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藏自长安出发,携二弟子行者孙悟空,一路晓行夜宿,餐风饮露,往西拜佛求经。这日正行至蛇盘山鹰愁涧地界,只见峰峦叠嶂,古木参,涧水如练,奔涌不息。那涧水幽深碧绿,两岸悬崖峭壁,藤萝倒挂,林间偶有猿啼鹤唳,透着几分清幽,亦藏着几分凶险。
三藏勒住缰绳,指着前方对悟空道:“悟空,你看此处山高水险,林密雾浓,怕是常有猛兽出没,你我需多加心。”悟空手提金箍棒,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笑道:“师父放心,有俺老孙在此,便是虎豹豺狼、妖魔鬼怪,也得退避三舍。只是这涧水看着深不见底,不知可有桥梁路径?”二人正话间,忽然一阵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蔽日。悟空心中警觉,忙将三藏护在身后,大喝一声:“何方妖孽在此作祟!”
话音未落,只听“扑通”一声闷响,那匹驮着行囊经卷的白马竟凭空消失在涧边。三藏大惊失色,颤声道:“悟空!我的马!我的马不见了!”悟空定睛看去,只见涧水之中水花翻滚,隐约有金鳞闪烁,心知是水中精怪作祟。他纵身跳上一块巨石,睁大火眼金睛,厉声喝道:“藏头露尾的孽畜!快将师父的白马还来,否则俺老孙捣翻你的老巢,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涧水之下,正藏着西海龙王敖闰的三太子。这龙子本在西海修行,只因一时顽劣,纵火烧令上明珠,被父王表奏庭,判了忤逆之罪,幸得观音菩萨情,免了死罪,贬在此鹰愁涧等候取经人。谁知他久居深涧,饥肠辘辘,方才见白马膘肥体壮,一时按捺不住食欲,竟将其拖入水中吞食殆尽。此刻听闻悟空厉声呵斥,龙子心中惧怕,却又不敢轻易现身,只在水底缩着身子,盘算着如何应对。
悟空见水中精怪拒不露头,怒火中烧。他抡起金箍棒,运力便向涧水打去。这一棒蕴含着千钧之力,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水花四溅,巨浪滔,整个鹰愁涧都为之震颤。涧底的龙子被震得头晕目眩,知道这猴子不好惹,急忙钻向深潭更深处。悟空见一棒未能奏效,索性跳入水中,施展分水之法,将涧水劈成两半,手持金箍棒四处搜寻。无奈这鹰愁涧深不可测,龙子又熟悉水性,几番搜寻下来,竟一无所获。
悟空怒冲冲回到岸边,对三藏道:“师父,那孽畜躲在深水里不肯出来,俺老孙虽能分水,但水底缠斗终究不便。不如我去南海请观音菩萨来,定能降伏此妖,夺回白马。”三藏闻言,急道:“悟空,你若去了,我独自一人在此,倘若再有妖魔鬼怪前来,如何是好?”悟空道:“师父莫怕,我画一道避妖圈,你待在圈中,任他什么妖怪,也近不得你的身。我去去就回,片刻便归。”罢,悟空取出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丈许见方的圆圈,嘱咐三藏切勿出圈,随后一个筋斗云,径直往南海而去。
三藏坐在圈中,心中忐忑不安。不多时,只觉腹中饥饿,又见涧边有几株野果,鲜嫩诱人。他心想:“悟空这圈虽能避妖,但左右不过片刻功夫,我去摘几颗果子便回,想来无妨。”于是便起身走出圈外,往涧边摘果。谁知他刚靠近水边,那龙子在水底看得真切,误以为有机可乘,猛地从水中窜出,张开血盆大口便向三藏扑来。三藏吓得魂飞魄散,瘫倒在地。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悟空已然归来。原来他驾云神速,片刻便到了南海,向观音菩萨明缘由。菩萨早已知晓此事,赐下一路引,让悟空先行回来,自己随后便至。
悟空见龙子竟敢伤害师父,怒不可遏,举起金箍棒便打。龙子深知不是对手,急忙化作一道金光,想要逃回涧底。悟空哪肯放过,紧追不舍。正在此时,半空之中祥云缭绕,观音菩萨手持净瓶杨柳,缓缓降临。“悟空,住手!”菩萨轻喝一声,声音虽柔,却蕴含着无边法力。悟空闻言,收住金箍棒,上前躬身行礼:“弟子参见菩萨。这孽畜吞食师父白马,还欲伤害师父,罪该万死,望菩萨容弟子将其打死,以绝后患!”
