喝上热粥、穿上新棉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拉着合金五特的衣袖,声音颤抖:“城主,您是活菩萨啊!我们无家可归,您却给我们一条活路!”

合金五特扶住老人,语气柔和了几分:“老人家,不用谢。西外村就是你们的家,好好活下去,把荒地种成良田,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安置好流民,合金五特立刻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商议设施完善的事。“现在村里有十万人口,基础的吃穿住能保障,但还有很多细节要补。”他指着投射在半空的村落地图,“第一,扩充照明供应——现有的能量石灯与油灯不够,在每个街区再加装五十盏,能量石灯放路口显眼处,油灯配给每户人家,确保夜里处处有光;另外,给每户免费配发一盏油灯、两斤灯油,让百姓们夜里能点灯干活、看书。”

“第二,完善医疗设施——在核心区建一座型医馆,用钨钢和水泥搭建,抗寒又坚固,设内科、外科、儿科,再从联盟城调二十位郎中,配备足够的药材:风寒药备足麻黄、桂枝、紫苏,肠胃药带好干姜、高良姜、陈皮,外伤药备齐三七、血竭、乳香,再备些艾草、菖蒲用来驱虫防疫;在各个片区设医疗点,每个医疗点安排两名郎症四名学徒,负责日常的病痛,病重的直接送医馆。”

“第三,兴办学堂——在核心区北侧建十间保温教室,用双层玻璃和厚土墙,保证室内温暖;招收一百名教书先生,从流民里筛选有文化的人,再从联盟城调派有经验的老师,教孩子们识文断字、算术、北境的农耕知识和安全常识;学堂里要备足桌椅、书本和笔墨,每间教室摆十盏能量石灯,确保夜间授课明亮,所有孩子免费入学,管午饭。”

“第四,拓展农耕设施——在开荒的田地里挖灌溉渠,与蓄水池、地下主水渠连通,渠壁用水泥磨平,防止漏水,保证每块田都能浇上水;搭建一千座保温大棚,用来种植蔬菜,解决百姓们吃菜难的问题;给每户农户配发一台型耕地机,简易操作,能节省不少人力,后续再教大家使用更复杂的农耕机械。”

众人听得连连点头,心里愈发佩服合金五特的细致——从照明、医疗到教育、农耕,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哪里是建村落,分明是在北境建一座功能齐全的城。

“城主,这些设施都要建,人手和物资够吗?”张老栓忍不住问,他管农耕,知道建灌溉渠和保温大棚需要大量人手和材料。

“人手够。”合金五特语气沉稳,“从流民里筛选有手艺的人——会盖房的去建医馆和学堂,会打铁的去修农具和机械,会制灯的去打磨油灯灯盏,会种地的去管农耕设施;再从联盟城调派五百名工匠,负责技术指导,确保设施质量。物资方面,联盟城会持续供应水泥、钢筋、能量石、药材、灯油和种子,你们只管按计划推进,有缺口随时报。”

接下来的日子,西外村进入了“全民建设”的热潮。

医馆的工地旁,工匠们挥着铁锹挖地基,士兵们帮忙搬运钢筋和水泥,流民里的石匠们则打磨石块,用来铺设医馆的地面;学堂的教室里,教书先生们正在整理课本,孩子们排着队报名,眼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教室角落已摆好能量石灯,淡蓝光芒将桌椅映照得清清楚楚;田地里,农户们跟着工匠修整灌溉渠,渠壁用水泥磨得光滑发亮,保温大棚的框架一座座立起来,里面种上了耐寒的菠菜和白菜;街区里,工匠们忙着给每户分发油灯,手把手教大家如何添油、点灯,孩子们围着新领到的油灯,好奇地看着灯芯燃起的昏黄火苗;地下的主水渠旁,工匠们正用干草和泥沙包裹渠壁,确保寒冬里也不会结冰堵塞。

合金五特每都要在村里巡查,查看各项设施的建设进度,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日,他走到学堂的工地旁,见工匠们正对着教室的保温层发愁——按原计划,保温层用干草和泥沙,可北境的风太大,怕不结实。

“把保温层换成双层的,中间夹一层羊毛毡。”合金五特立刻下令,“从联盟城调运五千斤羊毛毡,明日就到,铺在干草和泥沙之间,既能增强保温效果,又能防风。另外,教室的屋顶要加铺一层铁皮,防止积雪压塌,每间教室的能量石灯线路要埋在土墙内,避免被风吹坏。”

工匠们连忙应下,心里松了口气——有城主在,再难的问题都能解决。

与此同时,赠送和派送物资的工作也在持续进校每都有新的流民赶来,合金五特下令,无论人数多少,一律免费赠送厚棉袄、两斗粮食、一桶水和一盏油灯、半斤灯油;对于村里的困难户,比如孤寡老人、残疾人,额外每月赠送一担粮食、一块炭、两斤蔬菜和一斤灯油;农户们种庄稼需要种子,免费发放耐寒的莜麦、荞麦和蔬菜种子,还派农技人员上门指导种植,教大家如何利用水渠引水灌溉,如何给庄稼盖草帘防冻。

医馆建成后,郎中们每日坐诊,免费给百姓们看病拿药。一个农妇抱着发烧的孩子来就诊,郎中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把了脉,道:“是受了风寒,吃两副柴胡汤就好,我给你抓药,回去用砂锅熬,早晚各一碗。”农妇接过包好的药材,里面有柴胡、黄芩、半夏,都是常见的风寒药,心里满是感激:“多谢郎中,这药不用花钱吧?”郎中笑着点头:“城主有令,所有药材都由联盟城承担,百姓看病分文不取。”

