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谈着笑着,身后驮着弟兄们的尸骨,身前牵着浩浩荡荡的俘虏,缓缓走下贺兰山。此时的银川府衙内,一道明黄色身影正捏着一封书信,信封上 “陛下亲启” 四字笔力遒劲,正是宋应星的手笔。
朱由检拆开信纸,宋应星的字迹跃然纸上:“陛下,臣在山西、陕北巡行期间,途经秦岭,见当地多硬木,遂突发奇想,将绞车弩缩改良 —— 今已制成两式:其一为单兵款,以硬木为弓臂、铁为弩机,弩尾绑巧绞车装置,可发五至八斗弓之效,力道足破寻常皮甲,且上弦省力,寻常兵士无需久练便能上手;其二为将校款,选用秦岭最坚硬木,加固弩身、加粗绞车,可发一担至三担硬弓之力,配钢制破甲箭能透薄铁甲,臂力过饶将军、校用之,足以应对重甲敌兵。另有一巧思,臣在山西炼铁时,打造了暖炉,以棉布裹之挂于马身,马可取暖,兵士冷时俯身便能触炉暖手,冬日行军再无人冷马乏之虞。此外,岳帅所需四千套重甲、马槊与铜锤已制成,送抵西安府后,温夫人已收库并分发至背嵬军兵士手中,不知青海前线五百背嵬军用着是否顺手。臣这段时日仅研此三物,陛下若有他需,书信告知,臣万死不辞。”
朱由检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感叹:“宋之大才,古之能及也!” 着便笑出了声。堂下的庆王被这突然的笑声吓得一哆嗦,往角落又缩了缩。朱由检看向他,语气平和:“王兄别慌张,若是怕,那便回京去吧。来人!带庆王回宗人府,想必晋王也寂寞得紧了,给他找个伴,一起下下棋,也是风雅之事。”
“诺!” 锦衣卫应声从门外进来,搀扶着庆王往外走。不多时,府衙外传来马的长嘶声,马蹄 “踏踏” 作响,朝着京城方向远去。朱由检望着马车消失的方向,顿了顿,自语道:“劫粮的队伍也该回来了吧?” 他刚走进大殿,亲兵便急匆匆来禀报:“报!陛下,马将军跟王将军回来了!”
朱由检一喜:“在哪?带路!” 着便着急忙慌地往银川东城赶。刚到城门口,就见马万年与王二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走来。二人见了朱由检,立刻翻身下马,跪地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马万年脸上满是喜色,高声道:“陛下,发财了!此战足足缴获五万石粮食、二十五万两白银,还有五千多头牛马!等开春了,就让这些蒙古俘虏给咱们当牛做马!”
朱由检眯眼一笑:“辛苦了,此战损失如何呀?”
王二站起身,拱手道:“陛下,此战白杆骑弟兄们身先士卒,死伤两千人;背嵬步兵因轻敌虽无大损,也死伤百余人。”
朱由检晃了一下,又问:“那将士们的尸骨可带回了?”
马万年收敛了笑意,沉声道:“陛下,已带回。”
朱由检点点头,先看向物资车队,语气沉缓道:“此次缴获的二十五万两白银,全都留存银川府内,用于修复城墙、填补粮仓,先把民生扶起来;五万石粮食,朕带走两万担,供给支援青海的大军日常消耗,剩余三万担就留在银川府,分发给百姓当春耕的种子,别误了农时。”
交代完物资分配,他才深吸一口气,对王二道:“将士们的尸骨,火化了吧,之后带回西安城,让温夫人好生安葬,别让兄弟们寒了心。”
王二应声:“诺!” 随即转身喊道:“速派校率两千人马,护送将士们遗体回西安,交给主母!”
岳家军当即走出几个校,率领两千人马,各自背起战死弟兄的遗体,往城外去。不多时,城外燃起大火,朱由检望着那片烟火,轻声道:“将士们,你们的牺牲不会白费。”
随后他转向下方士兵,高声道:“重重有赏!拿出五千两白银分给此战有功的弟兄,今日好酒好肉管够!”
将士们欢呼声刚起,朱由检又道:“王二,此战虽了,朕即刻便去青海支援岳帅。你率领一万人,速速封锁贺兰山道,别让青海的敌人顺着贺兰山逃往草原。若有差池,朕必不轻饶!”
王二郑重叩首:“陛下放心,若放走一人,臣以死相见!”
“将军言重了,你尽力便是。” 朱由检缓了缓,又对马万年,“万年,速速率领精锐跟朕南下支援青海!”
“诺!” 马万年应声而去,不多时便率领六千精锐、四千岳家军在教场上集合。朱由检望着眼前一万余将士,高声道:“皆是我大明好儿郎!此战随朕支援岳帅,收复西北五镇,重回大明荣光,拿下青海!”
“拿下青海!拿下青海!” 将士们的呐喊声震彻地。朱由检摆了摆手:“出发!”
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地向着青海方向进发,渐渐消失在西夏的际线外。此时,空飘起了雪,“哗哗” 落在地上,像是在为这支队伍送行,也为西夏的落幕画上句点。
喜欢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崇明之二创盛世大明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