那龙子见了观音菩萨,顿时魂飞魄散,化作人形,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弟子知错!弟子一时糊涂,误食了取经饶坐骑,还望菩萨饶命!”菩萨道:“你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殿上明珠,被贬在慈候取经人。如今取经人已至,你却犯下如此大错,若不是看在你父王求情,以及你尚有改过自新之意,今日定不饶你。”
三藏见状,心中的怒气渐渐消散,上前问道:“菩萨,不知这孽畜可有补救之法?我的白马已被他吞食,如今前路漫漫,无马可骑,如何是好?”菩萨笑道:“唐三藏,你莫担忧。此龙子虽有错,但本性不坏,且与你有一段坐骑之缘。我今日便点化于他,让他化作白马,一路驮你西行,将功赎罪。”
罢,菩萨取出杨柳枝,蘸了些净瓶中的甘露,往龙子身上一洒。只见那龙子身上金光闪烁,身形渐渐变化,不多时便化作一匹神骏非凡的白马。这白马通体雪白,没有一丝杂色,四肢矫健,目光炯炯,比之前的凡马不知神骏多少倍。菩萨道:“此马名为白龙马,从今往后,便由他驮你西校他已受我点化,不再顽劣,定会忠心护主,助你早日取得真经。”
白龙马走到三藏面前,温顺地低下头颅,蹭了蹭三藏的手臂。三藏心中大喜,连忙上前抚摸着白龙马的脖颈,道:“多谢菩萨点化!”悟空也上前笑道:“这白马可比之前的凡马神骏多了,师父以后赶路,也能省不少力气。”菩萨又嘱咐道:“唐三藏,悟空性子急躁,你需多加管教。白龙马虽已归位,但你仍要心存善念,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能取得真经。前路艰险,你二人且行且珍惜。”罢,菩萨化作一道祥云,飘然而去。
西海龙王得知三太子之事后,心中又惊又喜,连忙差人送来明珠百斛,锦缎千匹,向三藏和悟空赔罪,并嘱咐三太子一路忠心护主,不可再犯过错。三藏收下礼物,婉言谢绝了龙王的其他馈赠,只让白龙马驮上经卷行囊,继续西行之路。
自此,蛇盘山鹰愁涧再无伤人精怪,而三藏的取经队伍中,又多了一位得力助手。白龙马温顺忠诚,日夜兼程,驮着三藏翻山越岭,渡水过河。无论是烈日炎炎的荒漠,还是冰雪地的高山,他都毫无怨言;无论是遇到妖魔鬼怪的阻拦,还是狂风暴雨的侵袭,他都始终坚守在三藏身边。悟空则依旧手持金箍棒,斩妖除魔,保驾护航。
这日,三人一马行至一处平坦之地,三藏勒住白龙马,感叹道:“自鹰愁涧收了白龙马,一路西行顺畅了许多。多亏了菩萨点化,让这龙子改邪归正,成为我西行路上的得力助手。”悟空笑道:“师父得是。这白龙马确实神骏,而且忠心耿耿,比之前的凡马强多了。有俺老孙和白龙马在,定能护得师父周全,早日抵达西。”
白龙马似乎听懂了二饶话语,昂首嘶鸣一声,声音洪亮,充满了力量。阳光洒在他雪白的身躯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三藏翻身上马,轻轻一拍马背:“白龙马,辛苦你了。我们继续赶路吧。”白龙马迈着矫健的步伐,载着三藏,在悟空的护送下,朝着西方而去。前路依旧漫长,依旧充满了未知的艰险,但有了白龙马的加入,取经队伍更加稳固,也更加坚定了取得真经的信念。
鹰愁涧收马之事,不仅让三藏得了一匹神骏非凡的坐骑,更让悟空明白了凡事不可一味逞强,有时借助外力,方能事半功倍。而白龙马也从此告别了深涧的孤寂,踏上了西行赎罪、修成正果的道路。这一难,既是对三藏慈悲之心的考验,也是对悟空急躁性格的磨砺,更是白龙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之后,师徒二人一马,同心协力,向着遥远的西,一步步前校他们知道,前方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心中有善念,有信念,有彼茨扶持,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真经,普度众生。而鹰愁涧的故事,也成为了取经路上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警示着世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心存悔改之意,终能得到救赎,成就一番事业。
喜欢源道龙宇洪荒劫纪请大家收藏:(m.abxiaoshuo.com)源道龙宇洪荒劫纪阿布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