学堂里,孩子们的读书声朗朗响起。教室里生着炭盆,温暖如春,能量石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孩子们穿着新棉袄,坐在整齐的桌椅上,跟着先生念“人之初,性本善”。中午时分,厨工们送来热饭,有米粥、麦饼和炒白菜,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这是他们第一次能安稳地坐在亮堂的教室里读书、吃热饭。

保温大棚里,蔬菜长势喜人。菠菜绿油油的,白菜也卷了心,农户们采摘后,一部分留给自己吃,一部分送到村里的杂货铺,按低价售卖,百姓们终于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不用再只吃干粮和腌菜。地下的水渠里,清水顺着磨平的水泥沟缓缓流淌,通过支渠流进田地里,滋润着干涸的冻土,原本荒芜的土地,渐渐泛起了生机。

夜晚的西外村愈发热闹,街区上的能量石灯连成一片淡蓝灯带,家家户户的油灯透出昏黄暖意,百姓们借着灯光织布、修补农具,孩子们在灯下写字,偶尔传来几声嬉闹,与远处铁匠铺的锤声、水渠的流水声交织,成了北境寒夜里最动饶声响。

这日,中立城的使者再次来访,看到西外村的变化,惊得合不拢嘴。原本的荒原上,医馆、学堂、商铺一应俱全,公路上车水马龙,百姓们穿着整齐的厚棉袄,脸上带着踏实的笑意,孩子们在街边的秋千上玩耍,地下水渠的水潺潺流淌,浇灌着成片的良田,夜晚的灯火如星河落地,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五特城主,您真是创造了奇迹!”中立城使者感慨道,“我们城主派来的流民,都写信回去,西外村比中立城还要好,有吃有穿,有学上,有医看,水渠通了、田地肥了,夜里还有油灯和亮堂堂的能量石灯,现在国内还有很多人想过来。”

“欢迎。”合金五特淡淡道,“只要愿意来开荒、建设,西外村永远敞开大门。联盟城会持续派送物资,保证每个来的人都能安居乐业。另外,你们之前想学的修路、建房、挖渠农耕技术,还有油灯制作、能量石灯使用之法,现在可以派工匠来学,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传授——北境的发展,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中立城使者连忙道谢:“多谢城主!我这就回去禀报城主,派更多的工匠和流民来,跟着您一起建设北境!”

送走使者,合金五特站在指挥塔上,望着远方。北境的风依旧凛冽,却再也吹不散这里的烟火气——医馆的烟囱冒着烟,学堂的读书声随风飘来,田地里的庄稼泛着嫩绿,公路上的货车来来往往,运送着物资和希望,地下的水渠里,清水静静流淌,滋养着这片曾经荒芜的冻土,夜晚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颗颗星星,在北境的黑夜里扎下根来。

灵丝弦轻轻震颤,启明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设施完善了,人心稳了,接下来要练一支能守土的队伍——北境虽暂时安稳,但亡灵法师的势力未除,必须做好防备。”

合金五特微微颔首,眼底闪过一丝冷光。他转身走向军营,灵智核里已开始规划练兵计划——从流民和士兵中筛选出体格健壮的人,组建一支北境护卫队,配备机甲和武器,教他们格斗、射击和战术,既能抵御野兽,也能应对潜在的敌人。

北境的建设,从未停下脚步。厚棉袄还在不断派送,粮食、水、灯油始终供应充足,医馆、学堂、农耕设施在持续完善,地下水渠纵横交错,将清水引向每一块田地,夜晚的油灯与能量石灯照亮了每一条街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把荒原当成家,把开荒当成事业。合金五特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让西外村真正成为北境的屏障,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人心齐、物资足、设施全,再荒芜的冻土,也能开出繁盛的花。

喜欢机器变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机器变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让你修机甲,你直接换了台新的? 裂天空骑 我一个神豪,当渣男很合理吧 无敌升级王内 道法西域 神级强者在都市 吞噬九重天 战神王爷的调皮小王妃 官场特种兵 港综世界的警察 神体被废,改造万界最强之体! 我得到了审判礼包 无敌升级王 九阴武神 华娱从2014开始 锦绣农女种田忙 绝世剑神 我有一尊炼妖壶 抗战之关山重重 盛宠医品夫人
经典收藏 和星际大佬结婚后,我被带飞了! 签到元宇宙,从意念建模开始无敌 从丧尸开始,我有神笔称霸宇宙 末日之眠 不想交战败CG我只好狂打Mod 封神之狩猎诸天 我有一颗虚空树 电影世界的无限旅程 战斗少女:我的女孩们强得离谱 星际:混沌召唤师 超脱在美漫世界 地球电影院 月燎天下 末世世界,我获得了无限复制系统 无限末世:开局掠夺丧尸词条 废墟下的人 末日降临:我要建造避难所 我在现实世界杀怪升级 末世之净化行动 女皇代行
最近更新 末世!开局自选武器从黑道到军阀 恶毒雌性在兽世修罗场里当团宠 梦境崩溃后 星际兽世:凶猛兽夫心思有点野 机动武装尖兵计划 全球末世:娇软白莲丧尸王杀疯了 神明钓场:从贫民窟钓爆诸天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重生末世:从打造最强基地开始 星际美食:一家都是穿来的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末世重生:开局掌控时空,囤积万 血族雌性美到窒息,撩疯兽世大佬 萤火时代 诡异求生:我能异化万物升阶 70娇宠:冷面首长的沉睡小祖宗 星际逆影一 穿成乱世寡嫂,靠空间南迁搞基建 星际:什么是破烂,这些都是宝贝 海上无土种田?我点满藻科技
机器变 玉彬先生 - 机器变txt下载 - 机器变最新章节 - 机器变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