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完邢明渊的方案后,在场所有人沉默了良久。终于,一位资深科学家缓缓开口:“年轻人,我已经大致理解了你的宏伟蓝图。
你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在那里,地球将被一个庞大的球状能量储备系统环抱,这个前所未有的‘无线球形网状充电宝’不仅能够捕捉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还能高效地储存这些能量。
太阳将成为我们唯一的能量源泉。而地球上的每一个渴望电能的设备,只需通过电能吸收塔与密布的输送管网,便能轻松那个巨大充电宝释放的能源。我的理解,没错吧?”
“老师,您的充电宝比喻很恰当。”邢明渊微笑地点零头,他很高兴有人听懂了自己的发言,“到那时各大城市只需留有部分高容量电池以防突发情况。”
“我不妨直,你的想法过于乐观了。”这位专家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你想让地球所有设备使用电能,且不论其它,恐怕将我国的燃油车全部替换成电能车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更别将电能视为唯一能源。”
其他科学家们也在台下纷纷表示这是不可能的设想,他们认为邢明渊年纪轻轻竟敢预言科技革命,简直是自不量力。
邢明渊心中虽略显焦急,但得益于事先对专家们可能反应的周密预演,他迅速从脑海中调取了早已准备好的应对话术,从容不迫地道:
“各位老师,当我们还在使用书信交流时,是否曾想过将来网络通讯将世界变成一个整体,我们又为何不能通过利用能源,再次将世界变成更加紧密整体。
又有多少战争是各国能源掠夺引起的,而太阳正是我们共有的能源,不需要掠夺。”
可台下人自顾自的讨论着,根本没有人再愿意听邢明渊的辞,都觉得这方案根本不可校
还有科学家这个计划会花费太大资金,在我国不可能立项,更别在世界范围内实现。
面对台下混乱的场景,邢明渊额头、手心都挂满了汗水,他不知如何控制这样的局面,心里想着:“大家都不听自己的辞,那再杵在台上又有什么意义?”
当他看到前方不远处摄像机正对着自己时,心里一阵恐慌,这时研究院的领导们可能正看着自己,本想赌一把,如果自己的愿望实现不了不如一死,反正活得已经够累了。
但这样的死法...或许太过丢脸...
邢明渊无法接受自己生命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如此悲催,被当做垃圾一样撂在台上,于是提高嗓音,对台下大声呼喊道:“各位老师,请安静一下。”
这突如其来的高喊让躁动的专家们终于安静下来。
“我十分喜欢看科幻电影,尤其是九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电影,许多电影中未来世界城市路面已经不再是沥青,对于其材质电影没有描述。
或许,那些路面是由一种革命性的新材料制成,能够作为能量板,为街道上的各式交通工具源源不断地供应能源。
那些电影中最令我震撼的场景是车辆可以在空中飞行,机器人可以作为管家为人类服务。
这些马行空的想象力,描述的却是未来近几年的场景。
可审视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世界,那个曾经憧憬中的未来似乎仍旧遥不可及。
回望二十世纪末,全球科技曾以惊饶速度突飞猛进,但迈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各国经济泡沫的累积与破裂,科技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究竟是什么力量在羁绊着我们前行的脚步?
一方面,我们高声疾呼重视科技发展,视其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另一方面,我们又如履薄冰,对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心存顾虑,节能减排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发展的枷锁。
显然,要打破这一僵局,实现真正的科技进步,关键在于全面转向清洁能源,这无疑是通往未来繁荣的必由之路。
最为伟大且珍贵的资源莫过于头顶上的太阳,它慷慨地照耀着我们,为何我们还要不辞辛劳地去探寻其他能源呢?
地球表面的温度逐年攀升,谷平市夏日的户外气温已逼近40c,地表温度更是达到了可怕的68c,当我们在炎炎烈日下抱怨太阳的炽热时,为何不尝试去利用这份“毒辣”的热量呢?
太阳,无私的能量提供者,其潜力无穷无尽,等待着我们去发掘与利用。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和能源危机,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利用的清洁能源,不仅是对自然资源的智慧运用,更是人类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一步。
让我们转变视角,从抱怨转向行动,共同拥抱这份来自太阳的免费礼物,开启一个更加绿色、低碳的未来。
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该项目将耗资巨大。回想起我与就读环境科学的同学一次交谈,他提及了谷平市在2014年的一个实例,颇为耐人寻味。
当时,该市汇聚了上百名科学家,召开了一场盛大的研讨会,并申请了高达三千万元的资金用于深入调眩
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研究与分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雾霾的主要成因在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我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这三千万元的资金并未直接用于雾霾的治理工作,而是专款专用,仅作为调研及提出科学解决方案的经费。
至于后续具体的治理措施与行动,无疑将需要另一笔数额不菲的资金支持。
这一实例深刻地揭示了,在面对复杂环境问题时,前期的调研与方案设计虽至关重要,但后续的治理实施同样需要充足的资源保障。
不知听到这个数额,你们还觉得能源转型耗费太大吗?
我们要尝试着改变,而不是永远依赖过去的技术。”
邢明渊深情地凝视着台下的诸位专家,会场内瞬间静谧无声,讨论声戛然而止。一些人默默地垂下了头颅,似乎在深思或自省。
邢明渊的目光最终定格在刚刚发言的那位专家身上。
“我深感欣慰的是,刚才那位老师并未将难题归咎于技术的局限,而是指出了时间上的不可行性,或许是我过于乐观地预估了在2080年前达成目标的可能性。
可面对挑战与困难,我们不能因畏惧耗时漫长而畏首畏尾,不敢迈出尝试的第一步。
即便时间节点需要向后推移一个世纪,我们也应从第一步勇敢启程。
即便无法实现太空间距的直接电能传输,我们仍可以探索建造一条太空电缆,将太阳能塔与太阳能网空间站紧密相连,作为过渡方案。
如果无法立即对所有城市进行大规模改造,那么我们可以从试验村入手,逐步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要把科研资金用于村庄改造,用于实践,而不是无穷无尽的方案研讨郑
我愿意投身于试验村的建设事业中,以此为起点,推动并实现城市的能源转型与改造。若能得到各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与宝贵指导,我将无比荣幸。”
喜欢造物主的禁忌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造物主的禁忌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